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29章

    程九郎也没想到会遇见白善,一进包房便重新行礼,“程某人拜见白县令……”

    “快快免礼,”白善笑道:“我们有同行之谊,程九兄何必如此多礼?”

    程九郎再行一礼,“当日同行不知白大人身份,多有怠慢,还请大人恕罪。”

    “这是哪里的话,那日我们相谈甚欢,哪里来的怠慢?”等寒暄完,白善这才和白二郎和公主介绍道:“这是我们上任时在路上碰到的朋友,程九郎。”

    又和程九郎介绍道:“这是我师弟,也是族兄弟,他在家中行二,这是二夫人。”

    程九郎立即行礼,“白二公子,二夫人。”

    此时的程九郎单纯不已,并没有察觉出不对来。

    双方这才坐下,程九郎知道白善的身份,自然知道他不可能是为了走货而来,但见他身边并没有莱州的官吏陪同,便知他是微服过来,这就有些微妙了。

    就算北海县和掖县相邻,县令这样的主官若是没人邀请,一般也不会到临县来的。

    “白大人来掖县可是有公干?”

    白善笑了笑,没说自己是公干还是私自过来,只是道:“我来看一看莱州渡口。”

    他看向窗外的码头,“早听说过莱州渡口,但我还没来见过呢,这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繁华得很。”

    程九郎便道:“要论渡口,扬州和杭州的都更繁华,不过莱州码头虽小了些,却也能容纳不少船只。”

    “可有船只进不了渡口,须得停在外面?”

    “这是常有的事,”程九郎道:“尤其去年陛下拿下了辽东,有不少船只会往辽东去,从新罗和百济过来的船只也越发多了,渡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船只,大家就只能排队。”

    白善目光微闪,“最长需要多久?”

    程九郎笑道:“并不是很久,最多一个晚上加半天,若是迟迟不能进渡口上岸,船只还可以再往上去青州。”

    白善也知道青州有个渡口,问道:“那为何不去青州呢?”

    “青州的那个渡口更小,不好停泊,又驻扎大军,商旅都不爱走那边。”

    白善明白了,有大军在,说不定还要多一份孝敬之类的,事情更混杂。

    白善问的是渡口的事,程九郎能知道的基本上不是什么秘密,在这里行商的商号多半都知道,所以他回答得很干脆,白善问什么他答什么,不知道的便直言不知道。

    白善高兴不已,便问道:“程九兄可知道莱州渡口是谁画的图纸?”

    程九郎愣了一下后摇头,“不知道,应该是工部吧,大人都不知,程某更不知了。”

    第3000章

    配角

    他就是一个小行商,虽然来往莱州多年,但谁没事会去打听渡口的图纸是谁画的?

    能知道渡口是在哪任县太爷下修建的就算不错了。

    不过……

    程九郎心中一动,连忙道:“或许有一人知道。”

    “谁?”

    程九郎道:“程某有一个朋友,他是青州人,姓钱,这位钱先生是个读书人,在县学里教过两年书,还在临淄县和青州刺史府里当过吏员,他不仅有才能还消息灵通,我等小行商不知道的事,他或许知道。”

    白善挑挑眉,问道:“不知他此时在何处任职?”

    程九郎面不改色的道:“他不适官场,所以赋闲在家,不过我想白大人若亲自上门去请,他应该愿意去北海县的。”

    他道:“白大人不同于其他大人,以前他说起大人时也是赞誉颇多。”

    白善虽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但的确挺高兴的,于是问了钱先生的地址后记下。

    白善又下去送了一趟程九郎,暗示道:“今明两日休沐,我们也就是出来走走,故不好多打搅莱州的士绅和官员。”

    程九郎领会,立即道:“程某明白,大人放心,我不会泄露大人身份的。”

    白善表示满意,还邀请他,“下次要是回青州,可以绕道来一趟我们北海县,本县请你吃海鲜。”

    程九郎笑着应下,告辞离去。

    白善看着他离开,转身上楼。

    周满几个看着他乐,问道:“你接下来还要见什么人?”

    他瘫坐在椅子上,摇手道:“不见了,今日累得不轻,不想动弹了。”

    说是这么说,等到傍晚的时候他还是和周满带着大吉和西饼蹲到了码头和才下工,或者还依依不舍等着叫的短工们混在了一起,问起他们每日赚到的钱,搬运的货物种类,来往的船只谁家的最多,谁家的最大方之类的问题。

    等聊完,白善手里的麦芽糖也送完了,天也快黑了,他起身怔怔的看了一会儿还在海上飘着的船只,转身牵着周满的手回客栈。

    白二郎和明达也逛街回来了,他和白善道:“我们帮你问过了,从莱州渡口出去的货物,最多的是瓷器和漆器,还有就是布料和毛皮了。”

    “但布料也多以麻布和绵布最多,绸缎也有不少,但跟这几样比起来就少很多了。”白二郎道:“除此外,还有金银器、酒、药和铜镜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反正什么货物都有,我问了一下价钱,好些东西这里都比青州的便宜,那些店家说,别看这里和莱州城就半个时辰的路程,但价钱却是两个样子,好多人特意从城里出来这里买东西呢。”

    “不进城他们就少交一份入城税。”

    白二郎问:“那你以后要不要把北海县衙搬到龙池去?那样能多收一份税?”

    周满闻言看向他,道:“这可太招人恨了。”

    白善也忍不住乐,看了一眼周满后道:“我可不要似傅大人那样被人记恨好多年。”

    周满辩解道:“我没记恨!就是……忍不住念叨两句而已。”

    白善:“然后想办法从傅家手里赚回来?”

    周满:“……你别乱说啊,我和傅二姐姐可是好朋友。”

    白善笑了笑,这才和白二郎道:“民富才是国富,县衙没必要和商人争这几分利,而且你也看到了,这一片的东西普遍比城里的便宜,所以县衙让的利最后还是要回到当地百姓的手中。”

    说白了,他将县衙设在龙池收了他们的入城税,难道他们不会加在商品价格上吗?

    就和小时候的满宝一样,傅县令收了她的入城税,她转身就提高了糖的价钱卖给傅二小姐,加倍从傅家身上赚了回来,最后总结下来都说不出到底是谁亏了赚了。

    所以还不如手松一松,让他们便利,也让当地的百姓得些实惠。

    明达瞥了一眼白二郎,见他一脸受教的模样,但一看就是没往心里去,便知他没有深想,她本想提醒一两句的,但想到他也不外放当官,想再多也没有,干脆问道:“父皇让你写的书怎么样了?”

    白二郎身子一僵,说不出话来。

    周满和白善立即看向他,“你写得怎么样了?”

    白二郎撇撇嘴,不太高兴的道:“就写了一点点,不甚满意,我已经将其弃为稿纸了。”

    周满就伸手道:“给我看看。”

    白二郎不答应,“还没开始写呢,怎么给你看?”

    “就看稿纸。”

    “不行!”白二郎坚决不答应。

    周满就眯了眯眼睛,“那可是写我的,凭什么不给我看?说,你是不是丑化我了?”

    “我没有!”他叫道:“我是那样的人吗?”

    白二郎没丑化周满,他就是忍不住照实写了而已,然后就写得不似神仙了。

    他自己都觉得写得不好,神仙怎么会小气记仇贪吃成这样呢?

    他有些不满的看着周满道:“这本书太难写了,我不明白,陛下为何要我来写。”

    明达:“你写向公子都能写得这么好,满宝从小与你一起长大,她的事你都知道,应该更好写才对呀。”

    白二郎沉痛的摇头道:“不,更难写了。”

    白善忍不住道:“谁让你去写她,陛下是让你写神仙,只是要将其中的太白描写成满宝的样子而已。”

    周满:“咦,不是主要写我吗?”

    白善和白二郎道:“实在写不了,你就随便写吧,将太白的形象留着,我来写!”

    周满看了他一眼,又看向白二郎,“不是要写太白下凡记吗?”

    白二郎却看着白善:“原来太白可以略写吗?”

    得到白善点头后他便精神一振,高兴起来,“其实我最想写的是文曲星,文曲星下凡渡劫不比太白下凡渡劫更有看点?”

    “既如此我可要放开写了,那太白只是个小配角,嗯,那样都不用你帮我写了,寥寥几笔过去便是,不就是满宝的形象吗?简单,圆脸,白肌,活泼,罢了,勉强算你温柔吧,抱着一把琴,背着一个药箱行走天下?”

    周满:“……几笔带过,那你还写我做什么?太白下凡来就是露个脸?”

    第3001章

    呼啦啦上门

    白二郎一脸勉强的道:“罢了,我让我的文曲星生病,然后你去救他好了,你们毕竟是同僚,也有同门之谊吧?”

    白善道:“还可以写天下大疫,太白治疫。”

    白二郎一愣,连连摇头,“那样一来,主角还是我的文曲星吗?”

    “文曲星代表朝廷去抗疫好了,太白游历而来成了他的助手。”

    白二郎勉强同意。

    白善便轻咳一声,整了整自己的衣裳后问,“你觉得我做文曲星的形象如何?”

    “不如何,”白二郎道:“文曲星在我心里是天人之姿,绝不是你这样的。”

    周满:“那是杨学兄那样的?”

    白二郎想了想后摇头道:“太俊了,我笔力若是不足,读者是看他的样貌,还是看他的才华?我自己想一个,你们别打搅我。”

    白善和白二郎都一脸怀疑的看着他,“你一人能写好吗?”

    白二郎一脸严肃的道:“《西行记》亦是我一人写的,你们怕是不知道它现在京城有多火热吧?”

    可以说比向铭学的传记也不差,甚至卖出了更多本,明达都说了,连帝后和宫中的嫔妃都悄悄买了来看。

    白善觉得这事需要多鼓励,于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你多努力,若有不解的就问我们。”

    周满:“比如抗疫种痘之事,可以问我。”

    “文曲星要写的文章诗稿,你要是缺了,我也可以给你写一些,免费给你借用。”

    白二郎觉得只是用于话本的诗稿他可以随便写,他自己也会写诗的,虽比不上白善,却也不差,好歹他也是进士不是?

    而抗疫种痘之事他不打算详写,既然是写神仙的,自然该有些神异才是,这样才能引人去看,也才能把人引到神仙上。

    而一些基本的医理,还有种痘的不少注意事项和操作他都是知道的,甚至还参与过,所以他觉得应该没有请教他们的地方。

    白二郎信心满满,回到北海县整理了一番后就开始拿出稿纸来写,既然太白不是主角,他就暂时把周满抛到脑后,重新构思起来。

    文曲星要下凡历劫,太白星也要下凡,那干脆让更多的神仙下凡吧,嗯,就先从天上开始写好了……

    白二郎写起杂书来,白善则是处理了一下公务后发现没什么大事,一些小案件董县尉自己就处理了,都不用他上堂,于是他叫上大吉,和五月说了一声,“我去青州找人,午时娘子回来了告诉她一声,她便知道我干嘛去了。”

    五月应下。

    谁知道周满中午都没回来,她直接在医署里吃饭了,明达也在。

    她们都没想到今天来医署的病人这么多,而且还多是女人。

    从八岁到五十岁,呼啦啦的一群,都是女人。

    就是已经接诊过不少病人的文天冬都有些手足无措,但来闻名而来的女病人们面对他更是无措,站在院子里离他远远的,一直看到周满才松了一口气,双眼都巴巴的看着她。

    周满看见,也不想把第一次上门的病人吓走,看了文天冬一眼后道:“组织她们排队吧,我来给她们问诊。”

    文天冬心下虽有些失望,但也松了一口气,他有点儿顶不住这些病人的目光。

    满宝就进屋中坐堂,明达摇着扇子好奇的跟上。

    来的女子们也听到了,立即呼啦啦的挤上去,想要冲到第一个。

    文天冬连忙带着人张手拦住,“排队,排队,尔等先按照顺序排队,别挤着。”

    没人听他的。

    文天冬就威胁道:“看你们如此拥挤,显然是急症,再挤我就和先生一起进去给你们看!”

    女人们“喝”的吓了一跳,齐齐后退,戒备的看着他。

    文天冬抽了抽嘴角,就挡在门前,瞪着大眼睛看她们,“所以排不排队?”

    大家这才拽着自家的孩子或者亲戚你挤我,我挤你的勉强排好队。

    文天冬见他们没意见了,这才侧开身道:“第一个进去吧。”

    排在第一个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她的手一前一后还拽着两个,一听说可以进去了,她立即拽了俩人就要一起进去。

    文天冬无奈的拦住她道:“一次只能进一个。”

    她有些着急,“哎哟,我就是带我儿媳妇和我女儿来看病,我再顺便来看看的,我得跟着呀。”

    文天冬坚持,“看病一人进去就行,里面就是我们署令和……女眷,都是女的,她们还能吃了她们啊,放心,我不进去。”

    妇人犹豫不决,“我带她们进去。”

    文天冬还要拦,屋里的周满便扬声道:“让她们一家一起进来吧。”

    文天冬只能让开,婆媳母女三人一起进去。

    桌子靠窗放着,这样光线足,周满坐在桌子后面,桌子上放着脉枕等物,而明达公主正摇着扇子坐在一旁,正抬起头来一脸好奇的看着她们。

    周满一脸的无奈,冲她们招手道:“上前来吧。”

    妇人立即扯着儿媳妇和女儿上前,一脸的讨好,不太规范的屈膝行礼道:“大人,我是听我们里正家的娘子说大人这里看病不抓药是不要钱的。”

    周满:“……倒也没错,来来来,我给你看看,放心,你要是不想抓药,我一定不给你开药方。”

    妇人却没坐下,而是先把一直低着头不动的儿媳妇拉了上来推到桌子前讨好的道:“先给我儿媳妇看,先给她看,我不着急。”

    周满便笑了笑,让她儿媳妇坐下,抬起头来。

    只是她耳朵尖都发红了也不肯抬起头来,满宝就拉过她的手把脉,笑问道:“问什么的?”

    “问子嗣的,”儿媳妇没说话,妇人顺溜的接口道:“她和我儿子成亲半年了,到现在都没孩子呢。”

    周满:“……倒也不用这么急,生育也是要看缘分的,缘分到了孩子自然就到了,我看她脉象还挺强劲的,你多大了?”

    周满没忍住,低头去窥儿媳妇的脸,差点儿整个人趴在了桌子上,明达忍不住用扇子遮住脸,泪花都快要笑出来了,她忙提醒道:“满宝!”

    周满便微微坐直了一些,但依旧让她抬起头来,“我看看你的脸色和舌苔。”

    妇人就推了一下她儿媳妇,“快抬起头来啊。”

    第3002章

    疼爱

    她儿媳妇这才微微抬起头来,周满看了看后道:“脸色也还不错,没什么毛病呀。”

    儿媳妇一听,大松一口气,头又抬起来一些,脊背都直了不少,一双水盈盈的眼睛看着周满。

    周满对上她的眼睛,顿了顿后便问起一些更详细的问题来,她的手指没有离开过她的脉,又让她换了一个手把脉,这才和妇人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要不您让您儿子也过来看看?”

    妇人脸色一白,连忙道:“大人,我儿子强壮着呢,下地可是一把好手。”

    “这个,肾元一类的东西虽然和身体情况有关,但有时候也并不是那么相关的,你先让他来看看?”周满道:“我看男子不育也很好的,在京城的时候就治好了不少不育的男子。”

    她道:“女子不该讳疾忌医,男子也是一样的,我们医署给女子看病,但也给男子看病的。”

    妇人:……

    她没能体悟到周满的好意,只觉得天都塌了。

    她扭头看向儿媳妇,就见儿媳妇也脸色沉沉的坐着,便一个激灵,先去安抚儿媳妇,“二娘啊,你是知道的,大郎一向强壮,他不会有那样的病的,说不定只是缘分没到,对,就是缘分没到。”

    妇人安抚完儿媳妇又去求周满,“周大人,要不您再给我儿媳妇看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