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满宝笑着应下。唐鹤看着俩人都忍不住牙酸了一下,骑上马,叫上白二,“我们先走。”
白二连连点头,也上马跟上他。
杨和书忍不住笑了笑,对俩人点了点头后也上马离开了。
白善和满宝也没落后多少,很快就上马追了上去。
皇城里还热闹些,承天门到朱雀门这一段长长的大道上来往都是人,大多是出宫去的文武百官和奉命出行的内侍和宫女。
倒是从朱雀门那里回宫的人很少,因此这边人一多,大家就很自觉的把出的进的那一条道给占了。
等出了朱雀门人反倒少了下来,大年初一,大部分人都不出门,而内城又大,每一坊都是独立的,满宝他们回到崇远坊时,整个街道就只有他们马匹哒哒的声音。
杨和书在坊外就和他们分开了,等进了坊走了一段,唐鹤也带着他的随从回家去了。
满宝他们三个便放慢了速度,慢悠悠的骑马回家。
才到门口就发现他们家的大门已经贴了新的对联和福字。
满宝骑在马上欣赏了一下,这才骑马到了侧院。
守门的下人听到动静,立即打开门将门槛给拆了,让他们牵马进入。
满宝将马绳递给他们,好奇的问:“怎么静悄悄的,人呢?”
下人便道:“周老爷他们都在园子里呢。”
白善道:“祖母在园子里设宴,让厨房做了好多好吃的,想着我们自家的亲戚都不怎么在京城,所以初一初二没去处,就呆在家里吃东西了。”
老周家在京城只有一门亲戚,那就是六嫂邱家。
但那也是六哥六嫂去走动,其他人是不必去的,白家更不必说,哦,白家现在似乎本家来了,但刘老夫人年纪大,辈分大,显然没打算走得太近,只望本家主宅那边送个礼完事儿。
所以这两天他们就是吃东西了。
满宝从大吉手上接过她的东西,打算把东西送回屋后便也去看看。
白二郎已经先一步跑去了,白善陪着她把东西提回去,问道:“宫里怎么了?”
满宝左右看了看,见没人,便小声道:“没怎么,就是云凤郡主怀孕了。”
白善不解,“这不是好事吗?”
满宝就叹气道:“胎像不好,保不住,而且她身体也不太好。”
白善就明白了,点了点头后道:“你和李云凤的关系特殊,离远些比较好。”
满宝点头应下,“这会儿萧院正在宫里呢,太后也说了,扎针让三娘替我,以后她的病我应该都插不上手了。”
她道:“以太后对李云凤的宠爱,这件事儿多半要落在萧院正和刘太医身上。”
而此时,萧院正正跪在地上,将头低着,在心里把刘太医和周满骂了一遍又一遍。
坐在上首的太后喝了一口茶,将茶杯放在桌子上,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杯子磕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萧院正心跳了跳,然后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太后道:“萧院正,你给哀家看病也有小二十年了吧?”
萧院正心里算了算后恭敬的道:“有十七年了。”
太后微微点头,“那你应该知道哀家的脾气,现在人哀家都给打发出去了,你只管和哀家实话实说,云凤的胎像和身体如何?”
她意味深长的道:“别拿你在云凤面前的客套话应付哀家,之前哀家就问过周满,那孩子不像你们这些老东西那么奸诈,可是有一说一,全说了的。”
正在心里骂刘太医和周满的萧院正立即只骂周满一人了,然后就想起了大朝会时周满的那个眼色,他就忍不住连自己都骂了一声。
散会后拜什么年啊,直接去找她问一问多好?
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全说了,还是太后诓他的。
萧院正心中迟疑,半响后斟酌着说道:“郡主的胎像不太好。”
太后就一拍桌子道:“哀家当然知道不好,哀家问的是怎么不好,为什么不好,能不能治!”
萧院正心内叹息,便大致猜出了些周满都说了什么,他依旧很小心的道:“这胎怕是保不住……”
眼角的余光见太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就连忙道:“不止如此,郡主身体有异,以后怀胎怕是都不好坐稳。”
太后肩膀一松,有些委顿,但脸色的确和缓了一些,萧院正看着就心中有数了,他斟酌的道:“这个病不好治,臣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或可一试,但一试就不能停下,至少三年内郡主不能有孕。”
第1821章
祈福
太后沉默了许久才叹息一声,问道:“那这胎是要打掉吗?”
萧院正沉默了一下后道:“可以先替郡主调理一下身体,这一胎胎像不好,便是不打也会留不住,到时候小月子好好做,再慢慢的调养,坚持三年,或许会有机会。”
太后点了点头,半响后道:“你给新庆郡王也看一看,看他子嗣是否有碍。”
萧院正愣了一下,新庆郡王今年才十一,不,这会儿应该十二了,离说亲还有两三年的时间呢,怎么就……
不过萧院正还是应下了,然后去给新庆郡王把脉,大约两刻钟后他回来,一言难尽的重新跪在地上道:“回娘娘,新庆郡王只是有些体虚,问题不大,不过……”
“不过什么?”
萧院正纠结了一下还是低声道:“不过臣问过了,新庆郡王已懂晓人事。”
太后不在意的道:“他十二了,自然应该懂晓人事了,他身边的人都是我和他母妃给他选的。”
萧院正沉默了一下,他知道,皇家娶亲早,当今就是十四五岁成亲的,好几位皇子公主也都是十四五岁上成亲,可是……
他们要是不问也就算了,既问了,他就不能不多说一些。
最主要的是,他觉得他要是不说,回头太后问周满她肯定也全漏底了,那样他可就算是隐瞒之罪了。
可这话儿怎么说呢?
萧院正思考了一下还是干巴巴的直言道:“娘娘,过早懂晓人事并不是好事,新庆郡王还小……”
太后道:“新庆现在纵欲了吗?”
萧院正:“那倒没有。”
“那不就好了,”太后道:“我们放在他身边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懂规劝呢,她们不敢引诱坏了主子。”
她道:“孩子都十二了,总不能还什么都不教,不然他在外面跟人学坏了怎么办?我们家里选的人总比外头不知哪儿来的人要强。”
萧院正就知道会这样,但许多话他又不好跟太后说,毕竟男女有别,说得太详细岂不是冒犯太后。
太后也不想和萧院正讨论这种问题,只问新庆郡王的身体状况。
本想照实说的萧院正舌尖转了一圈后便他的身体往虚的那边说重了三分,总之就是让新庆郡王保养身体,注意休养。
太后一听有些伤心,“所以对子嗣也有妨碍是吗?”
才十二岁,这会儿就算他能让人怀孕,生下来的孩子恐怕也站不住,可不就是有妨碍吗?
于是萧院正点头。
太后好像受了莫大的打击,半响后挥手道:“你下去吧。”
萧院正就爬起来,弓着身退下。
太后的手握了握,半响后道:“来人——”
大宫女和袁嬷嬷立即从外面进来,太后道:“我的佛串呢,拿我的佛串来。”
袁嬷嬷和大宫女对视一眼,立即去给太后取来。
初一初二时外面的商旅和店铺也都没开,但护国寺里却有很多人上香,连玄都观里人都很多。
初二的时候满宝他们没事儿做,于是便骑马出门到处晃悠,听见护国寺那边热闹,便赶着去看。
就见湖边本来应该是摆摊的地方支开了一个个棚子,全是发放福米的,不多,只有一小袋,也就够一家五口吃三顿吧,不拘谁,只要是穿布衣的都可以上前领一个。
白善道:“这都是京中的世家勋贵设的,奇怪,之前设了三天,在除夕那天就收了的,怎么这会儿又支起来了。”
三人骑在马上张望,便有一个护卫下马去打听,不一会儿回来道:“打听清楚了,说是今儿一早太后娘娘让人来给护国寺寄送香油钱,又拿了自己的体己让人在山脚下支了一个棚子照应孤寡贫困之人,皇后跟着支了一个棚子,各家听说后不到午时就又把棚子给支起来了,听说已经让两县通晓各里村,接下来五天棚子都在,凡事贫困之家都可来领。”
满宝咋舌,“五天?”
护卫点头,“就是五天,这会儿连东宫都在支棚子了呢。”
白善琢磨了一会儿道:“国母就是国母,好有钱。”
满宝和白二郎一起点头,然后问道:“可这是为什么呢?”
白善小声猜疑道:“可能是为云凤郡主祈福?”
白善只猜对了一半,太后并不只是为了云凤郡主,而是为了益州王的子嗣后代。
太子刚给他爹请过安,盯着寒风回到东宫,在外室跺了跺脚,又站在火盆边好一会儿才进屋去抱他的宝贝儿子。
他对太子妃道:“你这几天身子不太好就留在东宫里吧,让身边的人去给母后和皇祖母请安就行。”
坐了双月子,身强体壮正打算出去透透气的太子妃:……
她将榻上的东西收起来让太子抱着孩子坐下,问道:“怎么了?”
太子伸手摇了摇儿子的小手,沉默了一下才道:“皇祖母这两天睡得不安稳,似乎是做了噩梦。”
太子妃便坐到他身边,严肃的问道:“做了什么噩梦?”
皇家人对这些都比较相信,不,大部分对自己的梦都很相信。
太子便叹息道:“说是梦到了皇叔……益州王,皇祖母年纪大了,容易多思多想,而且她心软了,大贞二年和大贞十年,因益州王而逝的亡魂……皇祖母觉得是他们怨气未消,所以云凤和新庆子嗣有些艰难。”
太子妃张大了嘴巴。
太子道:“这事儿宫里知道的也就父皇和母后,你别往外说。”
这事儿传出去可不算好听,哪怕被报应的是益州王,那也是他们皇室的人。
太子妃连连点头,喃喃道:“难怪今儿一早皇祖母往护国寺里捐了这么多香油钱呢。”
她顿了顿后想起了什么,低声道:“周满在不孕这一病症上也算擅长,皇祖母和云凤那边……”
太子挥了挥手道:“皇祖母倒没什么,云凤很不喜周满,肯定不乐意让她看诊,随他们去吧,周满不去也好,云凤现在胎像不稳,回头出个什么事儿牵扯到她身上就不好了。”
太子妃点头。
虽然李云凤是太子的堂妹,但论感情,她还是对周满更亲近点儿,毕竟朝夕相处了一年。
第1822章
拜年
护国寺虽然热闹,但因为没有摊贩,他们也没上去,就在湖边逛了一圈看各家发福米,然后就甩着手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
第二天是初三。
老周头和钱氏给满宝精心准备好了给上官拜年的年礼。
满宝没敢告诉他们她才得罪了他们上官,看了眼准备的东西后小声道:“要不再带两碗大嫂做的蒸肉和肉丸子?”
钱氏迟疑道:“那个不太好拿吧,送去会不会不太好?”
“不会的,只要好吃,我想萧院正是不会介意的。”她还希望他能看在好吃的份儿上能够在过年时给她留一点儿面子,可以暂时不骂她。
满宝想起了什么,转了转眼珠子道:“再多装几碗,我去约上刘太医一起。”
就算要挨骂,那也得一起。
在老周头和钱氏心里刘家到底要更亲近一些,毕竟两家是亲家嘛,所以没多想就点头同意了。
白善见他缩手缩脚的,便笑问,“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满宝还没来得及点头呢,刘贵便从外面进来禀道:“少爷,本家那边的五老爷和二少爷三少爷来给老夫人拜年了,老夫人要请少爷过去。”
他顿了顿后道:“大堂少爷和二堂少爷已经在那边了。”
满宝便忍不住和白善对视一眼,这两天他们玩得太开心,倒忘记问家里这事儿了。
白善起身道:“你去吧,我过去看看。”
满宝点头,只能提了东西出去。
周立君和周立如帮忙把东西提出去放到大吉的马车上,满宝看到周立如想起了什么,问道:“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她道:“萧院正是太医院院正,去给他拜年的都是太医或是知名的大夫,你跟着可以见见世面。”
周立如立即高兴的应下,然后也不回去换衣裳了,直接就要爬上马车。
周立君就道:“小姑,我也想去。”
满宝就一挥手道:“那就一块儿上来吧。”
周立君也高兴的爬上马车,周立如问:“二姐,你去干什么呢?”
“我也去见识见识,”她道:“今年四叔他们还去草原上收药材,多认识几个大夫好销货。”
马车先拐弯去了刘大夫家。
刘家和萧家在同一坊内,相距不是很远,满宝特特绕过萧家先到了刘家,被拍门的刘太医…………
他叹息一声后对儿子儿媳妇们道:“算了,把准备好的年礼捎带上,我这就去给萧院正拜年。”
他儿子有些不解,“父亲不是说这两日萧院正忙,所以要过几天再去吗?”
刘太医已经起身往外走,道:“人都找到门上了,我还能不去?”
下人已经请满宝几人进门,满宝让周立君把篮子给刘家的下人,然后热情的邀请刘太医和她一起去给萧院正拜年。
刘太医冲下人招了招手,先掀开篮子看了一眼,满意的点头,叮嘱道:“收在厨房里,等我晚上回来再吃。”
刘大郎忍不住微微踮起脚尖去看,只隐约看到里面有几个碗。
下人应下,不敢怠慢,立即把东西提到厨房去。
刘太医这才上下打量周满,问道:“怎么这么上赶着找骂?”
满宝就深重的叹了一口气,道:“刘太医,你已经是一家之主,可以自己做决定,我却是要听父母话的人呀。”
刘太医目光就定在她的脸和个头上,好一会儿才点头,“差点儿忘了,你年纪还小呢。”
刘太医就迟疑起来,这个年纪,他是不是该给个红包呀?
满宝没让他犹豫多久,侧身让他看她身后的周立君和周立如,笑道:“这是我两个侄女,立君、立如,赶紧拜见刘太医。”
俩人立即上前拜见,嘴巴都特别甜的给刘太医拜年。
得,这会儿不用犹豫了,因为过年,在身上装了不少红包的刘太医从袖子里摸出两个红包给周立君和周立如,没有周满的份儿。
满宝也不介意,催促刘太医赶紧出门,不然一会儿去给萧院正拜年的人多了不好。
毕竟他们两个可是有可能挨骂的,人多了,当着他们的面多不好意思呀。
刘大郎适时道:“爹,东西都准备好了。”
刘太医就颔首道:“那就走吧。”
想了想,他这一次没有带上儿子,而是自己去的。
他可不像周满,还是很要面子的,挨骂这种事儿怎么能让儿子看见呢?
俩人到萧院正家的时候,郑太医和卢太医已经在了,俩人刚给萧院正拜完年送完年礼。
萧院正看见刘太医和周满进来,只掀了一下眼皮便垂下来,面色冷淡的道:“来了?”
刘太医笑眯眯的应下,上前行礼拜年。
满宝则有些讪讪,不太好意思的上前跟着行礼拜年,周立君和周立如手上提了礼物,转身交给下人后跟着一起给这些太医长辈们拜年。
萧院正看了看周满,又看看刘太医,暗道:果然是年老脸皮厚。
他对刘太医和周满不太有好脸色,对周立君和周立如却还算和蔼,和卢太医郑太医一起给了她们红包,然后萧院正就对卢太医和郑太医道:“你们先坐着,一会儿我们一起用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