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08章

    现在皇庄这边的确不是不能操作的,毕竟是一条人命,萧院正就问她,“你有把握能治好?”

    满宝点头,“有的。”

    萧院正便也不问是什么人,什么病,挥手道:“行,不过你速度快点儿,就一个时辰,多的没有了。”

    满宝立即应下,快乐的将萧院正他们送到关卡那里才回转。

    萧院正回头看了一下她的身影,哼了一声,“用得着的时候就热情,用不着就弃之如敝屐。”

    郑太医很好奇,“周太医要给谁看病?”

    萧院正瞥了一眼刘太医,“谁知道呢?”

    刘太医的确知道的,不过不是他孙女告诉他的,那孩子很少与他讨论病例,倒是周满拿着脉案与他请教了一下药方。

    宫中这种病症也有过的,外面的方子到底没有宫中的好,刘太医根据脉案回太医院斟酌的给她找了两个方子。

    满宝的时间紧,所以唐夫人一早准备好,她一出皇庄就可以上马车,快马加鞭的到唐府。

    满宝连饭都是在车上用的,等到了唐府更是一路顺畅,到的时候刘三娘已经提着药箱在了,并且已经提前看过,她一到刘三娘就禀报,“师父的药很好,前天下午止住的血,昨天确定不再出后就告诉的您。”

    又道:“只是脉还是很虚,我也不敢大补,怕她虚不受补。”

    满宝点头,摸过王瑞乐的脉后欣慰的颔首,“有些成效了,你放宽心,再多扎两旬的针就可以下地走动了,后面也要精心调养。”

    她照例将所有人都赶出去,然后指点着徒弟扎针,就在刘医助把针袋拿出来扎针时,满宝就好奇的从袖子里掏出才在路上唐夫人给她的信,打开一看,厚厚的一沓纸,却不是写给她的,而是写给王瑞乐的。

    满宝挑眉,看了一眼床上的王瑞乐,又看一眼屏风上印出来的人影,觉着世家就是顾虑多,要是他们家,哥哥们几个直接打上门去,该怎样就怎样,好比当年她大姐……

    满宝收回思绪,就将信交给王瑞乐,和刘三娘道:“先扎后背吧,今日行三套针,明日……算了,连着行三天的三套针,第四日再减为两套。”

    刘三娘对师父和王瑞乐的行为假做不见,应了下来。

    满宝睁眼说瞎话道:“这其中的一套针可是我的绝学,你要认真的扎,记在心里,不许外传,知道吗?”

    刘三娘看了一眼师父,应下,心中明白过来,以后她再来扎针,也可以让下人们都退下去了。

    刘三娘看了一眼王瑞乐,师父倒是为她付出良多,要知道师父在太医署中一直有“众师”的名号,就是不论是谁,不论提问的什么问题,她能回答上来的都会回答,她会的针法,对方只要到了可以学的地步,她都会教。

    和对家学有所保留的众太医相比,这才有了“众师”的名号,今日师父这话传出去,太医署的同学们听了,只怕会多想。

    第2412章

    第二种痘

    满宝这会儿可没考虑到这一点,她很贴心的给唐夫人姐妹做着遮掩,还给徒弟都找好了借口。

    因为时间有限,等针扎完,她换了一张药方给王瑞乐便起身离开。

    刘三娘收拾了药箱跟着一起走,唐夫人自然笑着要将人送到大门。

    出了客院,外面就是唐夫人的世界,她可以毫无顾忌的和周满说话了,“她的病怎么样了?”

    满宝:“思虑过重,就还行吧,她要是肯放宽心养病,会好得更快。”

    心情这种东西可不太好控制,尤其现在和那边还不能翻脸,许多事都不能做,因此唐夫人略过这个问题,“信给她看了?”

    “看了。”

    满宝在左边袖袋里一掏,将沾了王瑞乐泪水的信还给她,又在右边袖袋里一掏,将两张回信给她。

    刘三娘的药箱里就备有写药方的笔墨纸,所以王瑞乐在扎腿时直接给她写了一封信。

    唐夫人立即展开看。

    满宝两封信都没看,虽然很好奇,但这是人家的秘密,她是不会偷看的,她直接光明正大的问,“这不是你家吗?还用细作的这一套,直接把人拿下不就好了?”

    唐夫人一目十行的将信看完,脸色平淡的道:“没那么简单,他们在外头也留了人手,马家那老货每天都要到前院找一下他们带来的小厮,不过我已经让人盯着外面,等我们把他们外面的人手也摸清楚就好办了。”

    满宝:“搞得好似两国交战似的。”

    唐夫人哼哼道:“这就是两国交战。”

    唐夫人将她送到马车边上,满宝就指了刘三娘道:“我和她说过了,以后她扎针也让他们出去,你有什么话就告诉她。”

    唐夫人点头,便笑着和刘三娘打招呼道:“以后就有劳刘医助了。”

    刘三娘笑道:“夫人客气。”

    唐家的马车原路将周满送回皇庄。

    她下午要和卢太医去看已经出痘的病人,还要去看还没有出痘的牛,很忙。

    马家的下人并没有怀疑,一是王瑞乐主仆三人没什么变化;二是,自周满看过后,王瑞乐的情况的确在一日好似一日。

    就是马姑姑都知道,她只七天就止住了血,换了药后虽然还是脸色发白,但脸上的青色却淡了一些。

    以前看着像是个快没气的美人,现在却有气了。

    马家为什么松口让王瑞乐来京城治病?

    一是马家不愿意失去王家这门姻亲,二是王家的四姑奶奶一催再催,极力推荐;三则是王瑞乐主仆这几年都很听话,一副已经完全顺从的模样,再不像一开始那样桀骜不驯。

    而王瑞乐这一次也的确病得很严重,她们主仆三个不知道,他们马家却是请了冀州最好的几个大夫看过,他们都说活不长了,就算能止住血,后面也没多少年寿。

    王瑞乐要是死了儿子就是鳏夫,二婚能娶到什么好媳妇?

    他初婚能娶到王瑞乐都是讨的巧宗,所以他们不希望王瑞乐死。

    也是因为有这点叮嘱,马姑姑才能这么安心的在唐府住下,眼下满京城里能请到周太医的也就唐夫人了。

    外头跑腿的出去打听过,现在蹲在周宅那条巷子口的人足有十多个,都是想求医的。

    马姑姑进了内室,给王瑞乐拉了拉被子,笑问,“夫人觉得如何?”

    王瑞乐道:“有些困倦,你让我眯一会儿。”

    马姑姑笑着应下,给她盖好被子,借着这功夫将床上都摸了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就把帐子放下来,躬身退了出去。

    周太医说过,她身体亏损得厉害,所以她要是困了就让她睡,只是醒来后就不能再躺着,可以坐着,也可以扶着人的手在屋里溜达溜达,风不大的时候在院子里走走也行……

    把精神养起来了,阳气就慢慢生,人就康健了。

    满宝回到皇庄,很快便将外面的纷争丢在了脑后,因为她才回到自己住的院子,还没坐下喝一口茶呢,卢太医就亲自跑了来叫道:“周满,周满,周满——”

    满宝吓了一跳,立即丢下茶杯跑出去,“怎么了,怎么了?”

    卢太医很兴奋,“牛痘出了,你去看看!”

    满宝一听,转身回屋去拿了口罩,立即跟着卢太医跑去牛棚看。

    单独一个牛棚的五头牛就一顿午食的时间就都出痘了,明明上午他们看时还是没有的。

    卢太医刚才检查到,惊喜得不行,“不过不是很多,你来看。”

    他将牛脖子上的毛拨开一点儿,让周满看新冒出来的两颗痘,他这两年看天花都快要看吐了,尤其是这段时间,因此很熟悉,“怎么样,是出痘吧?”

    满宝点头,“是出痘,现在有多少颗了?”

    “不对,这是一号牛,就三颗。”

    满宝:“……这么少?后面要是不发了,种痘得需要多少头牛才足够呀?”

    卢太医:“……周太医想得可真远,这都想到了。不过想多了也没用,我们也不是天花,控制不住,来吧,你我二人给它们做个检查,将数据记录下来。”

    几时发现出痘,出了几颗都要一一记录下来。

    卢太医有些感叹,“我们明明是给皇室看病的太医,这会儿却沦落给牲畜看病了。”

    满宝一边仔细的将一号牛从头检查到尾巴,又从尾巴的一面检查到头,确定真就脖子上的两颗痘痘后就记录在本子上,头也不抬的道:“我家的亲家老爷就是个老大夫,十里八村就他一个大夫,不管是人病了,牛病了,羊病了,甚至鸡生病了也都能找他。”

    又道:“在我们那里,治牛比治人还要赚钱呢。”

    卢太医:……这有什么好得意的?

    他现在也能治牲畜了!

    俩人将五头牛检查了一遍,将出痘的位置也一一记录下来,确认无误后各自签字。

    满宝若有所思道:“我刚才摸过,它们的体温都不是很高。”

    卢太医点头,“不错,我记得前面的牛种痘,才出痘的时候都有些烧的,就算不是高烧,也会低烧,温度总有些变化。”

    “我觉得这是好事,”满宝道:“天黑之前再来查一次,一会儿给它们喂点好的豆料,生病呢,得吃好点儿。”

    卢太医点头:“好。”

    第2413章

    顺利

    相比隔壁病房里时不时高烧,或是有些人出痘出得慢的病人,牛棚这边正在做试验的五头牛要顺利太多了。

    它们应该是三批牛里最幸运的一批了,接种痘苗以后没有很难受,还有好吃的豆料吃,于是每天满宝和卢太医过去看它们,它们都欢快的摇着尾巴,偶尔可以出去溜达一圈时也很乖顺,就是非常的喜欢吃外面田野上的青草。

    那是刚长出来没多久的青草,特别的嫩,嫩到满宝看着它们吃的时候都有点儿想吃。

    看上去真的是太好吃了。

    它们这么开心,可以想见这次出痘并不难受,卢太医只摸到过一次温度有变化,也只是微热而已,都不用他开药,它们多喝一点儿水,又出去吃了喜欢吃的青草,回来又吃油水大的豆料,两顿饭的功夫就又好了。

    而且每一头牛的出痘量都不是很多,之前做实验的两批牛,出痘最少的一头也有百来颗,满宝需要夹上一个上午才能夹完,但这次,她和卢太医仔细的算过,出痘量最大的一头牛是六十七颗,其他的牛则在五十三颗到六十五颗之间。

    直接比之前两批牛的出痘量少了一半,甚至还要多。

    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太医们来说,他们判断毒性的大小就天花的数量和出痘时的反应,而这批牛不论是从数量还是反应来说,都是毒性最少的一批。

    萧院正他们都亲自过来看,全都兴奋得不行,略一思索便道:“看紧了,新进来的那批人,不用等这一批完全痊愈再接种,这边牛痘一熟就挤出来接种。

    那速度挺快的,第五天上,最后一颗痘痘也彻底成熟结痂,于是满宝和卢太医又开始了挤痘痘的旅程。

    偶尔挤得快吐了就去隔壁的病房区里看病人的情况,将痊愈的人挑出去,再将快要痊愈的挑到一边,最后重点盯着还在发热出痘的人。

    这一次,满宝直到将所有的牛痘都挤出来调制好才请假出去看王瑞乐,她的病情很稳定,稳定的在变好,七天的时间,又是扎针又是吃药,脸色已经微微有些好转。

    满宝看了满意,就和刘医助道:“从今天开始,针灸改为隔天一次。”

    王瑞乐一听有些许失望,这段时间她和唐夫人都是通过刘医助传递消息的,改了隔天,那消息也只能隔天了。

    满宝照例将人赶出去,指点了刘三娘针法,留下另一个药方,叮嘱刘三娘,“你回去以后要将脉案和方子都记录下来琢磨,有问题就写信交给五哥,让他送进来给我。”

    她道:“有的方子,你可能一时领悟不到,但看得久了,琢磨多了,就明白它的好处和弊处了。”

    刘三娘认真的点头,问道:“师父,下次什么时候请你您呢?”

    满宝想了想后道:“等她的脉有沉燥之相是再叫我,要是没有,这套针法和这张方子就可以一直用着。”

    马姑姑在外面竖起耳朵听,记在了心里,打算回头写了传回去,不过这点儿还是不够的,所以等周满一出来,她立即迎上去问,“周太医,我家夫人如何了?”

    “略有好转。”

    她想了想后道:“如果说她之前是一口枯井,只井底有微微湿润的泥土和石头是生气,而当时井底还是漏的,生气在不断的外泄,那么现在就是井底的漏洞补上了,生气不再外漏,而且井底有了浅浅的一勺水。”

    马姑姑听得一愣一愣的,连刘三娘都听住了,忍不住问,“师父,那一般她要有多少水才算康健?”

    “水就是生气和生机,代表着以后的年寿,她这样的年纪,自然要有大半井水才是正常的,最少也要有可以淹没过两个头脚相连的成年人那么深才行,不然将来年寿有影响。表面看着似乎是好了,但也只是表面光而已。”

    马姑姑忍不住感叹,“周太医不愧是京城出了名的小神医啊。”

    满宝被夸,即便对方是坏人,她也没忍住对对方笑了笑。

    唐夫人一直沉默着,等把满宝送出去就忍不住问,“她……将来寿数有影响?”

    满宝道:“要说一点儿影响没有是不可能的,她小产次数太多了,而且年轻时所受的罪,老了会一点一点的反应在身体上的。”

    见唐夫人脸色沉凝,她便安慰道:“不过也不要太过忧心,等她将来脱离苦海,好好将养,也未必补不上。”

    满宝道:“人的寿数是很奇怪的,它受身体、饮食、水土、心情的影响,焉知保养得好的病秧子活不过身体健康却胡吃海喝还不动弹的人?”

    唐夫人的心情这才好了些。

    满宝很好奇,“这都过了清明了,你们怎么还没动手?”

    唐夫人:“……你就这么盼着我们动手?不对,你怎么知道我们想做什么?你偷看我的信了?”

    满宝自信的道:“我猜的,所谋越多才会越发谨慎,要是只单纯发一个火,给她撑腰,你们当时知道,当时发作出来是最好的,这都半个月了,你们还在偷偷摸摸的传信,可见你们所求有多大了。”

    唐夫人就伸手点了一下她额头,“和你唐学兄好的没学会,光会动这些脑筋了。”

    点完了她才拢着手道:“你说的没错,我们所求的确大,之前几天都忙着清明的事儿,现在可以动起来了,再过一个月左右就有结果了。”

    满宝:“还要样一个月呀?”

    唐夫人横了她一眼道:“你以为容易呢?这里头可涉及到好几条人命和好几个人的人生呢,可不得谨慎些。”

    其实都是唐大人劝告的,说,既然要做,那就做得漂漂亮亮的,既能给小姨子讨回公道,又不让她落一点是非。

    她这才忍着气谋算那么多。

    唐夫人看不得满宝摇头叹息的模样,转开话题道:“对了,今天是礼部的考试吧?”

    满宝就更叹息了,点头道:“是啊,可惜我就只能出来一个时辰,这就要回皇庄去了,明天又要接种痘苗,根本不能在外久留。”

    第2414章

    礼部考试

    唐夫人很好奇,“你怎么总是在种痘苗?上次你来也说要种痘苗。”

    “不一样的痘苗,”满宝扭头冲唐夫人灿烂的笑道:“我们会不断的研究出新的,更安全的痘苗,到时候你家的三个孩子都可以种一下。”

    唐夫人:“……他们,就不用了吧?”

    满宝道:“要是出远门,还是种一下安全,小孩儿不像大人,其实危险性更低,现在我们选用的试验者都是十四岁到二十五岁之间,但下一批我们就要选用十二岁到十九岁之间了,以后更要放低到七岁左右,到时候你可以看一下数据。”

    唐夫人:……她一点儿也不想看。

    满宝冲她挥了挥手,溜溜达达的回皇庄去了。

    而此时,白善他们还在礼部那里候场呢。

    礼部的考试,去年考中进士的考生,今年考过明科的考生,以及包括他在内才有三个的前年考中进士的考生一起来参考。

    根据人数,考试分为两天,白善和刘焕这些比较有名气的就排在了第一天。

    不过他们排到了下午,上午先考了去年的进士。

    正等着,有吏员出来叫了白善和另外俩人的名字。

    他们三个都是前年的进士,因为各种原因去年他们没有补官,所以就没有来考。

    白善起身,将袖子的那点微小褶皱弄平,和另外俩人行过礼后便举步进去,从走进院子开始,他们的考试就开始了。

    三人阔步上前,如行云流水一般和上面坐着的三人躬身行礼。

    主考官微微颔首,抬手道:“起吧。”

    三人道谢后站直。

    礼部的考试很简单,就是看你长得好不好看,咳咳,不,是不是长得五官端正。

    除此外,还有走路的风姿,咳咳,是四肢是否协调,头发是否乌黑(身体是否健康),行礼是不是好看(知礼否)……

    反正时间很短,就从走进院子来到考官们跟前,行个礼,再让他们看一看你的脸,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在这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考官们会看你的牙齿,一般龅牙或者牙齿不太好的也有可能会被淘汰,这同样被他们认为五官不端。

    当然,最要紧的是,官员不能口吃,这就是口试的主要目的。

    大晋就是这么颜控,所以虽然礼部的考试,通不通的就一个字,但在单子上记录下的符号却是有高低之分的。

    像白善就得了一个优。

    等他们三人一走,主考官就摸着胡子道:“不错,不错,这个孩子长得是真不错。”

    一旁的大人就笑道:“老大人上次这样说还是杨氏的小杨大人来参考的时候。”

    “哎哟,那可不能比,”主考官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我说的是风姿,可不是脸,真的比脸,这世上有几人比得过小杨大人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