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养地可比建盐场和渡口艰难多了,因为它需要的时间更长,在肥力不缺的情况下,这种土地都得小十年才能养出来。不过这事的确是需要人开始做的,他先干六年,后继者再干四年就差不多养出来了。
于是他在迟疑一番后便和太子点头,“殿下说的是,我会尽力养土的,可这样一来,臣需要的人手就更多了。”
还是需要人。
太子转身就走。
白善悄悄往后看了一眼,见宁御史没跟上来,他估计在盐场里守着那块被拨出来的盐田呢。
白善立即跟上太子,悄悄和他道:“臣也知道,殿下现在不好强硬的下令人迁移。”
昨天晚上被宁御史抓住劝诫了一顿的太子闻言看向白善,“你既知道,何必再提,孤已经答应你给你调拨两百士兵了。”
他强调道:“放心,都是光棍。”
白善:“……殿下,臣不介意成亲的士兵,他们要是愿意拖家带口的过来,臣不仅会给他们分地,还能给他们分钱。”
太子挑眉,“分钱?”
白善立即应是,道:“殿下,这正是臣想说的,不能强逼,我们可以利诱啊。”
“臣曾去过岐州,那边因成丁后没有土地而到处给人打短工的青年不少,因为各种原因失地后无以为继,不得不做佃农的农民也很多,若臣愿意给他们分地,还给他们一笔安家费,他们应该愿意来北海县。”
太子:“……你和唐鹤不是收了好大一批地回来,新去的喻刺史把地都分下去了。”
白善:“杯水车薪,岐州失地的人还是很多,而中原像岐州的地方并不少。
中原安定得比较快,加上地好和经济发达,天下太平后很多人都留在了中原,中原的人也特别能生。
世家豪族也多,生的也更多,彼此争地,早些年分永业田时就入不敷出了。
每年天灾没多少,但还总是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土地,为了不纳税,便四处流浪起来,这就是流民了。
太子一听他暗示,眼睛就忍不住一眯,问道:“你想从哪几个地方着手?”
白善觉得这种事要先从熟悉的地方开始,于是道:“京城、雍州和岐州就不错,尤其是岐州。”
柿子捡软的捏。
太子:“喻刺史能答应?或是你让孤和喻刺史结仇?”
“殿下,这事是臣所为,您只要居中调停就可,怎么可能让您和喻刺史结仇呢?”
太子:“你先告诉孤,你拿什么和喻刺史换?”
他从人家的地盘上抢人,喻刺史能不恨他?
白善清了清嗓子后道:“我和喻刺史有些交情。”
太子怀疑的看着他。
“好吧,殿下,封宗平外放在岐州太白县里。”
到底同窗好几年,白善觉得这点事还是可以和封宗平商量商量的。
太子恍然大悟,想了想后点头道:“行,你去做吧,喻刺史要是闹起来,孤给你们调停。”
白善大喜,不枉他昨晚和满宝将能抢人的地方和人都列了一遍。
第2976章
选择
白善和太子悄悄的说定了此事,谁都没告诉,别说宁御史,连唐鹤都不知道这件事。
太子没有问白善这么多安家费从哪里来,白善也没主动提起。
看过盐场,太子还去看了一眼白善捂得严严实实的库房,看到里面积存的盐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带着人离开盐场。
宁御史和一队侍卫留了下来,他们要亲眼看着盐田里的海水晒出盐来才肯走。
明达意犹未尽的和他们回到县城,到周满他们住的县衙里转了一圈后道:“看着还不错。”
周满自得道:“我们搬进来后添置了一些东西,不知道你和白二来,不然我们肯定给你们另外布置一个房间。”
走在前面的太子听见她这话,回头看了她一眼,干脆问道:“周满,你那医署怎么样了?”
周满精神一振,上前去回话。
太子进了正堂,听她汇报过青州医署的进度后便道:“北海县这边的医署既然已经上了正轨,那青州那边也该办起来了,莫要懈怠。”
周满保证道:“是,臣必不懈怠。”
她顿了顿,忍不住小小声道:“殿下,医署发展我暂时不需要人的,我需要钱。”
太子差点儿把才喝进嘴里的茶喷了,他没好气的道:“问白善要去。”
周满瞪眼,“地方医署隶属于太医署,该国库拨钱的。”
太子转了转手中的茶杯道:“白善想要人,不缺钱,而你手中有医术,只要肯下苦力,肯定能帮他留住更多的人。”
他微微抬着下巴道:“介时你还会缺钱吗?”
周满眨眨眼,扭头看向白善。
一旁站着的白善:……
别被太子忽悠了呀,他给不给钱此时还不知道,但总可以和太子要一些钱呀。
太子却已经起身道:“行了,你这县衙太小了,时间还不晚,我们回青州城去。”
另一边候着的郭刺史闻言高兴起来,立即道:“殿下,车马已经准备好了,此时就能走。”
太子微微点头,叮嘱明达和白二郎,“你们想要留在北海县我不拦着你们,但不准闯祸。”
明达应下,“太子哥哥放心吧,我们很听话的。”
太子当然是相信自己妹妹的,但他不太相信白二郎。
于是警告的瞥了一眼白二郎,再看向殷或时脸色就和缓了一些,他只对殷或温和的点了点头,交代白善好好照顾他,然后就带着唐鹤转身离开了。
“若有破不了的疑难案件,递给唐大人审查。”留下这句话,太子就带着人回青州城去了。
郭刺史见太子和白善终于分开,心内是大松一口气的,所以对送他们出门的白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他笑着和白善道:“好好干。”
白善恭敬的应下,目送郭刺史带着属下们上马追随太子离开,目光和马上的路县令对上,俩人急不可见的微微颔首,然后路县令带着幕僚去追刺史了。
周满站在他身边,等太子他们一行人彻底消失在眼前时,她大松一口气,“总算是走了。”
白善转身点了一下她的鼻子,“公主还在这里呢。”
周满耸肩道:“明达不会太介意的,是吧明达?”
她回头看向身后的明达。
明达笑道:“其实太子哥哥也很可亲平和的。”
太子再怎么样也很难和可亲平和扯在一起吧?
“走吧,我们回去商量一下晚上去哪儿用晚食。”太子他们一走,周满和白善神清气爽,只觉得浑身轻松,总算有心情招待起三个好朋友来。
太子不住在这里,周满他们便又搬回了正院,然后将客房略一收拾就让明达白二和殷或住下了。
不过周满还是问明达,“你们是要与我们住在一起,还是出去租个院子?”
明达道:“买一个吧。”
大家一起扭头看向她。
明达道:“既然你们要在北海县长留,那我们以后肯定还有机会再来的,不如买个院子住下,以后来住也方便些。”
明达说买就买,北海县的房子又不贵,这点花销在她看来不值一提。
她吩咐下去,白善又是县令,房屋信息直接在县衙就可以查到,她又不缺钱,第二天内侍便在县衙附近买下一个院子,然后下人们开始过去打扫布置。
白善和周满自然也派了家里的下人过去帮忙,内侍也开始在县城里采买东西。
宋家的管事小跑着进堂屋,低声和宋老爷禀报道:“老爷,宋主簿到了。”
宋老爷抬起头来。
宋主簿一脸憔悴的从外头进来,抬手行了一礼,“伯父。”
宋老爷微微眯眼,他看得出来这个侄子对他的尊敬不复往昔了。
宋老爷脸上露出淡笑,指着旁边的位置道:“三郎来了,坐下吧。”
宋主簿没坐过去,而是在下面选了一张椅子坐下,一脸着急的道:“伯父,县衙事忙,我是好不容易才忙中偷闲抽出空来的……”
宋老爷一听,微微一笑道:“既然这样,我也长话短说,你上次叫人来传话,说得有些不清不楚,你说京城里来的贵人是太子?”
“对。”
宋老爷握紧了手中的茶杯,问道:“不知贵人是为什么来,大家洼那边……”
宋主簿叹气,头疼的道:“伯父,您也知道我身份敏感,县令做什么事都瞒着我,我虽知道来的贵人是县令,却是真的不知道大家洼有什么事。”
宋老爷皱紧了眉头。
四天前,县城突然热闹起来,有贵人来他们北海县,他远远看了一眼,郭刺史都要作陪。
他当天就派人去找宋主簿,但县衙那边却说宋主簿下乡去了。
这理由……让宋老爷心头火起,但到宋主簿家里,他又的确不在家。
没等他打听出什么来,第二天一早青州城那边突然将他们送出去的珊瑚树和银子还了回来,他想要亲自去拜见郭刺史问清缘由,但郭刺史又去了大家洼,那一带都被兵丁戒严,别说进去,连靠近也不能够。
他就只能等着。
但这几天功夫他也问出来了,郭刺史陪同的贵人是皇太子!
而随着皇太子来的人中还有两个御史,一位京兆府官员,听说都极为厉害,他们出京巡察,郭刺史显然是不敢顶风作案的。
而且……白善是太子的伴读!
第2977章
寿宴
大家洼里到底有什么呢?
宋老爷握着手中的茶杯思考,心中有两个人在不断的拉锯,一个说让他不要拿胳膊去与大腿相斗;另一个却说不论来的人是谁,对于北海县来说龙池盐场至关重要,白善不会放弃盐场,那宋家就还有机会。
就在双方拉锯不相上下时,宋主簿迟疑了一下还是道:“伯父,我隐约听董县尉提起,太子殿下要往北海县派一批士兵,不知有什么用,但那些人是给县令用的。”
宋老爷脸色微变,心中的天枰咻的一下往另一边倾倒了。
他闭了闭眼后道:“去年是多事之秋,我寿辰没怎么过,今年便打算大办一次,日子就定在六月十二,那日还请白县令、周大人和县衙里的贵人参加,我一会儿写几封请帖给你,还请你代我转交给白县令。”
宋老爷的生辰在八月,提前到六月,这也太前了吧?
不过宋主簿没发表意见,应了下来后道:“伯父还要请谁?”
宋老爷道:“能请的,我都会请来的,就不知道青州城的路县令和郭刺史肯不肯赏脸。”
宋主簿就听明白了,宋老爷连路县令都要请,显然是打算再退一步了。
宋主簿应下,最后拿了五封现写的请帖离开。
他先给了董县尉和方县丞一人一封,然后才去找白善,将三封折子奉上,“……我伯父不敢贸然来请公主和驸马,因此让下官将请帖带来,还请大人代交,两位贵人那天要是感兴趣,可以去宋家坐一坐,也让宋家略尽绵薄之意。”
还有一封请帖则是给周满的。
周满的官职不小,所以宋老爷才单独给她一个请帖,意为看重,但白善和周满觉得他是想多收他们一份礼钱。
白善收下了请帖,回家才把帖子带回家。
周满今天带着明达去医署,让她看她给人看病,这会儿俩人手牵着手回来用午饭。
白善就把两封折子递给她们,道:“宋老爷送来的,寿宴,你们去不去?”
周满想也不想就道:“当然去了。”
她问,“宋老爷是北海县的地头蛇了吧?他过寿,各里里长和富户会不会来参加?”
白善:“应该都会的。”
周满便扭头和明达道:“我们的机会来了,到时候我们和来参加寿宴的妇人们谈一谈,上行下效,有时候只要说服了这些有钱人家的妇人,不用我们再多做什么,平民百姓就会将她们的行为学去。”
明达也有些兴奋,“让我帮忙吗?”
“当然了,”周满道:“你是公主,说的话可比我管用多啦。”
她道:“不必要求她们怎么做,就告诉他们京城和皇宫是什么样的,她们就会争相效仿了。”
白善来回看了看俩人,问道:“京城和皇宫是什么样的?”
明达脸色微红道:“这是我们女子的事。”
正想回答白善的周满便将话咽了回去,颔首道:“对,你别问了,你做好自己的事就成,对了,你要威胁宋老爷吗?要不要我们配合你演戏?”
“……不必了,”白善拒绝道:“我带上董县尉和方县丞就够用了。”
他朝外面看了一眼,微微蹙眉,“白二和殷或怎么还不回来?”
一个侍卫回来了,回禀道:“白县令,驸马爷让我回来说一声,他和殷公子在外面用饭,就不回来了。”
白善说不出心里是羡慕还是嫉妒,挥了挥手,等他退走后才和明达公主道:“公主既然有心在北海县做善事,何不叫上驸马一起?”
免得他整天无所事事。
明达笑着应下,倒没有拒绝。
此时距离六月十二还有九天,白善依旧将大家洼的事瞒得死死的,宋主簿努力了两天,还是什么消息都打听不到。
反倒是宋老爷从青州城那边隐约听到了一些风声,说是大家洼里的盐场产出了很多盐,却不是用的传统煮盐法。
再多的宋老爷就打听不出来了,其实不是打听不到,只要他肯出钱还是有人愿意详细以告的。
哪怕此时有御史在青州城内。
但要宋老爷为这么一个消息付出太大的代价他又不愿意了,因此他得到的一直是有些模糊的消息。
而这段时间,青州官场却是荡然一清,因为青州各县县令多是去年出事后新任命的,他们上任不过大半年时间,就比白善早上任几个月,这会儿刚刚适应过来呢。
太子突然带着御史和唐鹤前来巡察,他们……隐隐还有些激动呢。
错误,他们还没来得及犯,也不想犯,所以这时候这么大的顶头上司下来监察吏治,他们还是挺高兴的。
唐鹤则查了一下各县以前的案件,绝大部分都没问题,所以他就听从太子的吩咐,顺便看了一下各县的人口情况。
他直接和太子道:“殿下想从青州其他县迁移人口进北海县是不可能的,他们的人也不多。”
太子就很嫌弃道:“鲁地士族强盛,齐魏一地都人满为患,怎么青州就这么穷,人这么少?”
唐鹤没说话。
太子便揉了揉额头道:“罢了,我们明日去莱州看一看,白善不是想和莱州抢客商和渡口吗?我们去看一看莱州的渡口。”
唐鹤应下。
夏御史就忍不住问,“宁御史怎么办?”
太子不在意的道:“他还在大家洼盐场里看晒盐呢,待我们看完了莱州再与他汇合就是。”
他道:“若莱州能用,晒盐的地方自然越多越好。”
夏御史一想也是,和太子唐鹤转道去了莱州。
而此时,白善正穿戴一新,让大吉带上他们准备好的寿礼去宋家贺寿。
算起来,这是白善上任以来第一次出面这样盛大的宴会,之前的端午和接风宴都还没这样的规模。
所以白善也很在意这次宴席,特意穿上一套刚做好没多久的便服,一出院门就转弯去找殷或。
殷或也准备好了,见他一人来便问:“满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