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章

    那眼神看得专注,陆俊迟一时有点疑惑,自己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他,或者是对方认识自己。可是他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无论在哪里见过这样一位男人,他都应该是有印象的。

    男人长得很好看,而且有点过于好看了,他的肤色雪白,五官精致,脖颈纤细,长得异常清秀,特别是一双眼睛,看起来朦朦胧胧的,右侧的眼角下,还有一颗小小的泪痣。这样俊秀的长相和他略显低沉沙哑的嗓音不太相配。

    然后男人自我介绍道:“我是这里的老师,苏回。”他的嘴唇颜色有些淡,没有什么血色,而且整个人特别的瘦,瘦到下颌骨明晰极了,看起来身体不太好的样子。

    门口的这一出闹剧,终于惊动了屋内的人,廖主任办公室的门被打开,助教小张探出头来张望了一下。

    “陆队长,苏老师,你们都到啦?廖主任就快回来了,你们进来等他吧。”

    陆俊迟这才知道,原来这位苏老师也是要找廖主任的,因此他往门的方向一躲,两个人这才撞在了一起,有些过于巧合了。

    廖主任的办公室非常大,分为内外两间,里面的一间是独立办公室,摆放着几个书架,一张巨大的办公桌,两株绿植,以及一把舒适的转椅。

    外面的是会客厅还有助理办公的地方。摆放了小茶几以及几个沙发位。

    助理小张把他们迎到了外间,陆俊迟和苏回就面对面的在沙发上坐下了。

    小张又给他们倒了两杯热水,放在了桌子上,略有歉意道:“廖主任大概还有十分钟到,我之前就约了车要去帮主任取个东西,司机说快到校门口了,我可能要先过去一趟……”

    陆俊迟会意:“没关系,你去吧,我在这里等他就可以了。”

    小张见状背起自己的包,声音高了八度,有些夸张地对苏回道:“苏老师我先撤了,回见。”

    坐在对面的苏回点了点尖尖的下巴:“回见。”

    等小张出去,屋子里又是一时安静了下来。

    陆俊迟忽然觉得,和一位刚刚见面,并且有过意外身体接触的男人共处一室,这是一件十分尴尬又有点微妙的事情。

    陆俊迟不想去看他,但是又有点忍不住看去。

    平心而论,这位苏老师真的是一位少见的美人,而且长得十分符合陆俊迟的审美,他很少觉得男人会长得好看,但是这位苏老师却让他觉得只能用好看两个字才适合形容。

    不说话的时候,苏回给人的感觉有点冷,整个人都像是冰雪做成,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此时他侧着头,把玩着手里的权杖,一遍一遍摸着那猫的头,像是在抚摸那只金属动物的毛,随后他支着权杖,靠了上去,旁若无人地用白净的脸颊蹭着权杖上的猫。

    苏回的眼睛微眯,那表情也有点像是一只猫,只是他那双好看的眼睛是没有焦距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从陆俊迟所坐的角度看去,这位苏老师好看得像是一张画,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衣领有点没有整理好,右边的衣领有一点折住了,让人想要伸出手去帮他整平。

    陆俊迟压制住想要提醒对方整理衣服的冲动,低头喝了一口水杯里的水,想着要怎么化解眼前的尴尬,然后他就听到苏回先开了口。

    那位苏老师支起身子,端正扶了那根权杖和他正式打了个招呼:“陆队长,幸会。”

    陆俊迟点头:“幸会。”

    两个人又是一时沉默……

    陆俊迟看了一下手机,这才过了一分钟,他们大概还有几分钟需要消磨,他努力让自己的注意力不放在苏回的颜值上。

    反正干坐着也是无聊,陆俊迟决定从工作话题入手,开口问苏回:“苏老师,你教的是什么课程?”

    苏回回答他:“我在犯罪学学院,教犯罪社会学。”

    陆俊迟找到了话题:“那苏老师一定也对犯罪心理学有一些了解吧?”

    苏回点了一下头:“有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直以来,受家庭的影响,还有后来的一些工作经历,陆俊迟对犯罪心理学以及犯罪心理画像秉持着是一种向往与探索的精神。他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却对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深有好感。

    陆俊迟目光诚恳道:“我对犯罪心理学很有兴趣,也曾经想过来华警旁听,只可惜工作太忙。苏老师能不能给我些建议,比如应该来听哪些课程,让我对此也更了解一些。”

    苏回开口介绍道:“犯罪学是一门宏观研究犯罪现象的学科。像我们学院开设的课程,有犯罪学,刑事司法学,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多种方向。其中犯罪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心理的一门交叉学科。我们学院有很多专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老师,有一些颇为资深的,比如廖主任,如果你想听相关的课程,和廖主任打个招呼就好。”

    “不过……”苏回话锋一转,看向门口,留意着门外的动静,他轻轻咳了几声,压低了声音继续,“对比很多其他的学科,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时间还很短,特别是在国内,只有短短的三十余年,相关的理论也并不完善。在课本上,满是各种流派的假说,甚至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教材之中,定义都不相同,侧重点也不相同。可以说,目前国内对犯罪心理学还知之甚少。”

    说到这里,苏回侧头,试探着问陆俊迟,“你是……来找廖主任问案件调查方向的吗?”

    陆俊迟点头说出此行目的:“我们重案组最近遇到的一个案子十分棘手,凶手可能是一位连环杀手,所以才想要寻求帮助,希望廖主任给出犯罪心理画像。”

    陆俊迟听出来他话中有话,继续问:“苏老师有些什么建议吗?”

    “犯罪心理画像只是犯罪心理学的一种应用,你想听听课程是可以的……”苏回顿了一下又说,“不过目前国内的犯罪心理画像还不成熟。廖主任虽然很有教学经验,实际参与的案件并不多……”

    陆俊迟看向苏回,这也是他在来之前所担心的。

    苏回把权杖放在一旁,十指交叉,他抬起眼睫,神情认真道,“此外我建议,侦破初期,陆队长不要太过偏信那些没有实证的侧写结果。”

    听了这句话,陆俊迟的心跳一时有点失速,他从苏回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似曾相识。

    陆俊迟的脑海之中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可是那个人和眼前这个人的声音完全不同,那个人更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第4章

    苏回的话和陆俊迟预想的答案完全不同。

    陆俊迟疑惑地看向眼前的男人。

    他不知道苏回过去了解到了什么,经历过什么,在苏回的言语之中,他隐约感觉到他对犯罪心理画像好像有一些轻微的抵触。

    陆俊迟此时有点后悔挑起了这个话题,他还是想给这种刑侦方法正名:“苏老师你一直在搞学术,可能并不清楚,犯罪心理画像对我们警方非常有实践意义,也曾经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苏回摇摇头,神情严肃而认真:“短时间内,我无法把观点解释清楚。侧写是用侧写者的思维来推断凶手的思维,不同的侧写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众多的会是无用信息,甚至有时候会有错误信息。”

    陆俊迟努力心平气和地和他争辩:“苏老师不应该这么以点盖面,我就曾亲自见证过侧写的神奇。好的侧写师,像是一把可以侦破案情的钥匙。”

    “谁也无法保证侧写结果百分之百正确。所知有限的情况下,侧写的正确性更是难以保障,错误的侧写反而会将你们带入迷阵。”苏回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随后把杯子放下问,“陆队长,你是不是接触过那个被叫停的行为分析组?”

    陆俊迟点了一下头。

    苏回把背靠回沙发的靠背,继续道:“很多城市的警方都曾经有过侧写组,只是叫法各异,有的叫做犯罪心理研究室,有的叫做行为分析组。不过,犯罪心理画像的实践之中,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直是其中的难点。华都的行为分析组当时是帮助警方侦破了一些案件,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大的问题。个人认为,那个行为分析组被叫停,不是一件坏事。”

    可能是因为苏回是老师的原因,他说话的语气客客气气的,逻辑清晰,娓娓道来,声音略微沙哑,但是话语之中却带着一种不容质疑的偏执。

    陆俊迟知道,在行为分析组解散以后,警方之中有一些保守的人也有这种想法。

    但是他无法想象,眼前这个犯罪社会学的老师,却如此观念守旧。

    他明知道他是来请教廖主任的,却在不停给他泼着冷水。

    更关键的事,苏回轻描淡写在说的,是有些人一生都在探索奋斗的事业……

    看陆俊迟的眉头越皱越深,苏回把话拢回来一些:“陆队长不要生气,侧写还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参考的,但是与之相比,我觉得警方更需要证据以及切实的破案思路。”

    这句话还算是中肯,陆俊迟觉得,苏回大概是对犯罪心理侧写存在一些偏见。而且这位苏老师也没有了解他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如果有其他的调查方向,他也不必来到这里。

    想到此,陆俊迟往前推了一下那份资料:“苏老师如果签署过总局和学院的保密协议的话,也可以了解下我们现在遇到的案子,指点一下应该如何找到切实的破案思路。”

    苏回没有推托,拿起眼前的资料仔细翻了起来。

    陆俊迟介绍道:“我们是在几辆废车之中找到那些残肢的,凶手很小心,没有留下什么证据,更没有相关的证人,受害者的身份也还没有确定。”

    “原来,还有脚吗?”苏回眨了眨眼,随后解释道,“我之前看到了网上一个帖子,不过上面只说了发现了一双断手……”

    “媒体了解的并不全面。”陆俊迟道,“目前这些残肢都是属于不同的受害人。”

    苏回分别把那些照片拿过来一张张看着,每一张都在眼前停顿片刻,就像是相机在对焦,在看到环境照时,他的神情略微变化:“凶手充分利用了城市废车的空间,你们做了分析调查吗?”

    “常规的都做了,另外已经对残肢申请了微物质鉴定,希望能够找到什么线索。”

    苏回安静地听着,然后点了点头:“受害者研究,我们越了解受害者,就越了解凶手,这是个思路……”然后他又问,“白色粉末化验了吗?”

    “硼酸,明矾,樟脑的混合物,很容易得到。”

    苏回放下那份资料道:“粗制的防腐粉。”

    然后他用修长的手指把那三只手脚的照片一字排开,低头仔细查看。

    照片上可以看出,这些残肢的存放时间不同,腐朽程度也不同。

    那些废车……究竟代表了什么?

    两个人忽然都没有说话,房间里安静得有点尴尬。

    陆俊迟觉得,看来这位苏老师也是束手无策的,自己已经约了廖主任了,如果他分析不出反而尴尬。

    他想着怎么把话题结束掉,就听苏回开口问:“你说,那些发现残肢的车里非常干净?”

    陆俊迟嗯了一声。

    苏回皱眉想了一会,似是觉得这一点有点说不通,他思考了片刻,又看了看其他的几张照片,那些废车是成群在一起的……

    苏回的眉头舒展开来:“虽然无法帮助陆队长进行侧写,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陆俊迟停了动作,侧头看向男人好看的眼睛,阳光下,他的睫毛根根分明。

    苏回微眯了眼睛,用右手婆娑着权杖继续说:“我发现你们找到了那些残肢,也找到了几辆作为‘陈列室’的废车,但你们似乎并没有排查现场的其他废弃车辆。我建议,你们带着物证,再把同一个位置的废车全部仔细搜寻一遍。”

    城市废车,又被人戏称为僵尸车,很多车因为年代久远,手续不全,车主宁愿把车丢掉也不愿意送去车管所。

    如同破窗理论一般,那些废车往往也不是单个出现的,只要有一个人把车遗弃在一个地方,很快就会有新的废车出现,好像它们自己就会在城市里繁衍一般。

    那几处现场也是如此,每个现场,都有几辆废车停靠在周围,而警力问题,他们只查找了其中一辆。

    苏回所说的,是他们物证没有排查到的地方,也是警方的盲区。

    听着苏回的声音,陆俊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他开口说:“多谢苏老师,我会让同事把这些车再核查一遍,搜集所有的证据。”

    苏回点了一下头:“你们要抓紧时间,凶手近期可能会再次作案。”

    话正说到这里,办公室的门被人打开,廖主任走了进来。

    廖主任全名是廖长恩,今年四十多岁。他戴眼镜,是位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中年男人,笑起来的时候还有单边的一个酒窝,他看到了苏回和陆俊迟便笑着道:“两位久等了,下课以后,有学生追问了我几个问题。”

    陆俊迟道:“没关系,只等了一小会。”

    苏回也跟着起身:“廖主任,我来拿盖好章的文件。”

    “苏老师稍等,我马上给你拿出来。”廖主任说着往里挥了一下手,“陆队长,你和我进去聊。”

    廖长恩在里面的桌子上翻了一下,取出一个夹子,从中拿出一张盖了红戳的证明,走出来递给了苏回:“苏老师,你要的东西。”

    苏回伸手去接。

    廖主任却不急着给他,把手往回一收,叮嘱了一句:“苏老师,不是我说,这事有点危险了,你就算是为了做研究,也不用这么拼命,更往严重点说,事情有点越界了,我们华警最多是个警局的辅助部门。”

    苏回的眼眸颜色在阳光之下有些浅淡,他侧了头微微蹙眉,似是没有听清:“什么?”

    廖主任本想敲打一下这位不服管教的老师,现在却被一口气憋住了,一时也判断不出苏回是故意的还是真没听清。

    他既不想当着陆俊迟的面和个聋子一般见识,也没有耐性把那一长串话再说一遍。终于把东西给了苏回:“我说……算了算了,苏老师,你自己注意安全。”

    苏回接过来道了一声谢,叠了几叠收好,放在裤子口袋里,随后就走出门去。

    陆俊迟回头看向这位苏老师,刚才他还在和自己如常对话,只是身体会不自觉地右转,有可能是右耳的听力优于左耳。

    从之前廖主任助理还有廖主任的反应,也可以看出,他的听力有些问题。

    办公室里一时只留下了陆俊迟和廖长恩,陆俊迟起了个话头:“廖主任,这位苏老师……”

    廖长恩毫不掩饰地苦笑一下:“有点奇怪对吧?看起来挺温顺的,可是……”廖主任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大概觉得陆俊迟是不相关的外人,忍不住吐槽了几句。

    “现在的年轻老师实在是不懂人情世故,资历不高,眼睛却看到了天上去,教书不用心,每天光动一些歪脑筋。说真的,我教书多少年,没碰到过这样的老师……最近又非要到白虎山监狱去,说是要做什么论文课题,他又不是教犯罪心理学的,这不是自找危险吗?我好心提醒他一下,结果在我这里装聋作哑的……”廖主任说到这里长叹一声。

    陆俊迟听了这话,有点意外,他没想到廖主任对这位苏老师是这样的评价,更没想到苏回是要到白虎山监狱去,那地方关押的可从来都是一些重刑犯,他自己就送进去过不少,轻的也至少五年起步,重的是要执行死刑的。

    场面一时有点尴尬,陆俊迟接话道:“也许有能力的人,一般都有点傲慢吧。”

    “哈,能力?”廖主任轻笑一声,“希望他今年至少有一篇论文能够登上核心期刊。要不然,暑假的教师述职还不一定好过呢。他不着急,我这个做主任的都要替他着急了。”

    华警这边一向是对教师的教研有所要求的,隔年会进行考核,其中硬性的规定是每两年三篇普通期刊,老师们自动把要求提升了一个等级,挣扎着也要上一篇核心期刊。

    华夏这方面的专业期刊不多,一共九本,也被人们叫做九刊。为了登上九刊,老师们可谓是削尖了脑袋,挣破了头。

    就廖主任所知,苏回这个名字可是从来没在那几本刊物上出现过。

    陆俊迟从廖主任这语气里听出来点幸灾乐祸,看起来这院校里也不是一片净土,该有的斗争一样不少。

    “不说那些了。“廖主任脱下了外衣,顺手挂在了转椅椅背上,这才回身开口道:“小张和我说过了,陆队长把资料给我看看吧。”

    陆俊迟把手中的资料递了过去,脑中却还在想着那位苏老师之前的话,他还有点担心苏老师这一行的安全。

    廖主任带上眼镜翻看着资料,神色越来越严肃……

    .

    一个小时以后,陆俊迟从廖主任的办公室出来时,已经饥肠辘辘,他一边打开了车锁,一边接到了乔泽的电话。

    乔泽的声音很传来:“陆队,我正和物证在现场排查呢。”

    然后他压低了声音,“已经查了三辆废车,物鉴的人说没发现什么新东西,都是车主留下的自然信息,有点不耐烦了……”

    物鉴查找指纹,血迹,脚印等信息,这是个体力活又是个技术活。

    本来查一辆车就很麻烦了,现在忽然要多查看好几辆,还不知道要查点什么,有怨言是自然的。

    陆俊迟不在,乔泽岁数太小,有点压不住场。

    “老韩带队吗?”

    乔泽嗯了一声。

    陆俊迟叮嘱乔泽:“你尽量哄着他们,帮他们买点饮料,烟酒什么的,或者中午一起吃个饭,回头给你报销。”

    乔泽往一旁走了几步,压低了声音又问:“请东西还是其次……陆队,这是从廖主任那边得到的侧写结果?确定可以有发现吗?”

    乔泽最怕的是无功而返……

    “不是,是一位犯罪社会学老师的建议……”陆俊迟忽然想到,那位苏老师并没有解释其中的道理和原因。

    “陆队,廖主任那边呢,有什么有帮助的信息没?”乔泽问。

    陆俊迟对刚才的谈话略微失望:“我和廖主任仔细聊了聊,觉得他的一些建议有些偏理想化,不好落地。”

    刚才的谈话时间很长,可有用的结果却不多,廖主任说的很多事,陆俊迟也早就有推断。

    廖主任还分析出,凶手可能幼年期遭受过虐待和欺负,可能家庭不幸福,喜欢独处,这些听起来是有道理的,可是并不能让警方提取到有效信息,更不能帮助他们抓到凶手。

    其他的还有一些此类人群的占比数据,相关的学术论文……

    听到后来陆俊迟越来越无奈,那些数据无法帮助他们把这个男人从千万的适龄男性之中筛选出来。

    话题到了最后,廖主任似是无意的,提了一下他们重案组顾问人选的事……

    陆俊迟虽然敬重廖主任,但他觉得这位廖主任并非良选,很快就岔开了话题。

    正回忆到这里,陆俊迟听到手机那边朦胧传来物鉴的声音:“乔警官!就差最后一辆没查了。”

    乔泽忙道:“韩头辛苦了,我马上过来!”

    陆俊迟想了一下,越发觉得自己之前的决策有点武断。

    如果这次找不到东西,大家的检查方向是错误的,他估计得去物鉴中心登门赔罪了。

    按照正常的思维来说,一堆废车之中,能够找到一辆存着东西的已经实属不易,凶手怎么还会和其他的车有关系呢?可是在刚才,他就是没有理由的相信了那位苏老师的话……

    面对那位苏老师,陆俊迟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还有信任感,他觉得眼前的人所说的话一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

    陆俊迟正在愣神之间,忽然听手机那边一阵嘈杂,乔泽慌忙道:“陆队,等一下和你说哈……”

    对面的嘈杂声忽然更大,偏偏模模糊糊的,完全听不到在讨论什么。

    陆俊迟隐隐觉得有些情况,他紧张起来,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攥紧了手里的手机。

    然后他就听乔泽的声音激动得发颤,语气中还透露着难以置信。

    “头!我们在最后一辆车上发现了大量痕迹!”

    原来那位苏老师的建议是正确的。

    之前找到的那辆废车是陈列室,而旁边的一辆,才是游乐场……

    第5章

    诗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