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84章

    满宝道:“不急,等他们知道了先生的本事,自会让先生参与修书的。”

    崇文馆的侍讲们也不是单给他们讲课而已的,平时也要做些修撰或注解的工作的。

    还有做一些文字研究等,偶尔还要到詹事府里帮忙查找整理材料,就好比弘文馆里的学士要去六部听差或御前行走一样。

    也很忙的。

    但现在庄先生就很清闲。

    工作清闲并不是好事,那代表着你的能力没被认可。不过满宝不觉得有什么,她刚当大夫时也很清闲,没几个病人愿意找她看病,但时日久了,本事显露出来,不仅病人喜欢找她,连大夫都喜欢找她了。

    “所以时间能见证一切,”满宝道:“且等着吧,先生不会着急的。”

    庄先生才不着急呢,他每天在书楼里看书也很自得其乐,他三天才两堂课,一堂《孝经》,一堂《道德经》,而且太子还不上《道德经》,他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没多少忌讳。

    别说,除了讲《孝经》时比较纠结外,庄先生没什么烦恼了。

    本来隐隐有些看他不起的崇文馆侍讲编撰们在见到庄先生的花白胡子后,哪怕秉持着尊老爱幼的传统也不能像对新人一样的指使他干粗活儿。

    毕竟,孔祭酒是馆事,崇文馆里的侍讲也多学儒家经典,便是不能做到老吾老,尊老还是做得到的。

    何况,人家还有三个嫡亲弟子在崇文馆里呢,不说周满的官品,就是看在白善的面子上也不会有人特意为难他。

    不错,看在白善的面子上。

    虽然才入学不到一个月,但馆里的侍讲们已经发现了白善的聪慧,除了偶尔提的问题刁钻些,让他们难以回答外,这孩子是真的聪明。

    连杨和书都忍不住私下和唐县令说,“他要是早生十年,刚好能与你做一对,一起闯荡国子监,孔祭酒说不准真的会忍不住将你二人都逐出国子学。”

    唐县令一听就知道白善有多刁钻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没两天,他进宫办公时便忍不住转到崇文馆来看他们,“我家庄子里的瓜果熟了不少,可惜你们都在皇宫里,不然还可以给你们送一些。”

    满宝还在念念不忘皇帝吃的甜瓜,问道:“有甜瓜吗?”

    唐县令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点头乐道:“本来没有的,不过现在京里有不少人卖甜瓜,你要吃,等你们下次休沐出宫,我给你们买一些。”

    去年的这个时候满宝他们还没进京来呢,因此不知道京城这会儿就盛产甜瓜了,忍不住问道:“京城的甜瓜这么早熟吗?”

    “不是,”唐县令压住笑道:“也就是一些庄子提前在屋里或温汤附近种的熟了,其他的估摸着还得再等上十来天才出来呢。”

    “那怎么京城街上就有卖了?”能够在温汤附近种甜瓜的人家会往外头卖吗?

    而且那价钱怕也不是一般的甜瓜能比的吧?

    唐县令笑道:“本来这些甜瓜多是留着自己吃或送礼用的,卖出去也不赚什么钱,但从昨日开始,京城便冒出了好些商贩,拿着甜瓜说是陛下都喜欢吃的甜瓜,一个便要半两银子呢。”

    那么贵的甜瓜,唐大人当然是不吃的,不过等到白善他们再休沐那就是六月初一了,那会儿地里种的甜瓜,最早的一批应该也熟了,价钱必定会下来,请他们吃几个还是可以的。

    满宝立时不说话了,她这两天去大明宫看太子妃都特意绕着正殿走,能不碰到皇帝就不碰到。

    她把皇帝吃坏肚子的脉案入档,和知情的萧院正闭紧嘴巴,明明只告诉了白善一个人,白善也没往外说,但还是被朝臣们知道了。

    满宝和萧院正打探过,知道第二天皇帝便照常去上朝,一整天下来一点儿事也没有,满宝还去给他又针灸了一遍呢。

    结果下午门下省的官员去太医院核对医案时看到后皇帝新入的医案便查看了一下。

    当然了,当时门下省的官员并没有太往心里去,萧院正也暗示过陛下不想这件事太多人知道,结果过了一晚上,魏知等朝臣还是知道了。

    像赵国公这样的朝臣知道了这件事,最多当面笑呵呵的打趣一下皇帝,甜瓜好吃否?

    结果魏知却去大明宫里堵着皇帝上谏了,认为他一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便是不爱惜国家;二身为帝王连这点儿自制能力都没有,如此贪欢,如此凭好恶做事,显然就要忘了当初为政的初衷。

    他认为他必须要为皇帝敲响警钟,以防止他一步一步沦陷,越发的好逸恶劳。

    于是骂得皇帝掩面道歉,这事儿才算完。

    但这两天皇帝的心情很不好,借茬骂了好几个人,尤其京城里的不知道这么就掀起了一阵吃甜瓜的风气,魏知现在嘴上还没说,但皇帝依旧提心吊胆的,觉得他随时可能又要骂他。

    不过皇帝没想到这次骂他的不是魏知,而是老唐大人。

    唐县令笑道:“我父亲今日上书,认为京城的这股风气是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陛下今后行事更因谨言慎行,今日有人因陛下爱甜瓜而高价买瓜,那他日可能就有有心之人为了种植陛下心爱的甜瓜而拔麦毁稻,只为种植甜瓜。”

    满宝目瞪口呆,“这么严重?”

    连白善都惊讶起来,“谁会那么做?”

    唐县令笑道:“一个甜瓜半两银子,两个就是一两,一亩的麦子都卖不出这么多钱来,百姓多愚昧,不会去想甜瓜多了就卖不出价,他们只看得到眼前的价钱,你说在甜瓜如此高价的情况下,你是种麦子还是种甜瓜?”

    那当然是种甜瓜了。

    有小庄子,且同样爱钱的白善和满宝心中暗暗回了一句。

    唐县令道:“陛下今日叫我进宫就是为了这事。”

    第1527章

    做胭脂

    虽然魏知和老唐大人的话很不好听,皇帝很不喜欢听,但他还是听进去了,还真怕农民们因为今年甜瓜的重利而改良田为瓜田。

    所以特意召见了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县令,让他们今年做好劝课农桑的工作,明年紧盯各大庄子的粮食种植,不许权贵带头改良田为瓜田。

    也是因为这么忙,皇帝才一开始没想起来和周满算账,等他抽出空来时又把这事给忘了。

    但满宝不知道啊,她一直悄咪咪的躲着皇帝走呢,连去给皇帝针灸都不亲自去了,而是仔细的教了教萧院正,然后就甩手给萧院正不管了。

    萧院正巴不得从她这儿多学点儿针灸的本事,跟着满宝去偏殿,找了两个肠胃有些不好的内侍扎了两次针,确认没问题后就毫不介意的顶着皇帝的寒气去给皇帝扎针。

    因为有人去代自己受过,所以满宝虽然躲着皇帝,却依旧每天都往大明宫里跑,偶尔时间宽裕,在看过太子妃后就和明达长豫到处去玩儿,还顺手给明达公主调理身体。

    一开始见满宝连脉案都不出就给明达公主扎针,明达的宫女内侍们还想着拦一拦,但发现公主扎过针后胃口的确要好上一点儿,夜里也会睡得安稳些,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了。

    算了,反正周满总不会害公主的,而且她给皇后扎针也很少入案。

    陛下的后宫和别人的有点儿不一样,不说远的,便是先帝时,后宫都免不了有倾轧陷害。

    当今的却很少。

    便是有争风吃醋的事儿发生,也从不会祸及子嗣,皇后将后宫打理得很好。

    也正是因为环境宽松,满宝才能这样自在的给明达扎针。

    看到她们往脸上涂抹胭脂时,满宝还兴趣满满的表示她在崇文馆看医书时翻到一些胭脂方子,看上去很不错的。

    计划着和明达长豫一起做着玩儿。

    看着明达的老嬷嬷听着这些话,暗道:这要是在前朝或是先帝时,可不敢让公主们碰这样的药材和用这样的胭脂,谁知道这一件事里藏着什么样的祸端呢?

    这会儿嘛,她们想玩就玩去吧。

    于是,老嬷嬷就看着满宝撺掇着两位公主去和太医院拿了好多药材来,然后去小厨房里转了一圈后嫌弃厨房腥气重,三人一起蹲在回廊里就生火熬制起来。

    满宝是不太能理解她们的,一边拿着小称称药材,一边问道:“厨房哪儿腥了?我进去转了一圈儿,明明挺香的。”

    灶上还吊着高汤呢,听说是晚上要煮面条吃。

    不过这是给公主们吃的,满宝是吃不着了,她得在晚食前从这儿出发赶回崇文馆,不然夕阳一落东宫会落锁的。

    长豫道:“厨房里才杀了鸡呢,你竟没闻到那股血腥之气吗?”

    满宝想了想,摇头,“人的血好像比鸡血腥。”

    这话儿没法接,长豫干脆不接了。

    满宝将称好的药材排序放好,明达和长豫则一人坐在一个小桌子前捣药材,她们的贴身大宫女亲自蹲在炉子前生火。

    她们对周满和两位公主的能力表示怀疑,从没听人说过胭脂是用药材做的,胭脂不应该是用花做的吗?

    明达和长豫只会坐着让人化妆,现在她们年纪还小,只贴了花钿,或画上额黄,连粉都不敷的,但宫女们却没少倒腾自己的脸,胭脂什么的也没少买。

    买的多了,自然知道这胭脂是怎么做的,说白了,不就是红蓝花做成的吗?

    好的胭脂会往里加其他的花调成更好的颜色和香气,哪有用药材做的?

    满宝却很自信,带着明达和长豫又是捣药材,又是蒸煮,费了三天的功夫,就在皇后都快忍不住问时,满宝还让长豫从尚室局里拿来一块羊油。

    别说宫女们了,就是老嬷嬷都看呆了,然后就看着满宝拿羊油化开和她们做了三天的浅紫色“胭脂”混在一起,本来颜色就淡的“胭脂”颜色更淡了。

    满宝和好后放在一旁的冰盆里冻上,从上午盯到了下午,再一揭开罐子,里面便凝固了起来,颜色浅淡,可能是因为匀得不是很好,有的浅紫色,有的是奶白色。

    满宝闻了闻,自觉还不错,于是得意起来,给长豫和明达闻。

    俩人闻过,都点了点头,“香是香,但这是胭脂吗?”

    她们虽然没用过胭脂,但她们也见过人用好不好?

    明达迟疑道:“这是药膏吧?”

    满宝道:“你们不是说,胭脂便是使人有好颜色吗,这就能让人有好颜色,自然是胭脂了。”

    满宝将自己抄录下来的方子给她们看,“诺,上面都写着了,叫润胭脂。”

    长豫和明达这才没再怀疑,而是一起看罐子里的胭脂问,“那这就可以用了?”

    “可以了。”

    满宝用指腹抠了一些在手心搓开,然后就往脸上擦,最后擦手背,她看了一下手背,点头道:“果然不错。”

    满宝立即跑去打开药箱,拿出三个小木罐,和明达长豫道:“我要挖一些。”

    她们做的不少,一大罐呢,满宝虽然带来了三个木罐,但并不大,所以俩人一点儿也不小气的点头,让她挖了三小罐走。

    满宝喜滋滋的提着药箱回东宫去了,她前脚走,皇帝和皇后后脚便到,一进女儿们的偏殿,皇帝便左右张望着问道:“周满在哪儿?”

    长豫还在和明达研究这润胭脂呢,听见皇帝的声音立即冲出去,“父皇,母后,你们快来,我们做出了好东西呢。”

    皇帝道:“朕是来看看你们有没有把着偏殿给烧了,一连三天朕都看见这边在冒烟。”

    明达跑上前抱住母亲的一条胳膊,闻言笑问,“那您怎么这会儿才过来问?”

    那当然是因为没空了。

    最近黄河上游冰化,水还下得有点儿多,胜州刺史这会儿就让人快马加鞭来禀报黄河危急了。

    皇帝吃多了甜瓜的事也不了了之,魏知已经在和户部计算今年要出的赈济粮款,不日就要送到胜州去了。

    同去的还有工部,还是尽量不要让黄河决堤。

    今天才把章程都定下,皇帝难得可以准时下班,恰巧今天偏殿又不冒烟了,他就好奇的叫上皇后一起过来看看。

    第1528章

    润胭脂

    长豫和明达兴奋且自豪的将半罐子药膏拿出来给帝后看,“父皇,母后,这是我们做的胭脂。”

    皇帝看着罐子里的东西,都不带停顿一下便大声的夸赞道:“好!我们的女儿都会做胭脂了。”

    皇帝便是不用,也是见过皇后和其他嫔妃用的,自然知道胭脂是什么样,所以他觉得女儿们做的胭脂坏了。

    不过见她们开心的样子显然还不知道,皇帝也不想打击她们,于是使劲儿的夸了她们一顿,转身却让古忠去挑些上好的胭脂给两位公主上来。

    皇帝拉着她们的手笑道:“你们母后养育你们不易,这亲手做的胭脂就给你们母后用吧,你们用我给的。”

    长豫和明达没多犹豫就应了下来,把胭脂罐子往母亲怀里一塞,便当是送给她的了。

    皇后:……

    她低头看着怀里的……“胭脂”,半响说不出话来。

    便是她见多识广,那也是没见过这种颜色的胭脂的。

    看了皇帝一眼,皇后将怀里的“胭脂”交给尚姑姑,笑着谢过她们的孝心。

    夫妻俩和两个小姑娘说了一会儿话,就在她们两个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带着“胭脂”走了。

    回到正殿,皇帝就讨好的捏了捏皇后的手,对尚姑姑道:“把这胭脂收起来吧,梓童,朕抽空出一趟宫,亲自给你买上好的胭脂回来如何?”

    皇后将手从他手里抽掉,笑道:“陛下,妾身没那么小气的,这好歹是孩子们的孝心,还是留着用吧。”

    皇帝就又把手拉回来,笑道:“两个孩子折腾着做的,也不知道添了什么东西,颜色看上去还不好,孝心嘛,我们知道就好,不必用的。我这不也是怕她们不知深浅,万一用坏了脸怎么办?”

    皇后这才给他好脸色,嗔怪道:“她们身边的人也不是不知轻重的,怎会让她们用?”

    尚姑姑便适时的插话道:“方子是周小大人拿来的,三人一起做的,刚明达公主身边的人已经挖了一些送去太医院,让太医们帮着看看能不能用。”

    皇帝便问,“太医们怎么说?”

    “人还没回来呢。”尚姑姑躬身道:“待人回来了,奴婢让她过来一趟回禀。”

    皇帝点了点头,然后和皇后道:“明达和长豫因为周满带着,这几天都玩疯了,你也管一管,女孩子还是应该以贞静为主。”

    皇后道:“真是难得,陛下竟会说这样的话。”

    皇帝愣了一下,这才发现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以前长豫和明达调皮,都是他宠着,皇后管着,每次皇后要下狠手管时,皇帝都说,“朕的女儿,大气舒朗一些是正常的,活泼点儿也没什么不好的,何必非得要求她们贞静文淑?”

    皇帝微微有些不自在,觉得自己不是被周满给气到了,就是被胜州的事儿给忧愁的。

    他给自己找理由,“周满,太不讲信用,明明都应承了不写医案,却出尔反尔,你别让两个孩子跟她玩得太密。”

    皇后却笑道:“但陛下也没问她的罪,显然知道她做的是对的。”

    她笑道:“守规矩没什么不好的,我近来正想教两个孩子规矩呢,便先从这一件事开始吧。”

    皇帝没想到临了临了,自己还得成两个女儿的教材,还是反面的,于是不说话了。

    皇后见他沉默了,这才舒心。

    去询问太医的宫女很快便过来回话了,她低着头道:“太医说这不是胭脂,这是面脂,是冬天治脸上干裂用的,属于药膏。不过太医们看了方子后说周小大夫删减了一些药材,所以便是公主们日常用着也没什么事。”

    宫女没敢说的是,当时两个太医研究后道:“这药量的白芨就是全往脸上糊也没什么毛病吧?用了就用了吧。”

    “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脸肿,还是长了恶疮?怎么用了这个方子做药膏?其实还是比不上用白芨散,周小大人怎么不开白芨散?”

    宫女没把这些议论告诉主子们,她知道主子们想听什么话,反正知道这药膏能用就行。

    皇帝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和皇后笑道:“既然能用,皇后就用吧,不过着颜色,实在是不好看,周满不是说要带她们做胭脂?怎么做成了药膏?果然是大夫,做什么东西最后都做成了药。”

    皇后若有所思,便伸手抠了一块擦在手背上,就见那浅紫色的药膏化开,擦了擦后手背上什么都不剩下,自然也没了颜色。

    皇帝也看到了,摇了摇头,已经认定这胭脂是做坏了的。

    抱着胭脂跑回东宫的满宝却喜滋滋的和白善炫耀道:“我前段时间在书楼里看到的方子,这才知道原来手足皲裂还有专门的方子,甚至有医者便是不春夏都会往手上擦抹药膏以预防秋冬皲裂。”

    白善拿过木罐子问,“可这会儿我们也用不着呀,离冬天还远着呢。”

    满宝道:“这是给我娘和我大嫂大姐的,她们手上常年有口子,白二和白大哥下旬不是就要往家送信了吗?我到时候让他们带回去。”

    白善点了点头,还给她,然后问道:“你给了你大嫂,那二嫂三嫂不给吗?毕竟千里迢迢的往回送东西……”

    满宝一愣,挠了挠脑袋后道:“我和明达公主她们就做了一罐,要是再去挖两小木罐是不是不好?”

    白善好奇,“你就不能自己做吗?”

    “可以是可以,但休沐只有两日,而且有些药材还是挺贵的,至少百合花瓣就需要不少……”

    这东西可不便宜。

    白善便认真的替她思考起来,“那你再琢磨出另一个方子来,再去找明达公主她们又做一份,你们不都有差不多功效,却又有些差别的药方子吗?”

    满宝眼睛一亮,忍不住冲他竖起大拇指,“你这个法子好,那我再琢磨琢磨,我记得当时那本医书后头还记了两个方子,不过那两个方子是治痤疮的,上次我看到六哥额头上就长了一个,做出来还可以让他先试一试。”

    白善:“他好了吧?”

    “没事,他常在厨房,肯定还会再长的。”

    白善不知道为何,突然有些同情起周六哥来。

    第1529章

    悄悄

    满宝喜滋滋的把药膏收起来,转身便扎进了书楼,翻找出那本薄薄的医书,直接借回屋里继续研究。

    可惜第二天他们就要休沐出宫了,满宝便抄了方子,打算出宫后还细细地琢磨琢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