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白善摸着下巴思索起来,“或许可以试着走后门。”满宝立即侧身看向他,眼睛闪闪发亮,“走谁的后门?”
“当然是陛下的,还能是谁的?”白善道:“假期这样的事也就是陛下一句话的事儿,你等着,我以后找准时机就和陛下进言。”
满宝:“得找他心情好的时候。”
白善点头,“我知道,他最近心情都不太好,这件案子估计还有的闹,我觉得这上半年他心情都不会好了。”
白善说的不错,虽然别人家的瓜好吃,但吃着吃着发现吃亏的一直是自己,皇帝的心情能好到哪里去?
派去岐州的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越查,送回来的信息越多,皇帝的心情就越不好。
到了皇后的宫中,他就把所有的宫人内侍都赶了出去,然后和皇后发火道:“简直是国之禄蠹,岐州凡是有一块好地都被他们给收了,前两年户部捉襟见肘,想要购买职田,钱财不够时都得忍着,结果他们却以给户部三分之一不到的报价卖给那些人,这不是禄蠹是什么?”
皇后给他倒茶,让他喝了消消气,问道:“魏大人他们是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皇帝道:“自然是往下查了,查得出证据还好,可以收回一部分的田地,若是查不出来证据,朕就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他深吸一口气道:“朕实在是不解,像这五姓七望,他们早已经与国与民没有贡献,为何朝中官员,天下文人却还是以他们为尊。”
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做事束手束脚。
皇后便道:“陛下和先帝不也声称自己出自陇西李氏吗?”
皇帝:……
皇后道:“天下人都是一样的,向往祖宗显赫,向往自己出身显赫,亦向往结交这样显赫之人。”
皇帝紧皱着眉头,半晌后叹息道:“朕知道,这些世家大族有几百上千年的积累,便是我们皇族也多有不及,世人向往的其实是他们背后代表的实力。除非毁去他们的力量,否则这种尊卑,这种服从就不会消失。”
皇后便轻声问道:“那陛下要毁去他们的力量吗?”
皇帝沉默片刻后摇头,“不,朕不愿与他们相斗,斗起来只会两败俱伤,而且天下才安定没多久,朕身上的旧伤都还在呢,怎可让天下百姓再卷入战乱之中?”
皇后就悄悄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
皇帝道:“还是交给太子,甚至是往下的皇孙吧。”
他道:“等国家强盛起来,为帝者有更多的话语权再说。梓童啊,朕是不可能见到这一切了,只能你来看,你可得好好的看着啊。”
他得死了才能传位给太子啊,但太后可以存在啊。
皇帝计划起来,悄悄和皇后道:“这事儿你先记下,等朕死了你告诉太子。”
皇后:“您别瞎说,还有,您让我告诉太子的事儿也太多了,妾身都快要不记得了。”
“那就拿个小本本记着,这可都是朕的遗言,必须得记住。”
第2591章
告状
皇帝和皇后说完小话,脾气也发出去以后第二天照常挤出一抹笑容去上朝。
不是大朝会日子,所以满宝高高兴兴的去太医院,太医院今日无事,所以她就转战崇文馆修书去。
太医署改制,今年要招收的学生更多了,还有许多地方上的大夫慕名来学习,嗯,主要是他们年纪都还不大,且还在招生范围之内。
萧院正把太医署里的课程更细分了一些,所以要上的课和需要的医书也更加的细致了。
刘太医他们还好,身上没有官职,拿到医书就教,医书上没有的内容他们想教就教,不想教就不教。
满宝却不行,作为崇文馆编撰,且还是主要负责医书的修撰工作,她是必须得考虑到太医署的教学资源的。
萧院正也喜欢找她要医书,拿了这一份俸禄,满宝就不能懈怠。
其实满宝特别想给皇帝一个建议,给萧院正和刘太医他们都封一个编撰的兼职吧,大家一起来修书呀。
可惜她知道大范围的封赏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而已。
满宝将这段时间周立如他们几个抄写的医书拿出来看,然后列举大纲,打算总结规划一下内容,将这些医书的知识编撰后印刷成册给学生们看。
正记在兴头上,一个编撰在外面喊了一声,“周编撰,有人找你。”
满宝头也不抬的道:“请进来。”
满宝将这一页都写了才抬起头来,看到周立如几个,微愣,“你们怎么找过来的?”
周立如小声道:“老师,这是您让我们抄的医书,我们都抄好了。”
满宝放下笔,伸手接过,夸赞道:“干得不错,那就继续抄。”
“没有了。”周立如说这话时还有些委屈。
满宝一听,蹙眉,“我不是让郑太医给你们去拿了吗?”
周立如立即道:“是啊,郑太医上午的时候也去了,但翰林院那边不给拿了,说是郑公子的伤情已经稳定,翰林院那边不再对我们太医院开放了,所以郑太医拿不回来书了,我们抄好的这几本还被索要回去了。”
满宝瞪眼,她可还有好几本书没借出来呢,尤其是一些本草经,有几本书上有增添,而崇文馆和外面的医书缺少的就是那些增添,怎么能不给借呢?
满宝立即起身,“翰林院是这么说的?”
“是。”
满宝抿了抿嘴,立即要去找翰林院,走到一半,觉得不太行,于是转身去找白善。
“翰林院不给你借医书了?”
满宝点头,忍住气道:“这医书又不是别的什么书,治病救人,造七级浮屠的事儿,他们为什么不同意?”
白善问:“你们毁损污染书籍了?”
“我们是那样的人吗?”满宝道:“就是防备着他们找这个借口呢,我一早就叮嘱过他们,不能污染书籍,郑太医他们还回去的时候也有检查,书籍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白善想了想后道:“我现在还在当差,且不能随你去翰林院,你得等我到午正过后换班,到时候我随你去。”
满宝点头,然后悄悄看了一眼正殿,问道:“陛下今日心情如何?”
白善问:“你想求陛下?”
满宝:“我想让陛下直接下令让我把所有的医书都借出来。”
白善若有所思,“这样的小事倒不必求到陛下,求太子殿下就行。”
他道:“等我下午先陪你走一趟,若是借不到就去求太子殿下,就以你要修撰为由来借。”
“修撰?”
白善点头,“翰林院和崇文馆修书,互相借阅书籍是常有的事儿,现在郑公子的伤情已经稳定,再以这个借口借书有点儿不够,而且……”
他看着满宝笑道:“你借出来的医书真正涉及到郑公子伤情的有多少?翰林院那边有意见的人恐怕不少了。”
满宝哼道:“可这是医书,既不是兵书,也不是涉及到一些机密的书籍,有什么可保密的?”
古忠找出门来就看见小夫妻两个躲在殿后嘀嘀咕咕的,因为角度的问题,他们没看到他,他却听了不少,听到周满的抱怨,古忠笑了笑,转身回殿。
皇帝正中场休息,拿着手揉额头,见古忠一人回来,便道:“不是让你去找白善来给朕读书吗?”
古忠笑道:“周太医在外头呢,人小夫妻俩正说话,小的们不好多作打扰。”
“周满来做什么?”皇帝好奇起来,“难道半日不见就思君了?”
不至于吧,周满还关在皇庄了十天半个月过呢。
古忠笑道:“周太医受了委屈,来找白大人帮忙呢。”
“哦?”皇帝更有兴趣了,头也不疼了,兴致勃勃的问道:“她受什么委屈了?”
古忠歪着头想了一下,“离得远,听的不是很清楚,似乎是翰林院那边不借医书给周大人了,周大人给气得不轻,来找白大人帮忙呢。”
皇帝哈哈大笑起来,乐过以后脸色却沉凝,“翰林院为何把持着医书不给周满?”
古忠笑道:“大概是郑公子的伤情稳定了吧。陛下一开始给周大人手书不就是为了郑公子的伤吗?”
“可为医者总不能每次到了有疑难杂症时才去翻找医书吧?”皇帝冷哼一声道:“医书又不是其他,翰林院不该如此把持。”
古忠低下头去,没有就这一事发表看法。
皇帝敲了敲桌子,将此事记在了心里,但白善没有开口,他也就什么都没说,看着这对小夫妻俩折腾。
白善回来给皇帝念书,俩人又手谈了一句,等到午正,皇帝去用午食和午休,白善也去吃工作餐,然后利用休息的时间跑去找满宝,一起去了一趟翰林院。
翰林院也是照着规矩来,当然不肯给了。
于是白善便只能拉着满宝去詹事府找太子了。
太子也忙呢,才听俩人开了个头就问,“所以你们要哪几本医书?”
这个满宝有做功课,之前她可是和白善白二郎将翰林院里两间楼的书目录都过了一遍,满宝没看过的医书都记了下来,减去这段时间她已经借出来抄录的,剩下的也就十九本而已,不是很多。
满宝直接给单子给太子。
太子扫了一眼,直接提笔给他们写了一张纸,盖上自己的公章后递给白善道:“去找詹事府再盖一个,拿去翰林院领书去。”
满宝和白善都大喜,白善就恭敬的将书单奉上,“殿下,要不,您在这上面也盖一个章?”
太子:……
他暗暗瞪了俩人一眼,还是给他们在书单上盖了一个。
俩人就喜滋滋的走了,去前面找郭詹事盖章。
第2592章
完胜
白二郎拿着单子欢快的领着俩人去找书,因为热,他顺手用单子招了招风,进了书楼,只有三人时他才幸灾乐祸的道:“让他们针对我们,这会儿还不是得把书借给我们,还得一次全借完。”
满宝则念叨他,“好歹你也是翰林院的人,怎么一点儿力都使不上?”
白二郎:“我人小位卑,说不上话有什么办法?”
他指了白善道:“他还在翰林院里干了一年呢,结果不还是人走茶凉?”
白善瞥了他一眼,和满宝道:“快把书找出来吧,赶紧借出去,现在他们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自有其他的借口暂不借我们。”
满宝:“我们有太子的手书。”
“翰林院要是也需要这些医书编撰东西,那还是得优先翰林院。”也就他们速度快,拿了手书立即赶过来,翰林院这边的某些人还没有收到消息。
三人通力合作,又有一个曾经是翰林院的人,一个现任翰林帮忙,尤其是白二,今天上午郑太医来借医书时,他就已经把十本医书找妥,就等着人来借了,结果负责这两间书楼的翰林竟然不给借了。
他就只能又把书给塞回去了。
此时再取出来速度就极快。
白善一边找剩下的书一边笑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你看书的速度和时间都有限,反正白二也没事儿,以后再有想借的书,实在是借不出来就让他给你抄出去。”
满宝眼睛大亮,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呀,于是目光炯炯的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吓得倒退两步,连连摇手,“不行,不行,白善,你怎么能这么害我?我,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你做什么事情?西行记你都写了多久了才出来两话,前两天我去书铺找书,书铺的掌柜拉着我说了半天。”
白二郎张了张嘴,没说话。
白善和满宝就不由好奇起来,书也不找了,绕到他跟前好奇的盯着他,“你干什么了?”
白二郎见他们一脸“你又闯祸了的模样”,不由郁闷道:“我能干什么?在翰林院自然是看书找资料呗。”
白善问:“你最近跟着的翰林在修什么书?”
“农书,”白二郎道:“我就负责找历年的日历,还有各地历年发生的天灾纪事。”
那应该不是很忙啊。
白善更加怀疑的看着他。
“行了,行了,别这么看着我,”白二郎道:“就是,我最近在杂书楼里又找了两册特别好看的杂记。”
白二郎叹息道:“明达也喜欢看,但翰林院的书又不能私自带出去,而且杂书楼里的书还不能抄录,我只能悄悄背下来回去后默写给明达看。”
所以他最近也很忙的好不好?
白善:……人家进翰林院是修书,是读书,是积累政治资本,结果你是来看杂书,默写野史话本讨妻子欢心的?
俩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就走,“还有五本,赶紧找出来。”
白二郎立即道:“我知道你要找的《诸病源候论》在哪儿,我早上找书的时候好似看过一眼,不过我记得你说过这本书是前朝的人写的,萧院正手上有一本不全的,所以不急着要……”
白二郎说这话找到了,高兴的取下来交给满宝。
书册在收进书楼时可能就保管的不是很好了,所以有些散,这么多年翰林院也没想着修一修,所以满宝很小心的翻了翻,以免页面散落。
她将书收好,自己也找出了一本,剩下的三本则是白善找出来了。
于是三人抱着书下去,登记出借。
管着书楼的翰林看到三人抱下来的书,忍不住和周满道:“你们崇文馆一次借的也太多了,你们看得了这么多吗?”
想让他们分开借。
满宝就扬了扬手中盖了太子印章的单子道:“殿下答应了的,太医署近来急需修撰医书,这些医书都是急需的。”
翰林扫了白善和白二郎一眼,默默地摊开册子给他们做记录,心中哼哼,白善也就算了,他和周满毕竟是夫妻,但白二郎算怎么回事?
你好歹是现任翰林,吃里扒外,难怪大家都不太爱和他玩儿。
白二郎一点儿也没感觉到被排挤,他忙着呢,忙着找资料,忙着看书,忙着抄书,还要忙着写书,偶尔还得赴亲朋好友们的宴席,都快要忙死了。
翰林院里的人不和他玩,他应酬少,时间多了出来,高兴还来不及呢。
他后台大,就算大家不和他玩儿,在翰林院里也没人敢欺负他。
翰林慢慢的给他们记录好,便把笔递给周满,让她一一签字。
满宝接过笔,白善却按住册子,将上面的内容对照着书籍检查了一遍,挑出几条来让翰林补上,“这一本书已经散页,我才数过,一共散了十三页,将这一情况写上,这一本则是有污渍,在第八页和第九页之间,污损了五分之一的页面,为墨黑色……”
翰林脸皮抽了抽,脸上不太真诚的笑道:“白大人看得可真仔细。”
白善就对他温和的笑了笑道:“陈翰林客气,在下也做过翰林,知道这出入书楼的书籍要记清楚了,不然还回来的时候要是出现问题不好处理。”
翰林照着白善说的一一记上,满宝这才签字,直到他们抱着书离开,翰林想等的人也没出现。
他有些疑惑的扭头看向办公房的区域。
白二郎只把人送到门口,看到人走了就仰着脑袋回来了,看到翰林还斜着眼睛看了一下人家,然后继续抬着下巴不可一世的走了。
翰林:……
他要不是驸马,他一定会喷死他的,不,他就是驸马也没用,他要不是嫡驸马的话……
翰林掌院摇了摇头,关上窗户转身坐回椅子上,一个翰林进来禀报:“掌院,周大人和白大人走了。”
翰林掌院点了点头,道:“我看近来大家都闲得很,以至于生出许多事来,既如此不如再组织几个翰林去工部那边修撰地利书籍,上次工部那边不是说想疏浚黄河,却没有十分好的方法吗?派几个翰林过去工部那边帮忙,一起找一找资料,必要时,再去实地看一看,做出些实事来。”
“名单我都拟好了,你看一看。”
第2593章
议事
他伸手接过一看,有两个是术数特别好,且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的翰林,剩下的三个都是这一次特意卡着周满的医书不肯出借的人。
他沉默片刻,不由道:“掌院大人,虽说他们此举不妥,但他们也是按规矩办事,周满所持的手书只说要找治疗郑二郎的医书,可没说她能把我们翰林院的医书都借阅一遍。”
“何况郑二郎的伤情早已经稳定,这手令自然也失去了效用。”
掌院道:“规矩是可变的,法理尚且不外乎人情,何况这种小事?”
他道:“医书不是别的书籍,只要他们爱护,都该借之,何况周满的医术天下人共知,这些书留在我们翰林院内,那就只是万千书籍中的一册而已,而到了周满手中,那才是真正的宝藏。”
掌院掀起眼皮看了心腹手下一眼,微微摇了摇头道:“就只是因为嫉妒白善,看不惯对方便为难另一无辜之人,想不到大局,不仅是目光短浅,更是品格有瑕。”
翰林一听,不由低下头去,问道:“大人是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吗?”
掌院微微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道:“这是给他们的教训,也是给他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