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37章

    明达和长豫见三哥没表示,离开后便偷偷议论,“三哥可真小气,好歹满宝也治好了他,现在还每日来宫里看他呢。”

    第1672章

    迎亲

    一大早,满宝便从床上坐起来,她坐着换了换神,想到今天不仅她六哥要成亲,明达和长豫还要出来找她玩儿,立即便掀开被子下床。

    她将昨晚上便找好的衣服拿出来穿上,便立即出门去打水洗漱。

    而在她之前,她哥哥嫂子们早就醒来开始干活儿了。

    府里其他的下人也是,有人送了食材来,他们得把食材送到厨房准备起来了。

    而前院待客的地方也要开始摆上桌椅,放上果盘点心之类的。

    在京城里办喜事,可比村里有讲究多了,就算老周头舍不得花钱,有钱氏盯着,哪怕是为了满宝这几个孩子的面子也得照着京城的规矩来。

    不说刘老夫人和钱氏暗示过,就说已经有白老爷办过一次喜事的经验在,老周家也知道他们不能照着村里的那套来。

    连老周头都一边心疼钱一边道:“请的客人不一样,人家送的礼也不一样,总不能让人吃村里的酒席吧?”

    因此这一次,周五郎还和白老爷一样,从外面请了两个厨子来家里帮忙。

    酒席上除了大菜外,一些点心也是不能少的,客人们坐着聊天时总不能什么都不吃吧?

    大家都忙碌起来,满宝洗漱好以后就跑到西侧院去找周六郎,就见他已经穿好了喜服,正有些紧张的坐在屋里。

    看到满宝,他立即招手,“满宝快来。”

    满宝就跑上前去,仔细的看了看周六郎的脸后道:“六哥你今天真俊。”

    周六郎有些不好意思的低头笑,然后小声和她道:“喜婆要往我脸上抹粉,我,我不太想涂那个,我觉着不自在。”

    满宝仔细回忆了一下白大郎涂粉的样子,然后道:“我觉着挺好看的,很显白。”

    周六郎就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道:“我现在也不黑呀。”

    也是,不知道是因为常在厨房里干活儿,还是因为满宝给的药膏的关系,周六郎现在要比几兄弟要白得多,看着比最好看的四哥也不差多少了。

    毕竟四哥现在被晒得挺黑。

    于是满宝道:“不涂就不涂吧,最主要的是自在,不过嘴唇可以上一些颜色,这样好看些。”

    周六郎:……

    跑过来凑热闹的白善和白二郎等人深以为然,见他不想让喜婆动手,白善就撸了袖子亲自上,“来,我帮你上色。”

    周六郎瞪圆了眼睛,“你怎么会这个?”

    白善道:“我看我娘用过,还是我教的满宝呢。”

    周六郎没料到他们两个都交流上这种东西了,半响说不出话来。

    等把周六郎倒腾好,大家才想起来一件事儿,“哎呀,好像还没用早食呢。”

    大家一起扭头看向周六郎的嘴唇,半响说不出话来,白画了……

    一旁的喜婆看得直乐,她给过那么多对新人上妆,就只觉给他们家的人上妆最可乐了。

    大家闹哄哄的用过早饭,然后就一起坐在院子里等吉时。

    一群少年排排坐在院子里说话,身边是忙得飞起的大人们,他们一副完全游离在外的模样,周立学一边看着一边叹气,“我经过这么多叔叔成亲,就只六叔成亲的时候最轻松了。”

    周六郎瞥了他一眼道:“说得好像前面你几个叔叔成亲时你做了什么大事儿一样儿。”

    “那可不,我做的可多了,”周立学道:“我得看着家里的糖饼点心,不能让人摸走太多,还要看着到家里来的孩子,不让他们乱钻,忙坏了。”

    他看着走过来又走过去的下人们道:“这会儿倒好,什么都不用忙,就跟着凑热闹就行。”

    连管账的周立君都不怎么忙,全被周大郎和两白家接手了,让他们惊奇的是,连白大郎都带着他媳妇成氏,可他们这些人反倒很清闲。

    满宝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很自得其乐的坐着等的,奈何清闲的时光也只有那么点儿。

    前面一声锣响,周四郎急匆匆的从前面进来道:“迎亲的轿子,车队都来了,六郎,赶紧出门去。”

    于是众少年们欢呼一声,簇拥着周六郎就往外去。

    老周家选了一匹温顺的高头大马,在它的胸前系了红布,然后扶着周六郎坐了上去。

    满宝几个也穿着喜庆的新衣裳纷纷跳上马,呦喝道:“去迎新娘子喽——”

    迎亲队一路敲敲打打的到外城去,才出宫在大街上逛得正兴起的明达和长豫听见锣鼓声,回头便看见了马上恣意飞扬的满宝。

    俩人一愣,立即招手喊道:“满宝,满宝——”

    满宝听见,对白善微微点头后就扯过马让到一旁,然后跑到明达他们身侧,直接骑在马上问,“你们出宫来了?”

    明达很好奇的看着,“你们这是干什么去?”

    “迎亲。”

    明达立即转身和侍卫们接过自己的马,大乐道:“我也要去。”

    满宝便带着她们两个追上迎亲队,然后又插到了前面去。

    公主的侍从们无奈的看着,只能分出两个人近前保护,剩下的则骑着马跟在了后头。

    大家浩浩荡荡的往外城去,邱家的宅子在外城,只有一进,但院子不小,此时里面也坐满了邱家的亲朋好友,周六郎他们的迎亲队不小,一下就把巷子给堵满了。

    他们并不能出什么题目为难周六郎,所以满宝他们就可劲儿的发红包,他们奸诈得很,见门里的人迟迟不开门,干脆就抓了一把红包从底下的门缝里塞进去,却只塞进去一点儿,更多的撒在了门外。

    门里的人可以看得见,为了拿红包,就微微开了一条缝,这一条缝一打开,白善立即往里塞红包,里面的人立即伸手要拿,大家哄抢起来,满宝和白二郎就立即用力的推开门挤进去。

    明达和长豫还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儿,甭管懂不懂,都兴奋的喔喔大叫,跟着一起推门……

    大家嘻嘻哈哈的冲进了门内,见大家都在撒红包开路,明达左右一顾,一高兴,便将身上的玉牌都取了下来要丢出去。

    白二郎正巧被挤了过来,眼尖的看见一把抓住。

    他看了眼手里的玉牌,颇为无语,伸手拉住明达公主道:“这东西不能乱丢,这红包里都只有一文两文钱,你这玉牌丢出去……”

    白二郎找不到恰当的话形容,直接把玉牌塞她手里道:“反正不能乱丢。”

    第1673章

    出门

    白二郎见她似乎很想扔点儿什么东西,便在自己两边袖子里扒拉了一下,摸出十几封红包就塞她手里,“诺,给你发。”

    明达抱着红包惊讶得不行,问道:“你怎么带了这么多红包?”

    白二郎就嘿嘿笑道:“我抓的,不带红包怎么好叫门呢?”

    反正红包里的钱又不多,不是一文钱就是两文钱,一撒一大把,随便抢。

    当然,白二郎是不太心疼这点儿钱的,但老周头心疼啊。

    他们七里村可没有撒这么多红包的习俗,但入乡随俗,谁让老六是在京城成亲的呢?

    明达抱了红包也就算是男方家的人了,白二郎带着她往前冲,一路上用红包开道,一直冲到了堂屋,见到了邱家夫妻。

    周六郎被人簇拥着上前,因为激动心慌,他冲着夫妻俩连连拱手,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带着他来迎亲的周四郎和周五郎看见,总算有一种老六终于开窍的感觉,兄弟俩立即帮着他说话,一句一句的教他,“快叫岳父岳母。”

    周六郎便一揖到底,叫道:“岳父,岳母……”

    一旁的周五郎又道:“再喊一声爹和娘。”

    周六郎又拜下去,“爹,娘——”

    邱家夫妻也是第一次嫁女儿,同样激动得不行,连连点头应了一声好,然后扭头看向一旁的亲友,道:“快去把大姐儿扶出来。”

    邱培正在闺房里等着呢,这边一说话,她那边就听到了,请来的喜婆立即和她表姐一起扶着她出门。

    她一进门,抬起头来就对上了周六郎的目光,看到今日的周六郎比往散去大家也不注意看,她一脚踩上去差点儿摔倒。

    喜婆扶着她的一边胳膊,一脚踏出来看见的时候已经往边上踢了踢,但新娘子还是踩到了。

    喜婆皱了皱眉,正想着是不是蹲下去将这件破衣裳从新娘子的脚底下扯出来扔出去时,一旁凑热闹的满宝已经“喔喔”的喊道:“六哥,把新娘子抱出去……”

    白善也跟着起哄,“抱出去,抱出去,以后六哥就是六嫂的靠山了,快抱呀。”

    白二郎和周立学几个立即跟着起哄,“快抱呀,快抱呀……”

    明达和长豫等人还以为这是罗江县那边的习俗呢,觉着挺好玩的,于是也跟着起哄,“快抱呀,快抱呀。”

    周六郎看了一眼他四哥和五哥,见他们不反对,便红着脸走到邱培面前一把将人抱了起来。

    围观的众人也不知道怎么了,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喔喔”乱叫,反正跟着起哄就对了。

    大家簇拥着一对新人穿过院子出大门去,嬉笑着看新郎官和新娘子抱上了花轿,于是大家好话都跟不要钱似的往外丢,“什么白头偕老,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恭喜发财……”

    凡是能说的都说了。

    邱家的亲朋点燃了鞭炮,将迎亲的队伍送走。

    满宝等人在周六郎上马以后也跟着跳上了马,明达和长豫还是跟着满宝几个凑在了前面。

    因为一边道路只容许双马并骑,满宝和白善走在了一起,明达便打马上前和白二郎并齐,扭头问他,“你们罗江县是新郎抱着新娘出门的?”

    白二郎摇头,但见前后左右都有不少人,他又不想说出实情来让新娘子难堪,便含糊道:“这样也是可以的。”

    明达便笑道:“真好玩儿。”

    大家敲敲打打的回到了周宅,周家开了大门迎亲。

    请的宾客已经来得差不多了,赵六郎他们几个都来了,正好可以围观新郎新娘拜堂。

    明达总算是看了一出完整的民间婚礼,要知道她姐姐没出嫁和哥哥们娶妻可是很繁琐的,礼仪特别多,她以前体弱,基本上跟不完全程。

    她觉得民间的婚礼还是挺好玩儿的。

    满宝领着一众关系好的小伙伴将新娘子送到了新房,还想趁机调戏一下六嫂呢,已经被守在这里的五嫂给赶了出去,“赶紧前头吃饭去,别在这儿打扰新娘子了。”

    众人只能依依不舍的走了。

    第1674章

    师姐过来

    满宝和白善几人这才到前面去招呼他们请来的客人,当然是把明达和长豫给带上了。

    老周家人现在还不知道这两个小姑娘的身份呢,只觉得他们带来的随从可真多,而且气势也很不一般。

    周大郎就找了满宝道:“你这两个朋友带来了好些人,安排在哪儿?”

    满宝想了想道:“把他们安排在前院送饭吧,我带她们去后面园子的敞轩里用饭。”

    能在敞轩里用饭的,都是满宝和白善几人在京城里很要紧的朋友,每个地方坐的客人都不一样,大家身份相当,地位也相当,这样才能玩得开,这也是周大郎两次办喜事才学到的。

    京城的规矩忒多。

    一点儿也不像他们七里村,只按照远近亲疏来安排就好,尊贵的,基本上凑不出来一桌。

    敞轩里正坐着吹牛的几人看到满宝带着明达和长豫过来都愣了一下,赵六郎揉了揉眼睛,喃喃道:“我就说我刚才没看错吧,你们偏说我花眼了,我这是花眼了吗?”

    封宗平等几个咽了咽口水,连忙起身要行礼。

    明达挥手道:“大家不必多礼,我和姐姐今日是微服出来的。”

    虽然这样说,大家还是拱手行了一礼,这才坐下。

    在场的,大部分都见过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如果没见过,那多半是没跟着长辈们进宫参加过宴会。

    因为赵六郎是她们表哥,所以便和他们坐了一桌,他很好奇的问明达,“陛下和娘娘怎么放你们出来了?”

    白二郎正喝茶,闻言喷了一下,乐道:“你说这话好像她们是什么一样。”

    众人不解,“是什么?”

    明达和长豫也看了过去,白善和满宝在桌子底下一人给了他一脚,白二郎吃痛,这才反应过来,紧闭着嘴巴道:“没什么,我乱说的。”

    明达和长豫又不傻,眯起眼睛来看着他。

    白二郎却突然指着前面道:“看,杨学兄他们来了。”

    明达和长豫立即扭头去看,就见杨和书和唐鹤相携走来,明达还罢,长豫是眼睛都看直了,恨不得捧着脸星星眼看着杨和书。

    杨和书和唐鹤现在的身份也的确比他们高,于是大家又再次纷纷起身行礼。

    俩人看到两位公主在此也有些惊讶,不过他们面色没多少改变,行过礼后便看向满宝:“我们到那边去做。”

    长豫就拉扯满宝的衣裳。

    满宝本来想留他们在这边坐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大家毕竟比较亲近嘛。

    但一被长豫拉扯,满宝立即点头,还问杨和书,“学嫂怎么样了?孩子可健康吗?”

    杨和书笑着答了几句,然后就和唐鹤换了地方,到了园子的另一处去,那边坐着刘太医几人。

    等杨和书的背影消失不见了,长豫才收回目光叹息道:“你怎么不留他在此用饭呢?”

    不等满宝回答,长豫又乐滋滋的道:“不过今日能近前看他也不错了,对了,杨夫人已经产子了?那孩子长得是像杨大人多些,还是像她多一些?”

    她自言自语的道:“最好还是像杨大人多些,将来我嫁人生了女儿就让他们结亲家。”

    满宝:……

    “对了,我们快些吃饭吧,一会儿就去驿馆里看高丽来的美男子。”

    满宝这会儿确定了,她就是喜欢看好看的人。

    满宝一边夹了一个馒头,一边问道:“你如此看脸,以后怎么招驸马?”

    长豫撇了撇嘴道:“招驸马又不一样了,我倒是想看脸,但父皇肯定要先看家世的,还有才华之类的,脸倒是最次的了,哎,可惜我生不逢时啊。”

    她生得太晚了。

    众人对这种言论早习惯了,尤其是京城里长大的男孩子们,不论是比杨和书年长的,同龄的,还是年幼的,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但没办法,谁让他家世好,文采好也就算了,偏还长得这么好呢?

    大家吃饱喝足,也懒得挪地方,这园子的景致也不错,干脆就坐在敞轩里喝茶吃点心赏景。

    赵六郎只来过这宅子三四次,正背着手欣赏时突然看到远处围墙下似乎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不由指了地方问道:“那块地上种的什么?”

    满宝抬头看了一眼后道:“白菜。”

    赵六郎傻眼:“菜?”

    满宝点头,“是啊,怎么了?”

    赵六郎摇手,坐在了栏杆上叹气,“太子表哥把这宅子送给你还真是暴殄天物了。”

    一旁的白二郎这才想起,扭头和满宝道:“对啊,我差点儿忘了,这宅子以前是他们家的。”

    此言一出,正从刘太医他们那里敬酒回来路过的老周头和白老爷一起抬头看过来。

    赵六郎微微抬起了下巴。

    满宝点头,和赵六郎道:“赵国公眼光挺好的,这宅子不仅位置好,地方大,房间多,空地也多,种什么都方便。”

    赵六郎哼哼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现在内城各坊好的宅子可不多了,太子表哥手上也没几个宅子。”

    明达看不过他的炫耀,扭头和满宝道:“这有什么,回头待我的公主府修建起来,我请你去玩儿。”

    满宝就问,“你的公主府要修在什么地方?”

    “不在长乐坊,就在兴宁坊,左不过这几个地方,反正不会离得很远的。”

    满宝便兴奋道:“长乐坊就很好呀,那里靠山近水,又在大明宫左近,就是离热闹的地方远了点儿,但山水都有了,多好呀。”

    明达便想了想后道:“有道理,回头我就让父皇把我的公主府建在永乐坊里。”

    赵六郎见俩人越说越兴奋,越说越偏,便撇了撇嘴走到一边去不理他们了。

    白善和白二郎却发现了一脸愣怔的老周头和白老爷,迎上去问,“周伯,堂伯(爹)你们怎么过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