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次日里,圣旨就各自到了。李家三姑娘被册封为六品才人。赐封号:贞。称:贞才人。
方氏册封为七品仪,郁氏册封七品仪。
韩氏册封八品宝林,张氏册封八品宝林,孟氏册封八品宝林。
至此也看出,皇帝对生母的厚待来,李家的姑娘位份高就算了,太后做主留的人也是位份还不错的。
这之下,沈氏,庄氏,薛氏,赵氏,全都是御女。
圣旨到了沈家,沈家人并不意外,只是沈碧玉很失望。
她以为怎么也该是个宝林吧,甚至还想过更高一点呢。
圣旨传到了外头,宫里的人自然更早知道。
皇后这里,拟隶子,叫人送去了太极宫里。
首先贞才人住清音阁,那是之前丽充容住过的,自然是一切都好的。
两位仪,一个住朝晖轩侧轩,一个住揽月轩侧轩。
长秋轩里,是韩宝林与沈御女。
倒是与沈初柳的翠云轩离得不算远,中间隔着一个宫殿以及两片林子罢了。
皇帝拿到手,只看了几眼就道:“皇后安排的一切妥帖,朕没有什么意见,就按着这个办。”
皇后听了这个,便满意一笑,叫人收拾打点去了。
翠云轩里,元宵将后宫中皇后懿旨一,知道了诸位新主子们进来住哪里。
沈初柳笑道:“要不我就喜欢皇后呢。你瞧这个安排就透着一股子大气。”
“可不是么,奴婢们还担忧,皇后娘娘会吧五姑娘安排过来呢。”紫蕊道。
“别我这里了,她哪里也没恶心呀。要不人家是朝国公主呢,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子大气。这可是学不来的。”沈初柳笑起来:“旁的不用了,你们预备贺礼吧,等人都进来了,挨个不都要送么。意思意思就是了。我不过是个修仪,没什么好的。”
“那主子,五姑娘那也照着例子?”紫蕊问。
“自然照例,你也该改口了。”沈初柳道。
第208章
又赏赐了
紫蕊一笑:“是,那沈御女那,奴婢也看着一样就是了。”
秀女没定的时候,众人看着是谁会进来。
进来之后,又看谁位份高。
如今都定下来了,人也就要进来,众人又开始盯着谁先侍寝。
这个头筹是谁拔得。
不过,这还有三日功夫呢,今日才进来,这三日是休整,不侍寝。
沈初柳从凤藻宫回来不久,就听新人都进来了。
皇后有话今日也不必请安,只等着三日后一道请安就是了。
“主子,沈御女来了。”银壶进来道:“按着规矩,外头候着呢。”
“嗯,传话给她,这三日规矩一些,不要乱走。”
这是不见。
银壶应了是,出去传话。
沈碧玉听着这个,简直不可置信,她气呼呼的走了。
也没打赏银壶。
银壶笑眯眯的送人,心想这一个府里的姐妹,性子可不一样。
晚间时候,又传来消息,皇上去了翠云轩。
新人不知道,就要问,是翠云轩哪一位主子侍寝。
长秋轩里,刚改名叫绣锦的宫女解释:“御女有所不知,翠云轩里,虽也还住着一位宝林,但是那位是打潜邸时候就跟着的。比咱们皇上大两岁,素来是不侍寝的。”
这意思就是,只要是翠云轩,那就势必是景修仪娘娘侍寝了。
织锦将一个荷包塞给绣锦:“御女刚进来,许多事不知道,全靠姐姐了。”
绣锦忙道不敢。
“翠云轩里……”沈碧玉开始活动心思,要是能搬去那里,可是有好处的。
“既然那姚宝林也不侍寝,对姐姐来,便也没什么帮助了。”她这话的就比较明白了。
绣锦心想御女心思不呢,忙道:“御女不知,姚宝林这几年在宫里全凭跟着景修仪,倒是过的还算尚可。不然她失宠多时,指不定什么光景呢。”
这意思是,想必人家不会搬,您姐姐照顾着的人,也不会放弃。
正是得宠时候,身边住一个不侍寝的多好?
沈碧玉也是个玲玲心思的,自然不傻,便也明白了,笑了笑叫绣锦和织锦打点伺候她睡了。
清音阁里,贞才人躺下来,听着宫女秋意道:“如今您还不能侍寝呢,一切都只看着。等您能侍寝了,自然有您站着的地方。”
贞才人哼道:“景修仪那样好,可我也不差。”
她自有一股骄傲,进了宫,自然不甘心就这么四平八稳的过。
虽然有李太后在,她势必能够过的舒心。
可谁还没有个力争上游的心思呢?
就这么蹉跎着有什么意思?
何况,皇上那样俊美,她怎么会不心动呢?
众人各有心思,翠云轩里,沈初柳与皇帝朕下棋呢,她也是发了狠,输了一盘之后再不肯让皇帝的。
奈何第二盘依旧输了。
“气死人了,皇上怎么就不让着臣妾一些?就看在您儿子面上也罢呢。”沈初柳真心是觉得这皇帝脑子不好。
跟自己嫔妃下棋还得赢。
齐怿修笑了笑,将手里黑子丢下。
他心里想着,其实沈初柳棋艺不错,他也是被激起了好胜心来了。
再了,后宫嫔妃里,只有夸他棋艺多好的,哪有输了还怪他不让的?
“朕记得库房里有一套好棋具,明日赏你可好?看在六皇子面上,朕也不能叫爱妃生气是不是?”齐怿修道。
“真的是好的?”沈初柳歪头:“您可别拿乱七八糟的来糊弄臣妾,臣妾今日气着了,要是不好,臣妾可是要跟六皇子皇上坏话的。”
“你呀你,他听得懂?谁家母亲跟自己孩子父亲的不是?还只为了一盘棋!”齐怿修失笑不已。
沈初柳哼了一下,给自己倒茶:“反正得是好的。”
齐怿修摇头:“行,要是没有,朕叫人给你寻去,保证好。”
到邻二,沈初柳请安回来,就见初四亲自来了。
后头跟着两个太监,抬着红布盖着的东西。
请安之后叫人将东西放下:“皇上有话,叫爱妃看看,要是不够好,就再换不迟。”
沈初柳掩唇笑了笑,亲自揭开了红布。
只见上下两个盒子。
上头的,打开来,是两个用白玉雕琢出来的罐子,一罐子黑子,一罐子白子。
白子是用上好的白玉做的,这样的玉石只用来做首饰和玉佩都是少见的,做棋子可见是奢侈。
黑子是用祁连墨鱼做的,质地比起白玉自然是差一点,但是这样的玉石少见的很,也可见名贵了。
下面的盒子打开,沈初柳就笑出声来:“这盒子可配不上这棋盘。”
只见那是名贵木材,金丝楠木做的一个棋盘。
很是重,上头的线条雕琢处用金粉填充过,又用特殊的材料压着,保证日常擦洗不会带出金粉来。
四个砥柱不高,雕琢的全是龙纹,棋盘侧边是万寿无疆纹。
“臣妾多谢皇上赏赐,皇上将这样名贵的东西赏赐了臣妾,臣妾定然时时用着。”沈初柳笑道。
着,叫元宵拿来一个荷包,沈初柳接凛给了初四:“银子给他们搬东西的,这东西可重呢。里头这个好的给公公,权当是个玩意儿便是了。”
初四推拒了一下就接了。
出了翠云轩一看,啧,好东西啊。
竟是一块黄玉雕琢的玉佩。
初四这样的,自然也喜欢银子,可银子它并不稀罕啊。
这玉佩就不一样了,是个东西。
随即便收起来了。
回了太极宫,将沈初柳的话了,笑着自己得了玉佩。
齐怿修摇头:“她是真认识好东西,今儿朕要是拿别的,是糊弄不聊。”
初四忙应和着夸了几句,心人家赢聊拿东西,您这赢聊还给东西。
啧,也是景修仪娘娘委实厉害,这就把这金丝楠木的棋盘给要走了。
虽那玉石的棋子是珍贵,可比起这棋盘来,不也就那么一回事么。
果然,景修仪是识货的。
也许是今日赏赐的格外贵重,所以没叫人知道。
只是有人知道翠云轩里又得赏了,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丽充容喝了绿豆汤,轻轻蹙眉:“又赏赐了?”
第209章
御女
“是呢。”丫头应道。
“打从她出了月子,这都侍寝了几回了?前几一连三日,这隔着一两又去了?啧,怎么本宫生了孩子就少见皇上,她生了孩子,还把自己生的更好了不成?”
“是不是更好了奴婢不知道,不过奴婢可是知道,那沈御女进了宫,只怕是景修仪也不安生的很呢。”玉桃笑道。
“啧,亲姐妹也没用,何况不是一个老子娘生的呢。”丽充容哼道:“我就看着,看她们怎么斗。都预备好衣裳了没?后日里,可就该见一见这些个新人了。”
玉桃预备好了,自然不会叫自家主子落后的。
到了十一这一早上,沈初柳起身的时候就觉得冷飕飕的。
“下雨了?”
三月里,皇城的气可谓是不可捉摸。
忽而热的你想什么都不穿。忽而一场雨下来,就仿佛回到了寒冬里。
“现在雨停了,是夜里下了,还蛮大。”紫蕊道。
“嗯。”沈初柳迷糊:“孩子那去看了没?”
“回主子,看了,昨夜下雨那会子,奴婢就亲自过去瞧了。奶娘给加了被子,按着您的意思,下雨时候就在隔间里点上火盆子,不至于太潮湿阴冷,也不至于太热和呛着六皇子。”
“嗯,昨儿是金氏和李氏伺候的?”沈初柳坐起来问。
“是呢,金奶娘是个妥帖的,主子放心吧。”紫蕊和紫珠伺候她起身。
沈初柳一边了想吃的东西,一边叫人去提膳。
这头已经开始梳妆起来。
梳妆好,不急着用膳先去看孩子。
六皇子每早上这个时间也要吃奶,正被金奶娘抱着喂奶。
沈初柳就坐下来看着,金奶娘有点紧张:“主子您瞧,六皇子吃的多好。”
沈初柳一笑:“不必紧张,你是皇子奶娘,自然要与皇子亲近的。”
她也会看着,不会允许奶娘比她跟亲近孩子就是了。
六皇子吃饱了,沈初柳看着金奶娘心的拍了奶嗝儿出来。
被放下,六皇子慢慢转动脑袋,沈初柳伸手捏了捏他的手,这才去用膳。
吃过了早膳,早就预备好的衣裳换上。
是一身月季红的襦裙。
“这衣裳什么时候做的?”沈初柳看着那一身精致的一群,月季红的裙子,陪着浅粉色的纱衣,很是精致。样子也别致,绣花配色都很漂亮。
“回主子,这是司服局新来的两个绣娘的功夫了,奴婢也觉得好看呢。”赠春道。
“确实别致,回头赏她。”沈初柳道。
赠春应了一声是。
穿好了衣裳,将头发梳成高一点的发髻,用一套赤金猫眼石的首饰装饰了,手腕上是皇上刚赏赐的新镯子,用赤金镂空嵌上好海珍珠。
画了个上挑的弯眉,描画过眼角,又用一些浅红胭脂在眼尾晕染过。
沈初柳看过自己:“可还好?”
“主子是最好看的,新人们比不得。”紫珠道。
“是嘛,那就走吧。”沈初柳笑道:“紫珠和尺素跟我走就行了,你们留着,照顾好孩子。”
众人笑着应了,恭送她出门去。
姚宝林已经候着了:“娘娘好了。”
两个人一道出了翠云轩的门,径自往凤藻宫去。
路上并没有遇见谁,毕竟只要路过了宜春轩没见着丽充容的话,那再是遇见旁人,就刻意的很了。
凤藻宫里,新人们却是都已经到了。
见了沈初柳和姚宝林,忙都起身请安。
不过,姚宝林却也要给贞才人与两个仪请安。
沈初柳坐下来与上首的宋昭仪话:“宋姐姐这么早呢。”
“是啊,左右没事,就来了。瞧着景妹妹脸色不错。”宋昭仪道。
“是吧,一早看了看孩子,就高兴了。”沈初柳道。
宋昭仪也笑了:“是呢,孩子是最好看的了。”
话间,只见冯淑妃,康德妃,谨妃竟是一起到了。
新人们打量着,忙起身请安。
众人坐定,冯淑妃四下一看:“意妃还没来?还是不来了?”
正着,外头报意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