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88章

    于是这几日她们两个就在抢着干活儿,勤快得不得了。

    以前都是满宝起床后自己去厨房打热水洗脸,白善和白二郎他们也习惯自己做这样的事,大家在厨房排队的时候还能清醒一下,顺便将今天要做的事过一遍,说说闲话。

    可满宝已经连续四天没去厨房打水了,因为每次她从床上醒来时,两个丫头就已经端着水候在外面了。

    西饼她们不知道内情,还以为做丫头就是要做这些的,也怕她们做不好会再次被卖掉,于是最近也在踊跃表现自己。

    满宝他们每天在家的时间不多,因此感受不深,小钱氏他们却是大半时间都在家的,满宝他们不在,丫头们争夺的对象就变成了他们。

    他们:……也很慌呀。

    小钱氏道:“因为你们回家那天门房上没有人,让你三哥去开了一下门,刘老夫人事后狠狠的罚了门房,你三哥知道后都很不好意思呢,想着是自己连累了他们。”

    满宝就皱眉,“跟三哥有什么关系?本来门房上就是要一直留着一个人的,他们自有交接班,刘祖母生气是因为他们不守规矩。”

    “你三哥想着是自己让他们下去休息的……”

    满宝便笑道:“我知道了,回头我和三哥说,他要是真过意不去,回头大嫂做些饭菜让三哥给他们送去就是。”

    小钱氏就点着她的额头道:“要紧的是这个吗?要紧的是你屋里的事,那十个姑娘要怎么安排?”

    满宝笑道:“这有什么难的,等我问过她们再说。”

    十个女孩儿,她们以前的名字也并不是自己的名字,而且都是高昌名字,译成汉话要很长,所以回来的路上她们就找了满宝想要改名。

    因为她们都是从小被卖,不仅父母家人,连姓氏也不记得了,所以满宝他们几个商量过后就道:“你们都是从西州跟着我们的,又都是西域人,干脆就取一个西字吧,至于后面的字你们自己取。”

    满宝当时还鼓励她们,“名字有你们自己取的一半,既是你们对自己的美好期待,也是对自己喜爱的东西的表达,多好呀。”

    她要是可以自己取名字……

    满宝当时一想,觉得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名字了。

    所以十人当时都另外取了名字,常在满宝身边照顾的就是西饼和西花,这几日和两个丫头争得最激烈的也是她们。

    满宝回去以后就找了个时间把十人都叫到身边来,问她们,“你们现在也到京城了,是想继续留在后宅伺候呢,还是想到外面去?”

    十人一惊,西饼和西花更是吓得面色一变,直接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周大人,求大人不要赶我们走。”

    满宝连忙将人扶起来道:“我没有要赶你们走的意思,你们这一路跟着我们,也应该知道了,我在外面是有些产业的,比如我二侄女,他们就要常去草原,将来还有可能到西域去。”

    “你们会胡语,也知风俗,你们若是不愿意留在后宅之中,也可以跟在我二侄女身边,工钱什么的总不会少你们的。”满宝道:“除此外,我家在外头还有个铺子,专门熬制药膏的,我看你们在西域时也帮忙做过成药,只要肯学,应该也可以在铺子里做药膏。”

    “当然,你们要是两样都不喜欢,也可以留在后宅之中,”满宝笑了笑道:“回头我带你们去见刘老夫人和郑夫人,让她们重新给你们安排位置,也不是很累人的。”

    十人这才安心,互相看了看后迟疑的问,“周大人想要我们选哪个?”

    满宝就扑哧一声笑开,温柔的看着她们道:“看你们喜欢,甚至都可以去试一试,不论你们去哪儿,总是有用处的。”

    就是家里,也总能安排下她们的,所以并不会多余。

    十人这才彻底放下心来,悄悄的嘀咕了一下后便有四人选择去做药膏,五人选择留在后宅,只有一个西葱选择去跟着周立她问道:“大人,我要是去西域,将来能嫁给良人吗?”

    满宝点头道:“只要你看中的良人也愿意娶你,我分文不取将身契给你。”

    西葱就松了一口气,和满宝直言道:“我想嫁给大雨。”

    满宝差点儿被自己的口水给呛住,咳嗽了好几声才问:“为什么?你喜欢他?”

    西葱道:“他很有钱,还厉害,只要他肯娶我,我就跟着他。”

    她直言道:“我觉得跟着他不会饿肚子。”

    满宝:……你跟着我也不会饿肚子呀。

    第2355章

    殷殷叮嘱

    于是人就这么安排了下来,满宝将西草四个交给五嫂,让她带下去安排,把西葱交给周立君,让她带着教,另外五个则送去给刘老夫人。

    刘老夫人沉默了一下后便笑着收下了,才要说话,白善他们就叽叽喳喳的从外面回来了,满宝立即打了一个招呼就跑出去找他们。

    刘老夫人叹息了一声,想了想,依旧让西饼和西花去伺候满宝,还将满宝屋里的两个小丫头五月和九兰叫来,道:“以后你们四个一起照顾满小姐,外头哪一个千金小姐身边没有两三个丫头?你们满小姐还在外头公办,只会更忙碌的,所以这屋里头的事只会越发的多,不会少。”

    她道:“以前是想着不让孩子们娇惯出不好的习性,所以才让他们许多事亲力亲为,但现在他们已经长大,性子养成了,倒不必再如此了,等以后满小姐嫁过来,屋里的事只会越来越多,所以你们用不着争,以后有你们忙的时候。”

    四人立即低头应下。

    刘老夫人道:“趁着这会儿还有时间,你们四个都跟着府里的管事们学一些本事吧,不仅针线,厨房里的事也学起来,以后都用得着的。”

    她训了一通话,将五个人都安排好位置后就让人下去了。

    等身边只留下刘嬷嬷和郑氏时,她便对郑氏道:“以后这府里还是你管着吧。”

    郑氏惊讶的看着婆母,府里不一直是她管着吗?

    刘老夫人淡淡的道:“我是说,以后你得自己拿主意管家,不用听我的办事。”

    郑氏瞬间心虚,紧张的揪起帕子来,“娘,您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

    刘老夫人就叹息道:“我还能有多少日子?以后这个家还是要交给你管的。”

    郑氏连连摇头,她可拿不了主意,“不是还有满宝吗?”

    她小声的道:“娘不是说,以后家里的事儿听善宝和满宝的吗?”

    她是这样说的,可满宝也不像是会管庶务的样子呀。没看她连安排五个婢女都要领着人来找她吗?

    刘老夫人想了想后道:“大事上还是得听善宝和满宝的,外头的事都交给他们,但家里的事儿还是得你管着。”

    她道:“你也看到了,满宝在外为官,一天在家里的时间除了睡觉那会儿外就不超过两个时辰,这两个时辰还要吃饭读书,处理公务,哪儿还有时间处理家中的庶务?所以以后这家里的事儿都得你管着。”

    郑氏愣愣的点头。

    刘老夫人放下半颗心,还有半颗心提着,因为她突然想起一件事,满宝现在都是四品编撰了,似乎比孙子的官品高多了,就算女子越到后面越难升官,但以满宝的能力,后面肯定还会升的。

    家中的庶务什么的倒不难,家里有人,自可以替她分担,可是……

    刘老夫人晚上就把白善找来说话,问道:“考官之后你要外放?”

    白善点头,“有合适的位置我就外放。”

    他道:“看杨学兄和唐学兄就知道,先外放学习处理政务,等待以后再回京。”

    刘老夫人就问,“你要是外放,那岂不是要和满宝分隔两地?”

    她皱紧眉头,“夫妻怎能分开,还这么远……”

    白善就笑道:“祖母放心吧,我和满宝早商量好了,我要是外放,她也谋外放的官职,到时候我们或在一处,或在临近处,不会离得很远的。”

    “……她要外放什么官?”

    “太医署在地方上的官职吧,”白善道:“去年太医署就开始下地方了,现在她几个弟子都在地方上呢,只是不是很顺利,他们写信回来说,他们有时候连病人都看不到,因为当地的药铺对他们有些戒备,而那些需要帮助的贫穷之人也并不信任太医署,所以很少有人去太医署里看病。”

    他道:“太医署的重要职责是处理公共医疗事件,但国泰民安,也不会突然就出现一个时疫不是,所以也就夏天那会儿忙了一下,后面就清闲下来,朝中已经有人在提议取消太医署了。”

    刘老夫人惊诧,“这才多少年,怎么就要取消了?”

    “所以我们想着,满宝要是申请去地方医署管事,太医院和萧院正是不会阻拦的,只要陛下肯放人。”

    刘老夫人明白了,太医院这是不愿意就此放弃太医署,所以想着让满宝去抢救一下,只要有一个地方成功了,其他地方就可以照着那个地方重新活过来。

    不过,“皇帝能答应吗?”

    不是刘老夫人自夸,满宝年纪虽小,但医术可是出了名的好,如今她在京中的名气比萧院正还大呢,就是她去年去了西域也偶尔有人求医求药到门上来。

    皇帝肯放她离开吗?

    白善自信满满的道:“我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陛下一定会答应的。”不行还有白二和明达公主呢。

    他觉得要说服皇帝应该不难,难的是要怎么说服太子,那一位可比皇帝难说服得多。

    而满宝一直是东宫御用的太医,就是现在,东宫最亲近的太医也是满宝,自她回京后,太子就召见过她让她把脉检查过身体,且太医院那边也遵循太子的吩咐,将每旬一次的大检查交给满宝来做。

    所以白善担心的是太子那边。

    他忧虑了一下下就好奇的问刘老夫人,“祖母,您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事了?”

    刘老夫人就看了他一眼后道:“我想着问一问你想去何处外放,到时候提前过去安排,我们这一大家子过去,总要有个安妥的落脚处才好。”

    白善就赞同的点头,“是得提前过去打点儿。”

    刘老夫人就笑起来,和白善道:“到时候我看着情况就不去了,让你娘去给你管后宅。”

    白善一愣,问道:“为什么?”

    刘老夫人就道:“白氏好不容易才回到京城,这边的关系总要有人来维系,以后你们在外头,需要到京城这边人脉的时候还多着呢。”

    “趁着我还能给你看着,我就帮你多看几年,善宝,你自己也要争气才是。”

    白善动容的点头,靠在祖母的肩膀上道:“祖母,你放心。”

    第2356章

    出行

    刘老夫人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本来我还想着家里只有你一人,我们和本家关系不好,也就大郎和二郎能跟你守望相助了,没想到满宝也能在官场有一番作为,这下倒好,有她在,将来你在官场上的呼应只会更多。”

    “官场一点儿也不比战场平静,以后你要小心……”刘老夫人叮嘱了许多话,直到夜深了才让白善离开回屋去。

    正院那边正亮着灯,满宝在灯下写东西,五月九兰和西饼西花俩人站一边,给满宝端茶倒水和磨墨,可谓是红袖添香,但满宝有点儿不能消受。

    她提着笔撑着脸看她们,问道:“你们不累吗?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四人一起摇头,表示她们一点儿也不累。

    满宝没办法,只能由着她们去了。

    家里又安静了下来,只是满宝身边热闹了不少,每天四个小丫鬟跟在身边,恨不得连路都替她走了。

    白善他们看着乐得不行,连外面的人都知道周满身边新添了两个西域的女子做丫头,引得之前身边的丫头吃醋,最近正在争宠。

    外面的人之所以会知道,是因为皇庄那边轮到满宝值守时,四人一起去给她送东西,换洗的衣物,各种日用品以及吃的喝的,恨不得把家给她搬过去。

    当时刘太医等人过来查看牛的情况,还没走,就看到四个小姑娘为了另一个小姑娘争风吃醋的场景。

    这可真是……太少见了。

    正月十三,五头牛都出了痘,但正月十四和十五放假,这两天正好轮到郑太医和卢太医,满宝幸运的回家,一回到家就和白善道:“中秋我们带着西饼她们一起出去逛。”

    白善不解:“为什么?”

    满宝随口找了理由,“她们第一次来京城,我们带她们去领略一下长安的风光呗。”

    白善:“你给她们放假就行了,每年过节祖母也都会给家中下人放假,让他们出去玩一玩的,府里这么多人,哪里用你带?”

    “好吧,”满宝只能实话实说,“也不知道是谁,在外头传我坏话,这几天我只要进太医院和崇文馆,大家就都好奇的盯着我看,有几个人还当面问我,我又不伟岸英俊,怎么还有女孩子为了争风吃醋?哼,我看他们就是嫉妒,所以这次我要带她们出去逛一圈,就去状元楼清风楼这些地方。”

    朝中的官员过年过节最喜欢去的酒楼就是这两处了,除了这两处就是东西郊的马场了。

    满宝决定,“我白天带她们去马场,傍晚就带她们去酒楼。”

    满宝说到做到,还罢在铺子里做药膏的四个人也叫了回来,带上十个西域来的姑娘,加上五月和九兰,一共十二个人就要出门。

    郑氏看见了便精神一振,拉住满宝道:“这样出去有什么意思?得好好的打扮一下才是。”

    满宝纠结,“这会儿做新衣服也来不及了?”

    “家里有现成的呢,”郑氏笑眯眯的道:“她们来以后我就让人给她们做新衣裳去了,还有今年丫头小厮换季的衣裳也做好了不少,现在就能拿出来,提前给她们就是了。”

    于是满宝又带着十二个人返回去,让她们去针线房里领新衣裳换上。

    白家的下人衣服都是差不多的样子,皆是齐腰襦裙,上衣是嫩绿色的,下身则是玫红色的裙子,特别的亮眼。

    衣裳的布料是郑氏选的,她就喜欢看鲜亮的女孩子,所以家里的丫头每年要换的衣裳布料都是她选定后交给管事们去采买和缝制。

    十二个十几二十岁的小姑娘穿上这身新衣裳,顿时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郑氏看着喜欢,就对身边的大丫头道:“我屋里收着一些绢花,你拿来给她们戴上。”

    她和满宝喜滋滋的道:“这样带出去才有面子呢。”

    白善看着母亲脸上的笑容,心中一动,就笑眯眯的凑过来道:“母亲,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郑氏微愣,笑道:“我去做什么?”

    “去玩呗,”满宝也保住她的胳膊,乐道:“我们先去马场,带她们逛一圈,听说西郊马场和东郊马场在抢客,这两天两边都设了赛马,其中就有女子赛马,赢了的才有彩头,我们带着她们去赛几场,拿了彩头就走,回来后再去酒楼里逛一圈……”

    郑氏有些心动,但还是摇头,“算了,你们玩儿,我去那里杵着你们要不自在的。”

    “不会不自在的,”满宝道:“我们又不和不熟的人玩,都是熟人呢,就我们三个和殷或刘焕,对了,刘焕也不知能不能出来呢,要是不能,那就我们这几个人玩。”

    郑氏越发心动了,只是还不肯应下。

    白善就跑去找他祖母,刘老夫人就笑道:“你就陪着孩子们去吧,元宵佳节,你也跟着他们热闹热闹。”

    郑氏这才答应,她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不由摸了摸头发,“我去换身外出的衣裳……”

    再梳个头发之类的。

    郑氏转身快速的回屋去,她的丫头们立即跟上去。

    满宝也去凑热闹。

    郑氏虽然守寡,不论是家常还是出去的衣裳都偏淡,但还是有鲜亮的衣服的。

    有她自己实在喜欢做的,也有刘老夫人特意选了给她做的。

    刘老夫人并不拘着自己的儿媳妇一定要穿素色的衣裳,在她看来,人都死了这么久了,忌日那天素淡些也就行了,平日里想如何就如何。

    她自己穿素色的衣裳,一来是年纪大了,二则是自己喜欢,但郑氏不一样,她性子单纯,人也喜欢鲜亮的东西。

    看她隔三差五的给满宝做衣裳就知道了,全是颜色鲜亮的衣裳,连鞋子都有大片的彩绘,要不是实在太奢侈,她还想给满宝的鞋子上镶珍珠呢。

    郑氏站在柜子前头疼的不知道该穿哪套衣裳,满宝就挤上去给她选,她和两个丫头直接就给定了下来,“郑姨,你穿这套一定好看。”

    郑氏迟疑,“会不会太鲜亮了?”

    “不会的,”满宝道:“现在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外面牡丹花就要开放了,正是好看的时候呢,您穿上这套就跟春天要来了一样,铁定好看。”

    郑氏小声道:“可我守寡呢,不好穿这么鲜亮的。”

    “为自己高兴嘛,”满宝道:“我们穿衣服又不是只给别人看的,最主要不还是悦己?您喜欢,您高兴比什么都重要。”

    郑氏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拿了衣服在丫鬟的服侍下去换。

    第2357章

    马场

    郑氏上身是橙红色,下身则是蓝绿色的襦裙,在她看来已经是鲜亮的颜色,但出门之后发现,这样穿的夫人太太还真不少,甚至有不少人穿着大红色的各式衣裳,因为元宵,不少人都在街上逛街。

    满宝他们出门后先拐弯去接殷或。

    殷或道:“刘家那边拒绝了,说刘焕要读书,所以……”

    几人也不失望,招呼他道:“没事儿,我们先玩儿,等他考中了再找他玩。”

    殷或就道:“但是他让寄语悄悄给我送了信,让我们去他们家西后侧的院墙那里等他。”

    满宝他们立即改口,“毕竟是元宵,还是值得玩一玩的。”

    周立如忧心,“他这样跑出来刘尚书不会打他吗?”

    白善道:“不会的,就是要打也得攒着等考完以后才打,现在不会打的。”

    殷或也是这样想,还道:“读书也是要劳逸结合的,所以我们去接他吧。”

    白二郎兴奋的一挥手,“走!”

    于是一群人转去了不远处的刘家,当然没往大门去,而是直接绕进巷子里,到了他们家的西后侧。

    郑氏撩开帘子往外看了一眼,问道:“约了时间了吗?怎么这么久还没出来?”

    殷或吓了一跳,刚才郑氏一直坐在马车上,也没进殷家的门,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还有长辈在,突然看到长辈在此,不由吓了一跳。

    他是不怕的,只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