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皇帝:“……爱卿很敬业啊。”他上午才谈判下来御驾亲征呢,这会儿他就准备上随行的太医了,这个晚上一两天再指定也没什么吧?连午食都不让他吃?
萧院正只当听不出皇帝的言下之意,道:“陛下,臣本属意卢太医和郑太医,但周太医主动请缨,而且她提议太医署带上一批学生前往前线救治伤员。”
萧院正顿了顿后道:“所以臣的建议是,您若是不嫌弃,便将他们三个都带上,由卢太医跟随在您身边,周太医和郑太医就带着学生上前线去救治伤员。”
这是萧院正在路上想的。
以周满的秉性,她肯定不会安稳的呆在皇帝身边,到时候乱跑,皇帝身边没人可怎么行?
皇帝不由坐直了身体,“带着太医署的学生一起去?”
“是,主要是学习疡医的学生,臣已经让周太医和刘太医等人去拟定名单了。”
皇帝起身转了两圈,想起当初阿史那的折子上写的,因有周满随军,军中的伤亡的人数要比之前少很多。
他目光炯炯起来,总算点头答应,“好,那就让他们三人都随行,你去将所需的物资列出单子来,交给户部去准备。”
萧院正却点头道:“陛下,单子应该交给兵部吧?”
皇帝闻言,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后道:“交给兵部也可以。”
萧院正得了准信,高兴的行礼退下。
皇帝也很高兴,兴冲冲的回去找皇后和太子,和他们母子二人道:“朕觉得此一次我们会大获全胜。”
皇后笑着给他盛了一碗汤,问道:“什么事儿让陛下突然这么有信心?”
皇帝道:“萧院正让周满等人带着太医署里的学生随行。”
皇帝说到这里看向太子,“对了,太医署现还是你管着吧?”
太子道:“事情都是萧院正管的,儿臣不过是白担着一个名罢了。”
皇帝点头,“前朝末帝东征时,军中伤亡惨重,这一次,医者多了,伤亡的士兵应当会有所减少。”
他道:“西征时,阿史那上过折子,虽不曾有具体的数字,但他的确夸奖过,周满随军,就活了不少本来救不活的士兵,伤亡减少许多。”
皇后道:“那得多准备一些物资,大夫治病也需要东西的,可不能到了前线才发现短缺东西。”
“朕已经让萧院正去列单子了。”
皇后就道:“陛下回头让人也给臣妾送一份吧,臣妾看看能不能从后宫中准备一些,也算是后宫的心意,只当是为陛下分忧。”
皇帝感动不已,皇后竟然只拧了他两下就全力支持他了,不愧是他的好皇后啊。
第2659章
愿往
满宝第一个提的名字就是周立如。
刘太医看了一眼,忍不住道:“周立如不是学的体疗和针灸吗?”
满宝道:“她对疡医也很有兴趣,而且之前在西域的时候,她的缝合术大有长进,这次叫上她,她一定愿意去的。”
刘太医不知道周家的娘子到底是怎么养的,怎么就……这么与众不同呢?
刘太医只能让她添上。
然后是明年就要毕业的那一届学生,从中挑选出有意成为疡医的学生。
并不多,只有九个而已,下一届更少,只有七个。
周满和他们略一商量就决定把这十六个都带上。
满宝嫌弃人少,道:“要不再多带几个吧,我之前带的女班中,因为涉及到开腹取子,所以她们的缝合术也不错。”
刘太医道:“她们不同其他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带下病症,又都是女郎,这样吧,去太医署中问她们,她们要是愿意去就去,不愿意便罢了。”
和萧院正一样,刘太医也没想过要让这些女学生随军的,但如果周满和周立如都去了,她们去不去的,于名声上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满宝点头。”我去吧,这样她们不会紧张。”
满宝现在只是太医署的博士,拿着微薄的薪资,每旬到这里来上三四节课而已。
已经很少会亲自管学生们了,遇上伴驾出行,两个月不出现授课都是可能的,这时候往往就是刘太医帮忙代课了。
毕竟满宝现在太医署的课程就是针灸和带下病,前者的话,刘太医略有研究,还是能教学生们的,后者嘛,刘太医更是擅长,满宝都要时不时的请教人的。
不过她虽然来的少了,但学生们对她却很亲近,尤其是今年。
和刘三娘不一样,她进太医署中学习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强大的基础,又是宫中医女出身,因此才在太医署中学了不到两年便顺利结业,然后晋升为医助;
郑芍,郑辜,以及和他们一样进太医署时便有不浅基础的那些学生都不一样,他们在太医署成立后的第二年就通过考试分班,开始和他们学习不同的课程,所以这两三年陆续结业后到各地医署上任职。
她们进太医署时是零基础,甚至有的人还是进太医署后才认全字的,之前只认识些许字,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知道一些药材,一些基本的医理罢了。
而且比一般人聪明,能够很快的记住东西。
但再聪明,基础不好,她们进太医署后也得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
像周立如,离开太医署一年,回来后不仅没落下功课,反而还调到了体疗班,和另外那个班的同学学习体疗之术,功课照样跟得上。
根据年限,她们这一批今年年底就会结业,明年开春就要安排到各处工作了。
太医署中只有两个女老师,一个是曾经与她们是同学的刘三娘,另一个就是周满了,其他全是男老师,她们想和周满套一套交情,要是能留在京城就好了。
而留在京城里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太医署,一个是太医院。
所以周满一进教室,提了一下此事,问道:“不知你们可愿往,若是愿意便拿出一张纸来写下自己的名字,写愿往二字,不愿的,就写不愿吧。”
学生们略一思索便一咬牙,一跺脚,全都写了愿往。
满宝收到纸条都惊呆了,全班十九个同学,竟然全都愿意?
她微微挑眉,笑道:“你们很好,不过随大军出征会很吃苦,虽说军医不必到前线去,但若是遇上激烈的战事,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军医就要到前面搭建医帐,以更方便的抢救伤员,所以你们最好考虑清楚了。”
她道:“去或是不去,对你们将来的仕途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若是去了中途退出,那便是逃兵了。按照兵部的规矩,逃兵当斩,我不愿我的学生犯这个错误。”
学生们对视一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没有人退出,便是心中有了犹豫的人也咬牙应了下来,没有退出。
满宝慢慢的将这些纸条都叠在一起,卷起来后放在怀里收好,她颔首笑道:“你们都是好样的,今日我会一直留在太医署的办公房内,日落我离开之前你们都有反悔的机会,日落之后就算落子无悔了,我明日一早就会把名单呈上给兵部,那就没有改变的余地了。”
满宝静静地看了看她们,转身离去。
大家目送周满走远,然后立即热闹起来,“你也写了愿往?”
“是啊,你呢?”
“我也是。”
“所以我们真的要随军出征吗?那,那岂不是是在一群臭男人堆里干活儿?”
“又不是没给臭男人看过,这话可别叫周先生听到,先生说的,病人就是病人,哪怕男女的确有别,我们也要尽量放平心态,只将病人当病人看。”
“还真去啊。”
“你现在反悔也还来得及。”
“谁,谁说我要反悔了,我只是没想到大家竟然都选择了愿往而已。”
满宝回到办公房,将那一叠纸拿了出来,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一旁的小谭太医正喝茶,见她自回来就一脸沉默,不由问道:“周太医怎么了?”
他笑道:“我记得今日周太医没课呀,怎么会来太医署?”
哦,忘了,小谭太医今天在太医署值守,所以还不知道皇帝御驾亲征的事,于是满宝抬起头来看他,道:“陛下要御驾亲征了,我等要随驾出行……”
小谭太医目瞪口呆,手中的茶杯差点儿落地。
他咽了咽口水,不由问道:“那,那有我的名字吗?”
满宝摇头道:“没有,萧院正提了我、卢太医和郑太医的名字。”
小谭太医大松一口气,然后觉得可能太明显了,连忙道:“这是萧院正看重周太医,您,您多保重。”
可能觉得这个话题也不太好,他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周大人选了几个学生去?要不要我帮忙做学生们的工作。”
满宝就叹气道:“有意往疡医那边发展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力,全都要去,但我所带的女班,她们也都申请去了。”
所以这工作到底是劝他们去,还是劝他们不去?
小谭太医默然不语,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竟然和学生们有差距了,于是感叹道:“都是好孩子啊,很有赤子之心。”
第2660章
起哄
满宝一直坐到夕阳落下也没人来找她拿回名单,反倒是太医署内热闹了起来。
本来收到通知要随军的学生们有些还不太甘愿,毕竟随军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事。
但很快得知那边的女学生竟然全班都要随军,还是自动请愿,有些抱怨的那几个学生也不好出口了。
有人直接啐道:“呸,还是男儿身呢,结果连个女子都不如。”
“就是,女学生尚且有胆上前线,我等何惧之有?”
“谁,谁说我们惧怕了,我可没说我不去。”
“刚是谁抱怨军中粗鄙,军医都是杀猪汉的?”
学院里闹哄哄的,但很快便被安定了下来,有几个不在名单中人鼓动道:“我也想随军,只不知为何先生选了你们,却没有选我们。若是我报名,不知可能随军去。”
“我也想去,我也想……”
“前来通知的是周先生,不如我们去问周先生?”
“直接去问先生吗?这样不好吧?”
“有何不好的,周先生又不会吃了我们,走,我们现在就去问,谁有意与我随军同去前线的,我们一起去问一问周先生。”
于是浩浩荡荡的跟了一群人去找周满,有真心想去前线的,也有只是假装热情的,更多的是看热闹,想要一探究竟。
满宝看着夕阳落下,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将她今天下午新列出来的药材和各种耗材的单子一卷就要离开,才出门就看到了浩浩荡荡过来的学生们,其中不乏女学生。
满宝挑了挑眉,将单子收进袖袋里,这才双手交握放在腹前,站在台阶上等着他们走过来。
小谭太医等人听到动静赶出来,与她一起站在门前,微微皱了皱眉,等人近前后便喝问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今日的功课都做完了?做完了功课不会再复习一下?你们知道做个大夫有多难吗?本事学不到家是会害人性命的。”
学生们缩了缩脖子,但还是站着没动,就要七嘴八舌的说话,为首一个学生便高声道:“谭先生,周先生,学生苏木拜见先生。”
周满认得他,她还教过他三年的课呢,不过……
“你不是结业了吗?怎么还在署中?”
小谭太医就没好气的道:“他先头和你学的针灸,结业后去了地方医署,但没到半年就写信回来报告说自己学艺不精,还要回来再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就说服了刘太医,刘太医让他入了体疗班,直接入的四年级,今年是五年级生,还得再读三年才能够结业呢。”
其他科目都是五年的课程,因为有许多被选进来的学生不认字,或者认的字不全,他们还需要一年到两年的适应期,所以其他课程的学生也会按照文化程度分为不同的班级,学期数从五年到七年不等。
只有体疗科要求极严格,凡入学的学生不仅要认字,还会择优先录取有医学基础的学生。
这一科录取的学生最多,但竞争也最激烈,这两年,最厉害的时候有过八十六人争夺一个入学名额,只有进不了体疗科,学生们才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他科。
而往往疡医、咒禁、按摩这几科都是其他科目选完了以后才轮到的,有时候招收的学生不够,便从愿意服从调剂的学生中录取一些放进去。
这样的情况下,能从别的科目转到体疗科的人少之又少。
目前小谭太医知道的也就三人而已,一个是郑辜,他是自身有本事,本来就可以开方问诊了,太医署上下通过一致意见把他调换到体疗科的,而且他也很快就毕业了;
一个是周立如,她亦有本事,但能这么顺利的转过去,看的是周满的面子;
最后这一个就是苏木了,听说刘太医很看重他,有将他收入门墙的打算。
这个就是师承了,好比郑辜、郑芍、刘三娘和周立如对于周满的意义,这四人高深的本事基本都学自周满,将来是周满这一派,这一体系的,他们将来再收徒弟,周满就是他们的祖师爷。
小谭太医这是暗示她方木和刘太医的关系呢。
满宝点了点头,面色不变,问道:“你带着这么多同学前来是有何事?”
方木拱手,一脸严肃,高声道:“听闻周先生要带人随军去前线?”
满宝点头。
他就沉声道:“学生愿同往,请先生算上学生一个。”
“好啊。”满宝一点儿犹豫都不带的直接点头。
准备了一肚子话,打算慷慨陈述的方木愣了一下,然后举手作揖,“谢先生成全。”
满宝点点头,转身进屋,拿了纸笔出来,居高临下的扫了他们一圈,然后露出灿烂的笑容,招手道:“来来来,还有谁想随军去前线的,上来与我报名。”
人群嘈杂了一下,大多数人踌躇不前,但也有人高举着手大喊道:“先生,先生,我去,我去,我是体疗科四年级生喻荣。”
满宝提笔就记下他的名字。
小谭太医看着冷汗直冒,连忙去抓住她的笔,“周大人,这是四年级生,他才学会诊脉呢,连方子都开不出来,你带他去干什么?”
满宝道:“能认识药材,知道抓药就行,剩下的,临时再教就是了,他们既然有这个心,那我们就不能辜负了他们。”
底下的人听了,立即起哄道:“周先生,我们是三年级生,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去?”
满宝微微一笑道:“当然,凡是考过了药学二册的学生都可以去。”
小谭太医一时拿不定主意,压低了声音问:“带这么多学生去,万一出了乱子怎么办?”
满宝也压低了声音道:“您以为我还真就不挑,全都带去啊?放心吧,这些报名的回头肯定要筛选的,上了前线,我可没空再安抚他们,所以要去的,能不能吃苦且不说,性子一定要坚韧,我可不想伤兵还没救到,我的学生就先被当逃兵砍了。”
小谭太医这才松了一口气,松开她的笔让她继续写。
没人听到他们说的话,于是有心思浮动的人不由大声问道:“先生,这选人总得有个标准吧,为何您先前选了他们,不选我们,现在我们一报名,却有容许我们去了?”
第2661章
筹措
满宝道:“被选中的学生皆是学过疡医手段的,在处理外伤上有天然的优势,当然,体疗科和针灸科的同学想去也是可以的,你们多少也学过一些相关的处理方法,且开方止血,针灸止血都是很有效的手段。”
“至于其他科的同学,”满宝顿了顿后道:“一旦打仗,大量伤兵送下来,所需的助手很多,便是你们没有学过相关的技能,有心随军,那也可以抓药熬药,递个刀子手帕之类的。”
原来您是想让我们去打杂呀!
不少学生哀怨的看着周满,好似她是个负心汉一样。
这一番话出来,起哄着要一起去的人顿时少了大半,本想表现一番就走的学生也不敢瞎表现了,生怕周满真把他们带去打杂,于是学生们散去,不一会儿跟前就不剩几个人了。
满宝哼哼两声,这才转身回办公房。
其他太医见了微微摇头,跟着周满一起回去,小谭太医受惊不小,和她道:“周太医,早到下衙时间了,我先走一步。”
你们只管闹吧,别让他知道就行,他这小心脏受不了。
满宝立即将东西一收,“我也走了。”
周立如和几个女学生等在外面,见她出来便迎上去,“小姑,怎么样了?”
满宝和她道:“你准备一下,我们会随大军出发,可能没几天的功夫了。”
满宝对其他学生点了点头,转身正要走,想到了什么,扭头和他们道:“这几日学里会封闭,不许人进出,你们不要请假。”
周立如不解,“为何?”
当然是因为高句丽的使者还在求和了。
御驾亲征的消息并没有公布,虽然现在大概朝中许多人都知道了,但肯定不会传到民间,更不要说传到高句丽使者的耳中了。
果然,鸿胪寺那边收到消息后,立即以中秋宫宴将至,京中忙乱为由约束高句丽使团,不让他们再出去乱逛,同时为了他们的安全,此后他们再出门需要乘坐他们的马车。
车夫自然也是鸿胪寺安排的。
这就限定了高句丽使团活动的范围,这样一来,他们每天见了什么人,甚至说了什么话鸿胪寺这边都能知道。
高友没想到一天之内变化如此之快,忍不住关起门来和人商议,“是不是大晋朝廷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求和?”
“按说不会呀,大晋的皇帝素来标榜仁厚,我们都求和了,他们不可能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