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满宝道:“你又不是不回来了。”“就是啊,”白二郎咳咳道:“那什么你总要回来的吧,还有逢年过节呢。”
“能够逢年过节回京的藩王有几个?”五皇子苦笑道:“你们别看三哥总是动不动就往京城跑就以为我们也可以这样,没有父皇和朝廷的同意,我们是不能擅离封地的。”
“连父皇和母后过寿我们也未必能回来齐的。”五皇子惆怅道:“所以我们将来未必能再见。”
“你放心吧,肯定能见的,”满宝依旧自信满满,“你不能来看我们,我们可以去看你呀。”
白善琢磨起来,“去你的封地上玩儿,想想也很不错,毕竟你是那儿的老二,吃得好,住得好,肯定也玩得好。”
五皇子问,“我是老二,谁是老大?”
三人齐齐看着他,五皇子回神,“哦,对,老大是父皇。”
他心底积累的那些情绪通过这么一通瞎聊散得一干二净了。
他摇头笑了笑,和三人打过招呼后转身去见其他的朋友和兄弟姐妹。
等他终于依依不舍的上马时,太阳都升得半高了,满宝觉得有些晒,将手掌撑在脑门上道:“送别竟然要送一个多时辰。”
这也是白善见过的最长的送别,他将手中的折扇打开帮满宝撑在头顶上,叹息道:“其实五皇子说的也没错,这一去,未必就还能再回京城。但这其实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应该是无诏不得擅离封地。不然,除了京城,天空海阔,到处去玩也不错啊。”
满宝这才想起来,“嗯,这条规矩听着似乎是挺可怜的。”毕竟一辈子要在一个地方呆着呢。
白二郎顺嘴问,“你要不要替他们张目张目?”
满宝和白善就毫无感情的瞥了他一眼。
白二郎问:“干嘛这么看着我?”
满宝道:“有代价便有所得,他得了那么大一块封地呢,子子孙孙都享受百姓供养,这是他需要付出的代价。”
白善点头,“取笑了,这个郡王明日去那个亲王那里转一转,后儿去另一个郡王那里住一住,他们搞起串联怎么办?”
造反的话,这个罪算谁的?
满宝是脑残了才会就此事发表意见。
“什么串联?”站在最前面将五哥送走的明达公主提着裙子走上来,只听到了最后一句话。
满宝三人立即摇头道:“没有什么。”
白二郎上下打量明达后道:“明达公主,你身体还真的好了许多呀,看,脸色都红润了许多。咦,更红了。”
白善和满宝:……
第1951章
过来人
过来人白善盯着白二郎看,过来人满宝也盯着明达看,半响,俩人默契的转开目光,给他们找借口,“太阳太晒了吧。”
白二郎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下天空,当然不会直视太阳,但感受了一下,虽然是有点儿晒,但也不至于一会儿就晒红了吧?
白二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时,明达已经扭头和满宝道:“我们要回宫了……”
成功转开话题。
白二郎挠了挠脑袋,安静的站在一旁,等明达和满宝告别走了才问白善,“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白善稀奇道:“你还会在意这个?”
满宝则对白二郎道:“我听长豫说,陛下要给明达选驸马了。”
白二郎心一堵,忍不住嘀咕,“这也太小了,急什么呢?”
满宝继续道:“太后病体越发重了。”
白二郎便不说话了。
明达和长豫上了马车,杨贵妃也抹着眼泪又看了一眼路的尽头,确认真的看不到儿子后便也扶着下人的手上车。
太子带他们回宫。
满宝等一众来送行的人等退后等太子他们的车架都走了才纷纷打了个招呼各自上车去。
今天是休沐日,礼部就是这么贴心,选的好日子都正好赶上休沐,只是来的人也不多,除了宫里,也就杨侯爷一家来送人,还有就是两个五皇子以前交的好朋友,以前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全都没出现。
白善坐上马车,和俩人道:“这就是人情冷暖。”
满宝点头。
白二郎正走神,没理他们。
满宝便和白善对视一眼,俩人当着白二郎的面挤眉弄眼起来。
白二郎许久才回神,回神就看到俩人正望着彼此,也不知道用眼神在说着什么。
他牙酸了一下,道:“你们二人能不能停歇一会儿,外面景色也不错的。”
白善问:“外面有什么景色?”
“怎么没有,外头这么多好吃的。”白二郎说完撩开窗帘往外看,这才发现外面是旷野,他一呆,“这是去哪儿?”
白善和满宝默默地看着他道:“姜先生在城外建了间别院,邀请先生过去住两天避暑,是谁今儿一大早就在念叨着了?”
他们是早就商定好送完五皇子就去姜先生的别院的,因为就是这么巧,他们在同一个方向。
因为白二郎出乎寻常的忘事儿,从姜先生的别院里回去以后,满宝和白善悄悄的在花园里碰头。
满宝:“不知不觉师弟都快十七了。”
白善:“……是三师弟。”
满宝继续:“的确也该说亲了。”
白善则是想了想道:“不容易,陛下很宠明达公主,怕是想给她说一门家世极好的亲事。”
满宝想了想,觉得还真有可能,恐怕皇帝认为的好就是家世第一,相貌第一,才华第一,人品第一。
“看明达的意思吧,”满宝想过后道:“还有皇后在呢,我觉得皇后会听明达的意思,而且二郎也不差呀。”
白善点头。
虽然他经常嫌弃他,但自家的师弟自己说可以,真和外面的人相比还是很不错的。
俩人对视一眼,满宝道:“明达那里我去问。”
白善便道:“那白二那儿我去问吧。”
白善这会儿才觉得怪异,小声道:“怎么觉着我们是他长辈呢?”
满宝嘿嘿一笑,“我们是师姐师兄啊。”
他们决定保密,但不到半天,家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庄先生对于弟子们从来都是放养,他们想去做的事儿只要不是太有危险,或是违反了法律和道德,他基本上都是听而任之,偶尔还会给他们提一下建议。
所以对于两个弟子想要做媒,还“胆大包天”的想让他们师弟成为驸马的事儿他没有阻拦,只是提醒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才是名正言顺的。”
刘老夫人只沉吟了一下便道:“说起来二郎年纪也不小,的确应该说亲了,我写信让你堂伯来一趟吧。”
白大郎也很快知道了,到底年轻,还没绷住脸色,张着嘴巴半响才回过神来,然后和刘老夫人道:“堂祖母,这不好吧?”
刘老夫人笑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呢,有什么好不好的?你师妹和弟弟们也就这么一说,不过二郎的确该说亲了,他现在好歹是崇文馆学生,就算是说不上公主,也可以说别的家世相当的姑娘,那么大的事儿你也做不了主,不如让你爹来一趟。”
白大郎便想起他学里同窗的提议。
其实他弟弟现在京城里还真勉强算得上个香饽饽,他们家钱财不少,也是世家旁支,他们家虽只有兄弟两个,却都是嫡出,他在国子监读书,他弟弟更是混进了崇文馆做了太子伴读。
以前还不显,现在太子生了长子,地位越发稳固,若无意外,他将来登基做了皇帝,那他弟弟凭着曾经伴读的身份会走得比别人更顺一些。
所以今年便有不少同窗玩笑着要和他结亲,家里有妹妹和堂妹的同窗也是不少的。
白大郎一直没应下,是因为觉得弟弟还跟个孩子一样不开窍,可现在想想,他年纪到了自然就开窍了。
不过看来还是不能应下。
白大郎看了眼白善和周满,这俩人运气好得很,说不准真叫他们办成了呢?
白大郎一脸恍惚的想,所以他还有可能和皇帝成为亲家了?
老周头都知道了,他悄悄和钱氏道:“我刚才仔细的看了看,别说,二少爷抽条起来还挺俊的,说不准真能招到公主。”
钱氏:……
老周头说完就砸吧嘴道:“不过我也仔细看了,论来论去,还是我们家女婿更好看点儿。”
钱氏叮嘱道:“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可别往外说,不然让人听见了不好。”
“我知道,我也就和你说,”老周头道:“况且我能和谁说去?你该让老五他们注意点儿才是。”
周五郎他们才不会往外说呢,自从满宝得了太子的赏搬到这里来,她又当官以后,周立君就说过,家里的事儿,就是晚上多做了一道菜这样的小事儿也不能往外说,外人问起来就装哑巴。
别看是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门禁和口风也有松和紧的区别,立君京城出入一些后宅,没少看见有人四处游走着打听各家的消息,简直是防不胜防。
第1952章
自信
满宝不常住在家里不知道,周五郎却是知道的,他们刚住进来时便有很多人希望上他们家角门上来,有卖货的,也有借东西送东西的,有时候什么借口也没有,就是敲了门和他们蹲在门边说话。
周五郎和周立学他们几个一开始不知道,还当是邻里热情呢,这不就跟在村里一样的吗?
大家有空了蹲在一起唠唠嗑。
后来周立君跟着刘老夫人学了一段时间管家,后来就不许他们再往外说家里的事儿。
可以和人蹲在门口唠嗑,说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说家里的事儿,哪怕说今日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人踩着了瓜皮摔了个四仰八叉也是可以的。
要是有人不懂看脸色适可而止,那就反问回去,就问他们家主子的事儿,什么秘密问什么。
这样一番操作,一个多月后就没人再在周宅的后角门里叫门和老周家的人唠嗑了。
现在偶尔看门的下人们会说说话,但刘老夫人管家严格,所以下人也不会把主人家的事往外说。
所以消息很好的被圈在了周宅内部,不过除了当事人白二郎,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吃晚食的时候,容姨甚至特地给白二郎做了一道红烧狮子头,而小钱氏让满宝端了一碗蒸肉过来,俩人的说法竟然出奇的一致。
满宝道:“我大嫂让你多吃点儿,吃得多长得壮……”才好娶媳妇。
白二郎坐在饭桌边很怀疑,“这是给我的?”
满宝点头。
白二郎瞥了一眼白善后问道:“不是给白善的?”
“不是,”满宝强调道:“就是给你的。”
将菜端上来的丫鬟也笑道:“堂少爷,容姨的这道红烧狮子头也是给您做的。”
白二郎就认真的心算起来,“不是呀,我生辰还有三个月呢。”
白善让人给满宝添一副碗筷,见他还在纠结,便道:“给你就吃吧。”
白二郎听着这话总觉得很不对劲儿,他夹了一个大丸子,看看白善又看看满宝,最后扭头去看庄先生,迟疑的问,“先生?”
庄先生就笑着颔首道:“吃吧。”
白二郎觉得就算白善和满宝会坑他,师父应该也不会,于是一边抬着眼看他们,一边咬了一口。
满宝看着也想吃,于是从下人手里接过自己的碗筷,干脆就在这边吃了。
那边老周家人看满宝一去不回便知道她在那边吃了,于是也不再等她。
白善一直没找白二郎,直到他们进宫以后。
俩人一个房间,晚上灯一灭经常说些小话,今天晚上自然也一样。
白善问道:“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妻子?”
白二郎也刚躺下,拿着蒲扇正在扇风,闻言叹息道:“你们平日里在我面前恩爱也就算了,这是分开的时候也要表现恩爱?”
白善道:“谁跟你表现恩爱了,这是个问句,而且就是字面上的问话,所以请回答吧,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妻子?”
白二郎惊奇不已,拿着蒲扇半坐起来,隔着朦胧的月光看向对面,“稀奇啊,你这是关心起堂兄来了?”
“不,”白善沉静的道:“我是在关心师弟。”
他道:“作为师兄,关心师弟的终身大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吗?俗话说得好,长兄如父……”
白二郎一听这话就气得丢下蒲扇,伸脚便跨过两张床踹他,白善往里一滚就避过了,哈哈大笑了两声,然后道:“好了,好了,不逗你了,我是认真问你的,你心里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白二郎哼了一声,继续躺回床上没说话。
白善就撑起脑袋遥遥的看着他,只是夜里只看得到人的轮廓,看不清人脸上的表情。
“喂,我们师兄弟这么多年,有什么话不能和我说的?我连你七岁了还在尿床都知道……”
白二郎瞬间炸了,跳起来蹦过去就要揍他,白善只伸起一条腿,“你可别来,我功夫比你好太多了。”
白二郎气呼呼的,却还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道:“我没有!那是个意外!”
他知道,那天他们去山里玩儿太累了嘛,他又喝了许多水,所以午睡时便爬不起来。
白善嘿嘿一笑道:“所以你有什么不能说的?既然你不说,那我就直接问了,你是不是喜欢明达公主?”
白二郎就坐在他的床边,半响后才叹气,“喜欢不喜欢的,我也求不到她呀?”
“你求过了?”
白二郎在黑暗中摇头,道:“书上不是写了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是不能确定可以过长辈的那一关,我和她求,岂不是在害她?”
白善深以为然的点头,“我们家这边的父母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皇帝皇后那一边。”
白二郎踩着床板回自己床上躺下,继续拿着蒲扇扇风,“这不是废话吗?”
“但明达公主愿不愿意问题还是很大的,”白善问白二郎,“我是说,明达公主若是也有意,你打算如何?”
“那我就去和陛下求亲,”白二郎架着腿摇了摇,还是很有自信的,“我除了读书上差一些,其他的应该也不差了。”
白善没想到他的自我认知是这样的,一时惊奇不已,“你以为自己的短处是读书上差一些?”
白二郎沉默了一下后道:“好吧,是差得有些多,可那是和你们比,我和封宗平他们比了比,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白善:“……所以家世什么的?”
“家世上不差什么吧,”白二郎从小在村里就是霸王一般的存在,整个七里村,包括附近的大梨村等好几个村庄,除了白善和周满外,没别的小朋友可以凌驾在他之上,就算到了益州和京城,他也从没有怂过。
很少有人能在家世上欺负他,怕什么呢,大不了回家继承他爹留给他的田产。
白二郎继续摇着蒲扇念叨:“我相貌也不错的,人品更是没得说,就是读书差点儿,偏明达公主又很喜欢读书,她要是和长豫公主一样不喜欢读书,只喜欢吃就好了。”
那样他一定很有信心。
白善翻了一个身道:“得了吧,我觉得你有这个确定挺好的。”不然还不得上天啊。
第1953章
坦诚
明达比白诚还要坦诚,满宝一问她便点头道:“我是挺喜欢他的。”
满宝不免好奇,“你喜欢他什么?”
明达忍不住笑了一下才道:“我觉得他和你很像。”
满宝:……她哪里像白二了?她明明那么聪明!
明达便笑眯了眼道:“就是这样,这股劲儿很像,而且他不仅健康还快乐,我知道,你不怕我们,他也不怕我们,所以你们都没想从我们身上得到些什么,我跟你们做朋友很开心,我身边很少有这样的人。”
明达没有明说的是,她身边不是很少,而是只有他们这二三人而已。
就是长豫姐姐,她们姐妹间感情深厚,但一开始,包括现在,她对她好,不止是因为她们从小的姐妹之情,也因为她是父皇和母后的女儿。
虽然明达并不在意这一点儿,但碰见周满和白二郎这样并不因为她是嫡公主便特意讨好,也并没有想从她身上得到什么东西的朋友时也分外的珍惜。
她道:“倒也不是就一定要招他做驸马,就是觉得挺喜欢他的,看他和你们在一起便总是忍不住发笑,心里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