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满宝连忙去追他,“你干嘛去?”“去更衣。”
满宝就刹住脚,站定后默默地看着他走了。
茅厕若是太臭,太久不清理,也是会把人熏晕的。满宝他们虽没有亲眼见过,却是听丁大夫他们说过此类事的,在他们讨论公共卫生时曾经被拿出来讨论过。
所以大夫们普遍认为,粪便是有毒性的,算是体内杂质的排出,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毒气。
此毒气可熏晕人,还能熏死人。
白善跑去茅厕里试了试,不过他们这些人用的清洁度还不错,所以他跑去宫中内侍们常用的,他进去晃了一圈,没发现有太大的味儿,跟他们那儿差不多,只是少了熏香而已。
白善正要出去,想到了什么,便按了一下黑色石块后的开关,将其关起来。
一股猛烈的骚臭味儿扑鼻而来,让毫无准备的白善一下屏住了呼吸。
他立即冲了出去,出去后吸了两口气,那股味道还是往鼻子里钻,只是轻了许多。
他皱了皱眉,便又开了开关,他这才发现,再吸气时,那股气味便几近于没有,再往里去,味道稍重些,但也淡淡的。
他若有所思起来,转身出去,就见满宝坐在不远处的廊下等他。
他便上前。
满宝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问道:“怎样?”
白善道:“很有效果,虽还是会有些味道,但大部分毒气都可以隔绝。”
满宝高兴起来,自得道:“那是当然,我特意买的三版。”
白善“咦”了一声,问道:“难道还有一二四五六版吗?”
满宝便发觉自己说漏了嘴,含糊的应了一声后道:“可以隔绝一些有毒气体的,不过隔绝的范围比较窄而已,但也能用了。”
白善点头,以为是地府里的鬼使们在卖这样的东西,还问道:“我们要不要给小叔烧些纸钱?或是再想办法给他买些牛羊马之类的送去?”
满宝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目光后道:“已经买过的就不要买了,我们要买没买过的。”
白善虽不解,但还是点头,“行,回头我看看能不能买到没见过的花草给你。”
白善将开关又关了,然后放在满宝的手上,轻声道:“很贵重的东西,你收好了,等休沐出去,你就带一尊老子像进来,到时候早晚三炷香,做足了功课,事后便是有人发现了这条手串的奇异之处,那也是你心诚所致。”
“拿进宫来呀。”
白善就问:“那你想在哪儿开光?”
“我本想交给我娘的,她房间里不是还挂着一幅我给她画的老子图吗?放在那图画下面早晚磕两个头就差不多了。”
那幅老子图还是钱氏他们到了京城以后让满宝给画的,没办法,家里的那幅画她没带来,可能是这么多年拜天尊老爷拜习惯了,突然间看不到他老人家,不仅钱氏心里想得慌,老周头都有些不安稳,直到满宝画了画像给贴到墙上后让他们重新供奉起来才好些。
“不行,”白善强硬的道:“这事儿得你自己来做,而且还要做得光明正大,人尽皆知,不然没效果。”
“可是你说要供奉七七四十九天,但还有十来天就是明达的生日了。”
白善想了想后道:“那你就供够了四十九天再送她。”
满宝:……
她想拒绝来着,白善已经道:“等休沐我就让祖母给你找一尊天尊像,你喜欢什么样的?铜的,石雕的,玉雕的还是金的?”
“还有金的?”
白善:“……鎏金的,要不要?”
满宝就垮下肩膀道:“算了吧,看着金灿灿的其实也不太好看,天尊老爷应该喜欢厚重点儿的颜色,要不就用石雕的或是玉的吧。”
白善道:“我回头找找。”
因为有心事,回到食堂的俩人对于白二郎偷食的行为一点儿也不上心,只轻飘飘的看了他一眼后就不管了。
白二郎一看就知道有大事发生了,晚上睡觉前就问白善,“你们是又有什么事儿特意瞒着我呢?还是还没来得及告诉我?”
白善拉了被子躺下,“也不是什么大事,明达公主要过生了,满宝问我送什么礼物好,最后她决定送她一串手串。”
白二郎一听是这样的事儿就放心了下来,“这样的事儿啊……”
他便也思考起来,“那你说我送什么好?”
白善便想,这与你什么相干?你跟明达公主熟吗就送人家生辰礼?
不过想了想,白善觉得他们三个一起都送东西的话,满宝就不是很打眼了,于是道:“没想出来,再想想吧,我自己都没想好送什么呢。”
白二郎点头,叹气道:“女孩子的礼物真难选,不像我们的,随便送本书,或是请个客吃饭,或是送块玉也行。”
白善打了一个哈欠,迷糊道:“女孩子也可以送这些,反正也没多大差别。”
白二郎就思索起来,好像还真是,比如满宝,就跟他们差不多一样的,每年他们过生,先生都是送的文房,多少年了,一直没变过。
除了长豫和白善白二郎两个,没人知道满宝要送明达礼物,而除了白善,没人知道这件礼物有多么的贵重。
第1877章
作秀
他们就为圆谎准备着,一休沐回家,白善就钻进了自家的库房里,最后在一个箱子里找到了佛像,在另一个箱子里找到了老子像,全是玉雕的。
佛像比较多,但老子像也有两座。
白善仔细的对比了一下,就把那座最小,只有一尺半高的老子像抱走了。
看守库房的管事看到少爷抱出这尊老子像,立即伸手要护,小心翼翼的道:“少爷,这可是墨玉雕着的,您拿去……做什么呢?”
白善道:“送人。”
管事一愣,连忙问道:“老夫人知道了吗?”
白善道:“很快就知道了。”
然后就在单子上记下了他取出的东西,画押后就抱着东西跑了。
管事阻止不及,只能连忙拿了本子塞怀里,然后把库房锁了跑去给老夫人汇报。
那尊老子像可是老夫人特意定做的,用的是难得一见的上好墨玉,比那块三尺高的青玉老子像要贵重不止十倍呢。
少爷偏挑了一个最好的。
听说,老夫人拿那尊老子像是要送人的。
刘老夫人的确是计划着拿老子像送人,要送的是他们白刘两家的世交张氏的老太爷。
张老太爷早些年就把族长的位置给了他儿子,一心求道去了。
现在白善就要长大了,再读几年书,势必要回本家一趟,所以她得开始在陇州经营一番,至少要让忘记他们祖孙,轻视他们祖孙的人重新记起他们,看重他们。
这样等他们回到陇州定下时才不会受辱。
那块墨玉是她去年入冬前找到的,花了大价钱买来,又花大价钱请了有名的工匠细心雕琢,足足花费了两个多月才雕好的。
刘老夫人拿过册子看了一眼,的确是孙子的签名和画押,她便放下,笑问道:“他要送给谁?”
管事抖了抖嘴唇,小声道:“少爷没说,小的只看到少爷往满小姐那边去了……”
全家都知道,周家也很信奉老子,时不时的把天尊老爷挂在嘴上。
刘老夫人却知道,她孙子和满宝对于太上老君属于半信半不信的状态,要说信吧,他们心底深处不是很相信鬼神会助他们;不信吧,又时不时的和鬼神许愿,且每次敬拜都很虔诚。
刘老夫人摇头笑了笑,和管事道:“算了,他既拿走就给他吧。”
那两个孩子,敬拜老子时都是自己随手画一幅画像就可以替代,连花二十文钱从道观里请一幅画像回来都不肯,这次大费周章的把墨玉老子像抱走,怕是有别的大用处。
管事一怔,连忙应了下来,然后躬身退了下去。
郑氏等他走了才焦急的问,“母亲,那张老太爷的寿礼……”
“再找别的礼就是,”刘老夫人笑道:“这世上又不止一尊老子像,而且急什么呢,离他过寿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呢,俩孩子说不定过两天就还回来了。”
没多大会儿,白善就跑来和刘老夫人解释了,他也知道那尊老子像是要送人过寿的,不过他打算先借用,“五十天后就还给祖母。”
刘老夫人蹙眉问,“你们还要带进宫里去?”
白善点头,“这样上香方便点儿。”
刘老夫人就揉了揉额头,问道:“你们带得进去吗?”
白善道:“满宝找了吴公公帮忙,问题不大。”
他们不仅要带进去,下次休沐还要再带出来,再进宫还要再带进去……
反正就是做足了虔诚的样子。
周满作为外臣,偶尔抱着这尊老子像进出宫门也就算了,毕竟她可以借口送人活自用,但这样频繁的进出显然不可能。
谁知道她搞什么鬼?
所以就算是和她关系好的侍卫们,谨慎起见,一两次后也就不会同意她再抱着那么一个东西进出了。
但有吴公公背书就不一样了。
吴公公身后站着太子,那老子像进宫是朝着东宫去的,太子都答应了,侍卫们自然不会太拦。
于是,再进宫时,白善怀里就抱了一个盒子,吴公公亲自来接人,然后在侍卫处那里做了登记,表示这尊老子像还要进出好几次呢。
这让侍卫们检查得更仔细了,要不是不允许,他们恨不得把玉雕砸了看看里面是不是夹了什么东西。
满宝看着都同情他们,抱了东西进宫后还和吴公公道:“他们也真可怜,这世上奇技淫巧的东西那么多,要是一个检查不仔细,漏了什么东西进宫,那就是他们的责任了?”
吴公公:“……周小大夫,现在他们检查的人是你啊。”
满宝一点自觉都没有,还点头道:“我是好人,从不往宫里夹带东西的。”
抱着盒子的白善微微点头,心里想到是,因为她要夹带的东西都可以让周小叔拿着,不过明路都可以用。
只是这一次他们需要做给别人看,不然他觉得,让周小叔把这玉雕带进宫里应该也不难。
吴公公对于他们的这尊老子像也很感兴趣,问道:“周小大夫,你为何不把东西送到道观里开光,而是要自己开光呢?”
满宝严肃的道:“自己来心更诚,也更灵。”
吴公公不知道信了没有,反正把人送到崇文馆后就不管了,但他还是多关注了她一些。
虽然知道周满应该不会害人和害他,但毕竟是担着关系的事儿,所以还是要多注意一些。
满宝和白善将老子像安放在东面,然后将盒子放到老子像前,捻了三炷香给它上香。
白善和白二郎见了,也习惯的跟着拜了拜,不一会儿,老子像前就扎了九根香。
白二郎问,“你还得念经吧?”
“没事儿,回来洗漱好后我念半个小时,以后早上也念半个小时就是了。”
白二郎总觉得她的态度很敷衍,但她这样的表现在宫里人看来却很虔诚,伺候她的宫女每天早晚来倒她的洗脸水和拿脏衣服时都看到周满跪坐在老子像前虔诚的念经。
她都不用翻经书,微闭着眼睛就能抑扬顿挫,一字一字特别清晰的念出来。
宫女觉得周小大人很厉害,所以没用几天,宫里上下不少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第1878章
羞
连长豫和明达都瞅准了空跑来看热闹,长豫伸手想打开老子像前的盒子看,被满宝伸手打掉。
满宝道:“开光未成,不许看。”
明达很好奇,“这里面是什么,你怎么这么看重,还特特的开光呢?”
满宝嘿嘿一笑,正要说话,就被长豫伸手抢答道:“我知道,那里面是你的生辰礼。”
说罢有些不服气,“你去年送我的礼物可没这么大费周章。”
满宝道:“知道什么叫礼轻情意重吗?”
长豫:“难道你给明达的就礼重情义轻了?”
满宝没和她说话,而是和明达解释道:“你上次不是说羡慕我们能出去游学吗?我就想着给你做个东西,说不定能保佑你的气疾不再犯,至少会减缓你的气疾,所以才和天尊老爷求一求的。”
明达对鬼神向来是敬而远之,既不相信,也不诋毁,因此乐出了声,眉眼弯弯的道:“谢谢你,但何必如此?”
满宝知道她不太相信,她自己都不太相信呢,只是东西的确是真的,她笑道:“试一试又何妨,不过是出入宫廷麻烦些,每日费上一个时辰的时间罢了。”
满宝拉着俩人坐在床边,没办法,她房间小,又新增加了一个小书架,这会儿没位置放多余的桌椅,更别说木榻了。
她对长豫道:“你又没生病,我就不给你费那个心了。”
长豫也不是很在意,她蹬掉了鞋子,盘腿坐在她的床上,点了点头后便小声问道:“你明天要去太医署上课?”
满宝点头。
长豫就将一个扇坠拿出来给她,微红着脸道:“那你路过国子监的时候替我给他。”
虽未指名道姓,但满宝还是听懂了,她惊讶得不行,“你怎么又主动给他送东西了?”
“什么叫我主动的呀,这一次可是他主动的,”长豫道:“昨日老五出宫后再回宫,给我带回来了一些东西。”
明达就乐出声来,笑道:“何止是一些啊,是许多。”
她对满宝道:“大概是昨日没碰上你,或是知道托你带东西不方便,所以他特意在宫外堵了五哥帮忙。”
五皇子快要成亲了,皇帝似乎是想赶在太后之前将五皇子嫁……开府出去,所以最近正在准备他的婚事,连婚期都定好了,六月初一,很好的日子。
本来因为徐雨的事件,皇上想让他尽快去就藩的,连时间都算好了,六月初五就是个好日子。
朝中大臣也纷纷赞同,礼部和工部那边都在准备他就藩的事宜,吏部也已经在挑选王府长史等。
事情发展得太快,五皇子满心不舍也不好说,杨贵妃哭得不行,不过她没找皇帝哭,她找皇后哭。
皇后到底怜惜她,被哭了两天后就和皇帝吹枕头风,最后皇帝终于同意五皇子开府成亲后先留京城一个月,也让新王妃熟悉一下皇族,七月再去就藩。
杨贵妃这才好了些,开始专心给她儿子准备大婚事宜。
她只有这一个儿子,本来她兄长侄子们还在时,他成亲,杨家那边肯定要给一份不少的礼,那样开府会宽裕很多。
杨贵妃有不少钱是存在娘家那里的。
结果杨家被流放的流放,被赶回老家的赶回老家,家产也全都被抄没,本来属于她的那份钱自然也流进了皇帝的口袋里。
要是要不回来了。
所以五皇子成亲,杨贵妃只能拿出自己的体己来给五皇子,皇帝和礼部准备的聘礼到底少了些,最主要的是,孩子去就藩还需要很多东西呢。
杨贵妃的体己一部分是自己拿着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在皇后手里。
她被父兄送给皇帝时年纪太小了,只有十三四岁,而当时皇后已经做了母亲,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所以就把杨贵妃带在了身边。
后来杨家源源不断的给杨贵妃送钱,本意是让她经营宫中的人脉关系,但皇宫被皇后打理得很好,她很少有需要花钱的时候。
正巧当时皇帝才登记不久,正是最艰难的时候,杨贵妃不懂外面的事,但宫里日子难过她却是看得到的,所以当时她给了皇后不少钱。
皇后都给她记着了,一部分花在了宫中的花销上,后来宽裕后给她补上;一部分则拿去经营外面的产业,算她的分股。
杨贵妃几乎不管这些事,因为杨家是真的很有钱,她这一辈子为各种各样的事烦恼过,就是没为钱烦恼过。
直到她娘家被抄家,她这才哭着去和皇后拿钱。
明达知道的多些,但她很少背后议论人,长豫却对这些消息很感兴趣,和满宝咬耳朵道:“这次,杨贵妃又给五哥好多钱,让他出去买些东西,先让人带到封地去,以免那边什么都没有。”
她刻意压低了声音道:“听说还买了不少东西要给杨家送去呢。”
杨贵妃娘家那一支被抄家了,虽然女眷和孩童不用流放,只是被赶回老家,但家产尽没,日子肯定不好过。
杨贵妃虽不谙世事了些,可不代表就不知道这些猫腻,所以特意让五皇子带些钱出去照应一下娘家。
但她到底还是太嫩了,这些事能瞒得过谁去?
以为让五皇子借着买东西的档口往外花钱宫里就不知道了吗?
但其实皇帝皇后,甚至太子等人都知道了,连明达和长豫这样两个公主都能听到风声,更别说宫外的那些消息灵通的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