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宋观书很能忍痛,姜菱在一旁观看,小脸皱成包子,她没忍住开口道,“大夫,您稍微轻一点。”“你倒是心疼男人。”大夫轻哼一声,“昨晚胡闹的时候怎么不记得他身上还有伤?”
这怎么还没完了,姜菱尴尬的抠手指,她抬头想去看宋观书的反应。
刚好与他的视线相对,大概胳膊上的伤口有点疼,宋观书的脸颊微微泛红。
出了医院,
姜菱把宋观书送回招待所,她还要去上班。
同事还是第一次遇见她迟到,
她跟老唐把周六晚上发生的事情说了,
表示她不是无故旷工。
这可把办公室的同事们给吓了一跳,
谁也没听说过身边有人发生这种事。
平常婆媳吵架这样的家庭伦理话题都能引得大家竞相讨论,更何况是这种掏出真刀真枪的刑事案件。
这些案子普通老百姓平常都接触不到,还是身边人经历过的。
大家都有很多问题想要问姜菱。
姜菱跟大家道了声抱歉,“我还得去技术科给宋观书请假,
有什么事等我回来的。”
“对对对,你赶紧去技术科请假。”
“病例带了没,多请几天假,
叫小宋养好身体再来上班。”
姜菱来到技术科,找到技术科的科长,
把宋观书的病例,还有周六晚上发生的事情大致复述了一遍。
技术科的科长听说之后,没有吝啬,“先给他批七天病假,一周后根据小宋身体的具体情况再说。”
姜菱拿起假条,笑着冲他点点头,“谢谢科长。”
姜菱转身瞬间,却被技术科的其他干事围住了,“小宋对象,你再仔细说说,是怎么回事?”
信息匮乏的年代,大家的好奇心都很重。
姜菱跟技术科科长请假的时候,都是捡着重点内容说的,省略了许多不重要的细节。
哪怕被省略的只是细枝末节,大家也想听。
于是姜菱就从跟宋观书聊天到半夜开始讲起,技术处的干事们却不相信两口子会聊天聊到半夜,肯定干了别的事儿,小年轻不好意思说。
所有人脸上都出现了略显暧昧的笑容,姜菱说的正起劲,都没有发现大家脸上的笑容不对劲。
从听见玻璃声音,再到她看见邻居打开大门走出去,紧接着门外进来了一个拿着枪的男人。
众人纷纷说道,“你这邻居有问题。”
“就是,为什么半夜打开大门,这很奇怪。”
虽说早就知道姜菱宋观书这对年轻人没有出事,却着实为这俩人捏了一把汗。
“你们都别打岔了,让姜菱继续说。”
“对对对,小姜你继续说。”
在面对公安干警的时候,姜菱和宋观书都没有隐瞒硫酸,毕竟陈麻子经历了什么,警察简单调查便能够知道,他们隐瞒反而会引起警方怀疑,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可面对这些会跟宋观书朝夕相处的同事,姜菱自然不能说宋观书在家里放了硫酸,没得让人怀疑宋观书这人的危险程度。
虽然,他的确很危险。
同事都要在相处过程中担心,他会不会一言不合泼硫酸,影响他的正常社交。
邻居同事又不会知道陈麻子究竟经历了什么,姜菱就只说这人在扣动扳机的时候突然炸膛,炸开的零部件崩到了他的脸上,让他受了很严重的伤,她和宋观书才能躲过一劫。
姜菱有意在同事面前替宋观书美言,着重描述了在炸膛时候,他英雄救美的壮举。
“关键时刻护住媳妇,小宋真是不错。”
姜菱十分懂事的说道,“都是技术科教得好,还要感谢各位领导对他的栽培。”
跟宋观书素来不合的王强不屑的撇撇嘴,只是受个伤而已,叫宋观书媳妇说的像是获奖感言。宋观书招人烦,他媳妇跟他一样。
同事们不喜欢听这种话,领导却很喜欢听别人奉承自己,尤其是奉承自己的人长得很漂亮,一瞬间虚荣心爆棚。
科长刚给宋观书批了一周的假,大手一挥又加了七天,“科里没事,让小宋养好身体再回来上班,他年纪还小,千万不能留下病根。”
听完这个惊险刺激的故事,技术科的干事们吓得拍拍胸膛。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坏人自有天收,你跟小宋都是好孩子,遇到危险也有老天保佑你。”
宋观书在同事心中形象非常好。
还有人记得那个半夜开门的邻居,“虽然坏人被抓了起来,你们的邻居很奇怪,一定要让公安仔细查一查,说不定就是她把坏人引进来的。”
姜菱点头,“跟公安说过了,他们会调查她。”
调查结果还没出来,大家在心里已经确定了就是这个邻居勾结凶手。
“怎么会有这种人啊!”
大家把视线看向了副科长李铁军,他老婆娘家人在钢铁厂上班,李铁军在宋观书入职之后,听说他要租房子,给他介绍了钢铁厂的房源。
李铁军这时候正在心里细细琢磨,宋观书家对面住的是谁。
毕竟只是钢铁厂的女婿,对厂里的人事关系不熟,不知道是哪家人这么坏。
他还想呢,回去得问问自己媳妇,到底是谁。
“说你们运气好吧,你们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小概率事件,还有这种坏邻居。可要说你们运气不好,叫你们碰见了枪支炸膛,这更是很少见的事情。”
姜菱心里呵呵,枪支炸膛到底是老天保佑,还是因为宋观书一些小操作,这还是个未知数。
她心里怀疑,陈麻子手里的枪,曾经被埋在后面的于家姑娘坟头上,被他们遇见,然后宋观书进行了小小的改动,所以最后炸膛了。
哪有什么命好,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姜菱一直没有找到跟宋观书探讨这件事的机会,哪怕是在招待所内,房间里只有俩人。
姜菱防备心重,怕房间里有窃听器,没敢跟宋观书说这个。
姜菱被技术科的同志放还给财务科已经是中午时分。
自姜菱离开,财务科众人便等着她回来详细说说,结果等啊等啊等啊,就是不见姜菱身影。
就知道了,她一定是被技术科的那群人绊住了脚步。
心里把那群人给骂了无数遍。
姜菱捏着半月假条回到财务科时,其他人脖子快要伸出二里地。
在众人期许的目光之下,姜菱不得已将才说过一遍的内容又复述了一遍。
大家讨论了一番,听说技术科那边给了宋观书半月的病假,唐科长也不甘示弱,给姜菱放了三天的假,让她回家压压惊。
唐科长怕姜菱心里不平衡,解释道,“毕竟小宋受伤了,给假名正言顺。”
上班到一半,姜菱拿着她和宋观书的假条回了招待所。
考虑到宋观书这几天流了不少血,姜菱路上还去买了一斤红糖。
宋观书看到红糖的时候,整个人是懵的。
“我不用红糖。”
姜菱不由分说的用热水给他冲泡了一碗红糖水,“你需要。”
在姜菱期待的目光之下,宋观书不得已将红糖水给喝掉。
有了第一天晚上的教训之后,在之后同床共枕的两个晚上,姜菱睡姿特别规矩板正,没有任何出格之举。
在招待所住了两天,公安第三天告知他俩可以回家去了。
家里很乱,陈麻子的猎枪炸膛,到处都是枪支碎片,地上有陈麻子的血,炕上有宋观书的血。
这两天刑侦人员前来勘察现场,小屋子进进出出许多人,家里被这些人翻的乱七八糟。
宋观书有洁癖,受不了看到这种场景,自打踏进家门,脸上嫌弃的表情溢于言表。
他是行动派,找出抹布就要打扫卫生。
姜菱还记得大夫的叮嘱,不能让他干重活。
他的伤口本来就不浅,二次撕裂之后,伤口拉扯的更加严重了。
抢过宋观书手上的抹布,推他去一旁坐着,“我来就行,你歇着。”
姜菱推他去坐下,宋观书稳稳的站在原处。
姜菱还以为对方不好意思让她一个人干活,就说,“平时你没少做家务,现在你受伤了,就让我来干吧。”
“脏。”家里的桌椅板凳还不知道被多少外人碰过。
姜菱:......自作多情了不是。
认命地先把椅子擦了一遍,“您请上坐。”
两人才回家不长时间,姜菱只把炕擦了一遍,就有邻居跑过来,打着关心宋观书身体的幌子,实际上是来问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
他们听说了一些,但总觉得自己听到的内容不够全面,想来当事人这里打听一下。
姜菱自然没什么好隐瞒的,尤其是事关李君的部分,她说的特别详细。
哪怕她什么都不说,刘家祖孙三人也不会记住她的好,肯定会在背后编排她,免不了一番颠倒黑白,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她亲自来消除大家心里的疑惑,谁也别想往她和宋观书头上泼脏水。
邻居们跟李君相处时间长,虽然她在跟刘科长离婚之前,有一些举动不合适,离婚之后的她却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女人。
有着好印象打底,与李君相识的众人一开始不相信她是包藏祸心,还都帮着李君说话。
“是不是巧合啊!”
“也许就正好赶上了。”
姜菱耸肩,“这我就不知道了,全听公安的,公安说是巧合我就相信是巧合。”到底是巧合还是故意,又不是她一句话就能定下来的,也得让这些人知道,李君最终宣判结果跟她没关系,那都是由司法系统依照证据来的。
这些邻居也不是在说李君和姜菱一定要偏向某个人,只是说跟李君朝夕相处,感觉她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听姜菱这么说,没人反对,纷纷表示赞同道,“对,就看公安的结果了。”
李君被带走调查有三天的时间,一直没有被送回来,这结果就已经能够透露出一些问题了。
这一时期的老百姓朴素,还想不到这一点。
不过还是有稍微懂一些法律的人,就比如说前院的刘科长。
他在保卫科工作,懂得一些当时的法律。
在前妻李君被带走调查却迟迟,警方已经结束了姜菱夫妻家这一现场的采证工作,人家俩小两口都回家了,李君没有被放回来,他心里就知道坏了。
不是说他对前妻的感情有多么深厚,而是前妻进监狱之后,没有人能够照顾刘磊刘彤还有刘老太,那是他老娘儿子,他自然而然得照顾。
就李君被带走调查的这几天,他稍微跑过来照顾一下祖孙三个,他媳妇韩瑞雪的怨言很重,如果将来需要长久地照顾,他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为了日后家庭和睦考虑,刘科长厚着脸皮来找宋观书和姜菱小两口求情。
他是要面子的人,求人办事没有空手上门的道理,带了一箱子鸡蛋。
“听说小宋受伤了,我们老家的人前段时间送来了土鸡蛋,都是山里散养的鸡下的蛋,很有营养。”刘科长笑着说道,“小姜,你每天早上给小宋煎个鸡蛋,有助于伤口恢复。”
姜菱不动声色跟宋观书交换了个眼神,刘科长上门的目的绝对不单纯。
接过这一箱子鸡蛋,姜菱从兜里掏钱,“谢谢刘大哥的好意,我们也不能占你便宜,按照市价跟你买。”
刚才接过鸡蛋的时候,姜菱大致掂量了一下鸡蛋的重量,递给他一张面额为五块的纸币,“钱要是不够您就直接跟我说。”
刘科长是来求人办事的,怎么能收他的钱,他要推辞,姜菱却严肃说道,“刘大哥要养老婆孩子,你赚钱不容易,你要是不要钱,这鸡蛋你还是拿回去吧。”
刘科长没办法,只好收下了钱。同时在心底又觉得这小两口不占不贪,人品上没话说。
对于说服两人谅解李君,刘科长有了信心。
“能不能给李君出个谅解书,她是被人给骗了,不是有意想要害你们。”
然而在他提出要求的时候,两人又都变成了滑不留手的泥鳅。
姜菱瞪大眼睛,“什么,难道说李君姐半夜打开大门,是真的想要把坏人引到我们家里来?”
她一副惶恐的摸样,“我俩姐姐不在身边,我是真的把李君姐当成自己的亲姐姐,她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事情,是我哪里惹她不开心了吗?”
大家都不知道李君为什么要这么做,刘建设几次开口想要打断她,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亏我这些天还一直自欺欺人,告诉自己一定是误会,李君姐没有想要害我的心,原来都是假的吗。我刚跟宋观书结婚搬过来的时候,她还跟我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彼此照应,原来这都是假的吗?”
看人家女同志难受的神情,刘建设都不好意思说请她原谅的话,李君她真不是个东西啊。
但是如果不开口,他就要家宅不宁了。
他硬着头皮说道,“这事是李君做的不地道,你们俩的感情好,你能不能原谅她,她是一个有着俩孩子的母亲,她去蹲笆篱子,刘磊和刘彤这俩孩子就没有了妈妈,你忍心看着俩孩子失去母亲无人照顾吗?”
这就开始道德绑架了。
姜菱单纯的眨眨眼,“我这心里没有怪过李君姐。”
刘建设大胆提出他的要求,“那你能不能给李君写一封谅解书?”
“可是我从小听父母长辈说,犯了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惩罚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不会再犯。我是可以轻易地原谅她,可是刘大哥你有没有想过后果,你的两个孩子会觉得触犯法律无足轻重。蹲笆篱子对犯人是惩戒,会对周围人起到警示作用,在他们想要触发法律的时候,想想犯法的后果是什么,就不敢再这么干了。如果你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们输出这样一种错误的价值观,那孩子将来会长成什么摸样,我不敢想象。”
姜菱苦笑,“抱歉,谅解书我们不能签,就当是为了孩子。”
被姜菱给教育了一番,刘建设一脸愧疚的离开了他们家。没有被拒绝的恼怒,反而认为自己的觉悟还不如个年轻的女同志。
还想要道德绑架她,真有意思,她跟李君之间压根没有所谓的姐妹情深好吗,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她是什么很贱的人吗,李君都想要搞死她和宋观书了,她还要心疼李君的孩子没人照顾,那又不是她的崽,跟她有个毛线的关系。
相比于还算好说话的刘建设,刘老太是个顶顶刻薄的老太太,记恨姜菱和宋观书把她儿媳妇送进了局子,她每天泼脏水的时候都要往西厢房门口倒。
这不是什么大事,每天如此还挺影响心情的,像是癞蛤蟆跳到脚背上,不咬人但膈应人。
宋观书胳膊上的伤口还没有好,不能做大动作,姜菱一个人将房间打扫干净,这时候她才知道宋观书收拾屋子的不容易。
眨眼,姜菱的三天受惊假期结束,她得回去上班了。
留宋观书在家里养伤,上班前姜菱还特意叮嘱她,不要做太大的动作,不能为难自己的病体,有事就等她回家来干。
宋观书就不是个听话的人,家里只他一人,他做事不像姜菱在家时那般束手束脚。
他上午出去了一趟,直到姜菱下班前才赶回家。
因为做了一些幅度比较大的动作,洁白的绷带上渗出了许多的血迹。
宋观书在回家之后才注意到,他有些烦躁的啧了一声,被姜菱看到又是麻烦。
姜菱才上了小半天的班,就提前下班了,连着几个月没有津贴奖金,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很低。
大家都提前下班,姜菱也跟着一起下班。
在随着众人一起挤上公交车的时候,姜菱心里还在想,现在只是发不出奖金,估计再过上几个月,厂里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厂里账上剩下的钱不多,如果厂里生产的产品再销售不出去,就真的发不出工资了。
宋观书去广城开会的时候,姜菱就是做公交车上下班,她对公交线路已经很熟悉了。
公交车上人挤人,看着车窗外缓慢后退的道路,姜菱心想,她也得给自己想想出路了,万一厂子倒闭,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