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1章

    他们带来的大半粮种都发了下去,剩下的都被白善拉到了隔壁山脚下同样很穷的二沟村。

    二沟村和大沟村有一条大水沟连接着,人口更少,地也更少,大部分都是山林,当然,里面的药材和各式物种也更多。

    满宝就跟掉在了米缸里的老鼠一样,眼见着天要黑了,她忍不住和白善道:“明天你先回去吧,我要留下来。”

    白善看了眼她挖出来的各种他似乎眼熟,却又叫不出名字来的各种花草树木,问道:“我们不一起了?”

    满宝严肃的道:“职责各有不同,我们已经长大了,怎能时时在一起?”

    白善:“……就是因为长大了才要在一起的呀。”

    满宝拒绝了:“你先回去吧,我要在这儿工作。”

    到底是工作还是挖挖挖,彼此都心知肚明,白善定定的看了周满一会儿,最后还是无奈的妥协了。

    “我再住一个晚上,明儿再去看一下柳山就得回去了。”

    他已经让县衙里的人去通知各乡里的里正到县里见面开会,后天就是正日子,所以他说什么都得回去了。

    满宝点点头,挥手和他作别,“放心,我一定不闯祸,再见。”

    白善拍下她的手,“我明天才走呢,明天你再和我说这话。”

    第二天一早周满就兴高采烈的送走了白善,等他一走,周满便转身带着大吉和西饼进山去了。

    白善把大吉几个护卫都留给了周满,还留下了一个精通本地方言的衙役,但周满进山从来只习惯带着大吉,最多再带上一个西饼,其他人就还留在村子里。

    等下午周满背着一背篓的东西下山,还没到山口就看到了村长领着不少人等在了山口,衙役和几个护卫就蹲在一旁,看大周满下来,几人立即起身迎上去。

    满宝将背篓放下,拿出几株山里比较常见的药材给他们认,还教他们采摘的方法。

    有些草药是挖根,有些草药是整株入药,但也有很多草药是只取叶茎,尤其是一些野茶树,更是只取芽尖部分。

    满宝在山上发现了两种茶树,都未曾收录过,但百科馆内有记载,所以科科一看见她就能调出它们的信息来。

    山上这样的野茶树周满发现了好几丛,她摘了好些,还挖了三株幼苗,此时正好好的放在大吉的背篓里。

    她此时就将幼苗拿出来给大家看,道:“这茶叶有清热解毒,轻身延年的功效,你们日常可以采摘下来,炒干了,或者放在锅里阴干了自家吃。”

    听说是自家吃的东西,大家都不太感兴趣。

    村长搓着手问:“大人,您昨日说山上可采摘赚钱的药材还有好些,不知道还有哪些?”

    “在这儿,我都给你们采下来了,回头我再给你们留一些样本,你们可以拿着上山去对照。”满宝笑道:“你们这山上的药材还挺多种多样的,所以一时认不全也是正常的,你们认得哪些就采摘哪些,只一样,要注意留种。”

    满宝道:“不成熟的植株不能采摘,不然你们就是采了,送到县城,药铺也是不收的,你们还白费功夫;而且我们总要为后代子孙计算,若不留种,那后代子孙采摘什么呢?”

    村长连连点头,转身喝问,“你们都记下了吗?”

    村民们兴奋的大吼一声,“记下了。”

    然后满宝便在山脚下教他们认她采下来的药材,她还能大致说出它们生长的地方和习性。

    村民们都认得很积极,连孩子们也听得认真,但能记住多少就不一定了。

    果然,还没到晚上,村子里就开始响起孩子们的哭声,满宝竖着耳朵去听,隐约听到大人们的怒嚎,“大人说的这么清楚明白你们都记不住,你们是吃干饭的吗?”

    然后是孩子们的哭嚎,“你也没认出啦,你也没记住啊。”

    然后是大人们暴躁的声音,“说你,你还敢顶嘴?”

    然后是啪啪的打击声。

    满宝打了一个抖,皱了皱眉,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便问衙役自己翻译得对不对。

    衙役惊讶:“大人您可真厉害,都能听懂他们说话了?”

    满宝不太好意思的道:“他们说得不快时就勉强能听懂一些,毕竟昨天这样的话他们常说。对了,以后生病了就到县城去问诊,不要耽误了病情这句话要怎么说?”

    衙役就教她。

    满宝跟着学着说了三四次就记下了,然后问,“那‘下户看病抓药不要钱’怎么说?”

    等白善终于在另一个村子里和周满碰上面时,她已经不是之前的周满了。

    她已经能够用本地不太标准的方言和村子里的老大爷老大娘聊得飞起,看到白善还兴奋的招手,然后转身用蹩脚方言和大家介绍白善,“这是我夫君,也是北海县的县令,以后你们要是有什么困难了尽管找他,他是你们的父母官,你们有事儿他就得管的。”

    和以往每每进村都会收到的惶恐不同,老大爷老大娘们立即点头,然后满眼敬佩慈爱的看着白善。

    白善:……

    第2870章

    盯着

    白善和周满道:“有药商找上门来了,医署那边已经收拾好,你何时回县城?”

    满宝算了一下自己出来的时间,发现已经在外面近一旬了,于是叹气道:“跑了好远了,罢了,明儿就回去吧。”

    白善就点头,“你在县城的时候帮我留意一下宋主簿。”

    他道:“这段时间我发现以前户部下发的粮种,稻种和其他豆种还好,麦种基本上都会给到宋家的佃户和宋氏族人那里,倒是一些偏远的村庄基本上分不到新的粮种。”

    他道:“路县令在时情况有所好转,但以我这段时间走过的村庄来看,大部分新麦种还是会集中在那几个姓氏之间。”

    满宝问:“衙门采购回来的稻种和豆种不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不知适应环境的能力怎么样,”白善显然对种地颇有研究,道:“一个地方的粮种循坏久了产量也会越发的稳定,要想提升,便要试着种一下外地的粮种,说不定外地粮种能延伸出产量更高的粮种来。这也是司农寺和户部坚持给各地衙门发送粮种的原因之一。”

    “但种地的百姓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白善道:“所以,不仅是衙门下发的稻种,还是给的新麦种,他们大多会拿来吃了,还是种自己留的种子。”

    白善是有些头疼的,种地的人显然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衙门的。

    当然,白善也不能说他们不对,因为有些粮种在播种后的确不适应当地气候,从而变得很低产。

    百姓们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而宋家和那几家显然是有别的渠道信息,知道新麦种的好,因此用别的方法分配到了不少,即便情况在路县令上任后有所改善,他也不能一下就拿捏住底下这么多里长。

    县令治县,其实更多的是顺应当地的情势来治理地方,在可以操作的空间内去改善情况。

    在外放前,杨和书曾经就此事和他书信往来讨论过,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聪明人读书时惊才绝艳,在朝中时也如鱼得水,可一旦到了地方便折戟沉沙,是他们不聪明了吗?

    还是他们的学识不足以治理地方?

    都不是,只是他们所为超出了地方情势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就失败了。

    杨和书知道皇帝要培养白善,而目前大晋虽然有许多问题,但最大的问题便是土地的问题。

    近些年因为国泰民安,人口增长很快,全国安定之后的几代孩子陆续长成,有些地方的现有耕地已经被分得差不多了,加上当地豪族、士族和世家权贵还会想尽办法圈地,所以土地和税收便是当下大晋最主要的矛盾。

    涉及土地,一不小心是会死人的。

    所以县令和地方豪族的关系,不该是完全对立的,若不能相辅相成,也要顺应情势。

    所以即便知道北海县这些豪族在粮种分配上有猫腻,白善也没有追究的意思。

    而是略过这些旧事,转而着眼未来。

    白善道:“这一次县衙分配粮种的额度是跟以往反过来的。为了保证这些粮种最后都能到百姓手中,我接下来应该都会在乡下,不知道各家对于这次分配是什么反应,所以有劳你多看顾。”

    满宝一口应下,“没问题!”

    满宝应得豪爽,回去后就专门去看了一圈宋主簿,让宋主簿脊背发凉,不由扯了嘴角问,“大人这是……?”

    满宝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皮笑肉不笑的虚伪恭维道:“看宋主簿都瘦了,看来这段时间很辛苦呀。”

    宋主簿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就还好?春日事多,所以比较耗神?”

    满宝便建议道:“春天多痰湿,所以宋主簿还是少吃些肉,多食些菜蔬,最近不是有许多野菜冒出来了吗?别看它苦,于养身很有功效的。”

    宋主簿不想吃野菜,那是饥民和贫民才会吃的东西,不过周满既然这么说了,他也就笑着应下了,心里却并不打算吃。

    满宝盯完了他才开始说正事,“我听白大人说,你们县衙里有一批用旧的桌椅板凳,还在库房里吗?我们医署想要。”

    宋主簿:“……大人,那些桌椅都缺胳膊断腿的,您何必这么委屈自己,直接买新的便是。”

    “你出钱?”

    宋主簿就不说话了,要是一两套桌椅还行,但医署那边……

    想也知道不可能是一两套可以搞定的,木料加木工,那就不少了。

    满宝见他不说话便叹气道:“医署接下来还要买药呢,我没钱了,所以能省一点是一点吧。那套桌椅你们县衙也没用,便给了我们医署吧。”

    宋主簿便无奈的道:“大人,这事儿我一人也做不了主,不如等白大人回来以后……”

    满宝就挥手道:“回来前他已经答应了,不信你去问大吉他们,你要是觉得他们是我家的护卫就偏向我,那你去问赵武。”

    赵武就是白善配给周满的衙役,话多,但知道的方言也多。

    青州十里不同音,但他都会说那些方言,有他在,周满和任何人沟通都不成问题,还顺带着学了不少的本地语言。

    宋主簿被噎住了,这才惊醒,周满和白善是夫妻啊,白善不向着她还能向着谁呢?

    宋主簿摸了摸鼻子,只能道:“好吧。”

    满宝也不见外,直接招呼上院子里的衙役们,“走走走,帮我搬些桌椅去。”

    库房打开,里面堆了不少东西,其中就有不少桌椅,满宝看了看,有些桌椅的确是不稳,也有缺胳膊断腿的,但更有不少只是有了些划痕也被搬到了这里。

    满宝一看,大手一挥,全要了。

    宋主簿抽了抽嘴角,库房都打开了,他还不至于为一些破桌破椅和周满计较,但这也忒多了吧?

    他道:“周大人,你们医署用得了这么多吗?”

    满宝道:“肯定可以,将来看病的人多了,说不定还会有住在医署的病人,这些东西都需要的。”

    等桌椅搬完,满宝到了堆在角落里的油布,便上前去翻了翻。

    宋主簿顿时新生不妙,果然,周满一站起来便道:“这油布放在这里都落灰了,也给了我吧。”

    宋主簿:“……大人,您要油布做什么?”

    “遮挡药材啊,用处可太多了,反正都是旧的,你们也是白放着,不如给我利用起来。”

    第2871章

    再寒暄寒暄

    宋主簿眼睁睁的看着周满领着一群衙役又抬又扛的离开,等他们走远了才反应过来,这会儿还在上衙呢。

    就算白大人同意了把库房里的旧东西送给医署,但也没有全县衙的衙役都跑去医署啊?

    满宝已经带着人顺着巷子浩浩荡荡的回去了。

    还冷清的医署瞬间热闹起来,满宝让人将搬来的桌椅放在院子里,和跟着跑来操心的五月道:“先挑出好的桌椅来,擦干净了放到各个诊房里,其余缺胳膊断腿的,敲下同样缺胳膊断腿的桌椅的腿接上,放到打扫好的各个房间里。”

    五月:“……娘子,我们全然不懂木工呀。”

    满宝挥手道:“这有何难,不就是简单的装腿吗?敲下来装过去就好了,要是缺缝就塞些木条进去,要是塞不进去就削去一些。”

    虽然这么说也没错,但五月总觉得这样装出来的腿只怕要有问题。

    想了想,她还是道:“娘子,还是请个木工来看看吧,而且您不是还要做一些小床放着吗?”

    满宝想了想医署的钱袋子,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医署里她最大,也只有她一个官儿,因此做任何事她都可以直接吩咐下去,让习惯了找人商量的满宝很不习惯,因此她道:“告诉方县丞,张贴公告,我要招募吏员。”

    医署是需要吏员的,名额不多,只有两个,还有的便是医署博士和典药,不过那得是大夫和精通医理药材的人。

    而现在周满需要的吏员是要处理医署杂务的,最好知道怎么管理人和管账。

    满宝想了想,去了医署才腾出来,连书都没有两本的书房里写了一封公文,等墨干了以后交给县衙的衙役,道:“即刻送去青州,找路县令,就说我要张榜招募有才之士,半个月后会在北海县县衙举行考试,请路县令以刺史府的名义将此公告发往各县。”

    衙役应了下来,却没敢立即就走,而是跑回县衙里要找宋主簿拿主意,毕竟周满是医署的官,而他是县衙的兵。

    结果才进县衙大门,还没得及去找宋主簿,先见到了方县丞。

    方县丞看过公告后道:“送去吧,现在去青州,天黑前还能回来。”

    衙役便拿着公文得令走了。

    方县丞看着他牵马出了县衙,这才背着手转身回办公房。

    看到方县丞,宋主簿便笑道:“方大人,这县衙里的人都跑了大半,就算白大人和周大人之间不分彼此也不能这么干吧?”

    他道:“医署那边人手不足,我看不如抽调一些吏员过去算了,倒免得周大人每次要用人时都来我们县衙借。”

    方县丞道:“这是青州医署的事,我们北海县衙只负责协从,并无管理之权。”

    “我这也是建议嘛,”宋主簿道:“医署才建立,正是急需人手的时候,白大人和周大人不分彼此,县衙这边的人过去周大人用起来也顺手。”

    方县丞道:“宋主簿可以去问一下周大人。”

    宋主簿就思考起来,还真就考虑去问一下周满。

    周满直接就拒绝了,她道:“你们县衙的吏员都处理习惯县衙的事情了,突然调到我这个小衙门来只怕不适,所以还是罢了。”

    周满还有些疑惑呢,“我已经让县衙张榜招募人才,怎么,宋主簿没看到我的公告吗?”

    宋主簿:……他没看见,也没人告诉他呀。

    正说话,西饼进来禀报道:“娘子,百草堂和仁和堂的掌柜都来了,还有两位药商。”

    满宝立即起身,“请他们到大堂里稍坐片刻,我这就来。”

    她扭头和宋主簿道:“宋主簿,我们都是自己人,医署随便你逛,我就不多陪了。”

    宋主簿:……如此空荡荡的医署有什么值得看的?而且他们怎么就是自己人了?

    自己人会连她发公告招募人才都不知道吗?

    见周满起身要走了,宋主簿连忙叫住她道:“周大人,我与你同去吧?”

    他一脸忧虑的道:“商人重利,多狡诈,您初来乍到,若无人压阵只怕要被坑。”

    满宝却一脸纯良的道:“不会的,能够做医药的人,别的不说,一颗善心是有的,怎么会坑我呢?”

    她道:“我以诚待人,对方自然会回我以诚。”

    宋主簿:……

    满宝一脸善良的转身出去,出了门口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一脸严肃的往大堂去。

    大堂里坐了四个人,且彼此都不陌生,于是趁着周满没来,大家都端着茶互相打探起来,“赵掌柜怎么来了?听说周大人来北海县后诊治的第一个病人就在你们百草堂抓药,不知对方病情如何了?”

    赵掌柜打哈哈道:“那是周大人的病人,我们只管照着药方抓药,哪里知道病人的病情?听说仁和堂的邵大夫是北海县里第一个见过周大人的大夫,当时还给周大人开了一副求子汤?”

    仁和堂的石掌柜哼了一声后大:“你们百草堂的田大夫不也给周大人开了补汤?”

    两位药商连忙打哈哈道:“两位掌柜莫要生气,那都是误会,谁也没想到周大人会扮做病人在县城里逛不是?而且两位大夫开的药也并没有错,周大人的确还没有孩子,开个求子汤倒也应景,那补汤更是吃得没毛病,对了,听说周大人当时买药时将药房里许多常用到的药药价都问了一遍?”

    正说着,四人听到了脚步声,立即收声,正襟危坐起来。

    周满浅浅笑着进来,四人一看见她便起身行礼。

    周满坦然接受了,微微抬手后道:“四位请坐吧。”

    她在首座上坐下,开门见山,直接和他们道:“今日请四位来是讨论一下医署采购药材的事。”

    满宝看向西饼。

    西饼就捧了四张纸过来,上面列了药单和周满需要采购的量,她笑眯眯的道:“我想四位来前也一定有所猜测,所以我也不多赘言,大家直接对照着药单写下自己能给的单价,我会看着购买的。”

    四人:……不再寒暄一下吗?

    他们其实可以再寒暄一下的。

    第2872章

    定价

    四人接过西饼递过来的单子,不由转头看向彼此,可惜他们中间隔着一张桌子,默契上却隔了更多的桌子,所以没能从彼此的眼神中领悟到对方的意思。

    周满还特别体贴的给他们准备了笔墨,笑眯眯的道:“我想各位对自己的药价总还是心中有数的吧?开价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