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65章

    其中最受欢迎的女孩是玛伊莎,虽然她已经答应了一个少年的求婚,但依旧有不少少年不死心,天天在村子里堵着玛伊莎,希望她能够再考虑一下。

    不仅满宝,白善也看得津津有味,天天都蹲在墙头和满宝一起看玛伊莎被别的少年堵在路上,然后玛伊莎的未婚夫就和他们打成一团。

    好在都没有很重的伤,最多需要一些活血化瘀的药酒擦一擦。

    因为不是很严重,村长难得见死气沉沉的村子重新活过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没有狠管,多是训斥他们一顿,又罚他们去放牧了事。

    白善兴致勃勃的看了两天后总算觉出不太对来,不由问村长,“怎么都是少年们在争,他们的父母都不管吗?”

    村长就道:“又不能生孩子,孩子们想和谁在一起就和谁在一起。”

    他顿了顿后还是忍不住道:“以前玛伊莎是要定给我的三孙子的。”

    村长的三孙子也是打架的人之一,不过他还是争不过就是了,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将来也不会有孩子的负担,玛伊莎很从心,就选了一个她觉得长得最帅气,她最喜欢的人人嫁了。

    她的父母也没有反对,反正将来也不会生外孙,两个人都不算很懒,将来自然能自己过好日子,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反正等他们死了也就什么都没了。

    白善若有所思,“原来有子嗣竟能平添这么多烦恼?”

    满宝却道:“但没有子嗣,他们也会少去许多约束。”

    这倒也是,好在丹石村偏僻,而村民们都不太想出去与人交际,哪怕现在外面没有看守他们的人了,他们也没想过迁徙到别处去生活。

    只在这一个村子里,就是少了将来子嗣的约束,也生不起乱事来。

    而且村长还是很有威望的。

    白善就已经找了有威望的村长谈好了出去寻找陨石的价钱。

    村长感念周满对他们的照顾,因此不打算要钱,只要白善负责他们出去的吃喝就行,其他的报酬一概不要。

    白善当然不会就此亏待他们。

    第2292章

    伏笔

    村长给他们选好了人,然后就给准备食水和车。

    马他们整个村子里也只有两匹,还是放牧的老马,所以没有给,白善他们自己有马,直接套上车就能用。

    这一次因为是自己算出来的方位,不一定准确,所以白善做了不少的准备,毕竟不知何时能找到。

    不过他也和村子里的人说了,“我们带的食水,只要出去半个月还没消息我们就会回转,因此最晚一个月会回来。”

    要是超过一个月他们没回来,那他们就是找到地方了,要么就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满宝见莫老师那边没有消息,便也由着白善如此安排。

    于是一行人先行出发。

    白善选定的两个方向是根据已知的天坑方位和村民们的印象来确定的,但不说时日已久,记忆会出错,就说天上的方向和落到地上的方向也是千差万别,所以白善也做好了要找很久的准备。

    因此,他们对在路上遇到其他人和村镇一点儿也不意外。

    丹石村的人久不见外人,一看到外人便下意识的低下头去躲避。

    但出来的青年男子身上并没有缺陷,他们看上去就和所有的西域人一样,最多是瘦一些。

    所以遇到的人并不关注他们,反倒是白善和周满更引人注目,他们两个长得太好了,而且气质好,所有人的目光就不由被他们吸引过去。

    白善和满宝并不躲避这些人的目光,拿出一些绢布要求借宿或购买食水,住下后就和他们确定方向,顺便打探消息,“听说很多年前天上落下了三个大火球,在地上砸出了三个大坑,你们见过吗?”

    有人直接摇头,“没见过,那是天降的厄运,王国为此灭国了。”

    白善:……高昌明明是被高昌王作没的,关陨石什么事儿?

    但也有人兴奋的道:“看见了,那天晚上我没睡觉,天降流火,砸下来后大地都震动了。”

    白善就好奇的问,“你看见落下的方向了吗?我听说天坑里带着宝石,想要见识一番。”

    “哎呀,听说那宝石带着毒,可不敢去看,”那人道:“而且谁能找到呢?当年阿伊老爷找了很久也只找到了一处。”

    阿伊老爷是他们这一片领土的贵族老爷,当年那块石头就是通过他的手进献给了大王子,又从大王子的手上到了侯集的手上,再送到太子手上。

    不过很可惜,他都等不到太子清算,早在大王子察觉到这块石头有问题时他全家都被大王子找了个罪名关到大牢里,都没等到高昌国灭就死了,全家都没了。

    现在这片领土没有贵族老爷,直接由安西都护府管辖。

    白善问不出有用的信息,便左右看了看,见护卫们都各自忙碌去了,身边只有一个大吉在一旁护卫,便提起另一个话题,“听说更西边的地方有一个国度医术很厉害,那里的人不仅能预防治疗天花,也会解毒,或许能解这样的毒呢?”

    大家对这个毒已经不是很感兴趣了,连着说了三年早说腻了,倒是对现在风声很大的天花大感兴趣。

    因为交通闭塞,所以消息传播得很慢,在白善他们看来已经过去半年的天花已经是过去时了,但西域这边的普通老百姓刚刚听说中原爆发天花不久。

    所以被问到的人看了一眼白善和周满,自以为了解的点头问道:“郎君和小娘子是想找那个国家的人去治疗天花吧?”

    白善笑了笑,没有否认。

    西域的人忍不住腹诽,都说汉人的心肠很弯曲,果然没错,明明是冲着天花去的,却非说要找天降的石头。

    他就说嘛,有毒的石头,大家是有多远就离得有多远,为什么还要去找?

    原来他们的本来目的是天花呀。

    他们没听说过这个国家,但听着似乎很厉害的样子,于是忍不住问起来,白善就把他们三努力了许久编撰出来的故事绘声绘色的告诉他们。

    传说西方有一个国家,那里鸟语花香,植物繁茂,药草也很齐全,因此那里有许多医术高明的人,许多的疑难病症在那里都是寻常病症……

    这个开头是白善想的,当时满宝和白二郎听的时候就觉得那个国家得多倒霉,才能让许多的疑难病症成为寻常病症。

    不过这个开头显然外面的人很喜欢,只是一开头听故事的人就已经心向往之,等听说他们那里有一种种痘的方法,就是让牛染上天花,再把牛身上的痘接种到人的身上,然后人就可以一辈子不受天花的侵袭。

    听说那个国家的人出生后都要接种,所以他们能够不惧天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怕疫病。

    听故事的人越发向往起来。

    除了大吉。

    虽然早已有猜测,少爷他们来西域怕不是真的要找什么种痘之法,但真的听到这个故事,大吉还是晃了一下神。

    对于这样的故事开头他再熟悉不过了,以往少爷会说这么详细的故事时,多半是有目的的。

    大吉知道,但其他人不知道啊,等白善他们离开,这个故事就在村庄内广泛传播,很多人都对西方那个国家心生向往,然后从村子传播到了集市上,又慢慢传播往他处……

    等西州的人隐约听到这个故事时,故事已经被传播进化了不知多少遍。

    当然,最先得到此消息的是郭将军。

    说真的,使团住在他的西州城里,要说他心里一点儿不疑惑是不可能的,明明之前他就已经四处打听过,根本没有听说过哪个地方有种痘的方法。

    而且他本人对这种方法也嗤之以鼻,面对天花只有躲的,哪里还有上赶着去种的?

    但是皇帝和朝廷似乎对此法很信服,他也只能招待使团,可使团里周满和白善离开,其他人却住在西州内不走,每天就在城内搅风搅雨,说真的,就算是他自诩足够了解皇帝,有时候也忍不住怀疑起来,皇帝派来的这个使团真的是冲着什么种痘来,而不是冲着别的什么来的?

    而就在这时候,他得到了手下的禀报。

    郭将军惊得当即从座椅上坐了起来,“你说什么?”

    第2293章

    传言

    亲兵跪在地上回话,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儿迷茫,因为当初四处去打听种痘之法的人中也有他一个,当时别说种痘之法,连天花的治法都没打听到一个。

    在中原,得了天花虽然基本也没治,可好歹大夫还是能拿出一两张方子来的。

    但在西域这边,得了天花这样的疫病,基本上会全杀了焚毁,以免疫病传播开来,他们连药方都没打听出来一张,更别说防疫的方子了。

    可是现在……

    亲兵道:“是一个来西州卖狼皮和羊的商人,他从庭州来的,知道有人在打听治天花的法子,以为有赏钱可以领,所以就过来领赏了。”

    郭将军就坐在了椅子上,问道:“不会是瞎编的吧?”

    亲兵可不敢下结论。

    郭将军顿了顿后道:“把人叫来,我亲自问。”

    亲兵就领命而去。

    “……传说极西的地方有一个佛国,那里的人神力高深,人人都会医术,很多疑难杂症都能治好,天花就更简单了。”

    郭将军瞬间没兴趣了,靠在椅子上想,还佛国呢,这话一听就是胡编的。

    商人继续道:“听说那边有个办法,就是把天花种在牛的身上,等牛发出痘来,再把痘种在人身上,那里的人都是一出生就种痘,所以一生都不会得天花……”

    郭将军不由又坐直起来,眯起眼睛思索起来,“真有这样的国家?”

    商人自信的道:“当然有了,大人,这样的传说只有一些老人才知道的,小的能知道是因为人缘好,听说这里有大人在问这事儿,小的才千里迢迢的特意赶来……”

    郭将军明白他的意思,看向一旁的亲兵。

    亲兵就拿了一卷绢布给他。

    商人一把紧紧的抱住,没想到这个消息还真的能换钱。

    郭将军问,“那个国家在哪儿?”

    “在极西的地方。”

    郭将军:……

    他运了运气后问道:“知道这件事的人多吗?”

    “不多,都是一些老人,因为活得久,见过的人多,这才从过路的一些商人那里听来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郭将军就挥了挥手,没兴趣听下去了,他指了亲兵道:“把他带去使团那边,交给他们。”

    商人悚然一惊,抱着绢布瑟瑟发抖起来,“将,将军,这赏钱我不要了。”

    郭将军:“……你拿着吧,本将是这么小气的人吗?让他带着你去另一处领赏钱,就把你对本将说过的话再说一遍。”

    于是商人就跟着亲兵去了一趟庄先生他们的院子。

    白二郎他们比郭将军可大方多了,他们问了更多详细的问题,然后就送给商人一整匹绢布。

    让人把商人送出去后,庄先生便看向白二郎,“这个故事是你们编的?”

    白二郎下意识否认,“不是!”

    他们明明说的是一个鸟语花香,国力丰厚的国家,可不是什么佛国和神国。

    庄先生却有些怀疑,实在是这故事听着很有些熟悉的味道。

    他怀疑的目光不断的扫过白二郎,最后还是没再问这事儿,而是道:“既然有了消息,那就让人出去打听一下,看能不能打听出更详细的来。”

    他顿了顿后道:“白善他们也在庭州方向,说不定能知道更详细的信息也不一定。”

    庄先生虽然是打着游学的心思来的,但也是真心想找到防治天花的法子,可现在看来,所谓的防治天花的方子似乎也是几个弟子弄出来的。

    庄先生皱了皱眉,但见到聂参军和魏行人他们赶了过来,他便露出笑容,将这些思虑暂时压了下去。

    聂参军很兴奋,“庄大人,听说种痘的事有消息了?”

    庄先生笑着点头,“不错,还多亏了郭将军,他一直派人在外头打听此事,现在隐约有了些消息。”

    将那商人说的故事去头掐尾,只留下关键部分告诉他们。

    聂参军眼睛发亮,“还真有这样的法子,那我们找到这个西域小国不就能得到方子了?

    魏行人他们却没有这样的信心,俩人道:“西域的小国何其多,这不清不楚的,只说是极西之地,连个国家名字都没说,上哪儿找去?”

    “而且越往西越不安定,也越加寒冷,继续往前去,只怕经年不能回转。”

    虽然他们已经准备好两年时间耗在西域的路上,却不代表愿意长时间流落在西域诸国,就算钱多,他们也依旧怀念京城的安逸。

    庄先生则是思索了一下后道:“满……周大人也不可能长久的离开京城,而且还有白二呢,他总要回京的,现在主官不在,等她回来再商议此事吧。”

    庄先生顿了顿后道:“说不定他们那里有好消息也不一定。”

    魏行人他们突然就好似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也是,还有白诚在呢。

    他可是明达公主的驸马爷,别人可以在外面晃荡几年不回京,他却不行,明年明达公主出孝就可以成亲了,他总不能不回京。

    于是聂参军和魏行人等人都高兴起来,安心的走了,还是等周大人回来再商量此事吧,不过他们也可以在附近打听打听。

    这个消息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聂参军他们有心打听,还是能打听出一些消息的。

    虽然听到的故事都有差异,但关键点却没变,在极西之地,的确有一个国家的人知道怎么种牛痘,听说那个国家的人出去从不惧怕天花。

    听着就很让人羡慕。

    不仅让聂参军他们羡慕,西域和草原上的人更羡慕。

    西域和草原上的牧民们有骏马,人也勇武有力,但为什么总是打不到中原去?

    他们当然不觉得是自己战力有限,智谋不足,他们认为是天花这类疫病限制了他们。

    他们入关是很危险的,极有可能会得天花一类的疫病,所以他们才进不了中原的。

    没错,就是这个原因。

    聂参军在打听消息时听到这些细碎的议论,心中颇为不满,回来就和庄先生他们道:“陛下对他们如此优厚,他们却无感念之心,竟还想着进中原,简直是其心可诛。”

    第2294章

    升级

    白二郎却道:“天花本就是从外国传进中原的,他们要是怕得天花,那应该不去西方才对呀,越往西,那边得天花的人越多吧?”

    聂参军读书少,只知道天花可怕,还真不知道天花是打哪儿来的,不由偏头问,“天花是西域传到中原的?”

    因为满宝是大夫,白二郎跟着他们翻找过一些医书,加上她和白善的议论,所以他知道的多些,他点头道:“是啊,据说是汉时和西域打仗,战场上死的人太多了,疫病横生,有士兵得了疫病,那病好以后满脸的麻子,这才叫了天花这个名字。”

    “这病是跟着士兵们传回中原的,后来这种病就不知为何总是不断绝,”白二郎顿了顿后道:“我听满宝说起过,它特别的厉害,一粒活着的痘浆落在地上,即便是灰尘掩埋,太阳暴晒,雨水冲刷,它也有可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聂参军等人悚然一惊。

    “而且它还能寄存在别的动物身上,所以总是不知何时就爆发出天花来。除非每个人体内都有过天花的种子,不然这病基本不能断绝。”

    聂参军等人就沉思起来,从没有哪一刻,他们觉得那张牛痘方子这么重要过。

    于是聂参军用心的打听起来,虽然消息依旧很少,但还是打听到一些的。

    他一边记录一边疑惑,“郭将军一开始是不是不上心?虽说有些难打听,但也不至于真的一点消息也听不见吧?”

    庄先生垂下眼眸道:“西域不安定,郭将军那么忙,恐怕精力不在这上面。”

    聂参军想着这段时间忙碌的安西都护府,觉得庄先生说得对,不过心底还是有些不满。

    觉得郭将军没有把陛下的旨意放在心上,不然何至于需要他们跑这一趟?

    虽然他们这一趟也不亏。

    但没等聂参军表达一点儿不满,郭将军亲自领兵出征了。

    当然了,这些跟他们使团关系不大,都护府只派了人过来提醒他们最近没事儿不要往西边和南边去。

    他们要打龟兹了,使团的人要是跑去那附近不小心被误伤了,那就只能为国尽忠了。

    庄先生出面应了下来,将人送出去后便回头看白二郎几个,“听到了吗?”

    白二郎还没说,聂参军已经不客气的哼道:“庄大人,郭将军也太傲了。”

    庄先生就笑道:“他也是好意。”

    这段时间他们隔空打擂台,把他前段时间对刘焕做的基本都还了回去,偏出面的都是白二郎四个小青年,让郭将军诸多手段都用不出来,偏他儿子又不站在他这边,想让他们“小年轻”来个冲突都不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将军能派人来提醒他们一句已经是难得。

    但郭将军显然没这么好心,在儿子的提醒下不得不派人去知会使团一声的他哼了一声,和郭诏道:“我们说了,他们未必领情。”

    郭诏却道:“父亲,他们领不领情是他们的事,我们都护府却是尽到了责任,这就可以了。”

    他不想父亲在纠结旧仇,扯开话题道:“父亲,通道已通,信也早送出去半月有余,现今应该到了玉门关,不知道朝廷可会派兵来援助。”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