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满宝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她最喜欢听这些故事了,尤其还是家里大人小时候的故事。小钱氏在一旁有些羞臊,一低头看见满宝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就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赶紧吃你的,瞎听什么?”
满宝立即点头。
钱氏就顺势笑道:“我们家满宝比她嫂子可差远了,她要是饿了,连桌腿都能啃,就是不会做饭,你说愁不愁?”
“愁什么呀,满宝一身的本事,就算不会做饭也自有人送吃的上来,”钱大舅母说到这儿心中一动,低声道:“我看这正是她天命不凡的表现呢,你想啊,仙子哪有自己做饭的,那不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
钱氏眼睛一亮,合掌笑道:“大嫂说得对,你不说我都没想到这点儿呢。”
满宝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她记得更早的时候,娘亲让她跟在大嫂身边多学一学做饭做菜,还说有了本事以后不管去哪儿都不愁吃穿,因为她只喜欢吃,娘还愁得吃不下饭呢。
怎么到这儿就全变了?
冯氏等人把喜好的菜送进厨房。
厨房里站不了这么多人,钱氏乾脆让她们去收拾桌椅板凳去了,她和钱大舅母继续在厨房里帮忙切菜和烧火。
小钱氏则只负责煮。
钱大舅母往外看了一眼,便把话题说到了钱氏身上,“我看你身体大好了,家里也越发和睦,你也应该对妹夫多两分耐心,别总是跟他吵架。”
钱氏脸上笑着应下,心里却对老周头有些咬牙切齿。
满宝帮她娘说话,“大舅母,我娘没跟我爹吵架,他们可要好了。”
钱大舅母笑着点她的额头,“就你小机灵,行,我不说你娘了。”
但一转身还是忍不住说她,只是这会儿压低了声音,“就算吵,那也是夫妻间私下的事,在房间里闹闹就行了,实不该闹到外面去,不然这多让妹夫丢面子啊?”
她小声道:“他都是做祖父的人了,人越老越好面,回头他出去走动,村里的人看见问到他脸上来,或是有些促狭的打趣他,他恼不恼?这一恼,可不得回来找你吵,到最后受气的还是你。”
满宝就搬了张小凳子坐在她们脚边不远处吃东西,听得一愣一愣的。
难道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她爹跟她娘闹翻了?不会还打架了吧?
钱氏低声应下,偶尔低头警告的瞥一眼小闺女,满宝识趣的闭嘴,不敢在这时候发问。
一直到下半响,大家吃完午食送钱家人离开,钱氏才瞥了一眼老周头,转身回屋。
老周头琢磨了一下这眼神的意思,有些不太确定的问小闺女,“你娘这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
满宝硬着头皮道:“高兴吧?”
“也是,”老周头也高兴起来,“挣了这么多银子呢,能不高兴吗?”
他决定回去数一数银子。
箱子里还有一百二十二两银子,在老周头的前半生,他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钱氏也没见过,不过她心里有数,至少满宝分在手里的钱就一定比这个多,所以她只看了一眼便看向老周头,问道:“你出去说我坏话了?”
老周头顺口问道:“我说你什么坏话了?”
钱氏忍不住一拍床板,结果满宝就跑进来了,她心中怒气一顿,想到她已经许多年不跟老周头生气吵架了,便按下怒气道:“不是你说的?我们今儿中午在大圆家,有人也去大圆家串门,都说你因为换麦种的事生气,因此还把我娘家人请来为你做主……”
钱氏说到这儿一顿,隐隐觉着有些不对,但还是道:“然后我就被你赶出来了,我娘家人都站你那边。你还在外面放话,说你以前不跟我吵是因为我身子不好,现在我身子好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所以以后要照着三天一顿的揍我……”
老周头一脸茫然,“不是,我啥时候说过?我,我冤不冤啊,别人不知道大哥他们是为什么来的,你还不知道吗?”
第429章
谣言起于你
站在屋里的满宝也有些呆,她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便心虚的举着小手道:“爹,娘,我,我好像知道为什么……”
满宝将送白老爷他们出去碰见人的事说了一遍,然后道:“肯定是周三起说的,爹,娘,当时外头就只有周三起一个人,也是他问我的。”
夫妻两个就沉默了一下,老周头气得牙痒痒,“这个三起,跟他娘一样的多嘴多舌,竟敢在外头造我的谣,回头看我不揍他。”
钱氏不生气了,却还是横了他一眼道:“一个做叔叔的欺负侄子算怎么回事?”
满宝就给她爹出主意,“爹,让四哥去揍他!”
想一想又觉得不好,所以在老周头还没开口时又补充道:“他年纪比四哥大,四哥肯定打不过他,让二哥三哥也去。”
正在外面听墙角的众兄弟:……
周大郎起身,把几个弟弟都轰走,自己也走了。
算了,只要爹娘不吵架就行。
突然而起的高声,加上媳妇们的做的眼色让兄弟几个都提着一颗心,还以为爹娘又要吵起来了呢。
满宝和无忧无虑的大头等人不知道,他们几兄弟却是知道的,更往前的时候,爹和娘可是没少吵架。
也就是后来有了孙子,娘的身体又渐渐不好,俩人才不吵了的。
屋里的俩人到底没吵起来,满宝想要溜走,钱氏却把她叫住了,道:“过来帮娘算账记账。”
满宝便笑嘻嘻的上前,她最喜欢数钱钱了。
钱氏看她欢乐的模样,便也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然后看见她绑得歪歪斜斜的头髮,忍不住问,“你头髮自己绑的?”
满宝点头。
钱氏就歎气,“过两天让大丫二丫教你怎么绑小揪揪,你是小姑娘了,得要学会绑头髮了,来,先告诉娘,我们家这一趟总共挣了多少钱?”
满宝早算好了,道:“一共挣了一百二十两,余三百四十文。”
钱氏就摸着银子感慨,“谁能想到,一季二十亩的冬小麦竟然能挣这么多钱?”
老周头总算是想起来了,“本来不止这点儿的,你怎么让大郎他们抗走了三袋麦子?要是把那三袋也卖出去,那可得多好多钱呢。”
“总要给亲朋留一些,”钱氏道:“以后亲家们上门来换麦种,你是给还是不给?我娘家那边都给了,不给其他家的说得过去吗?”
“可你留下的麦种就那么些,给了我们自家还种不种了?”钱氏就知道他捨不得,所以才提前让几个儿子把麦子搬走,再把门一锁,儿媳妇挡在门前,她就不信他敢硬搬。
老周头的确很捨不得,嘟囔道:“一百五十文一斗呢。”
钱氏到底没忍住拧了他一下,道:“那是钱的事吗?乡里乡亲的,还是亲戚,以后说不准啥时候就要人家帮忙了。再且说了,那是你儿媳妇,也是人家的闺女。”
她指着满宝道:“你想想喜,想想满宝,要是不给,以后她们有脸回娘家吗?”
“人心里不痛快,日子就过得不痛快,一大家子人,只要有一个闹起来,那家里就不得安生,我看你到时候能数着银子过日子吗?”
老周头很想说他能,但在媳妇的逼视下,他没敢说。
满宝在一旁连连点头,还小小声的声援她娘,“爹,万一以后我跟大姐在婆家有了好种子,你上门问我要和大姐要,我和大姐都不给你咋办?”
老周头眉毛一竖,钱氏的眼刀再次飞过来,他的话就堵在了嗓子眼出不来了。
钱氏低头再看满宝,就怎么看怎么顺眼了,摸了摸她的小脸蛋笑道:“我想着,这么多钱留在我们手里也没用,乾脆分一些出去给孩子们吧。”
“啥?”老周头的注意力立即被转移了,瞪眼道:“分出去干什么?”
“给他们花用,”钱氏理所当然的道:“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是当爹的人了,底下有着孩子不得花钱?所以分一些给他们。”
“他们手里头就有银子,用得着我们分吗?”老周头道:“我虽不管账,但我也知道,他们手里,包括老五和老六,甚至大头几个小的手里都有钱。”
他看向满宝,“满宝,是不是?”
他不止一次的搜刮过老五老六的钱,早就知道他们的大钱放在满宝那儿了,而大头几个小的,为了不被他们爹娘把钱搜走,也都是把钱存在满宝那儿的。
满宝还没回答,钱氏就打断他的话道:“你管他们有没有钱,咱身上留这么多钱也没用,对了,我正要和你说呢,家里有钱了,得给老五说亲了。”
这个老周头没意见,还提了一点儿,“说个好点儿的,聘礼高些没啥。”
但对分钱给几个儿子,他依然持反对意见。
但家里的钱一直是钱氏拿着的,怎么用,基本上也是钱氏说了算,好吧,虽然用前她会跟他商量,但多年来的习惯在这儿,钱氏做的主显然在老周头之上。
她道:“他们身上没你想的有那么多钱,从去年五月开始,老二上县城摆摊的钱都要上交,连卖竹编的钱都一块儿给我了,二房没挣什么钱。学堂没了,老大家的也没额外收入了,而老三老四和喜种的那点姜,卖得的钱先交上来六成,几个孩子再自己分一分,能有多少?”
老周头沉默。
“老四才有孩子,以后要给孩子买的东西还多着呢。”钱氏劝道。
老周头忍不住道:“所以我才不想把钱给他,那小子就不是个知道节制的,钱得省着才能有,知道吗?”
满宝又忍不住插嘴了,“爹,我朋友说,钱是花出来的,越花就越有钱。”
“放屁,你哪个朋友说的,别跟这样的人做朋友,小心把你教坏。”
科科:……不是我说的,是你们人类自己在百科馆内输入的资讯,宿主你别冤枉我。
老周头之所以能养活一大家子,甚至让他们活过了两次天灾,自认为靠的就是省。
平时小省,天灾时才有底气,灾时又大省,只求活着不求吃饱,一般熬过一年半载就能继续活下去。
靠花钱挣钱,这不是骗子是啥?
第430章
吵架
钱氏在这一点上很赞同老周头,因此也说了满宝一句,“持家要勤俭节约,不能总是想着买好吃的、好玩的,只有平时节省,一家才能有积余。”
钱氏一下没忍住,顺便教了一会儿女儿,“你看我们一大家子,人多,挣得也多,但若是没有积存,家里有一二人生病了,或是遇上天灾人祸了,到时怎么办?”
老周头连连点头,“就是,就是,满宝啊,你跟白家少爷们玩儿可以,也可以学他们的本事,但这花钱的本事就不要学了,我们要学会存钱,知道吗?”
钱氏回过神来,重新说起自己的目的,“但我说要把钱分给孩子们,不是分给他们立时拿去还完的。”
老周头一听老妻说起这个话题,立时不高兴的把脸扭到一边去。
钱氏怒了,一拍床板道:“满宝,把你爹的脸给我扭过来。”
满宝立即伸手去扒拉她爹的老脸。
老周头愤愤的把头扭回来,道:“你把钱给他们,他们能不花吗?既然都是要存着,那存在咱这儿和存在他们那儿有什么区别?最后他们要用钱的时候我会不给他们吗?”
“当然有,”钱氏沉声道:“老四就先不说了,你看看老大老二老三,他们哪个身后不拖着一家子?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们都这么大了,你还给他们拿着钱到什么时候?我的意思,趁着现在家里有钱,也宽裕,就给他们一些,让他们学着自己当家。”
老周头道:“我还没死呢,他们想当家?”
老周头气得胸膛起伏,指着坐在一旁的满宝道:“不说老六还要好几年才说亲,就说满宝,她得再过七八年才说亲吧?他们当的什么家?”
钱氏淡淡的道:“大郎五岁的时候我就当家了,当时爹娘也还在呢,我要不是提早两年当家,爹娘走的时候,我们一家子都喝西北风去。”
老周头见她翻旧账,忍不住磨了磨牙。
满宝抬着小脑袋看看爹,又看看娘,最后道:“爹,娘,你们别吵架了,万一哥哥嫂子他们也学你们吵架咋办?”
钱氏就伸脚轻轻地踹了老周头一下,嫌弃道:“出门给我澄清去,我有没有跟你吵架打架,还有,自个去晒晒太阳清醒清醒,我给几个孩子分钱总不能是为了我自个吧?这是为了你们老周家!”
老周头就这么被赶出去了。
周大郎他们早在他们娘又一拍床板的时候就躲起来了,当然,顺道带着老婆孩子,所以此时院子里空落落的没人。
老五和老六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明明今天赚了一大堆钱,但老周头还是气得不轻,背着手提着烟杆就气冲冲的去周三起家。
他打算找那倒霉侄儿算账去,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啥话都瞎传。
大热的天,没事可做的周三起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呢,然后就被他爹揪着耳朵给拖起来了。
周三起“哎哎”的叫着,就被提着耳朵拖到了老周头跟前。
老周头坐在周三起家的堂屋里抽烟,见他被提着耳朵过来,就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语重心长的训道:“三起啊,你这都多大了,地里的稻子去看过了?前段时间不是下了两场雨吗?追肥了吗?”
周三起还一脸迷茫,老周头就继续道:“追了肥,田里的水再囤上三四天就够了,该放掉就放掉,这么多事要做,你干嘛非得编排我跟你婶儿……”
周三起爹便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你这倒霉孩子,儿子都能满地跑了,你还在外头胡咧咧。”
周三起总算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算账了,他连忙叫着冤枉,道:“叔,金叔,外头传的那些话可不是我说的,我回家吃了午饭就在附近晃悠一下而已,还没来得及跟人说呢,外头就传遍了。我还说呢,叔跟婶儿从不红脸,怎么可能闹到婶儿娘家人都来的地步?”
周三起叫道:“这事真不是我说的,叔儿,不信我发誓!”
老周头半信半疑,他爹也立即道:“金哥,这小子虽然口胡,但却是敢说敢当的,他说没有那就是没有。”
“就是,对了叔,当时大驴他娘在她家院子里看着我和满宝呢,肯定也听到了我们说话,说不定是她传的。”
全村上下谁不知道周大圆他媳妇张氏跟钱氏不和?
偏她们还是同村的,七拐八拐的有些亲戚情分,钱家来人,谁家也没去,转身就去了周大圆家里坐着说闲话。
听说周大驴他娘私底下气得很呢。
老周头:……弄了半天,他还找错人了!
周三起也看出老周头心气不顺了,立即坐到他身边安慰他,“叔啊,这女人就是那样,咱不能跟她们一般见识,您看这大热的天儿,您不会是被婶儿赶出来的吧?”
老周头:……
周三起一看他的脸色,兴奋了,想也不想就开口问道:“叔,婶儿家来人,不会真是来给您做主来的吧?”
老周头收烟袋,周三起他爹一看,不得了,立即把儿子踹走了,好声好气的把老周头给送了出去。
等回来就忍不住揍儿子,“啥话你都敢问,啥话你都敢往外说,都是跟你娘学的,好的不学,非学成了长舌妇……”
老周头站在墙外,听见周三起被揍得嗷嗷叫,这才满意了,背着手就顶着大毒日的回家去。
哼,既然是张氏传的话,那就是女人家的事了,他才不去澄清呢,忒的丢脸了,应该家里的那个老太婆去才是。
这么想着,老周头理直气壮的回家去,到了房门口就悄悄的推门进去。
昨晚睡得晚,起的早不说,还睡得不踏实,这会儿事情完了,大家都在正在屋里睡呢。
满宝就躺在钱氏的身边,她一直有午睡的习惯,此时小肚子就一呼一呼的,小嘴微微张着,香得不得了。
老周头摸到床边,小心翼翼的在最外面躺下了。
钱氏迷糊中把满宝往里挪了挪,给他让了一点儿位置。
老周头一看,放下心来,乾脆就往里挤了挤,舒服的躺下了。
还是家里好啊,哪像外面,五月的太阳,就已经照得人眼前发晕了。
第431章
数钱
老周头出去晃悠了一圈,不知道是被太阳晒昏了头,还是被太阳给晒清醒了,反正等再满宝和钱氏醒过来时,他就歎了一口气问:“你想怎么分?”
钱氏睡了一个时辰,也计划到了,道:“我的意思,老大老二老三,一家十五两,老四才带着一个孩子,你又怕他拿着钱乱造,那就给他十两自己拿着,余下的一人五两,包括喜和满宝都有。”
满宝没想到还能听到自己的名字,高兴的问道:“我也有钱吗?”
钱氏笑道:“当然,你可是大功臣,你几个哥哥姐姐都有,你怎么能没有呢?”
地是大家一块儿重的,其实认真来说,大房会比较吃亏一点儿,因为大头大丫都能当半个劳动力了。
不过家里的这种事是不能算得很清楚的,等要算清楚的时候,家也就乱了。
老周头摸着烟袋问,“这得去多少钱呀?”
满宝在娘亲开始说的时候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了,不一会儿就高兴的告诉她爹,“不多,七十五两而已。”
老周头手里的烟袋就啪叽一声掉在了床上,颤声问:“那,那我们老两口还剩多少?”
“不算铜板,也不算钱盒里面的钱,还有四十五两呢,”满宝安慰老爹,“爹,你别伤心,等我们家的这季麦子种好了,我们又卖给白老爷,又能赚一笔。”
不说老周头,就是钱氏都呆住了,连忙问道:“还能继续卖这个价?”
“不知道,我还没来得及跟白老爷提呢,这事不急,不急。”
哎呦,这可怎么不急呀。
老周头才要着急,满宝就已经笑眯眯的道:“春小麦里也就我们的小农庄和我们家用的是新麦种,我都想好了,要是白老爷不要,我们就自己扛到县城里去卖,就跟粮铺的种子价贵一点点就行。”
老周头立即不心疼给出去的那点钱了,积极的道:“也不用贵,其实跟粮铺的种子价一样都行。”
那些粮铺可真是坑人啊,一斗种子要这么多钱。
见老周头同意了,钱氏就道:“这么好的银锭剪了可惜,还是让老大老二他们明天进一次城,把它换成小一些的银锭吧,这样也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