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51章

    第647章

    偷莲蓬

    满宝和白善宝坐在书房里,一人占了一张小书桌,往窗外看了一眼正和先生说话的白二郎,齐齐叹了一口气。

    然后认命的低下头去写字。

    他们被罚了,除了原有的作业外,他们还得写三张中字,用庄先生的话说是,“玉不琢不成器,你们这两块玉也许久不琢了。”

    写完了三张中字,俩人老老实实的将字拿去给先生点评。

    庄先生伸手接过,看了一会儿后摇头,“还差些火候,以后每日都要写两张中字,大字便不用练了。”

    俩人躬身应下。

    庄先生便挥手道:“去玩儿吧。”

    满宝和白善松了一口气,上前,一左一右的架住白二就往门外拉。

    白二猝不及防,被他们抬出了院子,回神问道:“你们要干嘛?”

    “去练爬墙。”

    “我们不是有梯子吗,干嘛还要练爬墙?”

    满宝道:“你是不是傻,本来就是要学会爬墙的,万一梯子被发现了,我们也能跑,或是能再进去。梯子,只是解眼下的燃眉之急而已。”

    白善道:“你还想着我每天都给你们架梯子,移梯子啊,想得美。”

    白二郎就是这么想的。

    奈何人单力薄,而且他看着白善和满宝在大吉的指导下压腿,弹跳,然后刷刷的已经可以在墙上走两步的英姿,还是跟着一起练习了。

    白二郎发现,偷溜进藏书楼里看书的这项活动是一件虽有趣,却也很累人的游戏。

    藏书楼的杂书虽也有趣,但也比不上在外面玩呀。

    于是他老实了几天后,终于忍不住悄咪咪的和卫晨一块儿玩去了,丢下了白善和满宝两个。

    一开始,俩人还只是在府学里玩儿。

    反正府学里学生多,下人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认识,更别说差吏和学官们了。

    所以他在府学里安全得很。

    后来,卫晨眼馋他们可以这么方便的进出,便改为他借着他们的梯子偷溜出去,带着白二郎出去玩儿了。

    当然了,满宝他们偶尔也加入其中。

    只是可惜,庄先生对俩人抓得很紧,布置下来的任务很重,而且每次他们回家,庄先生都是要提问的。

    问书里的内容,问所得,问他们有什么问题……

    他对白善道:“本来我们便计划着入府学三两年后去京城试一试六学,所以你的时间很紧,我不拘着你们玩儿,但也要注意时间,每日给你嬉戏的时间可不多。”

    转过身又对满宝道:“你学的东西和善宝二郎不一样,总的来说,你要学的东西更深入,为师虽只知些医理,却也知道,治病救人的医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你须得日日坚持,不懈怠才行。”

    “所以我容你每日拿出一半的时间去药铺学医,你学习的时间比他们都少,但学的东西却不比他们少,那时间从哪儿来?只能靠自己挤一挤了。”庄先生说了一句和周四郎最常挂在嘴边的话,“现在辛苦些,等你长大学有所成就好了。”

    不知道庄先生自己信没信,反正满宝是相信了。

    有庄先生督促,加上入秋,天气慢慢的凉爽起来,满宝读书就没那么苦闷和烦躁了。

    而且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他们已经能够不借助梯子爬上墙,并又撑着跳下墙了。

    不仅府学西面那一堵有些矮的墙,就是闫家这面比较高的围墙,他们也可以跳跃上去,又安全无虞的跳下。

    于是,满宝在第一次踩着墙一把攀住墙头跃上后,看了眼掩映在树后的荷塘,她一个没忍住,冲着闫宅的那面跳了下去。

    还在替她欢呼的白善和白二郎惊呆了,然后立即后退几步,也蹬蹬的跳上墙头,跟着往那边跳下去了。

    大吉:……

    他无奈的跟了过去,等他过去时,三人已经跑出一段距离了。

    三人跑到荷塘边,莲蓬正好,只是没有舟,又不会水,三人只能站在边上干瞪眼,在伸了几次手,发现都够不着后便看向大吉。

    大吉将脑袋移到一边,目光微顿。

    大家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就看到了岸边的废弃小舟,三人也不怕别人听见,直接欢呼起来,冲着小舟就跑了过去。

    白二郎跑得最快,伸手去拖小舟,结果才上手他就觉得重若千斤,用力一拖,纹丝不动,再用力一推,还是纹丝不动。

    白二郎不由直起身子来看向白善和满宝。

    俩人已经弯腰去找原因了,三人绕了一圈才看明白,这舟因为停放的时间过久,直接搁浅在了岸上,也不知道底部是不是有坎拦住它了,竟然推不动。

    白善摸了摸那木舟,又敲了敲道:“看着还挺结实的,不然我们把它翻过来?”

    这个办法好,三人走到上边,直接一起用力,将整个舟都翻了过去,这才看到舟底有个坎,直接把底部给卡住了。

    三人见把木舟给翻过来了,便嘿嘿一乐,就这么再翻过来,然后把它推到了水里。

    三人就这么涌了上去,坐了一会儿发现舟在水面上荡来荡去却没动,一时愣住了。

    大吉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两块木板,也上了舟。

    三人都是旱鸭子,他是不可能让他们自己跑到水里去玩儿的。

    把木板给他们,大吉便走到舟尾坐下,接了木板的满宝在水里划了划,问道:“这个怎么划?”

    白二郎去抢她手里的木板,道:“就随便划呗,能划得动就行。”

    满宝毫不客气的拍开他的手,叫道:“我知道,要反着来划,我先来。”

    白善已经把木板放到水里划起来了,大家都是第一次,这一划,木舟便原地打转起来。

    大吉也不管他们,任由他们闹,反正天要是黑了他们就得回去了。

    三人嘻嘻哈哈的乱划了一阵,慢慢找到了感觉和规律,将舟划到了荷塘中间。

    此时已是夏末,正是莲蓬成熟的时候,满宝他们便专门挑看着挺大,又已成熟的莲蓬折了,三人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就摘了二十来个。

    大吉看他们兴致不减,反倒有越来越兴奋的趋势,就提醒道:“摘多了吃不完。”

    白善看了一眼堆在脚边的莲蓬,道:“再摘几个,我们家里人多,每个人吃几个就完了。”

    满宝连连点头,指着一个道:“那个大,那个大,我们快过去。”

    白二郎则是指着另一处道:“那边的多,也大,先去那边……”

    第648章

    打闹

    俩人正好一左一右的夹着白善,把他吵得不行,他气得用木板拍了一下水面,喊道:“别吵了,耳朵都要聋了。”

    水飞去,直接糊了满宝一脸。

    白善和白二郎一起惊呆了。

    满宝闭着眼睛伸手抹了一下脸,头发滴这水看向白善。

    大吉心中一惊,直觉要完,果然,念头才闪过,满宝已经啪的一下伸手招起水冲白善泼过去……

    水不仅泼白善身上,还泼到了白二郎身上,于是三人立刻闹起来,连坐在舟尾的大吉都受了牵连。

    大吉抹了一把脸上的水,默默地又挪了一下位置,不去管他们。

    要不是怕舟翻了他一下救不了三个人,他还是很想不撑着舟,由着他们翻了算了。

    噼里啪啦的水扑面而来,让满宝睁不开眼睛,她干脆就闭着眼睛使劲儿的挥手朝之前瞄准的方向泼水……

    白善灵活的挪到另一边,只被波及到零星,最大的一注水流冲着白二郎脸上去了。

    白善见了大乐,抚掌笑道:“活该,活该……”

    白二郎气坏了,一边回击满宝,一边给他一手水。

    满宝也睁开了眼睛,一边回击白二郎,一边也给白善一手水,坐在正中间,左右受困的白善被泼了一身一脸的水……

    等三人哈哈大笑着把舟摇回到岸上时,不仅三个人的衣服都湿了,就是大吉的衣服也湿了大半。

    他们从路边扯了几根草来将莲蓬绑起来交给大吉带出去,自己则瞄准了闫宅和自家接在一起的墙壁,蹭蹭蹭的跳上去,跨步过自家的墙头,然后看了眼底下花开正艳的花,白善撑着墙壁快速的往下走了两步,然后闭眼往下一蹦,踩落花朵三两朵。

    周立君听到动静回过头来,正看到白二郎也从墙上跳下来踩在她小姑的那些宝贝花草上,立时大叫道:“你们干嘛,小姑,他们把你的花……”

    话音未落,就见满宝也出现在了墙头,周立满宝也看到了自己被糟蹋的花草,瘪了瘪嘴道:“你们就不能小心点儿吗?”

    白善说她,“有本事你别踩。”

    满宝看了看,觉着有点儿困难,最后还是叹息了一声,踩着墙往下一跳,没落准白二郎刚才踩的地方,倒把旁边的一朵花给踩了,好在根部还好,看着还能抢救一下。

    大吉也跃上了墙头,他看了一眼墙下的花花草草,也看到了大家正看着他的目光。

    他顿了顿,转身便踩着围墙跳到屋顶上,直接大鹏展翅一般从屋顶跃下……

    大家嘴巴张大,忍不住轻轻地拍了拍手。

    周立君也没心思计较他们把好容易养好的花给踩坏的事了,而是跑到满宝身边问,“小姑,想学。”

    满宝连连点头,看向白善。

    白善叹了一口气道:“那估计难,我更小一点的时候都没学会呢。”

    周立君惊讶,“小的时候没学会,大了就不能学了?”

    白二郎道:“这学武跟读书不一样,是越早开蒙越好,话本上都这么写。”

    “不对吧,”满宝犹豫道:“不应该是不论读书还是习武,都是越早开蒙越好吗?”

    白二郎噎了一下,“反正就是他小时候没学会,现在更学不会了。然后他都学不会,那我们更学不会了,所以还是别想了。”

    周立君不服气,“你学不会,我小姑未必就学不会,我小姑可聪明了。”

    白二想了想后道:“我觉得她也学不会,你看我们学爬墙,我和白善就比她厉害,比她早半天爬上去呢。”

    这么一打岔,周立君也想不起来要习武的事了,大吉把莲蓬解了递给他们,自己摸了一个蹲在台阶上吃。

    满宝选了两个最大的给先生送去,然后也跑出来剥莲子吃。

    周立君这才发现他们三个的衣服都是湿的,连忙抢过莲子道:“快去洗澡换衣服,若是受凉生病了怎么办?”

    莲子很清甜,满宝头发都没擦干,洗了澡出来便找了个僻静的位置剥莲子吃。

    周立君就坐在她旁边絮叨:“小姑,你们下次可别跑到闫宅去了,我听人说,闫宅就要卖出去了。”

    “谁说的?”

    “邻居们说的,他们出门的时候碰见过几次县衙带了人进去看宅子,您没见巷子里的那个墙洞被扒开了又用砖头细细地砌了一遍吗?”

    满宝认真的想了想,惊道:“还真是呀。”

    自从唐县令知道他们会时不时的钻到那边去玩儿后,便叫人用碎石简单的堵了一下那个洞,不叫人再从那里钻进去而已。

    满宝拿着莲蓬跑出去看了一眼那个洞,借着还没黑透的天光,满宝看到了被砌得还算平整的墙,只是不知道时不时在偷工减料,这边洞的墙面整体缩进去了半个手指,所以满宝他们从未注意到这个洞的堵塞物有换过。

    白善和白二郎也凑热闹出来看了一眼,然后三个披着湿漉漉头发的少年少女便转身头也不回的回去了。

    三人一屁股在小凳子上坐下,商量起来,白善道:“那宅子的草还是那么高,那么杂乱。”

    白二郎:“我们那么笑闹也没人来,显然是没人的。”

    满宝:“所以肯定还没卖出去。”

    三人道:“所以趁着它还不是别人家的,那里面好的莲蓬什么的,我们先多吃一点儿?”

    周立君也剥了好几颗莲子吃,她心动道:“我和你们一起去,到时候带上篮子。”

    “太多了拿不回来吧?”

    周立君道:“不怕,到时候拿着绳子吊上墙头,莲蓬又不重,我们多带几个篮子过去。”

    满宝也点头,“莲蓬能留好几天吧,虽然新鲜的比较好吃,但不新鲜我也不介意。”

    白善和白二郎连连点头。

    满宝低头看了一眼脚边的莲蓬,捡出两个大大的来,一个递给白善道:“这个留着,明天拿去给邬先生吃。”

    邬先生是管着藏书楼的人,虽然满宝从没在前门与他碰过面,但好几次都在书架间遇到的。

    她觉得偷书看很不好意思,因此会经常拖白善给他带些东西,当然,邬先生并不知道是她让送的,只会以为是白善送他的便是。

    第649章

    买房的人

    因为想着要去偷摘莲蓬,所以他们都决定下午不去藏书楼了。

    白善带着莲蓬去学堂,中午下学休息时,他便摇着莲蓬去藏书楼,将莲蓬送给坐在前头看书的邬先生。

    邬先生从书上抬起眼睛来,眯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道:“是你呀。”

    他伸手接过莲蓬,闻了闻后笑道:“倒是新鲜。”

    他看了一眼白善空落落的双手,将莲蓬放到一边问,“这时候送来,你下学后不来藏书楼了?”

    “今天有事就不来了,邬先生告辞。”他就是来给他送一个莲蓬的,送完了自然要走。

    邬先生也没拦着他,挥了挥手让他离开。

    给邬先生做助手的小差吏见了,忍不住好奇,“邬先生,这白同学怎么总是给您带吃的?”

    邬先生将莲蓬放到桌子底下,重新拿起书本,淡淡的道:“投缘吧。”

    小差吏:……这理由也是绝了。

    满宝他们四个用一下午的时间把闫宅荷塘里已经成熟的莲蓬全摘了,然后仗着他们两家相近,用绳子把装了莲蓬的篮子一个又一个的吊了过去。

    这时候吃莲蓬是正相宜,但吃太多了也不好。

    厨娘给他们留下一些,其他的则剥出来晒起来,还给他们做了一碗用新鲜莲子做成的莲子羹,

    满宝吃了以后觉着还不如吃生的莲子呢。

    白善觉得也是,于是他们都拒绝再吃厨娘给他们做的莲子羹,然后把她还没得及剥掉的莲蓬抢回房间里,放在阴凉处,打算留着吃。

    因为家里莲蓬多,白善特别的大方第二天便在书篮里塞了不少个,打算带去给先生和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同窗。

    白二郎更是塞了不老少,就连满宝都往背篓里塞了好些,打算带给药铺的纪大夫等人。

    庄先生见他们都在外头交了朋友,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是自己这里只放了三个莲蓬,让他颇有些吃味。

    正想着,厨娘端了一碗莲子羹进来笑道:“庄先生,我做了莲子羹,天气炎热,您吃一碗去去火儿?”

    庄先生立即轻咳道:“其实现在天气也不是很热了……”

    厨娘已经把碗放下了,顺便把书案上的三个莲蓬给收走了,她道:“先生,大早上的就吃莲蓬不好,我给您收着,一会儿剥出来,等午食过后您再当水果吃。”

    庄先生阻止不及,容姨直接拿着莲蓬走了。

    庄先生叹了一口气,认命的挪过莲子羹。

    没有人知道,隔壁的闫宅今日一大早便打开了大门,唐县令亲自引着一行人进门。

    他边走边给为首的一人介绍:“白员外,你且看这门廊,我没说错吧?方方正正,闫家当时建造这房子也是很费心思的,因此风水也极好。”

    白员外驻足看了一会儿,半响才点了点头道:“是不错,只是犯官之所,难免不吉。”

    唐县令不太赞同的笑道:“员外这话下官却不敢认同了,不说京城,就说咱益州府,犯官,或是前朝官员留下的府邸和官宅有多少?不论多少都是不够抢的。”

    白员外笑问,“那这座闫宅怎么至今没有卖出去?”

    “这却是下官的过错,之前一直不肯降价,不论多少人来问都是一个价,加之后来有奸邪在旁捣乱,这才耽误到了现在。”唐县令笑道:“也是因为抓住了那些歹人我才想通了,这房子还是得有人住,有人尽心维护才行,不然放在那里,平白便宜了一些奸邪之人。”

    “而且就是这么巧,我这儿才有意向降一些价格,员外就有意买房,既然不是商贾之流,而是同朝共事,那我更得便宜些了。”

    这种讲价的事,白员外当然不可能自降身份去做,唐县令也不可能做,彼此都点到即止而已。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