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75章

    满宝依旧很好奇,“那崇文馆里的学生可以翻阅吗?”

    “可以,不过他们不在此看书,而是在左右两边侧楼内。”

    左右两边的第一层楼内靠墙和靠窗放着一些桌椅,就和益州府学的藏书楼差不多。

    学生可以借了书后在里面看书和抄录,甚至还能外借。

    因为崇文馆的学生不多,这一次是最多的,不算周满在内,足有二十九个,往年都只有二十人的。

    所以书籍的去向很容易查到,不用担心有私藏。

    若有遗失,大部分人也能还得上。

    满宝谢过顾校书郎的介绍,然后便自己在书架间翻找起来。

    她也不定找哪本书,就是这样一排一排的走过去,这样对于楼里有什么书有个大致的印象。

    等萧院正带着刘太医和郑太医过来时,满宝已经从一楼走到了一楼,她从一个角落里翻出了一卷《伤寒论》,纸张已经有些破损,崇文馆似乎也知道,因此用油纸包了起来,很小心的捆了起来,满宝小心的展开,上面的字有些潦草,并不是刊本,而是手抄本,上面还有些注解……

    满宝如获至宝,果然,进崇文馆是对的。

    萧院正上来看到她手里的东西,本来要出口的打招呼瞬间变成了,“你怎么找到这东西的?”

    满宝正看得入迷,闻言抬头看向他,眼神还有些迷茫,“顺着就找到了,怎么了?”

    萧院正疾步上前,想伸手拿,却又怕这书给扯碎了,只能道:“我早听人说过宫中藏有《伤寒论》分卷,但我在太医院查过,怎么也查找不到,原来竟在崇文馆内吗?”

    第1501章

    跑偏

    刘太医和郑太医听见,也跑了过来看。

    于是四个大夫就蹲在地上小心的把这一卷书小心的展开,里面夹杂的几片碎纸散落下来,萧院正心痛不已,“校书郎竟然没有修复,也不粘贴起来。”

    郑太医道:“这是医经,他们恐怕都修其他典籍去了,如何看得见我们这些医经。”

    萧院正便撸了袖子道:“我来。”

    他也是学过修复古籍的,毕竟他们家一直从外面寻找医书,有些医书损坏严重,只能他们自己来修。

    满宝没这本事,于是蹲在旁边凑热闹,谁也没想到,太医院的修书之旅是从修复一卷古籍开始的。

    这下不仅满宝了,就是刘太医和郑太医都开始满馆的转起来,就是为了找医经。

    理由还特别正直,既要修书,自然要先找出书来,看看要从哪些书上抄录摘取……

    因为太子对他们很宽松,还没要求一定要何时把医书修起来,于是四位太医都很不自觉的跑偏了,不约而同的把编书的事儿放到了一旁,先琢磨起崇文馆里的医经起来。

    满宝埋在书堆里,一直到一个女官找过来,“……太子妃有请。”

    满宝这才离开崇文馆,一路沉静的跟着女官往西府去,其实脑子还没从医书里出来呢。

    到了太子妃处,满宝这才回神,连忙行礼。

    太子妃笑着和她招手,“不必多礼,快来,你还没用午饭吧,正好,与我同吃一些。”

    满宝便笑着上前,太子妃的饭食自然是比崇文馆的要好一些。

    太子妃如今已经小腹隆起,很有些形状了,甚至,她一脸慈爱的道:“昨天晚上我感觉肚子动了一下,我和殿下都惊喜得不行。”

    满宝笑道:“四个多月,的确要胎动了,恭喜娘娘。”

    太子妃胃口极好,一直照着满宝列的食膳单子吃着,满宝见了满意,伸手给太子妃把了把脉,告诉她脉象很强健,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太子妃满意,伺候太子妃的人也很满意。

    如今,广平王被训斥回封地,恭王还被关在宫中,侯集被砍,侯家一家人流放,东宫里的魑魅魍魉似乎一下就尽了似的,这段时间以来太子妃都很安稳,太子身边也不再有问题。

    但东宫里的人和满宝并不敢彻底放松下来,因为想救人或许困难,但想害人却挺容易的,尤其还是一个孕妇。

    哪怕已经从杨和书那里知道太子让她参与太医署修书是假公济私,但既然她进来了,便是“私”也要做好。

    吃完了饭,太子妃的大宫女还领着满宝在屋里转了一圈儿,当然,不能明着说让满宝查一下屋里可有不妥帖的地方,每次都找了不同的借口,比如太子妃做了一套新衣裳,可惜她现在不能穿,周小大人要不要看看样式可适合太子妃?

    再比如,太子妃新得了一套首饰,就放在妆盒里,周小大人要不要去看一看?

    等满宝从太子妃那里出来时,已经是她们眯着在榻上睡过一次午觉之后了,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她还能碰到回宫的太子,顺手再给他请一请脉。

    就那么几天时间,满宝和白善等人适应了崇文馆的生活,其实和在外面也没什么不同,上午看书,中午给太子妃或太子请脉,顺脚歇一歇,下午则去东宫侧殿里教进宫的刘医女、郑辜等人扎针。

    吴公公很会做人,知道满宝他们住到东宫里了,这几天列出来的名单大多是东宫中的宫女内侍,所以满宝趁此机会将东宫各处当值人员认识了一遍,也对号入座了一遍。

    满宝还接手了马福明和徐雨,徐雨和大多数宫女一样,或许是因为接触冷水过多,有些宫寒,满宝只能靠给她扎针活血通络;

    而马福明,和宫中大部分内侍一样的毛病,甚至病症要更多一些。

    经此一事后,满宝不论走到何处都有人认识,甚至远远的看见就能抬手打招呼了。

    这一天满宝给太子妃摸完脉后道:“娘娘,明日我要休沐了,我出宫去你有没有想让我带给你的东西?”

    太子妃笑着道:“我倒是很想吃一吃你说的济世堂斜对面的摊位里的肉饼,却也知道你带不进宫来,所以还是算了。”

    能带倒是可以带的,就算不能放药箱里夹带进来,也可以放在系统空间里,但给太子妃带吃食这种事还是能不做就不做,哪怕她是大夫。

    因此满宝笑了笑,午睡过后便离开了。

    不过因为和太子妃多说了一会儿话,今天离开的比往日稍晚一些,想着去偏殿可能会迟到,满宝便和带她出来的女官想抄近路。

    俩人从另一条路往外走,结果才拐进去便碰到了两个提着食盒的小宫女,俩人看到满宝便停下行礼。

    满宝点了点头,从她们身边走过时闻到了食盒里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香味,满宝已经走过她们一段了,想想觉得不对,停下脚步回头看去,领着她的宫女不由问道:“大人,怎么了?”

    满宝问,“那食盒是给谁的?”

    “给太子妃的,”宫女笑道:“太子妃有孕,饿得快,午睡起来都要用些东西的。”

    满宝闻言,转身就去追那两个小宫女。

    宫女见状,也吓了一跳,连忙追去。

    两个小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对满宝道:“大人,我们一路从膳房里提了食盒出来,路上从没停顿过的。”

    意思是说,饭食要是有问题并不与她们相干。

    满宝打开了食盒看,对她们道:“饭食没问题,我就是看看太子妃下午都用些什么东西。”

    食盒里有果盘,点心,还有羹汤,满宝打开罐子闻了闻里面的汤,确定刚才闻到的香味便是从汤里出来的。

    她放下汤勺,将盖子盖上,问道:“这样的汤太子妃每天都喝吗?”

    宫女们对视一眼后谨慎的回道:“也不是每天,但每日午后都会有一碗汤的,因太子妃胃口好,还有肉羹什么的。”

    满宝也看到了一旁碗里的肉羹,不过肉很少,多是米,不能称之为肉羹,应当为肉粥。

    满宝合上食盒,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和宫女回去见一见太子妃。

    满宝知道孕妇胃口和常人不一样,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多吃的,“娘娘,其他的还罢,这汤却是用药材煨的,很补,吃多了,孩子怕是会偏大。”

    第1502章

    宫斗一

    太子妃就捂住肚子问,“那现在孩子……”

    满宝立即道:“孩子很好,很强壮,我摸过您的肚子,大小合适,目前还看不出偏大来。”

    太子妃便松了一口气。

    这汤是苏嬷嬷吩咐膳房给她炖的,每天喝的汤都不一样,别说,还是挺好喝的。

    而且她怀孕后很馋,有时候睡到一半都想要起来吃东西。

    太子妃便让人将汤撤下去了,正打算等满宝走后便让人把苏嬷嬷送回去,让家里查一查。

    苏嬷嬷是苏家送到太子妃身边照顾她的,伺候过苏家两代主母生产。

    结果满宝还没来得及退下,听了消息急匆匆赶来的苏嬷嬷就拦住了她,然后跪下道:“娘娘,这汤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今日周小大夫拍拍屁股走了,奴婢却有可能没命了,因此奴婢斗胆和周小大夫理论理论,这汤,娘娘怎么就不能喝了?”

    她道:“我给娘娘的药膳汤,不仅国公夫人喝过,现在的世子夫人,府上的二夫人三夫人也都是喝过的,全都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众人不由看向满宝。

    满宝一脸的莫名其妙,点头道:“汤是没问题呀。”

    苏嬷嬷松了一口气,正想说话,满宝已经继续道:“可娘娘的确是不适宜再多喝,她如今每日的膳食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

    苏嬷嬷据理力争道:“太子妃每日屋后都喝一碗汤,已有十来天了,您每日请脉不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吗?”

    满宝道:“现在孩子四个多月了,正是快速成长的时候,娘娘的脉象显示孩子很强壮,这汤很补,吃下去的多余的营养要么堆积在母体各处,要么就会被胎儿过度吸收,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母体都不好。”

    苏嬷嬷便扭头对太子妃道:“娘娘,周小大夫到底年纪小,且没有生产过,奴婢照顾过这么多孕妇,就是您的母亲和嫂子,以前吃得比您好的比比皆是,您看小公爷他们多强壮?”

    太子妃思索。

    苏嬷嬷道:“三夫人也才生产没几年,府上每日用的药膳单子还留着,您要是不信,大可派人去查,奴婢被老夫人送进宫来,也是想伺候好娘娘生下这一胎的。”

    她道:“娘娘这一胎得来不易,奴婢想着,要是能伺候娘娘平安生产,那奴婢便是大功一件,因此不敢有一丝懈怠,奴婢早就说过,娘娘还是瘦弱了些,肚子也不大,这汤也是问过俞姑姑后做的,周小大夫信不过奴婢,也该信得过俞姑姑吧?“

    俞姑姑是皇后给太子妃的人,也是特意来伺候太子妃生产的。

    满宝微微挑了挑眉,看向太子妃。

    太子妃也正看向满宝,问道:“所以这汤本身是没问题的?”

    满宝笑着点头,“汤本身没有问题,就好比韩五娘子吃的饭食也都是没问题的,只是她孕期得了消渴症,控制不住自己的饮食,因此多吃了不少好东西;娘娘身体康健,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只要稍加控制就好。”

    太子妃一听,点了点头后对苏嬷嬷笑道:“嬷嬷的好心我知道,周小大夫也是关心我,您知道的,这孩子还没怀上时,我和太子身边便劫难不断,周小大夫小心一些也是应该的。”

    苏嬷嬷松了一口气的模样,脸上也露出笑容,“娘娘体恤,奴婢和周小大夫都是想娘娘好的,只是周小大夫到底年幼,便是大夫也有许多的东西不懂的。”

    太子妃脸上笑着应是,心里却想到,这孩子连同房的姿势都能给她写出一个本子来,她还有什么不懂的?

    太子妃勉励了苏嬷嬷几句,然后从头上拔了一根金钗送给满宝,笑道:“你们二人都是为了我肚子里的孩子着想,我都知道的。”

    但在场的谁也不是傻子,一个得了勉励的话,一个则是得了金钗,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但满宝却有些呆,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宫斗,天啊,进宫这么久,她终于感受到了书上说的宫斗啦。

    太子妃将金钗递给满宝,见她呆呆愣愣的,还以为她是被今天的事吓住了,于是笑着把金钗插到了她的头上,笑道:“还挺好看的,这几天你便戴着吧。”

    跪在一侧一直面色没什么变化的苏嬷嬷听了这话也忍不住脸色微变,差点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

    满宝这才回神,谢过恩后离开。

    这下是真的走了,等到了偏殿,郑辜他们早等着了,因为久等满宝不到,他们已经先把脉开方了,等满宝到了再看过一遍就行。

    满宝接过他们开的方子看了一眼,上面详细写了行针的穴位和深度时间等,后面还另起一行写了可以使用的药方。

    不过,除非必须的用药,不然他们也是很少开药的,哪怕现在偏殿已有药柜。

    但仅此,他们每次开方都很痛苦,因为药柜里有的药太少了,东宫和太医院都很小心,不该出现在东宫的药绝对不会出现。

    这也造成了他们很多药都不能用。

    但他们开方的确进步了很多,哪怕才八天的时间,连小芍都会咬着笔头试着组方了。

    虽然总有错漏,但药就那么几种,错也错不到哪儿去。

    满宝跟在三人身后开完了方子,然后开始盯着他们扎针,有时候遇到她适合新针法的病人,她也会自己拿来练针。

    八天下来,不仅满宝和三个弟子的针法略有进步,宫中因春夏之交的病症也少了许多。

    满宝一脸沉静,似乎没什么异常的看完这二十个病人,然后便交给郑辜三人收尾,自己回了崇文馆。

    她回到崇文馆时,白善他们刚好下学,四人便邀请她一起去饭厅用饭。

    这几天满宝要是回来得早就会先到崇文馆里看书,有时候就在馆里和萧院正三人一起吃了,有时候白善他们也会过来找她一起去饭厅吃,倒是方便得很。

    俩人也感受到了住到宫里的好处,在这里有无尽的书给他们看,请的侍讲也是最好的,不仅孔祭酒会亲自给他们讲课,偶尔魏知几个大人也过来客串一下老师的角色。

    第1503章

    宫斗二

    当然,他们主要是给太子讲课,每次过来讲学都是太子坐在课堂里跟他们一起读书的时候,但就是这样,几人也获益良多。

    更不用说满宝了,以前她也和萧院正等人探讨过医术,但多是以皇后的病症为基础,其他的病症很少涉及到。

    但进了崇文馆,他们找到了许多只听说过的医经,甚至没听说过的也找出好几本来。

    他们就跟老鼠见了米一样,一边学习一边探讨。他们能学到多是满宝不知道,但满宝每天是都学到了新东西的。

    她将这些医经一边记诵,一边抄录下来,还拿到系统里和莫老师探讨。

    而莫老师身后还有一整个学校的师生和一个研究室。

    或许是因为毒石,莫老师透露过他现在到了更高一级的实验室去了,里面的教授皆是医学泰斗,他以前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都是主创,现在却只能打下手了。

    但他也打得不亦乐乎,那些医学泰斗对古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很感兴趣,因此他把满宝给他的病症与人共享,最近有了许多心得。

    两厢沟通,满宝进步神速。

    萧院正每一天和满宝探讨刚翻出来的医书时都觉得今天的满宝已不是昨天的满宝。

    更别说刘太医和郑太医了,郑太医还年轻,直接跟不上了满宝和萧院正的步伐。

    对着比他还小的满宝,郑太医完全升不起嫉妒之心。

    如果她只超过他一点儿,在他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前方,他说不定会嫉妒,但现在,他抬头看,人都不知道飘哪儿去了。

    她还每天都往前飘那么多,郑太医觉得这不是他不够勤奋,而是人与人本来就是不一样,悟性这种东西就是天生的。

    萧院正也这样认为,然后心里又是庆幸,又是惋惜。

    庆幸于周满是个女子,就算她现在能封官了,她也还是个女子,不然,她一人可带着周家压得他们这些杏林世家踹不过气来;惋惜于她是女子,不然她将来于医学上的成就怕是能赶上扁鹊华佗这样的神医。

    但满宝今天没有兴致和萧院正他们谈论医学了,白善他们一到,她就兴冲冲的和他们一块儿往饭厅走去。

    走到半路,确认前后的人离得都比较远以后,她这才压低了声音兴奋的道:“我今日和人宫斗了。”

    殷或和刘焕一头雾水,问道:“什么宫斗?”

    白善和白二郎却是精神一振,齐齐问道:“你赢了还是输了?”

    满宝自豪道:“当然是赢了,看到我头上的金钗没,太子妃送的,还亲手插我头上了呢。”

    白善兴冲冲的问道:“和你斗的是谁?是不是像书上写的那样,旁敲侧击的诬陷你了?对象竟然是太子妃,怎么不是太子?”

    白二郎也有些惋惜,“就是呀,我还想看要是对象是太子,对方是不是会像书里写的那样,眼泪如梨花雨落那样美丽呢。”

    满宝道:“要看也是我看,你又看不到。”

    全然不知他们在说什么的殷或和刘焕默默地看着三人。

    满宝见他们都盯着她头上的金钗看,便伸手按了按金钗,颇为骄傲的抬了抬下巴,殷或看了一眼她头上的金钗,有点儿不太能理解:“我记得你还炫耀过太子妃送你的宝石首饰呢,是上次太子妃确诊后亲手送你的吧?”

    “那不一样,这是太子妃亲手给我戴上的,而且还是跟人争执了之后送的,以前都是立功后送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殷或和刘焕:……为什么不一样?

    白善和白二郎很能理解她的心情,纷纷道:“这可是第一次呢,回头收起来作纪念。”

    满宝也是这么想的,还扭头和白二郎道:“向铭学的传记不是要写完了吗,你要不要考虑写一本女子奇志录?我可以给你提供素材啊。”

    她压抑了一下午,这会儿忍不住噼里啪啦的往外说,将今天发生的事儿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后道:“哼,还想挑拨离间,我和太子妃的关系好着呢,岂是她们想挑拨就挑拨的?”

    白善就蹙眉想了想,问道:“那汤到底有没有问题?”

    “没有,”满宝摇头,“但太子妃喝多了,孩子的确会变大的,她现在脉象强健,孩子长得很好,屋后吃些肉粥、水果就可以了,在我看来,连点心都不必吃了的。”

    白善便道:“可那汤喝了十来天却一点儿异常都没有。”

    满宝便笑了笑道:“是啊,因为孩子正在成型中,这时候吃多一些不是很要紧,但四个多月孩子已经会动了,接下来就是长身体的时候,再喝补汤,那肚子就跟我们用口水吹泡泡一样迅速的长大。”

    她道:“那是孩子,不是病症,补过了还能再给对症的药消去,孩子补过了,接下来你不仅消不去他的已经胖起来的身型,还得保持住他每天必须的营养,不然孩子后续的生长会受限,饿过了还有可能变傻子。”

    满宝前两天才从崇文馆里翻到一卷医经上的判例,道:“有先辈说,贫家多寒子,富家多慧根,就是因为贫家不能保证孕妇的营养,孩子发育不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