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6章

    老将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开始,他认为许太平能硬抗那剑气,完全归功于那剑术。

    但等到走到山腰上时,那位大剑修留下的剑意也越来越强,引动的剑势越来越凶猛,剑气也越来越精纯,那剑术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逐渐变得十分有限。

    许太平根本没办法在那般汹涌的剑势之下,思考拆解之法,好几次险些被剑气吞没卷下山崖。

    黄雀到现在也很难想象,他能逆着山路上的剑势,一路走到这里。

    “只能说,合适的剑法,遇上了合适的人。”

    府主刘处玄表情凝重地望着铜镜。

    “但接下来这段路,他如果再为了斩那梅花选择逆势而行,恐怕很难像先前那样靠那具体魄扛下去。”

    他接着说道。

    “府主您这话是何意?”

    黄雀有些不解。

    这最后一段路,他也走过,只觉得顶多是剑势更凶猛一些,并无其他的特别之处。

    “若你曾在这最后一段路上逆势而行,就会发现,那股剑意会将整体条山路上的剑势与剑气合而为一,化作一剑斩向你。”

    “这一剑,相当于那位大剑仙,亲自出手下的一剑。”

    府主刘处玄皱眉道。

    “通往玉葫峰的路上各藏有一剑这件事情,居然是真的?”

    黄雀有些惊讶。

    “当然。”

    府主刘处玄点了点头。

    “那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小子送命吧?”

    黄雀有些担心了起来。

    “一旦上路,我们便不能插手,只能让他自求多福了。”

    刘处玄叹了口气。

    ……

    “呼!……”

    玉葫峰上。

    站在最后一段台阶平台上的许太平,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只剩下路口那株了。”

    许太平揉了揉眼睛,定睛看了眼通往山顶路口的那株梅树,随后毫不犹豫地一脚踏在了台阶上。

    “轰!”

    他的脚踩踏上台阶,一股剑势便如同海啸一般从那台阶上轰然拍下,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阵阵汹涌的剑气。

    “铮!”

    与先前一样,锈狮化作一道剑光飞掠而出,一剑迎向那汹涌的剑气刺去。

    “轰!”巨响声中,那阵剑气被锈狮这一剑刺穿,只留下上百个残缺不全的文字。

    经过一路的练习,许太平“拆字”的功夫,熟练了许多。

    剑气消散后,许太平毫不犹豫地飞身而上。

    但他才上了五六节台阶,一股无形剑势,便像是一只大手般将他死死压住。

    “咔、咔、咔!”

    早就有准备的许太平,当即将体魄由醒狮境提升至怒狮境,硬扛着这股剑势上了三阶台阶。

    “嗡嗡嗡……”

    不过等他再往上时,他身前一直帮他抵御这剑气侵袭锈狮,忽然被逼停,发出一声声充满了警惕的颤鸣声。

    许太平抬头一看。

    只见头顶的天光云影,忽然间汇聚成了一柄剑的形状,带着刺眼的光华一点点地朝他逼近。

    随之而来,还有一股睥睨四海的剑意,以及那沉重如山岳般的剑势。

    “啪!”

    许太平刚刚抬起的脚,被那股剑势压得重新放了回去。

    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怖气息,从那柄光影所化的长剑之扩散开来。

    他能感觉的,这柄剑是真的想要将他镇杀于此地。

    许太平本能地想到用斩魔刀,但锈狮这时却是径直从他身前飞出,再一次挡在了他的身前。

    “对了,三三居士,好像还让我鸣剑。”

    望着挡在自己身前的锈狮,许太平忽然想起了三三居士的嘱托。

    “现在的确是鸣剑的最后时机,只是弄不好的话,可能真的会死。”

    许太平苦笑。

    不过马上他又做出了决定。

    从在灵月姐帮助下,以凡骨之身开始修行开始,他就已经明白,自己想要在修行路上更进一步,就只能去争。

    用什么去争,当然是他这条看起来不怎么值钱的命。

    “三三居士送了我这么好一柄剑,又送了我这么好的一次鸣剑机会,我哪有脸就这么辜负?”

    砍了一路梅树的他,已经猜出了三三居士让他砍树的真正用意。

    这般想着,许太平抬起了手,两指并拢。

    “铮!”

    剑鸣声中,他将神念与身前的锈狮合鸣。

    所谓合鸣,按照三三居士的说法,其实就是将心神完全沉入剑中,状态好的话甚至可以做到人剑合一。

    头顶那一剑,似是感应到了许太平的决意,也发出了一声剑鸣,跟着长剑带着轰隆隆的破空声呼啸而下。

    就在这时,许太平一边催动锈狮,一边低声吟诵道: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这是三三居士让他刻写了无数遍的一首诗作,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首。

    同时他也是今天才知道,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剑。

    吟诵声中,锈狮“铮”的一声朝着那光影所化的长剑飞掠而出。

    同时,几乎是瞬息之间,一个个剑气所化的文字,遍洒天空——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

    “轰!”最后一个字出现的一瞬,锈狮从那遍洒天空的文字中轰然穿过,好似一头战场上飞奔而出的烈马,被这那年岁已高的但却依旧战意滔天的老将军,一剑朝头顶那光影所化的长剑斩去。”

    霎时间,剑鸣如龙吟穿空而起。

    惶惶剑威,犹似天怒,倾泻而下。

    “砰!”

    一声巨震,头顶那道光影所化的长剑,被锈狮一剑斩灭。

    但锈狮似乎并未尽兴。

    它咆哮着怒吼着,直冲云霄而出,穿破头顶厚厚的云层,直接斩在了玉葫洞天的结界上。

    “砰!”

    整个玉葫洞天为之一颤。

    而那玉葫洞天的结界上,更是留下一道宛若裂缝般的剑痕。

    ……

    玉葫峰下。

    一名白衣少年望着头顶天空上的那道剑痕,随即嘴角扬起道:

    “老师,你让他砍了我种下的梅树,是在让他向我问剑?”

    说完这话,他转头看向身旁的一名玄衣少年道:

    “想拜我为师?”

    那玄衣少年一脸兴奋地用力一点头。

    “我可以将我的剑术都教给你,但下一次问剑青玄大比之上,你必须胜过许太平,败了,我会将你送去九渊。”

    白衣少年语气冰冷地冲那玄衣少年道。

    “弟子,绝不会败!”

    玄衣少年用力点头道。

    这玄衣少年,不是别人,正是第一峰弟子叶玄。

    轰隆隆……

    就在此时,玉葫洞天上空陡然阴云密闭,一道无比强大的气息陡然间如同狂风般席卷整个仙葫洞天。

    跟着一道苍老的声音在空中响起:“出来吧苏蝉,你躲不了多久的!”

    第218章

    剑意起,这人他究竟是谁?

    玉葫峰峰顶。

    “砰!”

    一身是血的许太平,将那只石鼎扔到了规定的石台上。

    “我这算,完成登顶了吗?”

    许太平朝石台旁玉青居士门下的一名弟子问道。

    “算……算!”

    那名小弟子先是一愣,继而重重一点头。

    “呼!……”

    闻言,许太平长长地吁了口气,随后拿出葫芦往嘴里灌了一口龙胆酒。

    “咝……”

    一口龙胆酒下肚,他浑身打了个寒颤。

    哪怕是喝了三年龙胆酒,他依旧还是没能适应。

    等重新抬起头来时,他才发现大家都在看自己,且一个个都眼神复杂。

    他微微朝众人颔首。

    不用问他也知道,这些人会露出这种眼神,肯定是因为刚刚那一剑。

    一开始,他完全没想到,那一剑的动静会这般的大。

    等发现时已经迟了。

    原本已经在峰顶开始准备庆贺仪式的玉青门下弟子,还有早已登顶的弟子们的风头,一下子全都被这一剑抢了去。

    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成为了焦点的许太平,在砍完最后一棵树后,原本是打算就这么下山的。

    但转念一想,登顶之后还能拿到一壶灵泉,便硬着头皮上来了。

    “太平大哥,刚刚那一剑,让小弟大开眼界。”

    就在这时,一名个子不高的少年,彬彬有礼地上前向许太平恭贺了一声。

    许太平转头一看,发现居然是那萧夜。

    他有些意外,这小子居然一点也不记仇。

    “哪里、哪里,我就会这么一剑。”

    许太平笑了笑。

    按照三三居士的说法,鸣剑之后,他就得封剑。

    从今天起,除非到了三三居士所说的,不得不出剑的时刻,他都不能出剑,甚至还得忘记自己有这么一剑的这件事情。

    不这么做,等下次出剑时,这一剑将泯然众人。

    所以,他这么说,完全不是谦虚。

    “就会这么一剑?还真是有意思的剑法。”

    那萧夜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的这个反应,让许太平觉得很有意思。

    接着,又有不少弟子上前道贺,不过比起萧夜,他们的眼神明显都不太真诚。

    不过许太平对此完全不在乎。

    他在乎的只有那一壶灵泉的赏赐。

    这次仙葫洞天之行,过程虽然不算顺利,但该拿的东西都拿到了,连三三居士要的梅树也都全砍了。

    “咔嚓、咔嚓、咔嚓……”

    这时,放置石鼎的那座石台,忽然自己转动了起来。

    紧跟着,玉葫峰的峰顶猛然一颤,一道猛烈的剑气自山峰四周腾空而起,化作一道屏障将整座玉葫峰笼罩住。

    “这是怎么回事?”

    “这石台莫非是什么机关?”

    众弟子惊诧之际,一道苍老的声音忽然响起:

    “多谢诸位小道友将石鼎运送上峰顶。”

    显然这是玉青居士的声音。

    不过跟之前不一样的是,在这声音响起的同时,众人头顶的天空上出现了一道巨大的人影。

    这人影近乎占据了半面天空。

    “诸位莫要惊慌,此乃老夫在这方天地内的法体,唯有石鼎被从山脚运上来时才能会显现一次。”

    玉青居士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