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因为是今年的最后一次了,我们太医院也要汇报一两句的。”满宝就问:“那您把折子写好了?”
萧院正就挥手道:“就一两句话的事儿,哪儿还需要写折子?”
太医院就是给皇亲国戚和权贵世家们看病的,总不能在大朝会上说今年他们医了皇帝多少次,治了多少个大臣吧?
也就几句话,比如今年新进了太医几个,因故辞官走了几个,不就几句话的事儿,哪儿用得着写折子?
满宝张大了嘴巴,就从自己袖子里掏出七八张文稿给他看,“我和我两个师弟列的提纲,我本想问一下你是不是太多了,或者你已经写了,我不介意把我们写的提纲分享给你,将太医署的那一部分文稿让给你的。”
毕竟大家关系不错嘛,尤其前段时间萧院正才给他们家和刘家做媒。
萧院正也张大了嘴巴,接过那七八张文稿,“你们写什么写了这么多……”
萧院正渐渐说不出话来,看着手中的文稿沉默不语。
满宝道:“今年太医署的成绩,来年太医署的规划,以及对地方医署的规划,计划用的药材,这些我们不都计算好了交给户部了吗?”
她道:“直接拿了来就可以写上折子。”
萧院正迟疑道:“这不是已经交给户部了吗?为何又要在大朝会上再说一次?”
满宝也愣住了,然后想了想道:“我不知道呀,是我先生教我的,让我把今年所得,来年所望都写进折子里。”
所以她才拉了白善和白二郎帮着列提纲,这会儿他们还在崇文馆里帮她整理资料呢。
萧院正沉思了一下,摸着下巴想了半天后看向周满,很干脆的拿出两封空白折子放在她手上,道:“这个折子你来写,你来奏报好了,我后儿身体不太舒适,只怕要缺席大朝会了。”
满宝没想到萧院正会直接推卸责任,她正想说什么,萧院正却抢在她之前道:“有什么问题你去问你先生好了,庄侍讲能够给太子讲学,想来于这些朝政上的事也熟练得很。”
他的手轻轻的捂住肚子道:“哎呀,说身子不适,这会儿果然不适起来,应当是肠胃出了问题。”
满宝看了一眼他捂住的位置,嗯,很准确的肠胃位置,但她一抬头看他的脸色就知道没问题。
但萧院正已经转身走了,还招手叫上刘太医,让刘太医进屋帮他诊治诊治。
刘太医笑着对周满点了点头,跟着萧院正进房间去了。
满宝张了张嘴巴,看了会儿自己手上的空白折子,转身便去了太医院的档案放提档案。
她跑来太医院不仅是为了找萧院正问话,还是为了提他们太医院的备案。
交给户部的那些文档太医院都还有一份备案的。
满宝要全提出来查阅,管理文档的医助一开始还不答应呢。
就算这些文档全部都有周满参与,但一些很重要的数据却是太医院和崇文馆那边的杨大人计算出来的,并不是可以随便查阅的。
但不多会儿刘太医就拿了一张条子过来给他,道:“院正让你把资料都给周太医。”
医助看了看条子,又看了看刘太医和周满,无奈的转身去找资料。
刘太医见他进档案房里去了,便扭头笑着看向满宝,上下打量她一会儿后笑道:“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不过这是好事儿。”
满宝一头雾水,“啥?”
刘太医笑了笑后道:“没什么,就是觉着你家先生为你之计深远啊。”
说话的功夫,医助抱了一怀的册子和文稿出来,因为也才收进去没多久,又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很容易就找全了。
他将东西放在桌子上,看着周满道:“周太医清点清点,若是没问题就在单子上签字。”
满宝便顾不得问刘太医问题,连忙低头去一册一册的查看,有些册子和文稿其实不用再看她便心中有数,但毕竟是第一次做年终总结,先生说,宁愿麻烦些也不要出错,所以她才干脆把需要用到的资料都给提出来。
满宝一册一册的看过去,确认没问题后才在单子上签字画押,顺手就把单子递给刘太医。
刘太医便也慢悠悠的在上面签字画押,给她做保证。然后把单子递还给医助,三方确认没什么问题后满宝就抱着一堆资料走了。
刘太医跟在她身边,叮嘱她道:“崇文馆里人多眼杂,东西你可得看好来,别丢了。”
满宝保证道:“您放心,谁都有可能丢东西,就我不可能。”
刘太医也不知道信没信,目送她走远以后才回身去找萧院正。
借口生病的萧院正正在自己屋里喝茶,看到他进来便笑问:“如何了?”
“她已经把资料都取出来了。”
萧院正便点了点头,然后指着桌上已经准备好的笔墨道:“劳烦刘太医给我留个脉案和方子吧。”
刘太医一脸无奈的坐下给萧院正伪造一份脉案和方子,还是没忍住问道:“院正是打算将来把太医署交到她手上吗?”
萧院正眉眼剧跳,半响后笑道:“刘太医玩笑了,她是个姑娘家,怎么可能做院正呢?”
刘太医却不在意的笑道:“半年前,我和大人一样的想法,再怎么样,她也是个姑娘家,总不可能做主太医院,但自她可上朝驳斥王绩开始,她是我们太医院里除了大人外唯一一个可上大朝会的人。三公大臣们都不觉得有何不妥。”
“大人,周太医很少与太医院里的其他太医来往,但她的能力众人有目共睹,她现在又才十四五岁,再过个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她的医术,她的能力,长此以往积累的威德,只怕将来在太医院中除了大人外将无人能出其右了。”刘太医问:“在此情况下,大人还能选谁做院正呢?”
第1797章
小心
萧院正沉默,半响后摇头道:“算了,此事太过长远,如今还是先顾着太医署吧,既然现在有机会将太医署提到堂上,那就暂时不想这些事儿,先齐心一力将太医署办好。”
他还年轻呢,只要不犯事儿,再干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一二十年后的事儿一二十年再说吧。
刘太医低头应了下来,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这样也好,他也算是提醒了。
事后再有人因此事提起什么话来,萧院正应当不会对周满有别的想法。
刘太医隐隐觉得自己亏了,这个亲家结的,怎么他孙女还没嫁过去他就已经给周满操心这些了?
满宝在腊月的寒风中抱了一堆册子回崇文馆,路途之遥远让她无比的想念科科的空间。
要不是还顾忌着来往宫人的目光和回到崇文馆后不好拿出来,她都想把怀里的东西塞空间里去了。
她只能一路跟科科念叨,以此忘却怀中沉重的资料,等回到崇文馆,满宝胳膊都快要抬不起来了。
白善他们刚考完试,这两天正好没事,不过是领了孔祭酒的任务,替崇文馆的书楼整理书籍罢了。
俩人很干脆的把活儿都托给了殷或和封宗平等人,然后过来帮周满。
看到她抱回来这么多册子,便拿起一册翻了翻后问:“这么多东西?两天的时间能看完写完吗?”
满宝揉了揉手道:“别看多,其实需要查阅的就几册而已,我都知道在哪儿,一会儿给你们找出来。”
她道:“之所以带这么多过来,是因为先生说有备无患,预防写到一半忘了什么又要去太医院里查找,从这儿到太医院可也不近。”
满宝叹息道:“本来这些东西一直是放在崇文馆这边的,要不是萧院正带回去,我查找还是很方便的。”
满宝帮他们将重要的那几册资料都找出来,其他的就暂且堆在了一旁。
白善一边翻一边问,“这些都要你写吗?萧院正的折子上写什么?重复报到不好吧?”
满宝刚想说些什么,察觉到屋里有人看她,便扭头看去,见不远处坐着的崇文馆众编撰,她便改口道:“萧院正身体不适,让我先写着。”
她没说一定要自己做报告,后儿再说呗,萧院正要是真的不上朝了她再说。
白善闻言抬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后道:“那我和二郎帮你把用到的资料抄录下来。”
满宝点头。
她心里还记挂着一个问题——萧院正装病不上大朝会的问题,但书楼里有不少人,所以她不好意思开口请教白善。
她往外看了眼,迟疑着是不是要去找一趟先生。
白善看了她一眼,似乎察觉到她的想法,便道:“先生正给太子上小课呢。”
满宝便泄气,那算了,还是等晚一些,太子走了以后再说吧。
白善则拉了她的手道:“我们去食堂里买些吃的,二郎你先整理。”
白二郎正弯腰把边上的火盆搬到自己脚边,好让自己暖和些,闻言只略略抬了抬头就挥手道:“快走吧,快走吧。”
白善就拉了满宝出去,“你想吃什么点心?”
三人都处于正在长身体的年纪,或许是用脑过多,三人饿得也很快,属于吃多少都不会胖的人。
满宝道:“什么都行,红枣糕,桂花糕,栗子糕,饭团子都行。”
“那就都来一些吧,”白善牵着她的手走远了以后才问道:“你找先生干嘛?”
“有个问题要问。”满宝把萧院正宁愿装病也不上大朝会的事儿说了,她道:“总觉着怪怪的。”
白善也觉着怪怪的,想了想后道:“我听人说,年末年首两场大朝会,一场是在正月初一,文武百官一大早便进宫贺喜,陛下颁年号,事后陛下还会宴请百官;年末一场则在封印之前,主要是三省六部还有京畿两县的汇报,这不是正常的吗,为何要躲?”
满宝:“所以我才觉着怪呢。”
白善也想不明白,于是决定稍晚些和她一块儿去找先生。
到了食堂,他们找到专门照顾他们的内侍,给了他一角银子后道:“去厨房给我们买些糕点来,什么红枣糕、桂花糕、栗子糕都行,饭团也可以。直接送到书楼去。”
满宝:……
内侍接了银子立即笑着应下,然后飞奔着去了。
白善和满宝笑道:“走吧。”
白二郎见俩人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又手牵着手回来了,就忍不住撇了撇嘴,哼,想出去谈风月就谈风月呗,偏找借口说定吃的。
书楼外面就蹲着好几个听吩咐的内侍,随手一招就可以把他们叫过来吩咐,哪儿用得着专门跑到食堂去找人?
书楼里的其他侍讲和编撰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纷纷觉得太子殿下就应该出一个新规,比如,未婚夫妻不能同馆做事,夫妻也不能!
对于太医署的事儿,白善和白二郎了解得还真不少,先不说太医署本就是三人共同的点子,就说在建造太医署的过程中,他们没少被太医署和杨和书借调过去计算一些数据,加上满宝,他们对太医署的了解只怕比一般的太医还要熟。
而且提纲他们都提前写好了,这会儿只需要在几册资料里摘抄一些东西下来交给满宝。
而满宝更是了然于心,已经开始写关于太医署书籍编撰的折子,等她写完这部分折子,白善他们的资料也找得差不多了。
三人一边写写看看,一边吃东西,很快就把厨房里送来的三碟点心全吃了。
可惜也没觉得怎么饱,三人见时间不早了,便一抹嘴巴将东西收起来决定去吃晚食。
满宝招呼俩人把东西都抱上,和她一起回她的房间去。
白二郎一边抱着一垒资料一边抱怨,“为什么非得放你房间,就不能放书楼里吗?”
满宝道:“刘太医给我做了担保呢,我丢了东西就丢了,连累人就不好了,赶紧的。”
白二郎就和白善帮着把东西搬回她屋里,满宝等他们转身出去时,很干脆的把才堆到桌子上的资料全收到空间里去了,然后才出门和他们去找先生。
“先生这会儿下课了吗?”白二郎道:“我总觉得现在先生给太子讲小课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这是好事儿,说明太子能听进去先生讲课。”
第1798章
野心
三人到前面时,正巧看见庄先生站在门前目送太子走远。
三人立即上前。
庄先生看到他们便微微一笑,招手道:“进来吧。”
小课室里还是暖和的,火盆里的炭还有一些,庄先生翻出新的茶杯来,正要给他们倒茶,白善已经连忙上前接过。
庄先生干脆让他们三人弄,他先坐到了坐席上,等他们都盘腿坐下后方问道:“这会儿快要吃晚食了吧,你们不吃晚食吗?”
满宝嘿嘿一笑道:“请教了先生,送先生出宫后我们再去吃。”
庄先生便笑着点了点头,“有什么问题便问吧。”
满宝就问了,“……先生,萧院正为何要装病呢?他大可以拿我的提纲去用,要是自觉写得不好,我也是不介意为上官代笔的。”
下官给上官代笔也是不成文的规矩,大部分官员的折子都是自己写的,像魏大人、老唐大人这样的人就不屑于让人代笔。
但总有例外不是?
也并不是多丢人的事儿,满宝自己都不觉得丢人和受委屈呢,其实偶尔为之的话,她还是很愿意给萧院正代写折子的。
总感觉那样写出来的折子更好一些,她有许多的话不好写在自己的折子里,但可以写在萧院正的折子里。
饶是庄先生了解他这个弟子,这会儿也忍不住心梗了一下,然后才哭笑不得的道:“以后萧院正或许还真会让你代笔,不过这会儿是不可能了。”
他顿了顿后解释道:“我前段时间去翰林院里查找资料,发现太医院很少存在于朝会记挡之中。”
自从的道孔祭酒的允许给太子开了小课堂以后,庄先生已经不限于给太子讲解《孝经》了。
可惜他不曾在朝为官过,因此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了解和学习。
崇文馆里书多,但朝上的资料却相比于翰林院要少很多,所以庄先生就去了翰林院。
翰林院里不仅有前朝具体的史料,还有本朝的朝录,各官员各个时期发表的文章,甚至上的折子都有备档。
当然,庄先生并不能全部查看,他只能查看十年以前的东西,十年以内的,他还没有权限。
而就是太子和三公,也只能查看三年之前的东西,三年内的依旧封存起来,除了皇帝和国子监祭酒外,无人能够随意调阅。
但十年以前的东西也足够他看了。
庄先生道:“我只看了三年的记挡,但我发现,不论是大小朝会,还是年初年终的朝会,有关于太医院的记录都很少,三年里只有八条。”
“相比于其他各部,这个记录可谓稀少。”庄先生道:“以前也就罢了,太医院职责只是为京中贵人看诊,可现在你们开设了太医署,将来还要管理地方医署,统管整个天下的突发疾病,每年会有大量的药材流通,那就不能不在大朝会上说话。”
他道:“我看你整日愁心杨大人走后户部的拨款,那是因为你们找错了法子。”
他笑道:“和户部申请调拨款项是你们和户部之间的事,但也不止是你们之间的事。你看工部、吏部、礼部和兵部,他们和户部要钱时是不是也会拿到朝上议论?”
满宝若有所思起来。
“户部是把钱的,他们自然吝惜给出去的钱,但朝堂上大人们不少,大家群策群力,总比你们两方只看得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好,合适与不合适,还是拿出来讨论,听一听别人的意见,或许另有所得呢?”
满宝问:“是要争取朝中的其他大人一起施压让户部给钱吗?”
庄先生就乐了,看着她道:“傻孩子,你怎么忘了,其他五部,甚至各地都需要户部拨款的,钱给了你,他们能拿到的就少了,他们又怎么会平白无故的帮你们太医署施压户部呢?”
满宝一愣,呆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上折?”
“福祸相依,除去利益相争外,你们太医署和其他部门应当是相辅相成才是,大家若都为民生计,自然会去考虑你们提出来的方案利弊,”庄先生道:“你认为于民生有益的东西,它不一定真的就于民生有益。”
庄先生慢悠悠的举了一个例子道:“你要花一两银子让一个饥民吃两个包子饱肚,你说其他朝臣能同意吗?”
满宝道:“他们同意不同意我不知道,我就不同意,这包子是黄金做的吗,怎么这么贵?”
庄先生便哈哈大笑道:“这就是了。”
白善也明白了先生让满宝上折的原因,无非就是让太医署的决策让更多的人参详,好确保不会出太大太多的错。
可是……“可是先生,为什么萧院正自己不上折参政,却让满宝上?”
庄先生就笑道:“因为满宝的年纪和性别,以及她素来的为人性格,她上折众臣不会多想,但萧院正突然上如此具体的折子,只怕会另起波澜。”
萧院正应该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儿,所以才适时称病。
庄先生看着满宝意味深长的道:“这世上所有的事都怕习惯,你才被授官时,朝臣们大多不习惯,只把你当成给太子和太子妃看病的大夫,因为太子没有子嗣,他们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你授官,让你住在宫中。”
“但你参与太医院的事务多了,你就不止是坐在崇文馆里修书而已了。”庄先生道:“太医署建造,到后期,不论是招生还是课程设置,萧院正也都要问你的意见。更别说因招收私学学生一事你在朝堂上辩驳王绩之后,你更是直接获得了上大朝会的资格。”
“他们会习惯朝中有你这个女官在,将来他们也会习惯太医署在朝会上论政的。”庄先生道:“萧院正应当也有此野心。”
白善眼神稍动,看向满宝,“这也是你的机遇。”
庄先生颔首,“不错,时势造英雄,满宝,这是你的时势。”
要说庄先生没有野心是不可能的,对于他本人,他已经没多少野心了,但对学生,他的野心可不小。
他是年纪摆在这儿,便是有心也无力了,可三个孩子却都正当少年,相比他已垂垂老矣,他们未来却还有几十年的时间。
他希望他们能走得更远些,然后名垂千古。
第1799章
努力
因为一句时势造英雄,满宝三个吃完了饭没有和往常一样出去玩儿,而是又抱着需要用到的资料回到崇文馆继续干活儿,务必要把折子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