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护卫暗道,小主子们都快马飞奔跑在前头了,老夫人怎么可能还多此一举派人打前儿来通知?大家手忙脚乱的拆掉门槛,又根据白善说的车辆数把院子腾出来,不一会儿,车队就到了,先是坐着人的车进入,等人都下来了,装着行李的车才进院子。
白老爷买的这个别院就是给自己平时来绵州城时歇脚的,所以不大,只有两进,顺带一个小花园。
一下进来这么多车马和人,瞬间把院子给挤满了。
好在他早有准备,后院已经收拾好,刘老夫人婆媳一间房,白善和白二郎则和白大郎住一个屋,满宝和三丫一起……
几个人住一间屋,人瞬间就安排妥当了。
这种琐事用不着白善他们,白老爷还嫌弃他们在跟前添乱呢,挥手打发了他们,三人这才挤在白大郎身边看着他。
白大郎没办法,只能坦白从宽,“我就是想出去买些东西,使人给她送去,我们才下小定我便要上京去,的确心有愧疚。”
满宝就好奇的问,“那怎么又不去了?”
白大郎轻咳一声,“我突然想到,这样贸然往人家家里送东西也太过失礼了……”
所以他就又回来了。
但说好了要上街买东西,要是什么东西都不买就回去也太丢脸了,所以他就顺手在街口的铺子里买了个肉饼。
白大郎把那已经冷掉的肉饼贡献出来,特别大方的道:“喏,这家的肉饼很好吃,送你们。”
三人一脸的嫌弃,“我们已经吃过了,而且这都冷掉了。”
路过的三头一点儿也不嫌弃,停住脚步探头进来,“冷掉了吗,那给我,我拿到厨房里热热。”
白大郎便笑着把肉饼交给三头。
三头拿了他的东西,便投桃报李,“大少爷,这做亲家要讲礼,但夫妻之间不该太讲礼,不然这日子一定过不好。”
别说白大郎三兄弟了,就是满宝都惊呆了,一脸惊诧的看着三头,“你这么了解?”
三头就摇头晃脑道:“那是当然,这都是从我爹和我娘身上看出来的,当年二叔和二婶定亲,二叔知道二婶在娘家过得不好,就去给人做短工,挣的钱剩下几文买了鸡蛋煮熟了,走了好远的路给二婶送去。”
四人一脸的迷茫,然后呢?
三头就一脸沉重的道:“然后这事我娘念叨了好多年,说我爹定亲以后,除了路边采的野花什么都没给她送过,外祖父家比二婶娘家可近多了……”
然后他低头对坐着的白大郎道:“大少爷,您甭管给未婚妻送东西合礼不合礼,反正你就送吧,你看我二叔二婶,我娘羡慕了好久呢,我大姐和姐夫定亲以后,姐夫也偶尔往我家送东西,也没人说失礼,每次他送东西来,我爷爷和我爹娘还高兴得很呢。”
白大郎轻咳一声,小声道:“这不一样,过上一段时日,或是碰上过节,我给她送东西才是礼,我们这才定亲第二天呢,就单独给她送东西……”
落在别人的眼里总是会多想。
白二郎给自己倒了茶,喝了一口后道:“大哥,你真怪,你以前可不会在意这些。”
白善却道:“喜欢了,总要多顾虑些的。”
满宝和白二郎一起扭头看他,白善轻咳一声,对白大郎真心道:“大堂兄要是担心单独给她送礼会给她找麻烦,那就给成夫人也送点儿?”
三头耸了耸肩道:“你要是特别有钱,那就多送几个人呗,对了,她家还有祖父吗,要是有,别忘了也给他送点儿,我祖父就念叨过大姐夫只知道给大姐送东西……”
他拿着肉饼走了,自觉已经报李。
白大郎心更痒痒了起来,看着白善三个道:“那就,送去?”
白善道:“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吧。”
白大郎就出门去了,不过这次他不靠两条腿走了,他牵了马出来,和小厮骑马出门去了。
白老爷和白太太正忙着,根本留意不到。
白二郎看他哥跑了,就颇为感慨,“看来我哥是真的喜欢成二小姐,奇怪,我刚才看了看,也没觉着成二小姐多好看呀,怎么我哥喜欢她,却是不喜欢我表姐呢?”
满宝道:“这一定就是书上写的一见钟情。”
白善反驳,“不对,他第一次见回来也没钟情,明明是第二次见了才钟情的。”
白二郎:“二见钟情?”
三人很好奇,白大郎的选妻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尤其是白二郎,他预计这一二年内就该他相亲了,只是想想就有些紧张。
白老爷对此的解释是,“谁知道呢,反正你大哥和人去花园里逛了逛,说了会儿话,回来就告诉我们说他觉得成二小姐不错。”
白老爷道:“也是奇了,见过这一次面后,本来说要考虑的成长史也说大郎不错,知道他要赶回京城去读书,立即就答应了下定。”
本来白家说成家就是往高了的说,白老爷觉着成家还不错,成长史及他两个儿子目前看着人品还成,所以他是一百个愿意。
成长史一答应,白老爷自然是当场就定下了。
于是白二郎更加肯定了,“这就是二见钟情了。”
第1379章
礼多
白大郎照着自己的心意去银楼里买首饰,成二小姐坐在马车里却懊悔不已。
她揪着帕子思索起来,也觉得自己今天太过冲动了。
丫头见小姐面色潮红,便安慰她道:“小姐,我看白家的少爷看着还知礼,应该不会把今天的事情往外说的。”
成二小姐就红着眼睛道:“到底是我们先失礼了。”
“也不怪小姐,谁知道白少爷那么快就要启程呢?定礼都没来得及请人,只自家吃了一顿饭。”丫头还觉得寒碜了些呢。
成二小姐小声道:“父亲说他知道读书上进,这是好事,他要是为了说亲耽误了读书,反倒不值得托付了。”
丫头不理解,“白少爷看重小姐还不好吗?”
成二小姐揪着帕子道:“好,但也不好,这里头的事儿太复杂,说了你也不懂,你让车夫快一些,我们出来也许久了,还得去一趟布庄选衣裳,回去晚了,母亲该担忧了。”
她们今天出门是以此为借口,要是不定好衣服就直接回去,她娘一定会知道的。
丫头应下。
白大郎在银楼里仔细的挑了挑,挑了一样自己觉得特别适合成二小姐的玉钗,让人包好后便看向一旁的金首饰,指了一副道:“将这个也包起来吧。”
伙计给他包起来,一脸高兴的把他送出门去。
白大郎和小厮到了成家门外,他把怀里一直收的信拿出来,放在盒子上,交给小厮,闭了闭眼后道:“送进去吧。”
小厮抱了盒子,再次和大少爷确定,“大少爷,我送进去了?”
白大郎挥挥手,背过身去不看他。
小厮便去敲门了,心里忍不住念叨:刚才见了人怎么不把信给人,非得再多跑这一趟。
白大郎能告诉他,他当时忘了吗?
那当然是不能了。
成二小姐情绪有些低落的回到家,结果才和母亲说完话,还没来得及走呢,便有人捧了两个盒子过来,躬身道:“夫人,二小姐,白家少爷身边的小厮送来了两个盒子,说是送给夫人和二小姐的礼物。”
成夫人便看了一眼女儿,见她愣在了当场,便招手笑道:“呈上来我看看。”
下人送上两个盒子,还有一封信,低头道:“还有白少爷的一封信,说是给小姐的。”
成夫人接过信,一手打开了那个大盒子,看到里面金光灿灿的金首饰,便笑出声来,“只怕我这礼物是顺带的,想送礼给你才是真的。”
成二小姐脸色已通红,小声嗔道:“母亲……”
“好好,不说你,快打开看看是什么。”
成二小姐虽然想拿回去自己看,但还是打开了另一个小盒子。
成夫人探头看了一眼,见是一根雕琢着梅花的玉钗,她看了看玉钗,又看了看女儿,满意的颔首:“不错,这玉钗选得好,可见是上心了的。”
成二小姐也忍不住抿嘴一笑,将玉钗轻轻地放在盒子里合上,眼睛瞄着她娘手边压着的信。
成夫人却不想直接把信给她,她得知道白大郎在信里写了什么,是否有不合适的话,若是此人孟浪,当趁着这亲事还能改的时候改过来。
所以成夫人笑着把信递给她,笑道:“快打开看看,他这信上都写了什么。”
成二小姐拿着信不想拆,成夫人就给下人们使了一个眼色,等他们都下去了便拉着她的手低声道:“真是个傻闺女,娘还能害你吗?这字和信最能看出人品。”
她道:“你爹说白家是酣虎将醒,看中的是白家的前程,可我们女人嫁人却不能光看前程,还得看人品才行。”
成夫人拉着她语重心长的道:“我本是不喜欢白家的,不为别的,就为他们家跟我们一点儿交情也没有便敢叫媒人来我们家说你,你父亲好歹是长史,你叔父也在朝为官,你人品相貌都不差,就是刺史之子都可说的,而他父亲虽是读书人,却没有功名……”
“但后来见到了白太太,觉得她虽不甚聪明,却单纯浪漫,我也悄悄听过白老爷和你爹说话,倒还是个实诚人,你又看上人家长得好,我这才松口的。”
成二小姐小声的反驳,“我不是因为他长得好……”
成夫人看着她,成二小姐便小声道:“他学识也不差的。”
成夫人便道:“那耿司马的长子,他的学识也不差,人品也不错,还跟你哥是同窗,你怎么看不上?”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白大郎长得比耿大郎好看?
成二小姐红着脸没说话。
成夫人就推了推她道:“快看看,他给你写了什么。”
成二小姐便拆开信,红着脸读过去。
这封信是一早上白大郎写的,中间修改过多次,费了不少的纸,一直过了午时才确定下来,誊写了一份字比较工整好看的封了。
本想买了礼物后一起送给成二小姐的,结果他半路犹豫了,碰上成二小姐后也没想起来送,就差点砸手里了。
成二小姐一看这信就知道不是他才写的,至少信上写的是,自昨日一别,显然,他早写好了。
成二小姐嘴角忍不住翘起来,心中的郁闷彻底消散,心情还忍不住飞扬起来。
她不再遮掩,直接给她娘看,“喏,并没有写什么,只是说了他在京城的住址,我若是想与他联系可以写信寄到这个地方,或是把信交给他家里,由他家里代送。”
成夫人却看着信的前半段,那是白大郎写的为何同意了这门婚事,换言之,这是他写给成二小姐的情话。
不过还算克制守礼,语言也优美,成夫人便假装没看到,拿了第三张写了地址的信微微点头,“行吧,你都收起来吧。”
见她嘴角翘起来,成夫人便道:“不过昨日才定亲,今日就往府里送东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之前有过联系呢。”
成二小姐立即压下嘴角,否认道:“没有,娘还不知道吗,我以前都没见过他。”
“我知道,但别人不知道啊,家里又不是只有我们母女,为免别人说闲话,以后你还是得矜持些知道吗?”成夫人道:“他送东西过来是看重你,你先收着,却不许轻易与他来往,回头等过节,或是他的生辰再给他送东西,这样也礼出有名。”
第1380章
看对眼
成二小姐应下,但拿了东西回屋后还是没忍住抱着盒子转了一个圈圈,和自己的贴身丫头道:“今日也算没白出去。”
丫头笑道:“小姐高兴就好。”
成二小姐抱着盒子低声笑道:“我当然高兴了。”
成长史没把这些小事放在心里,对于妻子忧心的,白大郎是不是想借着他们家女儿上位的事看得很开。
“我和白直谈过,他功课做得不错,人品也还疏朗,正如媒人说的,他们白家也是名门之后,真算起祖宗来,人家比我们还强些。”
至少人家祖宗在氏族志上,他们成家却是连门槛的边儿都没摸到呢。
当然了,白老爷这一支不仅是旁支,还分出来了,往上数两代都无人出仕,看着比他们成家差许多。
可人不仅要看过去和现在,也要看未来。
他道:“去年闹得那么大的益州王案,白直堂弟白善便是主告,如今,天下士人谁不知道他?”
“而且白善现在就学于国子学,听说才华出众,加之他胆识过人,又有如此名声,将来定非池中物。”
成夫人道:“年前我说刺史家想给他小女儿说他时你还说他前途未卜,恐危及家族呢。”
“咳咳,这有多大的前程就需冒多大的风险嘛,现在我们又不是与白善结亲,是与白直结亲。”成长史道:“而且白直的弟弟也在太学中读书,你想想,便是我们家的几个孩子,现在哪一个能考入国子监的?”
只能到了岁数恩荫进去,可他们这些人都是在外当官,家族也不大,到了京城要恩荫还得排队。
成长史就只有一个恩荫的名额,且只能送入四门学,所以他很谨慎,须得选出一个擅读书的送进去,这样才不浪费这个名额,也能更大的保证家族的利益。
这两年为了这恩荫的名额,家里都快要打破头了。
成长史叹气,“家里的孩子要是能和白直一样自己考入国子监就好了。”
这下成夫人不说话了。
国子监岂是那么容易考的?
于是,想到白直的前程,成夫人也没多少意见了。
成长史一锤定音,“这与我们两家来说是双赢,亲都定下了,你就别操心了,而且二娘不是也答应了吗?”
成夫人就瞥了一眼成长史,二娘当然答应了,家里几个男孩儿,还有常来家里玩的,谁长得有白大郎好看?
白大郎回到家,几人便围着他团团坐,他嫌弃得不行,挥手道:“你们跑了一天,不累?快去休息,明儿一早还得启程呢。”
满宝最先忍不住,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师兄,白老爷说你和成二小姐谈过后就同意了,你要不要和我们传授一下经验?”
白大郎看了她一眼,目光就转向白善,“你们还需要我传授经验吗?”
白善轻咳了一声,指了白二郎道:“还有二郎呢。”
白二郎这次不介意被拉出来顶锅,连连点头道:“大哥,说说吧,说说吧。”
白大郎就无奈的道:“哪儿有什么经验,就是觉得还能聊得来,心中有些欢喜就定下了。”
三人一起撑着下巴看他,等待他说得更详细一些。
白大郎对上他们的目光,往外看了一眼,院里此时只有他们,他只犹豫了一下,便轻咳一声细细地和他们说起来。
其实他们第一次说话时也很尴尬的。
白太太和成夫人隐晦的提出想让两个孩子见一见面,说一说话后,成夫人在考虑过后就让成二小姐带着白大郎去花园里找她哥哥。
但很显然,她哥哥并不会出现在花园里,所以就是俩人一起绕着花园走一圈。
一开始白大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俩人就一前一后隔了三步在花园里走,身后还跟着两个丫头和一个婆子。
在花园里走了一圈,俩人说的话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还是在亭子里坐下后,下人送茶上来,就着茶扯开话题,他们才搭上话。
说上话以后,他发现他们喜欢的茶差不多,从茶说到书,又从书说到画,再说到吃,觉着他们共同点儿不少……
而当时成二小姐低头抿嘴一笑的瞬间让他看迷了眼,他就答应了。
所以他给弟弟的建议就是,“等你见着了人,你就知道这人是跟你过一辈子的了,那人就是你找的了。”
白二郎觉得他这个建议不太好,理由就是他身边的白善和周满。
他扭头问俩人,“当年你们第一次见着彼此的时候,知道你们将来要一起过被子吗?”
白善和满宝对视一眼,一起摇头,然后说他,“我们又不丧心病狂,当时我们才几岁呀?”
白二郎就对他大哥摊手。
白大郎忍不住揍他,“让我传授经验的是你,反驳的也是你,找揍是不是?”
白二郎跑了,觉得有了未婚妻的大哥真暴躁。
白善和满宝一时也不敢惹他,纷纷跟着跑了。
白老爷和庄先生谈了一下这桩的婚事,亲事定得有些急,他心里还有些不安。
庄先生似乎知道他的忧心,想了一下后笑道:“也算是相辅相成,成长史在绵州的官声不错,将来大郎要是出仕,有岳家提携也会走得稳些。”
见庄先生也赞这门亲事,白老爷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笑着拜托道:“到了京城,还请庄先生帮忙时常督促,别让两个孩子松懈了读书。”
白老爷道:“该骂就骂,该打就打,大郎是您开蒙的,二郎更是您的入门弟子,师同父,您千万别客气。”
庄先生自然客气一番,表示两个孩子都很听话。
一行人在绵州别院里休整了一个晚上,三头几个都是第一次到绵州,但也不敢出去玩儿,就在门口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几人商量着第二天坐车出城的时候再好好的看一看绵州城,结果第二天天刚亮,他们起床吃了早食后便启程出城去了。
街上还没什么人,几人趴在车上往外看,只有零星几个摊位冒着烟,偶尔有人出来买些早食转身就回家去。
一直到出城,他们什么热闹都没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