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章

    但对于已经快要被淹的七里村来说,这也不算是啥好消息。

    因为就算降雨量减少了,降雨的时间却还是很长。

    庄先生叹了一口气,道:“难说,要是再下,上游的堤坝恐怕承受不住了。”

    “去年才修的。”

    “是啊,应该庆幸去年修补了,要不然……”

    不然,第一个晚上七里村就被淹了。

    庄先生看着乌压压的黑云,沉声道:“七里村的情况还好,但不知别的地方怎么样?”

    满宝就叹气,“可惜我们没有翅膀,不然可以飞着去看。”

    任是庄先生满腹忧愁,此时也忍不住笑,摸着她的小脑袋乐道:“真是个孩子,下雨天鸟哪敢往外飞?你就是有翅膀,下了雨也飞不出去的。”

    满宝琢磨了一下,还真是,想了想便道:“那有个千里耳?这样可以听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人说话,这样就知道下不下雨了。”

    庄先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然后道:“明天雨一停你就过来读书吧,我给你和白善白诚补课。

    满宝一呆。

    第205章

    决堤

    凌晨时分,耳边传来啪的一声巨响,满宝最近对巨大的声音已经免疫,翻了一个身便继续睡。

    因为连日暴雨,钱氏不放心她,这两天她又搬回了竹屏隔开的小床里睡觉,或许是因为知道父母就在身边,她抱着被子很快又睡熟了。

    但不一会儿,周家的大门就被人砰砰的敲响,来客生怕他们听不见,还大喊,“金叔,大郎,快开门!”

    周大郎,周二郎和周三郎屋里都传来了动静,周大郎含糊的应了一声,摸黑去开门。

    满宝揉着眼睛爬起来,就见她爹披着衣服也往外走,就迷迷糊糊的问,“怎么了?”

    钱氏把她按到床上,拍着她的后背安抚道:“没事,没事,快睡吧。”

    耳朵却支了起来听外面的动静。

    满宝打了一个哈欠,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周大郎把门开了,问,“怎么了?”

    来人摸了一把脸上的飞溅过来的雨水,道:“大亮家房子塌了,人埋里面了。”

    周大郎一惊,连忙问道:“人没事吧?”

    “已经在挖了,大亮那小子没事,就是被堵在里面出不来,可他爹娘睡的那间屋是整个往下塌的,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这下可不是一家出一个劳力的事了,从周大郎到周四郎,甚至是老周头都赶紧冒雨去救人。

    周大亮家是泥草混合做的泥房,很久以前,屋顶有一半是用瓦片的,后来瓦片有损,慢慢就用茅草又搭了一层。

    尤其是最近雨多,屋里漏水严重,大亮家就往上换了一次茅草,可没想到雨太大了,也有可能是房子太久远了,房梁的木朽了,而泥墙这几天被风刮雨浸,啪的一下就倒了。

    刚才满宝听到的巨大动静并不是打雷,而是屋子倒了。

    还是周大亮醒过来,把压在身上的茅草撑开一点儿,大喊了几声邻居才知道的,然后赶紧叫人救人。

    整个村子的人都醒了,村长指挥着大家把木头,茅草,瓦片和墙搬开,先把有声的人救出来,再去挖没声的。

    和周大亮家一样年久失修的人家则是连孩子都不敢给睡了,抱出院子,生怕自家的房子也塌了。

    周大亮是周四郎的好朋友,他就是被茅草和瓦片砸了一下,身上有些擦伤,他媳妇就睡在他旁边,也没多大事,可爹娘那边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因为外头叫了好几声,老两口都没有应声。

    他跪在地上,整个人都愣愣的。

    雨只小了一下,很快又噼里啪啦的大起来,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都发现了问题,有一家甚至墙体开裂,检查到这点的男主人往墙壁上踢了一脚,本意是想看看它还结不结实,结果一脚下去墙就塌了。

    站在他旁边的媳妇一呆,然后就气得和他打起来,村里又是一阵鬼哭狼嚎。

    天微微有些亮的时候,周大亮家里人都挖出来了,他爹整个人都砸懵了,额头上有些出血,他娘却是吓晕的,整个人都有些哆嗦,这时候山路难走,他们是不可能出去请大夫的。

    但也有略懂一些的老人用力的按了一下他们的人中,老两口便陆续醒了过来。

    他们夫妻两个运气好,砸下来的房梁正好架在了床头的柜子上,而稀里哗啦砸下来的茅草和瓦片虽然把他们砸得不轻,却没有伤及骨头。

    村长松了一口气,只要人没事就好。

    而此时,罗江县城里睡得正香的县令也被砸门的给叫醒了。

    县丞顾不得这是县令的内宅,直接跑到他的门外,等听到屋里有动静后就焦声道:“大人,岷江大洪决堤了。”

    屋里刚起身,还有些迷糊的傅县令直接摔倒在地,他有些狼狈的爬起来,顾不得穿好衣服,啪的一下打开门,脸色大变的抓住县城,“你说哪里垮了?”

    “岷江,岷江啊!”

    傅县令手微抖,问道:“岷江,岷江不是有飞沙堰吗?连年检修,之前更是加固过,前年刚竣工,怎么会……”

    县丞冷汗直冒,“大人,现在我们不要去管岷江如何,如今暴雨不断,罗江的水也在暴涨啊,还有罗江分流的凯江,泞水河和绵远河……”

    傅县令一个激灵醒过神来,他脸色沉凝,拢了拢衣服后道:“去把人都叫来,你说得对,我们管不到岷江,得先把罗江管好了,尤其是沿江的村子,若是洪水真的下来,得把他们迁移到最近的山上去……”

    雨渐渐停了,满宝跟着周五郎他们去村长家。

    周大亮一家暂时被安置在村长家里,钱氏装了一些鸡蛋让周五郎带去给他们,满宝跟在后面凑热闹。

    里长也来了。

    他正在安慰大亮爹,道:“人没事就好,房子回头让村里给你修一修。”

    然后对其他人道:“你们也检修一下家里的房子,要是有问题都修理了,不要舍不得花钱,命比钱重要。”

    “里长,这雨得下到什么时候?”

    “这个得问老天爷,晚上回去我替你问问。”

    “……里长,禾苗都抽穗了,这时候全叫水给淹了。”

    “我知道,我家的也被淹了。”

    满宝挤到前面,好奇的问道:“里长爷爷,外面也下这么大的雨吗?”

    “应该都下吧,看那乌云铺得这么开,肯定不止我们这儿下雨。”

    “那其他地方会不会像我们这里也被淹了?”

    里长便蹙着眉头思索起来,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他有些坐不住了,起身道:“人没事就行,你们先商量着住下,等天晴了再修房子,我去县城看一看。”

    自从下雨后,路便很难走,尤其是去县城的山路,所以里长并没有去过县城,但今天他想去看一看了。

    里长只能靠着自己的老胳膊老腿进出,但白家却是有车和仆人的,对外面的消息,他接收的要更快。

    何况,他在县城也是有铺子的,所以天亮后没多久,一辆驴车便冒雨来到白家。

    不一会儿,白老爷便知道岷江决堤的消息了,庄先生也就知道了。

    当天满宝去白家开小灶时,庄先生频频走神,脸色很不好。

    满宝就看向白善宝,白善宝冲她挤眉弄眼,让她小心一点儿,一旁咬着笔头苦思的白二郎见了瞪了俩人一眼,直接举手告状,“先生,周满和白善开小差。”

    他觉得他之所以被开小灶全是俩人害的,因为一直以来,开小灶就是他们两个的福利而已,他会被抓进来,是被他们连累的。

    第206章

    忧心

    满宝和白善宝齐齐转头瞪了他一眼,很想揍他一顿,但先生在场,俩人都聪明的没有动手。

    庄先生回过神来,看着无忧无虑的三个孩子,他忍不住幽幽叹了一口气。

    满宝就关切的问,“先生,你怎么了?”

    庄先生看了她好一会儿,沉默半响后道:“岷江决堤了。”

    “岷江在哪里?”

    庄先生略一思索便摊开一张大纸,将三个弟子招到眼前来,拿笔画图,“岷江在益州之上……”

    虽然几个孩子年纪还小,但庄先生偶尔也会给他们说一说地理,既是说地理,那一定是从本地开始讲起。

    比如七里村上为白马关镇,再上则是罗江县,而罗江县为剑南道绵州巴西郡辖下,剑南道的治所在益州。

    所以除了遥远的皇帝老爷子在的京城外,七里村的最上边就是益州。

    至于益州距离七里村有多远,用庄先生的话说是,骑马要走一天,天未亮时启程,或许城门关闭时能进城。

    而走路的话,大概要三四天吧,脚程是照大人的来算的,满宝要是迈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走,恐怕得走上七八天。

    据说,那是一个很繁华很繁华的地方,人多得数不清,好吃的东西也数不清。

    当然,这个据说是庄先生和白老爷说的,因为整个村子也就这两位去过益州,老周头最远到达的地方就是罗江县,所以他不能给满宝说任何关于益州的故事。

    而岷江是益州,甚至是整个剑南道最大的一条河,庄先生在纸上画了一道水流图,叹息道:“岷江水流湍急,尤其是玉垒山一带,因坡度很大,水流非常湍急,先秦时,岷江每每发洪水,益州以下皆是生灵涂炭,所以蜀地又有泽国之称。”

    不仅满宝和白善宝,就连白二郎都认真起来,听得津津有味。

    庄先生沉吟片刻,考虑到他们年纪还小,也只能当做故事给他们讲,“一直到秦时,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上修建了犍尾堰,情况这才好转。”

    然后庄先生便给他们讲犍尾堰,他以前就是奔着出仕去的,加之又是蜀人,不仅读过相关的书籍,游学时还特特的去看过犍尾堰。

    即使是现在,他依然对九百多年前修建这一工程的人钦佩不已。

    满宝和白善宝是去看过水利工程的修建的,但那是最简单的,开个沟渠,最复杂的就属去年修建的那道堤坝了,可跟犍尾堰比起来,它都不值得一提。

    当年,李冰为了分流岷江,特意建造了金堤和宝瓶口分流岷江水,又建了平水槽和飞沙堰防洪灌溉,自那以后,下游便很少再发洪水,也少发旱灾。

    全因犍尾堰不仅防洪,还保证了下游万顷良田的灌溉。

    作为一位曾经有理想有抱负,且一直关注着朝廷政策的先生,庄先生此时就跟火烧一样,因为:“上次益州大洪还是大德十七年,至今不过八年的时间,而大贞五年,飞沙堰才大修过,不过两年而已……”

    庄先生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和谁说,也就只能对着三个听不懂的小娃娃说一下。

    白二郎有没有听懂白善宝不知道,反正他是听懂了先生的潜台词,他目光闪闪发亮,看向满宝。

    满宝的眼睛也亮晶晶的,同样扭头看向白善宝。

    庄先生讲完犍尾堰便过去了一个多时辰,白家的仆人来请先生去吃饭,白老爷在前厅等着他饮酒。

    满宝他们的午食则是在书房里吃的,他们中途还有大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如果白老爷和庄先生喝酒聊天久一点,说不定还能有一两个时辰。

    这几天小灶都是这么开的,下午的上课时间很飘忽不定。

    庄先生一走,下人们就把三个孩子的饭菜端了上来,和在学堂里的一样,为了不让他们挑食,饭和菜都是打好的,一人一盆,不过每人都多了一碗汤。

    满宝并不觉得在白家吃饭有什么不好,她把自己的碗拖到白善宝身边,和他说悄悄话,“像不像故事书里说的那样?”

    满宝已经摸透了系统的用法,平时除了在商城乱逛外,最喜欢的就是和科科换故事书来看了。

    有些书需要的积分很多,但有些书却很少,满宝最喜欢的就是那种故事性强,所需积分又不多的书了。

    她不仅自己看,也会借给白善宝看,反正他们的书一直是交换着看的。所以满宝说的,白善宝都懂。

    白善宝狠狠地点头,同样小声道:“一定是有贪官。”

    “真是坏人!”

    白二郎坐在他们的斜对面,努力的竖着耳朵听,却什么也听不见,不过他坚信他们是在说他的坏话,于是筷子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放,怒问,“你们是不是在骂我?”

    讨论得正欢的俩人抬起头来看他,同时啧了一声,一人道:“你是官吗?”

    “你有本事当坏官吗?”

    在俩人看来,当官是需要大本事的,而当一个坏官需要的本事就更大了,因为书里的坏人,尤其是坏官,通常都是很聪明的,嗯,比好官还要聪明。

    当然,最后坏官还是会失败,不过满宝和白善宝做过统计,那得需要很多好官才能打倒对方,通常情况下,七个好人才能打倒一个坏人。

    所以在两个孩子小小的脑子里,坏官通常情况下都比好官要聪明。

    所以俩人挑剔的看了白二郎一眼,议论道:“可能好官你都当不了。”

    白善宝:“当官要考试的,我觉得你可能连官都当不了,除非你从现在起好好读书。”

    白二郎瞪大眼,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好官坏官,我有说要当官吗?”

    “我们在说岷江决堤的事,可能是天灾和人祸。”满宝指着外面黑沉沉的天道:“天灾就是它,人祸就是有坏官。”

    白善宝道:“不知道坏官是谁。”

    满宝以自己“多年”的看书经验分析,“一般来说,坏官都是大官,修补水利工程这么大的事,肯定是大官牵头的,所以益州刺史?”

    白善宝:“还有剑南道节度使。”

    满宝:“益州还有益州王呢。”

    白二郎满头雾水,“你们在说什么?”

    他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

    第207章

    退去

    俩人一起鄙视他,“你没听刚才先生说吗?剑南道治所在益州,一般州府都有刺史,统领剑南道军政的则是节度使,不过益州还是益州王的封地,这些先生上课的时候都讲过的。”

    白二郎涨红了脸,叫道:“不可能,我从没听先生讲过。”

    白善宝:“那一定是因为你在睡觉。”

    满宝迟疑,“或是在说小话?”

    白二郎也迟疑起来,“先生真的讲过?”

    白善宝和满宝一起狠狠地点头。

    白二郎就垮下肩膀不说话了。

    不太放心三个孩子,照例来看他们的白太太:……

    她犹豫了一下,没进去,转身走了。

    庄先生会来七里村教书,以前的志向什么的当然全都消了,但此次决堤的事太大,哪怕是他偏安一隅也忍不住忧心起来。

    而且,七里村就在益州之下,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可他一介白衣又能做什么呢?

    白老爷正和他说话,“我把县城和巴西那边的铺子都关了,人都送到了庄子里,现在也不知道益州的情况怎么样。”

    他道:“等到流民到这边,县令大人应该会请我们这些人进城。”

    到时候肯定要捐钱捐粮的,这也就是白老爷能做的事了。

    七里村的雨还在下,不过慢慢变小了,村里那条小小的河上涨迅速,水漫进了学堂里,村子里一些房子近河或地处低矮的都被水漫进去了。

    好在水不是很深,虽然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但不会有被淹的危险。

    也因此,学堂被无限放假,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开课。

    满宝家里位置好,又都是青砖大瓦房,建的房子不太久,因此这次没受灾。

    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都住不了,大部分他们都住到房子还好的亲戚家里去了,而有的亲戚家屋子也漏雨不能住人,往下一排,就排到了满宝家。

    所以满宝家里也腾出了两间房给他们住,雨一停,村长就组织村民们帮这些人家维修房子。

    已经垮了住不了的要重新建,其他的也要修补。

    当然,这些活儿是周大郎他们的,跟满宝没关系,她依然每天一早被周四郎背到白家上课,等到傍晚又被周四郎接回家。

    庄先生虽然忧心,却也只能按捺下去给三个孩子开小灶,偶尔会给他们讲一讲益州,讲犍尾堰以及各种旱涝灾害。

    到五月下旬,雨水才渐渐停下,漫涨的河水这才慢慢退去,老周头领着儿子们扛着锄头去看田里的禾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