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于是他认真起来,问道:“白大人想外放何处?”白善摇头,“哪里有空缺便去哪里吧。”
郭县令怀疑的看向他,京城郭县可是全天下最大,最繁华,也是官位最高的县,不知多少县令想做这两个县的县令呢,他实在不能理解白善为何拒绝,反而挑选的是外面的县。
满宝吃饱喝足了,这才有闲心关注起俩人,见他们半天说不到关键上,还在打机锋,想着她和郭县令也有多年的前后席的情谊,她不止一次的被郭县令戳过,这次又吃了人家一顿大餐,于是直接道:“郭县令是想问陛下对郭县令接任长安县的态度吧?”
郭县令还想拉一拉感情再进一步提起此事,被周满这一戳破,他差点儿把茶水给喷了。
满宝和白善道:“告诉他吧,我和郭县令关系挺好的,我们可是好朋友呢。”
郭县令脸上就扬起笑脸道:“周大人这就客气了,我和周大人同朝为官多年,上次周大人还请我喝茶了呢。”
满宝这才想起来,乐呵呵的道:“客气,客气。”
白善便笑道:“陛下倒是有意,只是也有大人认为这不合规矩。”
至于为什么不合规矩,不用点明大家也都知道。
当今是很善于纳谏的皇帝,要是有大臣很强烈的反对,那这事儿多半就是不能成了。
郭县令蹙眉。
白善就若有所指的道:“但也有大人认为可以破格录用,连魏大人都没出言反对。”
郭县令眼睛微亮,心中瞬间有了主意,他端起酒杯笑道:“多谢白大人提点。”
白善笑着举杯道:“郭大人客气,我是舍人,不上正殿,今后内子在正殿上还请郭大人多关照了。”
郭县令笑眯眯的:“白大人客气,我和周大人会互相关照的。”
唐大人升官的手续办得很快,第二天门下省就审批下来送到了吏部,于是唐大人正式升为京兆府少尹,因为长安县县令一时没找到,因此还是他处理事务,只不过他底下还有县尉县丞可用,只需要处理一些紧急的事。
但殷礼把人找了去,道:“岐州那边闹腾的厉害,新的刺史还在回京的路上,估计要七八天才能到,在京城又要述职三四日,时间拖得越久,那边的局势越不好。”
他道:“陛下和朝中大人们的意思是,让你即刻带人过去巡察,将此事处理好。”
唐大人就暗搓搓的问,“大人是想平波于无息,还是想将闹事的连根拔除,或是想不伤人命,但打压按服收拢那些异心人?”
殷礼瞥了他一眼道:“你主意倒是挺多,这些你自己拿主意就好,相机行事。”
唐大人:……他不太喜欢这个回答,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你直接告诉我呀。
殷礼转身就走,道:“我巡视去了,若无事,你考虑一下要带的人吧,拿不准主意就去请教你父亲。”
唐大人悄悄的撇了撇嘴,他知道肯定不是第二种,不然根本用不着提拔他,直接让他的上司过去就行,殷大人出去一通操作,还需要他带人过去吗?
老唐大人很严肃,对儿子却很和颜悦色,他也不隐瞒,直接道:“能消弭祸事自然是好的,现在鼓噪不安的都是犹如浮萍一般的佃农,他们几乎都依附于这些土地上,因此最易被人挑拨,虽说能借力打牛使他们背后的人恐惧害怕,从而屈服,但人心情势很难控制,你对岐州又不熟,很容易就会波及到佃农,甚至是普通的百姓。”
“所以为稳妥起见,你还是要尽量消弭于无形,若是能拿到他们指使佃农闹事的证据,也不要急于在岐州揭发,或回京后再做打算,或等下一任岐州刺史到任后再施为。”
老唐大人顿了顿后道:“这一次岐州刺史是从云州一带调任回来的,那边民风彪悍,这一位刺史可是能带兵上草原和马贼对砍之人,所以只要你有证据,不用担心他怕事不理。”
老唐大人道:“你要做的就是处理好闹事的佃户,将那些土地原样赎买回来。”
唐大人就明白了。
老唐大人笑问:“想好要带谁去了吗?”
唐大人道:“儿子正在想。”
他看了他爹一眼,凑上去小声问:“爹,您说我和陛下要他的中书舍人,他给不给?”
老唐大人垂眸看他,顿了一下后问:“你想要白善?”
唐大人点头。
老唐大人皱眉,“他没有地方官的经验,带他有什么益处?”
唐大人就笑道:“我知道父亲的顾虑,但白善不是一般的世家公子,他从小在田间长大,不仅熟谙农事,和农人佃户相处得也很好,虽不曾做过地方官,但与普通百姓来往比我们这些做过地方官的丁点不差,而且,他与长博一样,很讨一般百姓的喜欢,他们说话,一般都比较令人信服。”
老唐大人就看了看他儿子古铜色的脸和坚毅的棱角,再一想面白如霜,温润如玉的白善,微微点头,虽然白善不及杨和书俊美,但也的确很有亲和力,这一点儿看着比他儿子强。
第2599章
出差
老唐大人想了想,颔首道:“陛下很看重白善,此是一次历练机会,陛下应当不会反对。”
此前皇帝还有意让白善接手万年县县令之职呢,要是皇帝真的打算重用白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于是唐鹤就和皇帝要人了。
皇帝虽然已经打消让白善接手万年县的打算,但还是让白善跟着唐鹤去了。
这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
白善也知道,兴奋的跑回家告诉满宝,“这还是我第一次以官的身份去接触治下佃农。”
满宝问:“危险吗?”
白善点头,“还是有些危险的,听说有些佃农因为听信谣言,一怒之下将已经长成的青苗给毁了。”
满宝蹙眉,“毁坏青苗?这可是大罪。”
白善点头,“岐州那边抓了一批人,也因此佃农们更加激愤,为了不再恶化双方的关系,唐学兄决定明日就启程。”
“这么快?”
“是啊,”白善握住她的手笑道:“不过你别担心,看着是有些危险,但我不会有事的。”
他笑道:“我和唐学兄说好了,到了岐州先以怀柔,若是不成,他唱白脸,我唱红脸,先稳定局势再说。”
满宝怀疑的看他,“你和唐学兄关系好是满朝文武皆知道的事,他们能相信你们意见相左?”
白善笑道:“我们去岐州面对的又不是满朝文武,那些百姓只怕并不知道我和唐学兄是何人。”
满宝便点了点头,“你把大吉带上,让他保护你。”
“嗯。”
这还是白善第一次出差,满宝还挺舍不得的,她戳了戳他的手心道:“注意安全,别与他们起了冲突,不行就跑。”
白善点头表示明白。
满宝就起身道:“我给你收拾行李。”
白善撸了袖子道:“我与你一起。”
俩人将衣服鞋袜分门别类的放在箱子里,才装好,刘老夫人身边的大丫头抱着一堆鞋袜过来道:“少爷,少夫人,老夫人说此去岐州怕是不能在刺史府和县衙中安坐,因此要给您带一些鞋袜……”
白善和满宝就转头看了眼箱子里占了三分之一的鞋袜,齐齐道:“已经带够了。”
白善道:“衣服我都只带了三套,都是轻便的,最多的便是这鞋袜了,再添就要穿不下了。”
大丫头却笑:“少爷,您就别让老夫人担心了,还是带上吧,这箱子还有空余的地方,挤一挤就能挤进去了。”
俩人没法,只能再往里挤了挤,然后满宝去西厢的药房里取了许多瓶瓶罐罐过来,她都给他装在荷包里然后塞在箱子的空隙之间,“要不你多带一个箱子?”
“算了吧,我们这次是去出公差,除了我和唐学兄,还有两位御史台的御史同行,带太多东西不好。”
毕竟不似他们之前去西域,自己人可以想带多少就带多少,这一次出外差,要是带的东西和人太多,也显得太娇养了点儿。
满宝没办法,直接和他努力的把各种药瓶和药包给包好塞进箱子里,一些不宜塞进箱子里的就单独用一个包袱装着。
满宝道:“这一个是藿香丸,是……我特意找的方子,亲自做的,可治疗暑湿症,现在天气渐渐闷热,偶尔还下雨,这一次去岐州,你们肯定要在田间地头跑的,所以呕吐、腹泻,发热恶寒等都可以用上。”
“这一个是治外感风邪而起的热症和咳症,端午将至,外头的风里尽是邪气,所以你们也得小心些。”
“这是被蚊虫叮咬后涂抹的,这蚊虫也是大害,所以我还给你配了驱赶蚊虫的药包,都用油纸包了用盒子装着,你要用时就每日取一包放进荷包里带上。”
白善连连点头,见她喋喋不休,便弯腰堵住了她的嘴,半晌才松开,他低声道:“我都知道,这些药瓶上你都写了名字,我又不是第一次见,我都能分得出来的。”
他抱着她亲了亲她的额头,轻声道:“你就别担心了,岐州离京城又不是很远,快马加鞭一日就能到达,我要实在想你了,还能偷着空回来看你呢。”
满宝脸色红透,低声威胁他道:“你可别回来,让人抓到就是临阵脱逃了,到时候我可不救你。”
白善便轻笑道:“你要是不救我,以后可就没有夫君了。”
满宝伸手捧住他的脸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低声道:“你可得平安回来。”
白善狠狠的点头。
白善只带了大吉和两个护卫前去,带了一只箱子一个包袱,自以为已经够少了,结果城门口一回合,就见唐大人只带了一个明理和两个大包袱,两个御史也是,最后还是精简了的白善带的东西和人最多。
他默默地下马和唐鹤行礼。
唐鹤便颔首道:“既然人到齐了就走吧,我们带有马车,可能要明日才能到达岐州,但也要早些入城。”
其余三人应下,纷纷上马。
白善跑在唐鹤身边,扭头问道:“唐学兄只带了这么点东西?”
唐鹤不在意的道:“出门在外不方便,随便糊弄糊弄就行了,你呀,还是出门的次数少。”
另一边的御史却是笑道:“白大人这是经验少,到底是娇养大的公子。”
白善:……他还娇养?
他自认是世家公子里最不娇养的好不好,谁跟他七八岁上就卷了裤腿下地撒种子的?
然后一路同行白善发现自己似乎真的被娇养了。
两位御史,虽说有一位是寒门出身,但同样家中富裕,另一位与他一样是世家出身,结果一路跑马眼睛都不眨一下,中途休息,从包袱里摸出干粮就啃,直接就着竹筒里的凉开水喝了,热都不带热一下的,更不要说将饼子泡开了吃的。
等到了岐州,他们不仅要应付岐州的官员和地方大族,还得下到田间对上愤怒的佃农,夜深了直接就睡在了野地里,帐篷都没有,直接铺了一层干草就躺下。
之所以这么辛苦自然不是因为他们多艰苦朴素,而是因为他们今天见的佃户太过愤怒,不听他们的解释不说,还挥着锄头要锄他们的脑袋,没办法,他们只能退出村庄,回城也完了,便在外面田野上将就着住下了。
第2600章
分工
梁御史坐在火堆边上,伸出脚来脱下鞋子,一股不可言说的味道传过来,白善扇了扇,转身换了一个位置后坐下。
结果唐县令也把鞋子脱了,还把袜子给脱了。
白善看着他们,问道:“你们还有袜子?”
唐县令叹气道:“之前穿过的都洗了晾在城里。”
白善皱了皱眉,为了自己的鼻子着想,还是给了他们三双新袜子。
大家一看,立即欣喜的接过,笑道:“还是白大人讲究啊。”
白善从包袱里往外掏东西,先是将今天一直戴着的药包放在火堆边烤着,让它慢慢的散发药味,驱赶着一直围着他们不断嗡嗡叫的蚊子。
然后掏出一瓶药膏打开闻了闻。
唐鹤一看立即问道:“这是什么?”
白善顺手将药膏给他,道:“提神醒脑的,我被熏得不轻。”
唐鹤打开闻了一下,是感觉清凉不少,瞬间醒脑,他笑着递给一旁巴巴看着他的梁御史和任御史,都:“还是你身上的好东西多。”
两位御史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白大人有位贤妻啊。”
白善不理他们,这两天他们可没少蹭他的东西,还以为他们真的多艰苦朴素呢,只是自己带东西麻烦,有人带他们还是会用的。
唐大人光着脚踩在草地上,在一个水坑里洗了洗手,然后就接过随从烤好的饼子,随意的坐在草地上问道:“你们说明儿我们还进村吗?”
梁御史道:“这可是一个大村,一百六十七户,要不是附近村落少,它都可以成大集市了。今天好险有里长们拦着,不然他们的锄头说不定真的能劈在我们头上。”
任御史却冷笑一声道:“你以为那里长真是好心?要不是我们死了他们罪同谋反,事情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你以为他们会拦着?”
他道:“我看,这里的首恶便是那两个里长,你看看,我们这几日也走过不少村子了,大都能安抚下来,且他们虽听信谣言对朝廷多有不满,却也不敢,不舍得拔去青苗,但这一整个大村,你们往边上看看。”
任御史痛心疾首,“这么好的青苗,都长这么高了,他们竟还舍得拔去,要说没有那里长在其中推波助澜我是不信的。”
白善也往旁边的田里看了一眼,虽然天已经黑了,但月光映照着田里的水光还是能看清一些田里的情况的,这一片田的青苗都叫人拔了大半。
他叹息一声,这个时候拔掉青苗,连补种都不能够了。
唐大人一边啃着饼子一边道:“所以明天我们得想办法引开这村子里的两个里长,然后再进入村子里和村民们谈一谈。”
白善问:“怎么引?”
唐大人正要说话,有禁军侍卫跑上来道:“大人,那两里长来了。”
唐大人便笑道:“这不就来了吗?‘
他让人将两个里长带上来。
他们不是自己来的,身后还跟着一些青壮,抬着两个大筐。
白善闻了闻后小声道:“是馒头和包子的味道。”
两位里长小跑着上来,一上前就冲唐鹤跪下,连连磕头,“今日惊吓大人了,小民有罪,小民有大罪啊。”
唐鹤鞋袜也不穿,连忙上前将人扶起来,一脸正气的道:“老丈说的这是什么话,今日要不是老丈出手阻拦,我们一行人只怕早被暴民给打死了。”
他一脸怒意,“一群刁民,竟敢对朝廷官员下手,待我回京禀明圣上,必要派禁军来将他们全部剿灭。”
两个里长脸色一僵,连忙道:“大人恕罪,他们没有见识,见大人带了这么多官差进村,以为是要强制收回土地,这才冲动起来,还请大人给小民们一个机会,要说他们是暴民,那是万万不敢的。”
唐大人便蹙眉。
里长立即贴近了唐大人一些,一个钱袋不动声色的塞进唐大人手里,他低声道:“还请大人海涵……”
唐大人捏了捏钱袋,可以摸出是银子,反正肯定不是铜钱,这么大一块,那也不少了。
里长对他竟然这么大方,看来很有钱嘛。
唐大人直接塞进袖子里。
里长见他收了,立即高兴,连忙回头让人把两个大筐抬上来,打开上面的盖子,让大家看到里面热气腾腾的馒头和包子,他弯着腰道:“大人们还没用饭吧,村子寒酸,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所以小民让家里人准备了一些馒头包子,大人们不要嫌弃才好。”
唐鹤咽了咽口水,虽然很想吃,却不是很敢吃,于是笑着颔首道:“这就很好了,你们留下吧。”
他道:“既然是老丈说情,本官便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这样,明日一早你们二人过来随我回刺史府去见人,到时候有些文书需要签,这样本官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他若有所指的道:“本官千里迢迢的从京城到这儿来可是为立功来的,若是差事办不成,谁不让本官好过,本官便让谁难过。”
两位里长一听,立即道:“是,是,小民知道了。”心中腹诽,从京城到这儿百多里的地方,怎么就千里迢迢了?
唐大人便让他们离开。
等人走了,便有胥吏牵了一条狗上来,从两个筐里的深处摸出两个馒头和包子给它吃了,大家重新盖上盖子冲着他们咽口水。
一个刺史府的书记忍不住道:“大人,我们是不是过于谨慎了,我们这么多人,又是朝廷官员,难道他们还敢毒害我们不成?”
唐大人从袖子里拿出那个钱袋抛了抛,丢给任御史,让他记上账,闻言道:“小心一点儿没大错,本官从小到大,这样不谨慎造成的人间惨案可不要太多呀。”
白善则问:“明天谁进村?”
唐大人就冲他笑,“学弟以为呢?”
“我可以进,”白善道:“我今日大致看过,记下了主要闹事的几家,再进去时会先避开他们,不过您得把大部分人留给我。”
唐大人就看向两位御史,他们下来既是继续调查岐州的事,也是盯着他们两个的,所以他们两个必定也要有一个人留下。
任御史想了想后道:“我留下吧。”
唐大人便点头,“行,我只带两个侍卫和我的随从走,剩下的人都留给你们。”
第2601章
突袭
这个村子太大了,且是有组织的在反对赎买田地,根本不能和前面几个村庄一样靠细心体贴的劝说来达成目的。
所以他们就只能用别的手段了。
天还没亮,他们就全都醒了,现在正是一天之中人最松懈的时候,白善他们起身,避过盯着他们的人悄悄的离开。
等两位里长依约找过来,当下就只剩下唐大人几人了。
他们微微一愣,正要开口询问,唐鹤已经起身道:“走吧,赶紧回去,我都三四日不曾沐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