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83章

    “去嘛,你们有大把的理由,一路上打听药方过去嘛,朕知道,那回来了,你们是怎么做到和阿史那将军同到沙州,同一天从沙州出发,却生生比他晚了……多少天来着?”

    他扭头问古忠。

    古忠就躬身小声回道:“二十六天。”

    “你们是这么做到比阿史那将军晚二十六天到京城的?这都够人再来回一趟西域了。”

    满宝补充道:“最多只到沙州来回吧。”

    皇帝怒,“沙州还不够西吗?从沙州到京城你们走了二十六天,这是人家两趟的时间。就这你还敢顶嘴?”

    大家低下头去老实的跪着,白善请罪道:“是臣等在路上耽误了,此次回京还带了接种过牛痘的老兵,他们或身上带伤,或年老体弱,又是乘坐的牛车,所以速度要慢许多。”

    皇帝就皱眉,“安西没人了吗,怎么用一群老兵来接种?”

    满宝解释道:“当时战事正酣,而且种牛痘也算生死大事,总要人心甘情愿才好。”

    皇帝虽然还想骂他们一顿,但也觉得正事要紧,于是勉为其难的抬手让他们起来回话,问道:“牛痘之事进展如何?”

    满宝立即打开盒子,拿出两本册子和一沓厚厚地纸开始汇报工作。

    皇帝听说没有一例死亡,而且都可以确定对天花免疫,不由一喜,“果真?”

    满宝应了一声是,将册子和资料上交。

    皇帝翻了一下,他是看不懂册子上记录的那些脉象,但可以看表象,比如发热、高热、低热、出痘这些词句他还是能理解的。

    皇帝着重看了一下试验者的户籍及经历等,不由敲了敲桌子,问道:“你把这些人带回来是要一直关着看情况?”

    满宝:“……倒不至于关着,如今接种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我想再观察三个月就可以确定是否有后遗症了。”

    她道:“他们若是能留在京城自然好,不愿留回乡也是可以的,后面让地方官带了大夫去给他们问诊,确定脉象和身体状况也可以。”

    皇帝就大手一挥道:“何至于如此麻烦?让内库的人去给他们安排,既然是老兵,那应该会养马和做些农事,朕让人安排到皇庄里去。”

    白善不由道:“陛下,他们是伤退,已经退了兵籍。”

    “朕也没说让他们继续当兵,先留在皇庄看情况,牛痘一事事关重大,不得轻忽。”

    一旦确定牛痘可以接种,那将来他们大晋的人说不定就不会得牛痘了。

    白善没再反对。

    皇帝这才重新问起他们回程的事,“你们带的人多是可以走得慢些,但你们来告诉朕,你们是怎么做到比阿史那将军慢上二十六天的?”

    他已经慢上五六天已经是极限了,毕竟阿史那将军虽是快马加鞭,但也不是铁打的,回来也是需要时间的好不好?

    这一次五人不找借口了,低下头去认错。

    皇帝就冷哼了一声,盯着他们看了半晌才看向另一个盒子,问道:“这又是什么?”

    白善立即将盒子拿起来道:“这是臣等在西域搜罗到的一些土产,特意给陛下和娘娘带回来的,正巧现在又是年节,所以想进献给陛下和娘娘做年礼。”

    皇帝就瞥眼看了一下古忠,古忠立即笑着下去将盒子接了上来,打开让皇帝看。

    里面是香料和宝石,另外用盒子装了。

    皇帝不是很喜欢麝香,他喜欢的是苏合香,此时盒子里就放着一整块苏合香,一打开,一股幽幽的香气便慢悠悠的传了出来。

    皇帝脸色好看了许多,问道:“朕听人说,你们这一路去西域还参与了征西战事,得了不少战利品吧?”

    白善立即表示所有的战利品都上交给了阿史那将军登记造册收归国库,他顿了顿后解释道:“倒是在重新攻打龟兹王城时为了鼓舞士气,军中将第一次收上来的战利品分给了将士们,鼓舞他们攻城。”

    他道:“因士兵们都是拿命在拼杀,臣等也不能言而无信,因此没有让他们又上交,这一部分便流于士兵手中。”

    这些阿史那将军都是回禀过的,皇帝微微点头,话锋一转就问道:“那这些宝石香料你们哪来的?”

    白善他们回答得理直气壮,“买的!”

    “是吗?”皇帝很怀疑的看着他们,“你们有这么多钱?”

    第2342章

    赏赐

    满宝不好和皇帝明说这些东西在西域不是那么贵重,而且送他的苏合香还是从马贼窝里找出来的。因此道:“陛下,我们去西域的时候特意带了些茶叶和布匹,到西域后出手,赚的钱不仅可以抵消一些路资,还能给亲朋们买些礼物。”

    白善补充道:“而且我们在路过凉州时遇到了一伙马贼,那伙马贼拦路打劫,幸而凉州刺史和聂参军勇猛,带着士兵们将马贼剿灭了,我们从中收缴了一些财物。”

    皇帝就问,“收缴的财物不应该是上交国库吗?”

    “是,凉州刺史充做了军资,还送了一些给我们压惊用。”

    一直在低头写字的恭王冷哼一声道:“怕是有人索贿吧?”

    白善立即带头跪下,“臣等不敢。”

    周满也跪下,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问皇帝,“陛下,给我们压惊的那些也都要上交国库吗?”

    皇帝还没这么小气,要是把剿匪所得都收归国有,那地方官和驻军还有多少人愿意冒险去剿匪?

    现在大晋虽说是国泰民安,但山里的土匪和山贼并不少,反正总有落草为寇喜欢发快财的人,皇帝还不想盗匪横行断绝他的交通和商路,于是对白善他们挥了挥手道:“既然是凉州刺史送给你们压惊的,那你们只管收着就是。”

    又暗暗瞪了恭王一眼,让他老实写字。

    恭王垂下眼眸低着头继续写字。

    “陛下,太子殿下带着小皇孙来了。”

    皇帝立即展开笑颜,招手道:“快让他们进来。”

    又对古忠道:“将火盆移开一点儿,别呛到鹰奴。”

    古忠笑着应下,躬身将火盆移开了一点儿。

    太子抱着孩子快步进来,他也不放下,直接抱着他给皇帝弯腰行了一礼,“参见父皇。”

    “免礼吧,天这么冷,你抱着鹰奴出来做什么?”

    话是这么说,却伸手让他把孩子抱过来。

    太子就把儿子交给他,这才退后一步看向周满,也忍不住讥讽,“哟,周太医终于回来了。”

    满宝低垂着脑袋,果然,路上一时爽,回京变火烤。

    小皇孙坐在皇祖父的怀里,一一点儿也不怂,看到桌上没合起来的盒子,看到里面红色的宝石,立即伸手去抓。

    皇帝已经很留意,却还是没想到他手这么快,一伸一缩就把宝石抓在了手里,见皇祖父要跟他抢,他立即双手紧紧的握住抱在怀里,背还微微的弯着不让他抢。

    皇帝大乐,拍着他的后背哈哈笑道:“我们鹰奴的眼睛可真利呀,手也快,必是习武之才。”

    鹰奴听到皇祖父夸他,咧开嘴就笑,将手中一直紧紧抱着的宝石捧起来推给他,“给你,给你。”

    皇帝拿了,更加高兴,“鹰奴都知道孝敬祖父了呀,真是乖孩子。”

    满宝五人看着,默默地在心中道:这明明是我们送的。

    但这东西过了一遍不懂事的小皇孙的手,自然就成了小皇孙送的了。

    皇帝也越发高兴,难得的不追究起周满他们的责任来,将他们晚归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对讥讽他们的太子道:“行了,此次周满带回了种牛痘之法,太医署一直是你管着的,你让他们开始着手研究一下,若是可行,拿出一个方策来。”

    太子应下。

    皇帝抱着鹰奴,摇了摇他的小手,沉吟了片刻后问白善四个,“你们此次在西征中立了大功,有什么想要的?”

    白善微愣,不由扭头看向满宝。

    皇帝看见了,便淡淡的道:“不必看她了,她是朝廷官员,既然立了功,那就当赏,倒是你们这四个呢?”

    身上又没有官职,你们打算怎么办?

    白善便给了殷或一个眼色,让他先说。

    殷或便出列躬身道:“回陛下,此次西征臣并没有出列,因此不敢居功。”

    皇帝看见殷或便笑了,温声道:“你虽未去西征,却也跟着一路去了西域,此次牛痘之法有你立的功劳在,你只管说来,朕能赏的就赏你。”

    殷或再推辞,“牛痘之法还未确定,且寻找方子是周大人和白善出力最多,臣更不敢居功了。”

    皇帝就笑道:“你倒是和你父亲一样谦逊,不过难道你对你们找回来的牛痘法没有信心吗?朕让你说你便说,就是此法不通,将来也不会问你的罪就是了。”

    白善眉眼一跳,心下更安定了些。

    殷或便顿了顿后道:“那臣就斗胆和陛下求一爵府。”

    皇帝微愣,然后哈哈大笑的问,“你想搬出殷侯府?你父亲知道吗?”

    殷或道:“若是陛下赐府,臣偶尔去爵府里居住倒不觉得有什么。”

    皇帝就笑着摇了摇头,思索片刻后道:“你是县男,县男的府邸……朕记得崇义坊那边有个宅子不错,赐给你了。”

    殷或跪下谢恩。

    皇帝就看向其他三人,目光在白善和白二郎身上滑过,落在了刘焕身上。

    刘焕忍不住偷偷去看白善和周满。

    俩人给他挤眉弄眼,让他放心大胆的说。

    皇帝坐在上面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忍不住问道:“你们挤眉弄眼干什么呢?”

    白善和满宝立即立正低头站好。

    皇帝就哼了一声,再看向刘焕时却又露出笑容,道:“你是刘会的孙子,来,你来说说你想要什么?”

    刘焕咽了咽口水,还是没忍住去看白善。

    白善就给他使了一个眼色,让他悠着点儿,实在想不出来就要钱,不对,皇帝可能钱不多,可以要物,比如布匹珍器之类的东西。

    刘焕却误会了,以为白善是让他想什么就说什么,于是咽了咽口水后道:“陛下,臣,臣能不能求个恩荫?”

    白善:……

    皇帝:……

    众人:……

    连太子都没忍住扭头去看这个憨憨。

    刘焕更加紧张,于是没忍住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考进士太难了,臣估计再努力十年也考不上,考明经倒是可以,但那样还不如直接恩荫,也免得祖父他老念叨我,说我出去说亲的时候谁都看我不上……”

    皇帝就摸着下巴上下打量他,半晌后点头,“难怪了……”

    然后道:“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祖父未必愿意,这事儿你还是先去问过你祖父吧,他要是给你求恩荫,朕就给你恩荫,要不愿意,朕可以网开一面,让你参加今年二月的明经考试,如何?”

    晚上九点见

    第2343章

    送你

    刘焕呆住了,明经考试的报名在年前已经截止了,这时候要插一个名额进去的确需要很大皇帝这样的人物开口才可以,但是……

    他没想过今年考明经呀!

    就算他一直考不上进士,最后不得不考明经,那至少也得是两年,不,一年以后吧?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开考,而他这近一年的时间都在外奔波,虽然庄先生时常与他问答,布置一些课业给他做,大家骑马坐车无聊时也背书玩儿,可是……

    和坐在课室里认真读书复习的考生还是会有差距的好不好?

    刘焕很心痛,并想表示不想要这份赏赐,但一抬头对上皇帝的目光,他只能忍住眼泪应下了。

    白善和白二郎在一旁看得心中戚戚,问到他们时,俩人相视一眼后便低下头去表示他们没什么所求的。

    皇帝就问白善,“你既然已经是进士,那对将来有何打算?”

    白善道:“臣想参加今年礼部和吏部的考试,考试之后……”

    白善顿了顿后道:“臣想外放。”

    皇帝就挑眉问,“你想去什么地方?”

    白善便看了白二郎一眼后道:“臣还未想好去处。”

    皇帝就看向白二郎,“你呢?”

    白二郎想都不想便道:“回陛下,臣先读书,今年试着考进士,考不中明年就考明经,然后也外放。”

    皇帝就皱眉,“你也要外放?”

    白二郎眨眨眼,有些紧张,“我,我不能外放吗?”

    皇帝就盯着他看。

    白二郎小心的和他对视,满眼的迷茫。

    白善和满宝也都低着头,没有让白二郎退缩。

    皇帝盯着他看了半晌,见他憨憨的不回避,也不退缩,心里就是又生气又欣慰,半天后才道:“你先考中再说吧。”

    皇帝只要一想到他要外放,有可能要带着他最爱的闺女离开京城,就左看他不顺眼,右看他也不顺眼,于是挥手打发他们道:“行了,你们去见过皇后吧。”

    其实是让周满和白二去见,但既然其他人也来了,那就跟着一起见吧。

    白二郎忐忑的跟着满宝往后殿去,问道:“这就完了?”

    满宝嘘了一声后看了前方的内侍一眼,小声道:“出宫后再说。”

    皇后身边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也都在,皇后见他们一进来,两个女儿就高兴起来,她就不由一笑,问了他们一些问题后就让他们离开了,顺便让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去送他们。

    一出太极殿,明达公主就让下人们退下些,这才和满宝抱怨道:“你们怎么这么慢?自阿史那将军回来以后我们就一直等着了,结果左等你们不到右等你们也不到。”

    满宝道:“路上风景太好,加上天冷路难行,我们行李多,就慢了些。”

    长豫立即问,“你们买了很多好东西回来吗?”

    满宝就和她挤眉弄眼道:“你给我们的钱我都花完了,等过段时间风声过去了我就给你送进宫来,或者你找了机会出去,到时候你还能挑选。”

    长豫问:“什么风声?”

    满宝叹息道:“路上太耽搁时间了,开印后怕是要有人弹劾我了。”

    长豫乐,“活该。”

    说完又问,“父皇很生气吗?”她道:“父皇要是不生气,这就不是什么大事儿。”

    满宝就仔细的想了想,“一开始是生气的,小皇孙来了以后就不怎么生气了。”

    明达叹息道:“趁着还有三天才开印,趁着这段时间你往老唐大人府上走一走吧,你不是和小唐大人关系挺好的吗?”

    满宝就看向白善。

    白善微微点头。

    长豫问:“父皇给了你们什么赏赐?”

    满宝道:“殷或得了一个宅子,我们……我们应该算没定吧,刘焕得了一个明经考试的名额?”

    长豫不由看向刘焕,瞪大了眼睛问:“这算什么赏赐?”

    刘焕道:“我怎么知道?”

    长豫就看向满宝和白善,不解的道:“不是说你和白善佯降进城给大军开了城门吗?拿下龟兹王城你们是首功呀,不说封侯,封个伯公或男爵还是还可以的吧?”

    郭孝想要凭借攻下龟兹的军功封侯,可见攻城的功劳有多大。

    白善他们比之郭孝差一些,但龟兹王城的确是因为他们减少了大军的损失和时间,为首功,封侯有点儿困难,但其他爵位却是可以得的吧?

    阿史那将军经过此战可是加封为毕国公,同时加号镇军大将军,可见其功劳和荣耀。

    郭将军要不是处事不甚,中途丢城,便是皇帝不喜欢他行事,最后怕是也会给他一个侯爵。

    长豫上下打量周满和白善,父皇应该不至于因为他们迟到就不喜欢他们了吧?

    明达则要镇定的多,悄悄和他们道:“你们这两天乖一些,等开印后上大朝会,自己就先认错。”

    白善和满宝若有所思的点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