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79章

    满宝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

    满宝顿了顿后道:“他们的军饷不足,粮草也偶有被克扣,因为大环境下默认的规矩,户部给他们的军备从来都是不足的,所以他们的吃穿基本看主将的能力和良心。”

    “安西军能力不差,有战利品,但郭将军很少给下面的人,所以安西军很穷,这些东西他们拿着不亏心,我们却不行。”

    这么一说以后满宝再把手上的东西放进箱子里时就不心疼了,她道:“而且我们的身份也不能私吞战利品,你看侯集,他当初和太子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起因不就是他私吞了许多从高昌国缴获的金银珍宝吗?”

    满宝道:“别看这是约定成俗的规矩,但也要有度,郭孝就是因为没有度,陛下才不喜他,虽然一直用他,却一直未曾封侯。”

    玉门关的蒙将军算起来官职还在他之下呢,人家却早已经封侯了,仅从军功来看,郭孝的军功并不次于他,差的不过就是军心这一点儿。

    约定成俗的东西再成了世俗,它其实也是违法的。

    周立如一想到侯集的下场,立即将东西放进去了,连连点头道:“小姑你说的没错。”

    满宝便笑了笑后道:“当今也不是小气的人,阿史那将军更是谦和,等我们回到京城,陛下肯定有赏的。”

    白善也点头,“御赐之物不是更加荣耀吗?”

    于是让大吉悄悄的将东西送去给了阿史那将军,让他记入册中,不必宣告于军中,以免已经分了战利品的安西军不安。

    阿史那将军也怜惜安西军贫困,他们若是又贫又弱也就算了,偏他们是又贫又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从不惜命,更显可怜,所以他也悄悄的收了,没有宣告出去,只是忍不住和身边的人道:“不愧是京中盛名的少年英才,陛下果然没有看错人。”

    第2329章

    摧军

    郭小将军勉强起身去送白善他们。

    他看了眼已经启程绵延而去的军队,再收回视线看蒙小将军和白善等人,郑重的道:“你们保重。”

    白二郎也欢快的道:“你也保重呀。”

    白善沉静的点头,“我们不在,军医不一定能帮你输血。”

    郭小将军:“……你们该启程了。”

    蒙小将军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上马看向白善几人。

    满宝也骑在马上,拢紧了身上的斗篷,天气越发的冷了,骑在马上更冷。

    天气虽转冷,但阿史那将军并没有打算在龟兹多待几天,召开全城大会之后的第三天就整顿兵马,直接顺着突厥人撤退的地方去,一路上攻下二十来座小城。

    是真的很小,也就一个镇那样大小,但这里地广人稀,这么一个地方也是一座城池的。

    这一次他没有想着收服百姓,所以速度要快很多,几乎拿下城池,收拢了粮草后就走,只在重要关口留守人员,其余人等都跟着大军齐齐进发。

    西突厥大惊,自觉才躲过一劫的疏勒国也大惊,立即增援边关城镇,结果阿史那将军依旧势如破竹,连下十二城。

    疏勒国内起了叛乱,直接内部换了一个国王,然后向阿史那将军上降表,表示认罪,并送上金银粮草以及美女。

    阿史那将军把美女送给了手下们,粮草留着自用,金银登记造册送回国库,然后就带着人朝于阗而去。

    从疏勒到于阗,顺着徒多河走就可以,比龟兹到于阗近多了,中间沙漠路程只有两天而已。

    于阗国王听闻大军要来于阗,急得落泪,早知道就不听信谣言跟着龟兹和西突厥闹腾了,奶奶的,到底是谁说天神降罚于中原皇帝,让他染上天花了的?

    这像是得天花的样子吗?

    于阗国王也不敢怠慢,甚至顾不上和吐蕃的纷争,立即准备了一批粮草和金银珠宝给送去阿史那军帐中。

    满宝在医帐里看完今日生病的士兵,又检查了一些伤兵便用温水洗手,紧紧的捂着斗篷才出去看热闹。

    白善和白二郎他们都站在那儿看热闹,满宝凑上去,看了一会儿问,“阿史那将军还要去于阗吗?”

    白善道:“肯定去!”

    白二郎:“都收了人家的钱财粮草了。”

    “那又怎么样?”白善道:“总要亲见一下于阗国王,他当初跟着人兴风作浪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一点儿了。”

    他道:“因为他们,西域的商路断绝有一年了。”

    本来夏州天花疫情结束,商路就应该慢慢恢复过来了,就因为他们不断散发大晋不好的言论,又纵容手下的士兵劫掠过路的客商,这才造成商路断绝。

    甚至对大晋和陛下口出不逊,让大晋和陛下的形象大受损伤。

    阿史那将军的确决定去于阗国一趟,所以送来的东西照收,收了以后却还是拔营往于阗国去。

    于阗国王听闻之后失眠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爬起来起草了认罪书,然后哭丧着一张脸带着人去了边关,和阿史那将军的大军在边关碰上面。

    阿史那将军看了一眼他再次送来的粮草和金银,冷哼了一声后看向他送上来的认罪书。

    他思索了一下,便看了眼半空中的云层,乌压压的,看不太见太阳。

    心腹看到便贴心的道:“将军,似乎是快要下雪了。”

    阿史那将军就压着认罪书问,“将士们的冬衣还好吧?”

    心腹顿了顿后道:“还是有些单薄的,军中还有些从南边来的士兵,多有不适,最近医帐报上来生病的士兵也多了些。

    阿史那将军就敲了敲手掌下压着的认罪书,最后还是轻哼了一声后道:“请于阗国王进来见面吧。”

    心腹躬身而去。

    至此,在焉耆被并入安西,失去了王室,龟兹和疏勒换了一个国王,西突厥失去两部战士和十二座城池的土地之后,于阗国王暂且凭着送出去的认罪书和粮草金银保住了皇位和城池。

    他重新向大晋称臣,又从王宫的库房里找出许多宝物来交给阿史那将军,托他带回京城上贡给皇帝。

    当然,他还派出了一队使者跟随阿史那将军一起回去,他很有诚意的让使者去了京城再请一次罪。

    阿史那将军很满意他的识趣,这才收了东西带着人离开。

    满宝他们这一路见识不少,要不是于阗国王反应太过,他们说不定还能进于阗的王城看一看呢。

    他们惋惜的跟着阿史那将军回程,议论道:“听说于阗下去就是吐蕃和大勃律,过了大勃律就是天竺了,智忍大师最想去的就是天竺了。”

    白善再次惋惜,“可惜智忍大师他们没有随军,不然与他们同行,见上于阗国王,说不定还能让于阗国王帮忙穿过大勃律去天竺呢。”

    白二郎:“不是听说大勃律在和小勃律打架吗?”

    “他们打他们的,又不影响大勃律拉拢于阗国王。”

    满宝举目望着前方,有些激动,“我们要走这个大沙漠了吗?”

    白善点头,“我们走赤玉河,直接横穿沙漠回到龟兹,速度比绕道疏勒快一半的路程。”

    而从这里到龟兹,基本上都是沙漠,只不过沙漠里有一条断断续续的河,叫赤玉河,有这条河在,一路上就有绿洲,他们又才得了疏勒和于阗送的粮草,基本不用担心吃喝的问题。

    大军行军和白善他们一小队一小队的走是不一样的,两万人同进同出,基本上只要不遇上风暴,也不迷路,他们在沙漠里就没什么可怕的,连动物们都早早的躲开。

    满宝觉得,晚上露宿的时候,感觉天地间一片宁静,似乎整个天穹之下只有他们这些人一样。

    阿史那将军听到他们的感慨便道:“这是天冷的,蝎子耗子这些东西都藏起来了,等到天热的时候,别说只是两万大军,就是十万大军走过,它们也是会窸窸窣窣的。”

    所以不必有这种感慨。

    满宝几人:……

    阿史那将军没发现,直接问他们,“我要尽快班师回朝,待回了西州,你们随我回京吗?”

    白善不由问道:“那西州怎么办?若是大军离开,龟兹几国又反复怎么办?”

    第2330章

    安西都护

    阿史那将军道:“陛下应该已经派出新的安西都护,等我们回到西州,安西都护应该也到了。”

    实际上,此时新的安西都护还在京城里,他昨天才接到旨意,今天辞别亲友,明天才打算启程。

    因为战事正急,且两地距离太远,消息滞后,现在谁也不知道西州是什么情况,所以他不能久留,此次外放也不带家人,只打算带上护卫家将就去上任。

    他刚敲定好了跟去的人便有内侍来传旨,“国公爷,陛下在宫里设了家宴,叫了您一并进宫去用餐便饭。”

    谯国公想了想就带着妻子一并进宫去了。

    说是家宴还真的只是家宴,除了皇帝夫妻,也就太子和太子妃及几位公主而已。

    谯国公带着妻子行礼,皇帝笑眯眯的挥手道:“一家子人不必多礼,快坐下吧,让御膳房上菜吧。”

    太子则领着一群妹妹叫了声“表兄”,然后才分开坐下。

    皇家人吃饭当然也不是真的一句话不说,就只是吃饭而已。

    皇帝一边吃一边给柴威臣并没有太大的意见。

    大家平静的接受了,柴威也就平静的赴任了。

    第2331章

    友谊长存

    和柴威一起去西域的还有对郭孝的处理圣旨,皇帝对郭孝丢城的事表示很生气,他认为郭孝会丢城就是因为不谨慎导致的。

    明明龟兹的左丞已经一再提醒过要小心城内的人,结果他却还不上心,连巡逻的人都没多派几个,这才让城内的人与城外的人勾结在一起有了这件祸事。

    所以皇帝直接剥夺了他的官职。

    结果等柴威走出老远了,皇帝老爷子某天从大殿里出来,被外面的冷风一吹,他就驻足停下看这萧瑟的冬景。

    古忠连忙给他披上披风,小心道:“陛下,看这天是要下雪了。”

    皇帝就看了一眼天上的乌云,古忠说的没错,天的确是要下雪了,他这话才说了没多久天上就纷纷扬扬的下雪了。

    皇帝看着这雪半晌,最后叹息一声,吩咐道:“让中书省拟旨,恢复郭孝官职,派人去西州将人接回来吧,让礼部准备丧仪给他举哀。”

    古忠立即应了一声,心中也有些雀跃,陛下念情,这是好事。

    满宝他们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回到西州时新的安西都护还没到,郭将军已经收殓入棺,郭小将军要扶棺回乡还得等朝廷旨意,要是朝廷不容情,他要么将父亲安葬在西州,要么就只能辞官回乡了。

    郭将军的灵柩此时就停在龟兹的国寺里,满宝他们回到西州后的第二天就例行去国寺里拜祭他。

    用庄先生的话说是,“好歹相识一场,人已死,仇怨皆消,拜祭一番是礼仪。”

    于是白善等人就准备了丧仪前去拜祭。刘焕因为是亲戚,丧仪还要更重一些。

    郭将军死了,他和郭小将军反倒真的按照亲戚走动起来,再次见面就表兄表弟的叫了起来。

    郭小将军也走出了伤痛,也能和他们开玩笑了,“你我本来就亲,你又给我输了这么多血,更亲了。”

    刘焕深以为然的点头。

    白二郎在一旁道:“那我们也亲了,我们给你输的血是一样的。”

    白善则好奇的问满宝,“不是说近亲属不好输血吗?怎么刘焕可以给郭小将军输血?”

    满宝:“他们关系很近吗?”

    “当然了,”刘焕挺了胸膛道:“我祖母是他家的姑奶奶。”

    满宝算了算后道:“没事儿,中间隔了好几辈,岔开了,而且血都输了这么久了,现在都没事,那肯定没事了。”

    此时七人是排排坐在国寺的一个栏杆上,看着下方忙碌的僧人和前来礼佛的百姓,蒙小将军就问郭小将军,“你要继续留在西州吗?”

    郭小将军有些低落道:“还不知陛下是否会问罪父亲,若是陛下容许,我还是想留在安西。”

    这支队伍他父亲带了好几年,他也一直在这支队伍中,哪怕西域苦寒,他也不想离开。

    蒙小将军就拍着他的肩膀道:“我可以让我父亲给你求求情。”

    郭小将军没有推辞,点头,“多谢。”

    白善道:“我们在这件事上不太能帮得上你,要是回京城,倒是可以当面替你求情。”

    现在人在外面,写折子参与地方军务显然是不可能的。

    郭小将军就和他们笑道:“我知道,你们是文官,不太方便。对了,此次西征你们也有功劳吧?回去后要出仕吗?”

    白善就叹气,“新的安西都护还未到,阿史那将军还没确定何时班师回朝,我们得等着,礼部考试倒是常有,但吏部的考试却是每年三月底一次,错过就要再等一年,我们要出仕,就得赶在二月之前回到京城。”

    不然都报不上名。

    郭小将军:“……以你们的身份和功劳,可以直接出仕吧?”

    白善有些不甘愿,“都考了进士了,不考礼部和吏部太亏了。”

    白二郎也连连点头,“就是,若是陛下直接开口授官,算是恩荫还是我们自己的本事?不行,不行,还是正常考官好。”

    刘焕就问他,“你一个驸马难道还想外放当县令吗?”

    白二郎一噎,问道:“驸马怎么就不能外放当县令了?你看阿史那将军不也是驸马吗?照样在外领兵作战。”

    “可是……”刘焕挠了挠脑袋道:“可那是上一辈的公主,这一辈的公主,驸马们好像都是闲职,并没有任实职的。”

    大家都在吃公主的软饭,谁还想去当一个六七品的小县令呀?

    “而且你这驸马比别的驸马还尊贵些,你可是明达公主的驸马。”

    驸马之间也是有高低的,父凭妻贵,明达公主不仅是嫡公主,还是帝后最宠爱的女儿,自然,白诚也比别的驸马要更尊贵一些。

    刘焕不理解他,“我们不想当驸马是因为不想受公主欺负,你既然当了驸马,那肯定是不介意依靠公主的,干嘛还去当县令?”

    白二郎一噎,然后低头沉思起来。

    满宝见他脸上竟然浮现赞同之色,就道:“明达还想去各个地方走一走呢,可陛下疼宠明达,肯定不愿意她出京,你要是外放,带明达出去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白二郎一听,眼睛一亮,“对啊,明达还想去别的地方玩呢,我外放了还可以带他。”

    这下连郭小将军都好奇起来了,“你当驸马竟不是想吃软饭?”

    白二郎道:“软饭自然是要吃的,但我也不是谁的软饭都吃的。”

    他道:“我只想吃明达公主的软饭。”

    白善扭头和他道:“回头过了考试,我们可以一起选官,看看有什么地方是两个县临近的,到时候可以一起外放。”

    满宝就抚掌:“这个好,到时候我们还能去找你们玩。”

    白二郎就问她,“我和白善外放也就算了,难道你也能外放?”

    满宝就嘿嘿笑道:“那你就太小看我了吧,我和白善早有计划,没多大问题,倒是你呢,你能求到外放的官才是最要紧的。”

    蒙小将军听着羡慕不已,就看向郭小将军,问道:“要不你来沙州算了,我们一起守玉门关。”

    郭小将军摇头,“还是你守关内,我守关外吧。”

    第2332章

    到任

    新的安西都护是在某一天的中午到的,当时满宝他们回到西州已经四天了,正是骨头最懒的时候,庄先生也怜惜他们一路奔波,整个人瘦了一圈,所以没有给他们布置课业。

    于是满宝几个直接赖床,一直快到午时了也不曾起床。

    就是殷或也被他们影响的多睡了好一会儿。

    长寿在经过第一天的慌乱后现在已经镇定了,主子睡他也睡,一直到主子的床上有了动静他才爬起来,先把自己收拾好再去厨房里端热水。

    果然,他把热水端回屋里时殷或还在被窝里不乐意起床。

    他一边将衣服拿出来服侍主子穿衣,一边给主子找理由,“西域太冷了。”

    殷或深以为然的点头。

    庄先生已经围着火炉喝茶看书了,看到殷或总算起来,便扭头吩咐侍女,“去把周满他们也叫起来吧。”

    十个舞女都正式变成了侍女,她们分在各个岗位上,过得很快乐。

    因为这里的活儿并不多,基本上就是打扫一下院子,偶尔处理些食材和药材,院子里的主子基本不怎么管她们,每天还能出去外面逛一逛,听他们露出来的口风,她们要是不愿意跟他们回中原,他们也可以替她们去都护府上籍,到时候她们就可以留在西州。

    但小姑娘们私下商量过后都觉得留在这里,以后有可能也会被掳为女奴,而且她们除了跳舞唱歌外,几乎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还不如跟着他们一起走呢。

    她们没有父母家人,或者父母家人不知流落到了何处,是否还活在这世上,离开故土对她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殷或见她们打定了主意,便让长寿教她们一些伺候人的技能,比如中原的茶要怎么泡,主子起居坐卧该伺候什么……

    可怜长寿当了这么多年的小厮,突然一下就荣升为教养小丫鬟的嬷嬷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