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87章

    白善道:“我不喜郭刺史的为人,相比郭刺史,我更相信路县令,不过我也不会与郭刺史明着为敌,到时候等郭刺史到了,若有得罪之处,还请路县令见谅。”

    他微微笑道:“我们这一次若能结成联盟,不管明面上的言语如何,私底下,我都是向着路县令,只希望到时候路县令论迹不论言。”

    路县令挑了挑眉,隐约摸到了白善的打算。

    他沉默许久,最后还是点头应了下来,俩人正式达成盟约。

    白善满意了,和路县令道:“我明日就让人把凡人送过来。”

    “好。”

    而此时,满宝正带着文天冬熟悉医署,顺便带他在县城里走了走,当然不是乱逛,而是拿着一个义诊的幡子又拎着药箱走街串巷的给人看病。

    文天冬一脸呆滞的跟在周满身后,不能理解,他一个好好的前太医院医助,现医署典药,怎么就成了一个游方郎中?

    第2887章

    不同的方子

    满宝和他道:“或许是因为百姓畏惧朝廷衙门,因此即便知道北海县有医署,大家还是不来。”

    她道:“医署只对下户这类贫困得看不起病的人免除诊费和药费,因此其他人不会来,他们更喜欢去街上的医馆,这部分病人我们没必要和医馆药铺争抢。”

    “但贫困的病人那里,我们需要宣传到位,他们既然害怕,那我们就多出现几次,等他们知道真的可以免费看诊时,自然就会来看的。”

    文天冬道:“可当他们的病重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来的,我们何必如此费劲呢?”

    满宝道:“可以治轻症,为何一定要对方重病到不得不来求医时才治疗呢?”

    文天冬:“……因为轻症的时候他们愿意熬着也不就医啊,他们来时是重症,那我们就只能治疗重病了。”

    “所以我们才要出来做游医义诊,宣传医署,让他们信任我们,养成轻症时便上门求医的习惯,”满宝道:“医署的存在并不只是治病救人而已。”

    她道:“这算我和萧院正的过失,一直与你们宣传的是地方医署对地方百姓的重要性,可以减少当地百姓的就医压力,却忘了告诉你们,医署,应该是保证百姓的身体健康,以及整个大环境下的健康状态的。”

    满宝道:“我们皆知,健康是一种状态,在它未曾急转直下时便可防疫,所以医署不只是针对已经生病的病人,还要针对正要生病的患者,还有未曾生病的人群。”

    “第一者,治之;第二者,驱之;第三者,加重防御,使之不犯病。”满宝道:“各个地方医署每年入伏前都会准备大量的防暑药材,做成凉茶凉药等东西布施出去,入冬前也会准备驱寒防寒的药物,在冬天寒冷时助力当地的百姓防寒,这些都算是在做第二者和第三者。”

    “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我们现在游医义诊便也是三者兼顾呀。”

    文天冬沉思。

    这也是最快让北海县的百姓知道医署,适应医署存在的方法。

    满宝晃着晃着到了大花家的巷子里,正好碰到隔壁邻居给他们家挑水,将水缸倒满,大花给对方倒了一碗温水,满脸感谢的将人送走。

    这一条巷子的人都因为流言的事被罚给大花家挑水,不管是轮到谁挑水,大花都会给对方准备温水,有时候还会回一些对方家里想吃的菜蔬之类的,一来二去,他们虽然是被罚的,但关系且比之前还要融洽一些。

    大花看见周满也是眼睛一亮,立即上前道:“周大人,您这是要出去看病人吗?”

    满宝应了一声,站在巷子里和她说话,问道:“你身体如何了?”

    “好多了,”大花刚出月子,但她依旧不用挑水,家里的衣裳也是婆婆洗的,不碰冷水,每天又有药吃,还有固定的两个鸡蛋,隔三差五对面的郭家还得给她送肉和鱼,这样养了一个来月,她现在还是脸色苍白,手脚发冷,但精神却好了许多。

    脸上竟然也能看到一些肉了。

    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她的两个女儿。

    两个孩子跟着她们母亲,总能分到一些吃的,小孩子变化快,才一个多月,她们脸上就长了不少肉,眼睛也亮晶晶的,眼中都是生气,穿的衣裳虽然还是有些破旧,却比周满第一次见她们时干净太多了。

    俩人依偎在她们母亲的腿边,悄悄的探头去看周满,因为她来过几次,每次来还都给她们糕点吃,因此她们记得她,还很喜欢她。

    见她低头看她们,两个小孩儿都忍不住躲在母亲的腿后面笑起来,小脑袋却还是忍不住探出来看她。

    满宝心中软软的,觉得她们好可爱。

    她上前两步,伸手摸了摸她们的脑袋后对大花道:“我给你把脉换一张药方吧。”

    大花一听,欣然应下,侧身让他们进屋。

    满宝给大花摸过脉后便和她介绍文天冬,“这是我的学生,也是医署的典药和博士,医术也甚是不错的,将来你们要是生病了,可以去医署找他。”

    又和文天冬道:“这是大花,今年十九,她才早产三十五天,血崩,你给她看看。”

    文天冬知道这是考校他,立即坐下为大花把脉,他一边摸脉一边打量她的脸色,见她脸色苍白,手指微凉,便知道是气血亏损所致,于是认真的听脉起来。

    文天冬拿出纸来要写方子,周满却一把按住道:“不用开方,你把药方念出来我听听就行。”

    她道:“纸张贵重,现在我们医署是自己当家了,得省着点儿花用。”

    文天冬:……

    他只能念出自己的药方,顺便解释了一下为何要这么配伍。

    周满听得微微颔首,很是满意,“你这方子开得不错。”

    她抽出一张纸来直接写了药方,却不是文天冬才开的那张方子,他有些惊讶的看向周满。

    但一旁的大花不识字,听说文天冬开的药好,还以为周满写的是文天冬才开的药方,于是很高兴,对文天冬的医术也多信任了两分。

    周满将药方给她,要她交给对面的郭家去抓药后便和文天冬离开,等走出了巷子满宝才道:“你开的药方没错,甚至比我现在开的这一方补益效果更好,但这方子不适合郭家和吴家的情况。”

    她道:“你这张方子在京城抓药一副都要两吊钱左右吧?”

    文天冬来前已经进了太医院,主要就是整理药材和负责采购的账本核对,因此道:“大概一千八百文左右。”

    满宝道:“这样的吃法,只一副药郭家就得炸,吴家也会心惊胆跳,所以开方也得适合各人各家的境况。”

    她道:“这一点儿郑辜和郑芍就做得比你们所有人都好,之前太医署的条件太好了,你们开的药方子,有现成的药材束缚也就算了,没有,你们开的药方都过于贵重。”

    “我自然知道有的药方很好用,但对病症,却未必对境况,所以你们得学会看相同病症,不同病人也要开出不一样的药方来。”

    “像吴家和郭家这样的情况,除非救命的急药,不然你开的药方不宜超过一百文一副,补气血的药材来说,人参当归是极好的药材,但党参、茯苓和熟地黄也是不错的。”

    周满一点一点的教他,“你想想补气血的方子有多少种?”

    文天冬就垂眸掐着手指头数。

    第2888章

    忘我

    “我最开始给她开的药方是以当归为君药,人参为辅,再配以川穹和白芍、熟地黄……这方温补气血,因她当时气血两亏,在她崩漏好转后,我便转用人参为君药,白术和白茯苓、当归为辅,一共八味药治她的气血两虚症状,这一方药也是八十文上下一副,现在换的这一副药则是以黄芪为君药,以当归身和白术为辅药,一副大约只需要七十文左右。”

    文天冬好奇,“为何吴家的媳妇生病要郭家付钱?”

    满宝就简单的将两家的恩怨点了一下,她道:“但不论这些恩怨,和他们相似家境的人家请医问药,所能承受的极限也就是这么多了,而大花能一直用这么好的方子还是因为郭家被罚出了药费,不然我们使用的方子只会更少,到时候我们得用甘草配以川穹使用……”

    满宝越琢磨越兴奋,和文天冬道:“这个方子也不错,别看它只有四味药,却也有君有臣,补气血极好的,在北海县买药,大概是三十五文左右一副,一般人家也都用得起……”

    俩人拎着药箱和幡子说得兴起,绕着巷子无意识的走了出去,走到了水井的地方,就在西饼忍不住要出声提醒时,周满估计走累了,干脆就在井口边不远处一家的墙脚下找了块石头坐下,继续和文天冬就补气血的方剂讨论起来。

    正在井边洗衣服的妇人和小姑娘们扭头看过来,听着他们说着什么“川穹,甘草,熟地,陈皮”之类的话,每一个字似乎都懂,但连起来却一句话都不懂了。

    大富娘正好也在这边洗衣服,看到周满便大声的打招呼,“周大人,您是来看我媳妇的吗?”

    周满根本不过脑,听见有人叫她便随口应了一声,继续和文天冬道:“除了方剂,还有些丸药和食补也极适合补充气血,丸药我们就不说了,就说食补,我打算再过三个月时看情况给大花停了方剂,到时候给她开食补的方子。”

    文天冬点头,“食补更加温和,刘太医和我们说过,是药三分毒,而食补是将药用于食中,不仅减弱了它的毒性,也增加了可吸收性,若用得好,食补的效果可堪药效。”

    “那是益处最大化的结果,真要论起来,食补的效果是远比不上方剂的,但我们要对症使用,有些病症并不急,可慢慢调理之,因此就有很多药膳可用。”满宝道:“这种时候用药急治对身体的成效反倒弱于药膳,所以才说食补的效果可堪药效。”

    满宝还是从补身体开始说起,“像大花这样的病情是产后气血两亏,但我们在治疗时,不应该只冲着气血两亏来治,还可以巩固她身体的本源……”

    俩人从方剂说到食补,又从食补说到炼体。

    分科的时候,为何将囊括身体的大医术叫体疗呢?

    因为全是针对身体的治疗方法,所以叫体疗,自然炼体也属于其中一种,但太医署里对此法只是稍提了提,并不具体教导,因为课程太多了,这方面的知识太医们认为不必要教,等以后学生对人体熟悉得更多以后自然就自己明白了。

    这会儿周满就告诉文天冬,“炼体也是极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配以食补效果更好……”

    西饼不由抬头看了一眼快要到头顶的太阳,再看一眼明明早已洗好了衣服就是不走,顶着大太阳也要在井边徘徊不去的妇人和小姑娘们,忍不住提醒周满,“娘子,你饿不饿,我们该回去用饭了。”

    满宝这才惊觉时间过去得很快,已经快正午了。

    她觉得口有点干,文天冬也反应过来,不由有些懊恼,“先生,是学生考虑不周,不然我们先回去?”

    满宝点头。

    起身才发现她不知何时走到水井这边来了,此时井边还有不少人在整理盆里的湿衣服,于是和她们打招呼,“你们在洗衣服呀,太阳慢慢烈了,这会儿还是不要晒太阳比较好……”

    西饼:……人家早洗好了,要不是娘子在这里,她们也不会一直留在这里。

    人群里,一个妇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叫住要走的周满道:“周大人,中户看病也能免掉诊费吗?”

    满宝愣了一下后笑着点头,“可以,你们要是不想在医署抓药也可以拿着药方去外面的药铺抓药。”

    妇人立即道:“多谢大人。”

    她抱着木盆起身匆匆走了。

    满宝目送她走远,就听人群中的妇人议论起来,“是给她女儿问的吧?前不久赵家村那边来报喜,说是她女儿生了一个儿子,但她去了回来后脸色不太好看,还哭了,听说是生产后出血不止,情况不太好。”

    “请大夫了没有?”

    “请了,我还以为好了呢,看这样子似乎是没好?”

    满宝转身带着文天冬从另一条巷子离开了。

    这里的水井是几条巷子,甚至是几条街共用一口水井。

    水井周边空出一片空地来,给人淘米洗菜洗衣服,每天早晚,水井边是最热闹的地方。

    所以,好几条巷子都可以直通水井这里,周满对这一片已经很熟悉了,虽然偶尔还是会迷路,但发觉自己找不到回去的路,随便招呼人家问一声就行。

    师生两个很快回到医署,满宝不想和文天冬吃饭,所以和他约好下午继续出门后就回家去了。

    白善也正在等她回来吃饭,见她一脸清爽的回来便问道:“今天看了几个病人?”

    “一个!”

    白善分筷子的手一顿,“一个你都这么开心了?”

    满宝道:“上午没有很认真的找病人,下午我们换一片去找,不过文天冬好学,我很高兴。”

    西饼听了一上午的川穹甘草,现在脑子都还没转过来,问道:“娘子,下午你们不说补气补血苍穹甘草了吗?”

    九兰失笑,问她,“你晕了?”

    西饼苦恼道:“我每个字都听懂了,但连在一起全都没听懂,站在旁边好无聊啊。”

    大家忍不住笑起来,白善转身吩咐五月,“去给娘子泡一杯薄荷茶,你说了一上午的话,喉咙痛不痛?”

    第2889章

    心腹

    满宝先喝了一口水,问他,“路县令那边如何了?”

    白善道:“他答应了。”

    路县令当然答应,不然白善和郭成要是联合,真如白善所言,郭成是个重利恋权的人,他们同在青州城内,肯定会有矛盾的,作为刺史,他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到时候白善要是和郭成结盟,对他才是最不利的。

    满宝想了想道:“这两天我先带文天冬熟悉一下县城,然后带他下乡去,等郭刺史到了,我再和他谈一谈医署发展的事。”

    白善点头,“下乡的时候注意安全。”

    满宝应下。

    白善这两天却是要带着周立威熟悉县衙,他就把他带在身边处理各种政务,主要是让他熟悉方县丞董县尉等人。

    方县丞不由去看周立威的字,觉得他应该不是来做白善师爷的,于是忍不住问,“大人要把周郎君放在何处?”

    白善笑了笑道:“先带他熟悉一下县衙。”

    董县尉却心有所感,不由看了一眼白善。

    果然,没两天白善就带着周立威和董县尉下乡,直接带他们去了大家洼的新盐场。

    这边被开出了很多块盐田,村长听白善的吩咐,带着村民们挖了一条挺深的沟壑延伸出来,海水倒灌时可以顺着这些沟壑流到各个盐田里。

    就算海水倒灌不能冲上海水,他们往沟壑里倒海水也容易。

    但这会儿不仅前面开出了盐田,后面一座山坡的向阳之地也被平整后整理了地垄,成了一块一块分割的田,此时田里也是海水,却要稀薄一些。

    不,不能说是稀薄,而是水下有白色的晶体,似乎将地面拢高了一点,显得水少了。

    村长看见他便兴奋的迎上前,“县令大人,您快来看我们这样晒得对不对,您看这田里是不是出了盐?”

    白善上前,伸手进田里捻了捻,搓起一指头的白色晶体捻了捻,又放在嘴里尝了尝,有点苦,却是咸的,他满意的点了点头,“是盐。”

    村长早知道是盐,所以才这么兴奋,他怎么也没想到太阳还这能晒出盐来。

    白善问道:“这里的盐你们用过了吗?”

    村长连忙道:“没有的,没有大人的命令,我们谁都不敢动。”

    白善笑了笑道:“我是想对比一下晒出来的盐和你们煮出来的盐有多大的区别。”

    还是有的,晒出来的盐比煮出来的盐苦味要淡一些,白善吃着两种盐沉思,“为什么煮盐会更苦呢?”

    他的目光在田里的海水上来回的看,最后看着前后两片盐田若有所思。

    董县尉没想晒盐为什么苦味更淡,他只觉得北海县的天真的要变了,他略微有些兴奋,压抑不住情绪的问白善,“大人,这些盐的质量更好,是不是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白善回神,略微挑眉,笑道:“自然。”

    他问董县尉,“北海县的两位巡检,你和谁关系好些?”

    董县尉心头一跳,立即低头道:“下官和罗巡检更聊得来,偶尔会一起约着喝酒。”

    白善点点头,和他道:“回去以后也约他出来喝个酒吧。”

    他目光幽深的看着不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坡道:“虽说新盐场不需要柴薪煮盐,但这么好的地方再发生火灾也不好,回去我会下令,让罗巡检带着人过来驻守新盐场,董县尉多多在一旁辅助他。”

    董县尉立即应下,“是。”

    白善满意,这才将周立威介绍给村长,“这是大家洼盐场的管事,周立威,以后你们听他的调遣。”

    又对周立威道:“盐场的事你要是有不懂的可以请教村长,我回头去旧盐场那边找找,看能不能给你找出两个帮手。”

    周立威应下。

    周立威要管着盐场,那就不能回县城了,他直接在村子里住下,白善道:“我会给你拨一笔钱,回头你在这附近选块地将房子修建起来,不仅你要住,后续若有晒盐的长工也需要居住。”

    周立威应下。

    一旁的村长一脸焦急,忙道:“大人,我们村的人都会好好干活的。”

    白善闻言笑道:“同等条件下自然是优先录取村里的人,但后面盐场扩大,这么点人显然是不够的。”

    这一片土地因为种不出太多粮食,所以地广人稀,大家洼这一片基本上都是渔村,再往里一些都是山林,村子也很小,他们依靠种地的收成不多,因此也有村民下海打渔,日子过得比小洼村还不如。

    就算只是为了盐场他也需要招募大量的人手,到时候肯定会迁徙一部分人过来的。

    白善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北海县的人口还是太少,要是能从别的地方迁徙一些人口来就好了。

    回头再找找有没有在这些地上高产的办法,不敢说让粮食产量多高,只要能和中原一带一样,那也能养活不少人了。

    白善心中有了计划,便悄悄和周立威道:“注意安抚村民的情绪,你有空再往附近走一走,找出适合建造房屋和居住的地方,回头盐田要建得更多,必须要有房屋的。”

    周立威应下,问道:“小姑父,要不要在海边找盐卤?”

    他也是第一次见大海,他只见过井盐,却没见过海盐,问道:“海底下是不是有盐卤?”

    白善已经把满宝给的那本小册子背下来了,也琢磨过,他道:“这个我有的有,有的没有,我也不知道这片海有没有,你有空就去找一找,说不定会有。”

    “对了,大海和村口的河不一样,你们可别乱下海游泳,被浪卷走了,我是不负责的。”

    周立威:“……我又不是小孩儿。”

    我年纪比你还大一点儿呢,这种事用得着叮嘱他吗?

    白善放心的走了,新盐场这边出了盐,再要处理旧盐场他的手脚就放开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