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正好,老大夫来前仔细问过了,周大郎说他爹可能是气晕的,也有可能是高兴晕的,所以他随身带了些对症的药。此时开了药方,便顺手在药箱里捉了两副药给他们,然后道:“若是两副药后还不好,就让他来大集上找我。”
周大郎觉得一副药就差不多了,没见他爹刚才都知道问东西了吗?
因此笑着应下,拿了板车要送老大夫回家。
谁知道老大夫挥了挥手道:“不用,不用,既然来了,一会儿就去看看白家老太太,自有他们家送我回去。”
“白老太太又吃不下去饭了?”
老大夫笑着点头,摇头道:“老太太就是肉吃多了不消化,这么大热的天,又有些苦夏,这才吃不下饭的。”
周大郎咋舌,难以想象肉都能吃多了的场景,不过……“这都快中秋了,还苦夏?”
“那你觉着现在热不热?”
周大郎点头。
“那就对了,天气热,饮食不振是常事。”
虽然老大夫说不用送,但周大郎还是背着药箱,把老大夫给送到了河对岸的白家,这才回家。
小钱氏已经把药熬上了,一副药熬两次,两副药便能吃两天。
老周头装着头疼好一阵,听说老大夫走了,他立即对周二郎道:“去,把银子拿来我看看。”
钱氏瞥了他一眼道:“去堂屋吧,屋里昏暗,哪儿好看?”
两箱银子摆在了老周头跟前,他先看了一眼书箱里的五锭银子,这才去看竹箱里摆放整齐的四十九个,他伸手摸了摸,觉得神清气爽了,于是大手一挥道:“抬进屋里放好,让你们娘收着。”
满宝立即不愿意了,道:“爹,这是我挣的,有四成是我的呢。”
老周头瞥她,“你年纪那么小,拿这么多钱干啥?让你娘给你收着,以后当嫁妆。”
满宝:“我要花钱!”
老周头立即大气的道:“我让你娘给你拿十文钱,随便花!”
满宝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嚷道:“不要,十文钱,十文钱哪里够?”
“怎么不够了,你这么小呢,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里有十文钱花哟。”
“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也没看着你几十个银锭子的往回挣呀。”钱氏道:“你别拘着满宝,他们那农庄也是要花钱的。”
老周头记起来了,“满宝收麦种的事你一早就知道了,就瞒着我呢,我信你们才怪。”
钱氏就看着他不说话。
老周头的气势就矮了下去,嘟囔道:“好吧,不给我知道就不给我知道,那,那孩子身上是不应该带这么多钱……”
“行了,”钱氏放柔了声音道:“那满宝能和一般的孩子一样吗?你今日要是坏了规矩不给她分钱,下次她就能还瞒着你在外头挣钱。”
老周头心中一堵。
钱氏幽幽地道:“这可是白得的钱啊,满宝,你算一算,上交六成的银子是多少?”
满宝早算好了,“是三百二十四两。”
老周头瞪大了眼睛,摸着手里的银锭许久不说话。
周大郎从外头回来时,就见大家正围着他爹看,他左右看了看,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能再次劝慰他爹,“爹,你别生满宝的气了,她没闯祸,还给家里挣了这么多钱不是?”
他一脸憨厚,乐呵呵的道:“这么多银子,六成不老少呢。”
老周头这才翻了个白眼道:“你们倒是会享受,白长这么大个了,七个人加在一起都没你们妹妹挣得多。丢人!”
周大郎领着弟弟妹妹们一起沉默,不过心里并不服气,因为老爹您挣的也没有满宝多呀。
不过老周头总算是松口了,他叹息了一声道:“行吧,那就分吧。”
他率先出手,“三百二十四两是吧,我来挑。”
他将满宝书箱里的五个银锭也拿了出来,放在一堆里慢慢对照挑选,满宝一脸无奈,“爹,它们都长得一样。”
见他磨蹭,满宝直接出手,选了二十一个银锭子就往自己这边哗啦。
老周头连忙喊道:“多了,多了。”
满宝和他抢,叫道:“没多,我的四成就是二十一个,你还得再给我六两呢。”
论算账,十个老周头也不是一个满宝的对手啊,很快他就被满宝算的账绕晕了。
满宝把二十一个银锭塞进书箱里,转身就冲老周头伸手,“还有六两!”
第475章
一起呀
老周头嘟囔,“你要这么多钱干嘛?”
不过二十一个都给了,那五两他再是心疼,也不会为此坏了规矩,只能转头与钱氏道:“拿出六两来给她吧。”
钱氏笑着应下。
满宝分了钱,喜滋滋起来,冲着她的一众小伙伴儿们挥手道:“我明天放假,五哥六哥,我们带着大丫他们进城玩吧。”
周五郎高兴的应下。
老周头就要拒绝,“刚分了钱就进城,满宝,钱要省着点花知道吗,以后你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我知道了爹,你放心吧。”满宝很敷衍。
周四郎见她没叫自己,不高兴了,“满宝,还有我呢。”
“你都有媳妇了,你要跟你的媳妇和孩子玩儿。”
周五郎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老周头突然想起来了,“老五,你最近少往外头跑,把你的脸养一养,你那些钱也别光存着,买两身好看些的布料,让你娘给你裁衣裳,过不了多久就要相看了。”
钱氏也看了一眼周五郎黑乎乎的脸,忍不住叹气,“这孩子的皮像他爷爷。”
老周头也愁,“可不是吗,家里这么多孩子,皮肤都是像他奶奶的多,偏爱,不爱晒黑,就他跟他爷爷似的。”
周五郎不乐意了,“爹,你也黑,村里人都说了我像你!”
“你跟我比?也不看我多大年纪,晒了多少年的太阳了,你问问你娘,我年轻时候有你这么黑吗?”
“那,那,那是你懒!”
“瞎说,我就是晒上一整年也不黑,不信问你娘。”
满宝好奇的看她娘,钱氏就推了她的脑袋一下,对周五郎道:“帮你妹妹把书箱抱回去,既然明天要去县城,那今晚就早些睡觉,老大家的,去做饭吧。”
小钱氏笑着应了一声。
周五郎提要求,“娘,明天我们能赶着牛车去吗?”
“不行,”钱氏还没说话,老周头就拒绝了,“它都累了一年了,好容易秋收结束了,可不得好好休息?”
钱氏深以为然的点头。
众人只能惋惜。
周五郎抱着满宝的书箱给她送回房间去,满宝也要蹦蹦跳跳的跟上,却被老周头一把拉住,他道:“满宝啊,既然你进城,那就帮爹买些东西回来,中秋不是快到了吗,得买些糕点,还得买些肉,对了,你娘总说她的针不太好用了,你给她买一些回来,家里腌菜的缸子……”
老周家一家人…………
爹这是想把满宝的钱都花光呀……
果然,老周头只叮嘱要买的东西,一点儿给钱的打算也没有。
满宝也没多想,觉着老爹说得太多,她一时没记住,特意拿了纸笔记下。
见老爹连菜种都让满宝去买,小钱氏忍不住了,“爹,这么多东西孩子们也带不回来呀,不然少买一点儿。”
老周头沉默了一下后道:“算了,你们还是赶着牛车去吧。”
众人:……
满宝高兴的欢呼一声,大头他们几个也欢呼起来,他们脑子里没想那么多,只知道他们可以坐着牛车去,坐着牛车回来,不用走路了。
“去的时候可得把牛看好来。”老周头忧心不已,生怕他们给他把牛弄丢了。
周二郎立即道:“爹,还有我呢。干脆今晚让大嫂泡豆子,明天我进城卖些筐子和豆腐吧,正好看着他们。”
“行,你去吧。”
周四郎立即道:“爹,我也要去!”
老周头鄙视他,“你去干啥?”
“我给他们砍价啊,满宝不说了,老五砍价哪有我厉害,”周四郎道:“您还让他们买菜种,他们会选菜种吗?“
“那你会吗?”
“我会呀,满宝,你说四哥会不会?”
满宝:“比我会。”
“什么叫比你会呀,我虽然比不上三个嫂子,但也跟大哥他们一样,选菜种的眼光还是有的。”
老周头嫌弃的挥手,“行了,行了,你想去就去吧,可得把你弟弟妹妹和侄子侄女们看好了。”
周四郎高兴的应下。
第二天一大早,小钱氏就特别大方的给所有捞了一张饼,在里头夹了各种菜蔬,还擦了她自己腌制的酱料。
只咬了一口,满宝就停不下来。
她吃完一个,明明已经饱了,可是还想吃。
小钱氏就用干荷叶给她包了一个滚烫的,让她带着路上吃。
“别玩得太晚,早些回来知道吗?”
众人应下,然后周四郎将牛车架出来,先把年纪最小的三丫和四头抱到车上,满宝和三头就自己爬上去了。
中间又放着周二郎要带到县城里去的东西,两边就还只能坐下大头大丫和二头二丫。
周四郎几个便惋惜的牵着牛走路,“可惜啊,生不逢时啊,我们要是多小几岁就好了。”
周二郎忍不住给了他屁股一脚。
时隔三个多月,县城还是那么热闹。
主要是秋收结束了,大家都有空出来玩啦。
而且今年罗江县收成不错,只要不是家里太懒或有其他的变故,基本上饿不死人,所以大家不应该来县城庆祝庆祝吗?
但一个家庭里,就算庆祝的人再多,那也不会有满宝家这么多。
守门的士兵一家不记得满宝了,但他认得周二郎几兄弟啊,一看到他们就认出来了。
扫了一眼牛车上的人,忍不住笑问,“周二,你今天不卖豆腐,改卖人了?”
周二郎笑道:“官爷玩笑了,这都是我家里的孩子,带他们进城来看看热闹的,这不是秋收结束了吗?让孩子们也来松快松快。”
士兵忍不住定睛看,咋舌道:“都是你家孩子呀?”
周二郎笑眯了眼,“是啊。”
士兵让他们进城,还回头看了眼远去的牛车,和同僚感慨,“人丁兴旺啊。”
“羡慕?”
“不得不羡慕。”
“人多,吃的也多,养这么大一家子可不容易,难怪见他只要不是农忙时都进城摆摊呢。”
周四郎牵着牛车到周二郎的固定摊位上,把牛车与牛都放在后面,让周二郎还可以坐一坐,靠一靠。
周二郎并不需要他们帮把手,只叮嘱周四郎,“你们可别跑太远,买了东西就回来了,带这么多孩子不容易走动。”
“知道了二哥,让大的带小的就行。而且县城就这么大,我们想走远也远不到哪儿去。”
第476章
看上
老周头虽然要求买的东西多,但都是杂货,基本上都集中在那三四个店铺里,而且很巧的是,那三四个店铺都相距不远。
本来嘛,菜种,坛子这类东西在杂货铺都有的卖,针线也不缺。
所以周四郎和周五郎背着背篓,直接带着他们走近杂货半条街,挑选了一番就把老爹需要的东西挑出来了,然后就是砍价。
周四郎砍价的确厉害,将东西一归拢,和掌柜的你来我往了几次后就砍下了八文钱。
别先看这八文钱,杂货铺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基本上都是薄利多销,八文已经不少了。
周四郎很满足,满宝也很满足。
大家把东西放到背篓里背回牛车,交给周二郎看管后便高高兴兴的逛街去了。
周四郎摸了摸自己的钱袋,和满宝道:“我要去给你四嫂买点儿东西,我们去布庄吧。”
“不去,我要去银楼,你自己去好啦。”
周四郎一怔,问道:“你去银楼干啥?换铜板?”
“不,我要去买镯子。”满宝道:“我要给娘亲和大嫂买一个大大的镯子,还要是金的。”
“那二嫂她们呢?”
“她们送银的。”
周四郎:“……你这一碗水可没有端平啊。”
满宝想了想道:“我又不当家,端不端平又什么要紧?”
于是周四郎也不去布庄了,跟着他们去银楼凑热闹。
主要这是大件儿,他很怕满宝吃亏。
他看了一眼满宝的布包,问道:“你带了多少银子?”
满宝摸了摸布包道:“不少呢。”
老周家一行人呼啦啦的涌进银楼,把里面的顾客和伙计都给吓到了。
主要是他们进来的人都太多了,而且看衣着也不像是能买得起首饰的,可他们气势却又不弱,也不像是来调皮捣蛋的。
伙计一时愣在原地,掌柜的暗暗瞪了他一眼,让他来接待他的客人,他则笑着迎上去,看向似乎是能做主的周四郎问,“客官们想要些什么?”
站在周四郎身边的满宝就眼睛亮晶晶的道:“镯子!”
掌柜的这才低头看满宝,笑问,“小娘子想要什么的镯子?”
满宝已经越过他看向柜台上摆着的托盘了,里面正整齐的排列着金色的镯子。
满宝暗暗的惊叹一声,上前去看。
掌柜的立即笑道:“这是金镯子,各色样式的都有。”
“是纯金的吗?”
“这是自然,我们银楼在罗江县也是几十年的生意了,这一点客官们放心,鎏金的首饰也有,不过是这一盘。”
满宝看了一眼,发现鎏金的比纯金的似乎还要好看。
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看向周四郎几个。
他们也惊奇的看着,“似乎鎏金的是比纯金的好看。”
满宝坚定的扭过头去看纯金的镯子,道:“可价值比不上,这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