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等抄到第二遍第三遍,他已经不怎么去对照课本,只管静了心一边默诵一边往下写,速度竟也快了许多。刘氏看着点头不已,悄悄的从书房窗口那里离开,然后领着媳妇去隔壁找白老太太日常相聚说闲话。
结果才出门就见白二郎领着一群孩子呼啦啦的从她跟前跑过去,冲着不远处的一座山哇哇的冲过去。
白二郎的小厮跟在后头狂奔,刘氏仔细听了一下才听清,有人在山上抓住了竹鼠,他们也要上山去抓竹鼠。
刘氏摇头笑了笑,去白家时就顺道找了一下白老爷,将善宝和满宝正在抄书的事说了。
她笑道:“以前子启要科考便给书铺抄了两年的书才能保持卷面整洁,没有错字,没想到善宝比他爹还强一些,估摸着也是因为他们抄的书简单,且都是学过的。我看《千字文》和《论语》也不难,听善宝说,二郎也应了一起抄的,今儿怎么没见他上门来?”
白老爷一听,立即让下人去把白二郎找回来。
白二郎被从山上抓回来时整个人就像刺猬一样生气,要是会喷火,他说不定一张嘴就能喷出一道火焰来。
但一看到他爹,白二郎就蔫了。
白老爷问他,“我听说善宝和满宝在抄书,你还答应了人家一起抄,今儿怎么没去?”
白二郎嘟囔道:“抄书不好玩儿。”
“屁话,抄书……能好玩儿吗?不好玩儿也得抄!”白老爷觉着在这一点上小儿子太像他了,为了不让他重蹈他的覆辙,白老爷决定亲自过去盯着他。
第491章
金疙瘩
白老爷亲自押送垂头丧气的白二郎过去抄书,一路上,他语重心长的叮嘱儿子道:“我知道抄书很枯燥,写多了不仅手累,还烦躁,人这一躁呀就容易出错字,字迹也会潦草起来……”
“可你以后是要参加科举的,这每次科举都要写很多很多的字,打完了草稿再抄到卷子上,万一你写得慢了,时间不够用,写字的速度再慢,那不是要人命吗?”
白二郎听得一愣一愣的,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有这么宏大的目标,于是他愣愣的问道:“爹,我怎么还要去科举啊,不是大哥去吗?”
白老爷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道:“你也太没志气了,你大哥要去,你就不能去吗?”
然后又说起他大哥的苦来,“你看你大哥回来过年都没怎么离开书房,你不能什么都指望你大哥知道吗?你要是也能科举出仕,那不仅光宗耀祖,还能在官场上帮衬你大哥。”
白二郎忍不住嘟囔,“说得好像我和大哥一定能考中似的,爹,我看你还不如对善宝和满宝好一点儿,让他们去考官,然后和大哥互帮互助。”
白老爷忍不住拍他的脑袋:“你也太没志气了,不行,就从抄书开始,善宝他们抄多少本你就抄多书本,相信爹的话,等你抄下去了就知道这个好处了。”
他唉声叹气,“爹当年就是没能抄下去……”
白二郎忍不住跳脚,“爹,你都做不到竟然让我做!”
白老爷就瞥了他一眼道:“没错,当年我一喊哭,你祖母就不让我抄了,这会儿子你爹后悔得很,甚至还有些怪你祖母太过宠溺我,所以为了你将来不怨我,我决定对你严格一些。”
白二郎:……
等走到了书房门口,白二郎总算是在悲愤中组织好了语言,喊道:“我也会怨你的,怨你对我太严格了!”
白老爷伸手就要拍他的脑袋,满宝正好抬头看出来,见了就道:“白老爷,打脑袋会打笨的。”
白老爷手就一顿,改拍为抚摸,他眯着眼睛对白二郎笑,“你就是要怨,那也得长大后才能怨,现在的你说了不算。”
白二郎:……
白老爷把白二郎拖进书房,对满宝笑道:“满宝啊,叔叔不是要打他,叔叔这是在教他,对了,你们现在抄书怎么样了?”
俩人大方的把他们抄好的稿子给他看。
白老爷看了看,连连点头,然后笑眯眯的低头看嘟嘴生气的儿子,柔声道:“二郎啊,你比善宝和满宝都要大,《千字文》和《论语》都是最简单的,你也都学过了,所以你也一定能抄好,是不是?”
白二郎还想念着山上那没抓到的竹鼠呢,但在老爹挽了挽袖子后就憋屈的应道:“是。”
“好,”白老爷豪气的一挥手,“你去写吧,爹在书房里看着你。”
白二郎瞪大了眼睛,看了看白善宝,又看了看满宝,最后磨磨蹭蹭的去自己的小桌子后坐好。
白老爷则背着手在书房里逛了一圈,他突然想起自己也许久没看书了,于是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来看。
三个孩子在书桌后头挤眉弄眼。
他们都不太喜欢大人在书房里,觉着屁股后头一直横着一条棍子一样。
三人挤眉弄眼,白老爷从书架后头转出来,三人又立即老实下来,低下头去磨墨的磨墨,摊纸的摊纸……
白老爷看了他们一眼,正打算找个位置坐下看书,这一看才发现坐在角落里一动不动的大吉,吓了他一大跳。
白老爷抚了抚胸口,拿着书走到大吉对面,也摸了一把小马扎坐下,跟他一起分享火盆。
他打开了书,看了大吉一眼,问道:“整天就这么坐着不无聊?”
大吉对白老爷微微欠身笑道:“不无聊,倒是少爷他们没一时停歇的时候,我看着都累。”
白老爷点点头,笑道:“读书就是这样的,等他们考出来就好了。”
大吉微微一笑,这不过是大人骗小孩的,真长大考出官来了,那才是真忙的时候呢。
大吉抬头看着三个正捏着笔抄书的孩子,暗道可惜,可惜三个孩子并不知道这一点儿。
真正的快乐与轻松,恐怕就是这时候了。
孩子的确是轻松的,虽然要抄书,但他们也不是一整天都要抄书的。
抄累了便要出去玩儿,玩儿累了还要看自己好看的书,吃自己觉着好吃的点心,觉着没事做了才继续抄书呢。
但便是这样,三个孩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尤其是满宝和白善宝,到最后,他们已经完全不用看书照抄了,都是默诵抄下整本书,再对照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后就放在一起。
过后满宝会拿回家给嫂子们装订起来,这就是一本书了。
而如此两三天后,白二郎也不用白老爷盯着了,他也的确是发现了抄书的好处。
虽然依旧讨厌抄书,但却没之前那么厌烦了。
在元宵前,三个孩子也只抄出了十本书,满宝一点儿也不急,她打算把自己的旧书也拿出来给他们,过后她再自己抄两本就行了。
等庄先生从县城里过年回来,看到老周头领着一串孩子来学堂,哪怕已经从徒弟那里提前知道了,他还是忍不住惊讶。
庄先生只是惊讶,七里村的村民则是惊呆了。
以往学堂开学,村民们是不会来围观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很失礼的行为,说不定会让庄先生不高兴。
但这会儿却忍不住了,纷纷凑到学堂不远处看热闹,心里惊奇得不行。
“这老周家捡到金子了?怎么把孩子全送来学堂了?”
“是不是庄先生不收他们家束脩?”
“为啥?因为满宝?”
“有个聪明的闺女就是好啊。”
“你们知道啥,老周家孩子念书的书都是满宝抄的,哎呦,我昨天去看了一眼,做得跟真的一样。”
“……书还有假的?”
“我是说做的跟县城里书铺卖的一样,老周家不是捡了金子,而是生了个金疙瘩呀。”
第492章
取名字
“你见过书铺的书啊,不过满宝还真是厉害,你们没去他们那农庄看过,前儿我回娘家抄近路走了那一片,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
“哎呦,那地里全是鸡呀,大水渠里还有鹅呢,那么多鸡,得有百十来只吧,要是全下蛋,那不是金疙瘩是啥?”
“何止是鸡呀,你想想今年夏收秋收上来的粮食,那都是有满宝的一份的,明明那小庄子的地不怎么肥,怎么种出来的粮食比我们的还好?”
大家是越说越羡慕,也不纠结老周家哪有钱送孩子上学了,相比于读书,他们觉着还是地里的收成更吸引人。
于是大家就那小庄子讨论起来,“我看着他们种的冬小麦也不错,春后就能收一拨,那鸡也要下蛋了,一只鸡下一只蛋,那一天就得有百只蛋,哎呦,那得赚多少钱呀。”
反正他们算不出来。
庄先生把老周家的孩子单独放在课堂的一边,道:“你们的进度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我会先考考你们,再决定怎么教你们。”
他是知道满宝一直在教家里人读书的,有时候她还会拿着她不能解答的那些问题来问他,但却不知道他们具体的进度是多少。
等到考校的时候,庄先生便惊奇的发现,他们竟然基本上都掌握了《千字文》和《论语》,只是或许满宝知识有限,他们也就掌握了最基础的而已。
但基础有了,再要学习就要容易许多了。
不过老周家的孩子写的字可真是丑呀。
知道他们买了不少纸,庄先生也不客气,每天都布置下大量的习字作业。
而三头三丫和四头被他提到了另一边,跟新入学的那群孩子一起念书。
他们虽然会念《千字文》了,但也只仅限于会念和对照课本的时候认得它们,一拿开课本,或是单独指一个字叫他们认,他们就认不出来了。
所以,他们还是从头学起吧。
庄先生思索了许久,最后还是让白二郎回归了课堂,让他跟之前高一级的学生一起读书。
而满宝和白善宝则被他放在了课堂的最后面,他道:“你们二人的进度与他们全都不同,为师会单独教导你们。”
同窗们看着俩人的目光中有羡慕,有同情,但老周家的孩子看向后面时只有自豪,挺足了胸膛看四周的人。
庄先生看着重新坐满了学生的课堂欣慰的点头,然后道:“来,凡是还没有大名的孩子到我这儿来,我给你们取大名。”
老周家的孩子刷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左右看了看后决定先让给其他人。
他们决定看看先生给取的名字好不好听,要是不好听,我们打算让小姑取,要是小姑取的也不好听,那他们就自己翻书找。
反正他们也认字了,自己翻书,看到好看的字就拿来做名字呗。
给其他人取名都不是很难,但当老周家的七个孩子聚到跟前时,庄先生犹豫了,问道:“你们皆是兄弟姐妹,取的名要有一样的字吗?”
孩子们眼睛一亮,立即连连点头,“要啊,要啊,先生,我们现在的名字也有一个相同的,我叫大头,他叫二头……”
庄先生闻言哈哈大笑起来,道:“那我便给你们取两个字的名,中间的相同如何?”
庄先生例行问了他们一句,“你们想要一个怎样的字?”
大家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纷纷看向大头,他年纪最大,按照老周家的传统,可以让他拿主意。
大头就认真的思索了一下,然后道:“先生,我们喜欢钱,能用钱做第二个字吗?”
庄先生:……
他轻咳一声后道:“用立字吧。”
他笑看着这七个孩子道:“你们家虽然从前贫困,但你们祖父母及父母一辈已给你们打好了基础,在你们这一代,应当可以领着家族立足,便取‘立’字吧。”
庄先生说完便定下了,看向后面的满宝,招手道:“满宝,你随口背一篇《论语》来。”
满宝便起身,想了想,背道:“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庄先生微微颔首,将这一篇写在了纸上,对七个孩子道:“你们就从中选出一个字来做自己名吧。”
他笑道:“你们小姑给你们选的这一篇文章很好。”
七个孩子立即凑上去看,大头大丫和二头大丫他们都学过这篇文章,也知道这篇文章的意思,于是四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让三个还懵懂的弟弟妹妹选。
三头三丫和四头就被推到了跟前,三人小声的问哥哥姐姐,“我们选哪个字好?”
二丫对妹妹道:“若是想要念得好听,那就取‘如’字,立如,也挺好听的。”
三丫立即道:“先生,我就叫立如!”
庄先生微微颔首,笑着应下。
然后看向其他孩子。
三头和四头拿不定主意,满宝不知何时也溜了上来,给两个侄子选字,“三头,你总是不爱学习,所以你就用‘学’字吧,以后我们每次叫你的名字,你就要记得去读书。”
三头:“……我不想,有没有‘玩’字?”
满宝:“你再调皮就要个改字,立改,哈哈哈哈哈……”
庄先生无奈的看着她。
白二郎跟他玩得还不错,也鼓动他,“学字比较好,其他字更不好呢,你叫立忠,那就得忠诚,咦,立忠也不错呀,正好跟我差不多,我叫诚呢。”
三头立即道:“好,我就叫‘学’”
白二郎闻言不高兴了,哼了一声。
满宝给四头选,“你就取‘固’字,因为你太没有自己的主意了,每次二头叫你干啥你干啥,三头叫你干啥你又干啥,明明是相反的两件事,结果你硬是都做下来,以后你得学会自己拿主意,并且坚持自己的意见。”
庄先生笑而不言,虽然此固非彼固,但她这么解释也没错,孩子嘛,想法总是奇奇怪怪的,她只要不往固执上解释就行。
三个还不能自主挑选自己喜好的孩子被动选好了字后,剩下的四个选字就容易多了。
第493章
新的一年
大头和二头非常有绅士风度的让女孩先选。
于是大丫道:“我喜好信字,人就应该信守诺言。”
二丫则道:“我都要,所以我要当君子!”
她看向堂哥和亲弟,问道:“你们要跟我抢不?”
兄弟俩一起摇头,他们才不要跟她抢呢,抢也不好抢。
于是二丫就叫周立君了。
大头就顺着选了一个‘重’,二头则选了一个‘威’,俩人觉得,除去不受规矩的二丫,他们两个完全是照着大哥二弟的来选的,非常的有规矩了。
等他们选好了字,庄先生便在七张纸上分别写下他们的名字,将纸交给他们后道:“将自己的名字记熟了,不管你们认字不认字,你们的名字都是你们最先需要记住的,以后在学堂里我叫的都是大名。”
众学生一起应下。
大家纷纷拿了纸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新的一年,新的学年就这么开始了。
老周家的大人和孩子们用了近十天的时间适应了这种改变,其实仔细想想也没变多少。
也就是小钱氏他们早上起床后需要准备的早食从满宝一个人的变成家里所有孩子的。
交到学堂里的米面多了,需要免费送到学堂里的菜蔬也多了。
而孩子们这边,则是以前干活的时间变成了学习,学习的时间则变成了干活儿。
以前,他们早上起床后要去割草,拔草,洗衣裳等,等到小姑下学回来后就在家里跟着读书习字……
现在则是起床后去上学,下午下学回家就去割草,拔草,写作业,吃了晚食后洗澡,便顺便把衣裳拿到河边去洗,刚好还能错过以前早上繁忙的时候……
只有满宝的时间没怎么变,但她也更忙了,似乎知道她不用再教家里人读书,庄先生给她布置的作业多了一点儿。
而她也不小心跟系统里的莫老师漏了口风,导致他最近给她布置的作业也增加了一些。
所以满宝很忙。
春暖花开,满宝又开始满村乱窜要给人把脉收集脉案了,被摸脉的大人们乐呵呵的伸出手来给她摸,在她收回手还会问,“满宝呀,我身上有病吗?”
满宝就一本正经的道:“没病没病,就是不太注意,得多吃点儿肉啊,蛋啊的,这样身体更好。”
这也是莫老师特别喜欢收集他们脉案的原因之一,在他们那里,给出的医嘱一直都是,少吃荤腥,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而在这里,却要正好相反,煮菜时要多放一点儿油盐,多吃荤……
在未来,真的很难很难再碰到这样的病人了,尤其还是数量这样庞大,个体差异如此大的病人。
所以莫老师对他们的脉案很感兴趣。
他倒是也想让满宝抽点血啊之类的,不过这很难通过系统的审核不说,满宝自己也不愿意。
因为她在教学室看过抽血的视频,看到那血咻的一下就充满了管子,满宝就觉着手臂一痛。
虽然莫老师说抽血不痛,但她坚决不相信。
医书上说气血为本,抽去这么多血,怎么可能会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