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1章

    钱氏面色不变,放下碗筷后便对小钱氏道:“找个好看一些的篮子装上十八个鸡蛋给我,我一会儿去看看庄先生。”

    老周头立即看向满宝,“满宝闯祸了?”

    钱氏横了他一眼道:“胡说什么呢,满宝乖着呢,我是想起上次重阳家里送的礼薄了,如今家里的情况还好,便给庄先生加送一份礼。”

    老周头有些郁闷,“可以什么理由呢?”

    哪怕是送给庄先生,老周头还是会心痛,一切只出不进的行为他都会心痛。

    钱氏不在意的道:“满宝的生辰不是快到了吗,七岁是一道坎,该给先生送一份礼的。”

    老周头不明白为什么满宝的七岁是一道坎,最主要的是为什么满宝生辰要给先生送礼,这不应该是反着来的吗?

    不过看老妻那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这是一件常识,老周头就怀疑是自己孤陋寡闻,所以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老周头如此,底下的儿子媳妇更是习惯听钱氏发号施令,他们也下意识的觉得这应该是他们不知道的习俗。

    方氏更是努力的记下,暗道:看来她要跟婆婆学的还有很多。

    她摸了摸肚子,以后她家孩子出生了,这些规矩可都不能错了。

    小钱氏找了一个好看些的篮子,装好了十八个鸡蛋给她。

    钱氏便把满宝刚给她的糖果也放进去,就放在最上面一眼可以看到的地方。

    钱氏这次没让周大郎跟着,自己提着篮子去学堂。

    庄先生是独居,每天早晚白家都会送一份饭食过来。最近两年白老爷和庄先生相处得越发好,三日里有两日会把人请到府中一起用饭,喝酒,再谈天说地。

    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里,庄先生也就能跟白老爷说得上话了。

    钱氏到学堂的时候他正要关门去白家,碰见她连忙请她进门。

    院门大开着,庄先生请钱氏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

    对于小弟子的这位母亲,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比对老周头的印象还要深刻。

    他觉得老周家能养出这么一群孩子来,钱氏的作用要远大于老周头,对于这样一位母亲,他本人是很钦佩的。

    钱氏很谦卑的对庄先生行礼,将篮子推给庄先生,感谢庄先生对满宝的教导,她笑道:“先生也知道,我家满宝从小就体弱,所以她虽然跟着她哥哥姐姐们往下取了名字,却还没有记到户籍上,只记了个小娘子。”

    庄先生颔首,表示明白,很多家庭的女孩儿都是这样,在户籍上只有排行,没有名字。

    “可她再过不久就要满七岁了,也算站住了,这两年身子也好了些,又跟着先生认字,再只记着排行有些不好,所以我想着是不是给她记上名字,只是不知道您觉得周满这个名好不好,若是不好,还请先生给她取一个更好的。”

    庄先生没想到是这事,他笑道:“这个名字是很好的,名字是父母赐予,包含了对孩子的期望,我想满宝也很喜欢这个名字。倒是以后等她再长大一些,我可以为她取一个小字。”

    第341章

    上道观

    “啊?”钱氏只是找了个借口过来见庄先生,她不觉得庄先生会改满宝的名字,可小字是什么?

    庄先生就笑道:“一个人不仅有姓,有氏,还有名,有字,只是普通人家没那么多讲究,只有名,满宝若读书有成,将来可以给她取一个字,就当是我这个做先生的对她的期望。”

    前面的话钱氏听得很懵懂,但最后一句钱氏却听懂了,她隐约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

    因此连忙向庄先生道谢,然后将篮子再次往庄先生那里推了推,笑道:“这都是家里鸡下的蛋,庄先生每日蒸个鸡蛋吃,对身体很好的。”

    庄先生很习惯收学生的礼,尤其是这种农产品,更何况满宝还是他收的入门弟子。

    先生如父,就如同他给满宝书,给她笔墨老周家都觉得很正常一样,他收老周家的这些东西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这一层师徒关係,将来满宝婚嫁他都是说得上话的,同样的,他的丧葬,满宝也能插上嘴。

    钱氏很自然的从篮子里挑出那些糖果,对庄先生笑道:“听满宝说庄先生爱吃糖,这是家里有的一些,比不上先生这里的,就当是给先生甜甜嘴。”

    庄先生看出了这是满宝经常孝敬他的糖,闻言笑道:“老夫人过谦了,这糖比一般的糖都甜,我也就在满宝这里吃到过。”

    钱氏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笑道:“庄先生要是喜欢,回头我让满宝多送一些过来。”

    “人老了,可不能吃太多甜的。”庄先生笑道:“还是留着让她慢慢吃吧。”

    钱氏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离开。

    她脚步慢慢的往家走去,此时太阳大半个躲在了山后,只是天还大亮着,天边满是霞光。

    秋末的凉风吹着,钱氏却没觉得冷,反而手脚还是暖融融的,她以和以前慢悠悠的速度往家里晃,但她知道还是不一样了。

    因为一路上她没有停顿一下,也不觉得喘不上气。

    这放在今天以前是不可能的。

    老周头不太放心她,正在家门口附近晃悠,见她远远的走来,这才不晃了,等她走了上来才问,“庄先生咋说?”

    “庄先生说等满宝再大一点儿给她取个字。”

    “啥字?”

    钱氏知道他问的是什么,道:“就是名字的字。”

    “那不行,满宝的名字就是满,这可是……我们全家给她取的,而且我咋不知道七岁是个坎?以前老大他们也没见你操持啥呀?”

    之前在饭桌上他还震惊于老妻今晚的好胃口没有多想,可刚才他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

    钱氏面色不变的扶着门框在门槛上坐下,道:“你忘了,我以前带着满宝上道观问过,这都是道长说的,满宝七岁的时候有个坎。对了,我寻思着满宝也快七岁了,为了让她平安渡过,我明儿带她上道观再去拜一拜。”

    “明儿她不上学?”

    “我刚和庄先生请了假了,”钱氏顿了顿后道:“后半响我做了个梦,我得到道观上去问一问,带上满宝好。”

    老周头精神一振,立即问道:“什么梦?”

    钱氏瞥了他一眼道:“好梦。”

    梦好到钱氏没吃周大郎从老大夫那里拿回来的药,而是留着等下次生病的时候再吃。

    撞上老周头质疑的目光,钱氏面色如常的道:“放心吧,我还想看着满宝长大嫁人呢,不是故意不喝药,而是我觉着好了许多。”

    老周头就想到她今天异于平常的胃口,连忙小声问道:“是不是和你的梦有关?”

    钱氏微微点头。

    第二天,钱氏拿了一个中号的篮子,里面铺了一半的米,看着有三四斤的模样,再选了十八个均匀的鸡蛋铺好。

    家里本来还算多的鸡蛋一下就只剩下八九个了。

    但钱氏眼睛都不带眨的,将篮子放在板车上,这就拉着满宝坐到板车上。

    周三郎负责推着板车走。

    周大郎目送老三推着老娘和么妹走远,疑惑的皱着眉头,悄悄问小钱氏,“奇怪,以前娘去道观都是叫我推着去的,怎么这次专门点了老三的名?”

    小钱氏不在意的道:“娘不是让你去把大湾田里的水沟清理清理吗?明年种水稻浇灌也好,排水也好,方便。”

    那活儿老三也能做好不好?

    周大郎总觉得有点儿不对,感觉老娘是故意支开他的,当然,这话他也只能悄悄和小钱氏说。

    小钱氏却横了他一眼道:“真是够笨的,没看见老三媳妇挺着大肚子吗?这时候叫老三上道观才是正常的好不好?”

    周大郎这才恍然大悟。

    而远去的钱氏满腹心事,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只是摸着满宝的小脑袋小声的叮嘱,“一会儿上了道观,一定要乖巧,给天尊老爷多磕几个头,让他保佑你一生平安、顺遂。”

    满宝兴奋的点头。

    她几乎每年都要上一次道观,在她看来,道观上面比县城还要好玩儿。

    道观在大梨村后头的山上,谁也不知道山上的道观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反正在村民们的心里,它就一直在那里。

    破破烂烂的,偶尔县城里来的贵人施捨得多了,道观就能够将一块旧的地方换成新的,就这样新的变旧,旧的再换新,世世代代就这么往下传。

    道观里目前只有六个道士,他们只在山脚下有几块很薄的田地,自己耕种,偶尔农忙时大梨村的信徒就会帮忙。

    他们在道观后面自己种有菜蔬,基本上是自给自足。

    因为除了一年一次的庙会外,会来这里拜神仙许愿的都是附近的村民。

    村民们不兴给香油钱,大家会给一把青菜,一捧米,两个鸡蛋,半只鸡……

    有的实在穷困的,就拿一把香上去烧了就下山,更穷的,就光着两只手上去,趴在蒲团上和天尊老爷哭诉一番,哭够了磕磕头就下山。

    后者往往还能从道士们手上得到一把青菜,一捧米,两个鸡蛋或一只鸡……

    所以山上的道士并不富裕。

    钱氏算是道观里的常客,在前面值守的道士一看见她就认出她来了,下意识的露出一个笑容,再看到她提着的篮子那满满的鸡蛋,笑容就更大了。

    满宝一抬头就只看得见他褶子一样的灿烂笑容,她一下就乐了,然后也对他咧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

    第342章

    仙梦

    这孩子的笑容实在过于灿烂,道士想看不见都不行。他的笑容越发灿烂了些,冲着钱氏的手立即一低,摸向满宝的脑袋,笑问:“钱居士来了,大半年不见,满宝小居士又长高了不少,而且看着面色红润,健康得很呀。”

    钱氏一听,立即高兴起来,“是啊,我就是带她上山来还愿的,不仅她身体好了许多,我今年也觉得好了许多。”

    钱氏道:“除此外就是来求观主解一梦的。”

    道士看了眼钱氏手里的篮子,想了想道:“守清观主正在闭关,钱居士得稍待片刻,不如和小居士先拜过道尊?”

    钱氏当然没有意见。

    她将篮子放到一旁,拉着满宝在蒲团上跪下,恭恭敬敬地给泥塑的太上老君磕头。

    钱氏无比的虔诚,满宝也很虔诚,她从懂事起就拜天尊老爷,在观里拜,在家里拜,有时候还会在村口拜。

    她生病了拜,吃不下东西拜,睡不着拜,连晚上做了噩梦也要拜,对于拜天尊老爷她业务已经很熟练了。

    就连每次许的愿望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她还在繈褓中时,钱氏便抱着她替她设计好的台词,满宝早已经习惯,以为许愿就只能许这一个。

    所以她无比恭敬的拜下,在心里和天尊老爷道:“求天尊老爷保佑满宝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一生顺遂。”

    满宝磕了三个头,见娘还闭着眼睛,便又毫不吝惜的给天尊老爷磕了几个头,直到钱氏许愿完毕磕头起身后她才连忙跟着爬起来。

    道士站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等她们母女俩许完愿了,便领着她们去后院。

    说是后院,其实就是道士们起居的地方,在第三进的院子里。

    说是在闭关的守清观主却刚从后山扛了两捆木柴下来,他将木柴丢在院子的一角,然后立即回屋去净脸洗手换衣服,再出来时他又是那个仙风道骨的观主了。

    钱氏见怪不怪,早已经习惯,拉着满宝坐在院子里等候。

    把板车放好位置,照进来的周三郎便站在母亲的身后,好奇的左看右看。

    除了庙会,他很少来道观。

    而每年的庙会,他们最多在第一殿烧香,偶尔会逛到第二殿,不可能来第三进的后院参观的。

    所以他对这里一点儿也不熟。

    守清观主一派清风的过来,钱氏连忙拉着满宝向他行礼,然后就把满宝推到他跟前,笑眯眯的道:“观主您看,今年我们家满宝运势如何?”

    守清观主眯着眼看满宝,又伸手摸了摸她的小手,和钱氏浅浅的笑道:“不错,这孩子比以往强健多了,钱居士大可安心了。”

    钱氏果然大鬆一口气,笑道:“以前观主说七岁是满宝的一道坎,跨过了七岁便一生顺遂,我还不信,今日看来是真的了。”

    守清观主微笑,脑海在快速的往前翻动,心中很迷惑,他说过这样的话吗?

    这样的话不像是他说的呀,他怎么可能按准了七岁呢?

    “今天除了让观主看一看我家小闺女,还因为我近日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守清观主精神一振,解梦是他的长项呀,他笑道:“居士说来听听。”

    “这个梦我一连做了好几个晚上了,从重阳那天晚上开始做起……”钱氏手指微抖的拽着衣角,脸上却一副回忆的神色,“梦中一片白茫,我记得不是很真切了,似乎有个神仙一样的人跟我说我的时限已到,要我和他走,但不多久又来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说我是养育了仙子,劳苦功高,所以容许我多活几年……”

    守清观主面色如常,目光却不由扫过钱氏的手指,心中若有所思。

    而周三郎瞪大了眼睛,满宝则是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见母亲说完了,便一再的追问,“后来呢?后来呢?”

    钱氏低头怜惜的看了她一眼,摸着她的小脑袋道:“后来娘的身子便时好时不好,你忘了,前儿娘感染了风寒,咳得厉害,连床都不怎么下了,但昨日不知为何突然胃口大开,连吃了好几个烙饼,也不怎么咳嗽了。”

    守清观主本来风轻云淡的听着,听到这儿才忍不住认真了些,伸手道:“居士将手给我看看。”

    钱氏扯了一抹笑,将右手伸出去。

    守清观主早就发现她的紧张了,一开始只当她是在撒谎,可这会儿他也有些不确定了,他伸手摸住钱氏的脉。

    不错,守清观主会把脉。

    作为道士,怎么能不会一些医术呢?

    道观里的道士和山下的老大夫是最大的竞争者,信徒们来山上所求的不过是财、康与子。

    前者难不住能说会道的道士们,通常情况下一番话下来捐米粮鸡蛋的信徒们都能满意而回,不论是得到好的结果,还是坏的。

    而中者与后者是同一方面的,都是关于身体的。

    既然是关于身体,自然要会望闻问切,要知道一些药理了。

    道士们也经常上山採药,有时候会给信徒们布施一些药。

    信徒这么多,钱氏为什么能够被道士们尊为居士?

    因为她是这十里八村最虔诚的信徒之一,不仅上山拜老君时虔诚,在山下也很虔诚。而六年以前,她不过是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庙会或家里实在难过时才会上山来拜一拜。

    她是六年前成为道观最虔诚的信徒的,当年她带着一大把铜钱,一篮子米和鸡蛋上道观,求的就是满宝的命。

    当年满宝吃药的方子,就是守清观主和老大夫一起根据县城大夫开的药方增减后琢磨出来的最合适的方子。

    就连每天一碗鸡蛋水也是守清观主和老大夫一起想出来的。

    满宝成功活过周岁以后,钱氏就在道观里请了一张太上老君的画像回去,常年挂在房间里,早晚参拜。

    所以守清观主不仅对满宝的脉象熟,对钱氏的脉象也熟。

    毕竟是十里八村最虔诚的一个信徒,怎么也要有些优待的,每年守清观主都会给钱氏把把脉,看看身体的状况的。

    所以他这一摸便发现了不对。

    他诧异的抬头看向钱氏,仔细的观察她的脸色,果然见她蜡黄的脸皮下气色比往前好了些许。

    第343章

    坚定

    守清观主收回手,又摸了钱氏左手的脉,问道:“你换药了?”

    “没有,”钱氏断然否认,道:“一直吃的是往常的药,观主您说,是不是因为我虔诚侍奉老君,所以老君给我的奖赏?反正我觉得身子好多了。做梦时只觉得那慈眉善目的神仙老者眼熟,却想不起来是谁,可今日一上山再看见老君的塑像,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守清观主都忍不住口呆,若论虔诚,难道她还能比自己更虔诚?

    但他也没梦见老君呀?

    这种信徒他见得多了,不少人还说做梦梦到了财神爷呢,和观里放的财神爷的塑像也一模一样。

    可那些人并没有得到横财,而钱氏是真的由一副病相脉象强劲起来。

    守清观主沉思。

    他的医术就和山下的老大夫一样,都是一般般,恐怕就连京城的御医也不敢说自己多么厉害,毕竟人体奥妙。

    或许真是神仙保佑?

    守清观主一抬头就对上三双炯炯的目光,钱氏希望他能够认同自己,周三郎是单纯好奇他娘是不是真的被神仙保佑,身体好了?

    而满宝则觉得这事很有趣,想听一听守清观主会怎么说。

    守清观主裂开嘴笑,露出和煦的笑容,“恭喜钱居士受天之顾,你的身体的确大好了。”

    钱氏和周三郎眼中都迸射出惊喜的光芒。

    周三郎忍不住激动的叫道:“观主您说的是真的吗?我娘好了?”

    守清观主就摸着鬍子微笑道:“自然,这是老君给你娘最好的赏赐,也只有最虔诚的信徒才能有这样的好处,也是你母亲与老君的缘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