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32章

    “好好好,听姐姐的。”何才人笑着拉她衣袖。

    不过说实话,小嫔妃们也做梦,比如说能不能取代贵妃娘娘什么的。

    可没有那份盛宠,自然什么都是白搭。

    如今的小嫔妃们,鲜少再能有过去沈初柳她们那一批人那样的宠爱了。

    当夜,皇帝没进后宫。

    沈初柳也没多想什么,早早的就睡了。

    次日一早起,沈初柳便知道。夜里的时候,沈更衣去了。

    按着规矩,装殓了,此时已经送出去了。

    “皇上说,追封美人。”折梅道。

    “那就按规矩来吧。”沈初柳道:“美人过世,好歹能叫她的丫头好好磕个头。”

    “沈美人已经将自己的东西留给了织锦与白果。这两个人也正经给她磕头了。出宫相送的。”折梅道。

    “咱们这里也按规矩送了。”

    “那就好。”沈初柳深吸一口气:“走吧。请安去吧。”

    凤藻宫里,早上自然说起了沈美人。

    说实话,她要不是沈初柳的堂妹,能有几个人记得她呢?

    不过如今沈初柳身居高位,再不会像是当年沈碧玉刚进宫那会子一样,众人都想找她的麻烦了。

    甚至还有人真情实感的说一句节哀。

    沈初柳只是都应了。

    沈初柳回了玉芙宫不久,就见太极宫传话叫她去呢。

    于是更衣,再去太极宫。

    齐怿修见了她,看她面色:“难受了?她也病了几年了,去了也好。不受罪了。”

    “我与她又不亲。”沈初柳道。

    皇帝只是笑了笑,没再说。

    他想,这女人是嘴硬。

    “既然没事了,就在这里陪朕。”齐怿修道。

    沈初柳应了,许久没伺候他这里的笔墨了。

    不过自打她病了,皇帝也不忍心劳动她太多了。

    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中午时候,在太极宫用膳。

    齐怿修还要见大臣,不少事要做,沈初柳就先回去了。

    第673章

    呜呜

    刚回去,才更衣呢,就见元宵进来道:“主子,和妃娘娘来了。”

    沈初柳手一顿:“可说什么事了?”

    “回主子,没说呢。奴才估摸着,许是来坐坐?”元宵心里想的是,之前玫修仪说的那些话……

    或许,这和妃娘娘也是来说点什么的?

    “既然是这样,我身子不适,就不必了。”沈初柳摆手。

    元宵也估计她不想见,就应了出去了。

    客客气气说了这话,和妃倒也没纠缠:“既然姐姐身子不适,千万好好休息,我就先回去了。改日再说。”

    元宵几个也客气将人送出去。并无一丝一毫不敬。

    屋里,沈初柳舒舒服服的吃着。

    “主子,您说她想说什么呀?奴婢都觉得陌生的厉害。”折梅道。

    她这里最大的一个丫头就是折梅了,可折梅与苏氏也不熟悉。

    沈初柳想,自从齐琰出生那一年起,她就与苏氏渐行渐远了。

    “不知道,我从年轻时候就看不透她,至今也是看不透的。”沈初柳摇头。

    “那还是不见吧,万一她有坏心思呢。”折梅道。

    沈初柳笑了笑,没接话。

    和妃也没急着回去,溜达去了御花园。

    她坐在那,脑子里像是什么都没想一样。

    其实也确实有些思绪纷飞。

    而伺候她的浮香沉香早不是最初的人,也不清楚她与沈初柳之间有些什么纠葛。

    于是也只能侍立在旁。

    到了她们这样的地位,有时候做一件事就叫人瞩目。

    比如,万年不去玉芙宫的和妃去了玉芙宫,并且被拒之门外了。

    虽然很多年前,和妃和景贵妃短暂交好过,可记得的都没几个了。

    如今,宫中纷扰流言明面上不敢说,可底下依旧是暗潮汹涌的。

    旁人甚至避嫌,而和妃就这么去了,这可真是叫人想的更多了些。

    而和妃此人,沈初柳说看不透,其实宫中看不透她的人不止是沈初柳。

    临华宫中,丽德妃蹙眉听着这件事,许久没说话。

    “主子?”碧桃担忧的看她。

    “这后宫,真是个是非之地啊。”丽德妃叹口气摆摆手:“没什么事。”

    碧桃也只好沉默了。

    这件事,就跟没有发生过一般过去了。

    天暖起来,却也雨水多了起来,皇帝正在忙北方田地改革的事,也没时间进后宫。

    齐琰虽然还不上朝,但是每天下午跟着皇帝学。

    倒是与众位大臣混个了熟悉。

    这位太子也不端着,时常忘记自称。

    言谈之间也十分的平和好学。

    对老臣也是礼遇有加,却又不过分。倒是叫老臣们都很是欣慰。

    直言我大懿朝后继有人了。

    只是这般,太子殿下就将一众兄弟们甩开了不知多远。

    偏他还要拉着兄弟们忙,比如四皇子五皇子,就被他指挥盖房子去了。

    不知不觉中,四皇子五皇子就成了太子跟班,不跟也不行,主要是这盖房子的事是太子负责的。

    而太子就在太极宫里忙着,顾不上亲自督建,那怎么办呢?

    就四皇子五皇子督建,回头再跟太子汇报进度什么的。

    一来二去的,不跟班也不行了。

    无形之中,倒像是哥仨凝聚在了一起。

    皇帝很满意,于是见了沈初柳时候就道:“琰儿这鬼主意多的,随你了。”

    沈初柳不服气:“儿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的!”

    皇帝就笑:“朕没这么鬼主意多。”

    他也不肯深言,反正笃定齐琰就是随了沈初柳更多,哪怕他面容与自己八分相似呢。

    看他这般,竟是将四皇子这个过去与他最有竞争力的对手直接拉进自己阵营里。

    不管怎么样,四皇子如今跟着太子混,就再不是过去那个能与六皇子争太子之位的人了。

    而又不至于因为齐琰成了太子,就与兄弟们不来往了。

    偏又是如今,太子还没正经入朝呢,给他练手的事,他直接拿来练人了!

    嘻嘻哈哈的,将这个事丢个两个哥哥。

    哥哥们也得想一想,如今太子就用得上他们了,日后太子成了皇帝之后呢?

    一来二去的,彼此防备少了。

    这不也是一样的拉拢?

    只是琰儿做的更像是个玩笑。

    可无所谓啊,效果一样就好了。

    何况,皇子们建府就要出去住了,谁还不需要银子?

    齐怿修对皇子们收礼什么的,那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四皇子五皇子接了这盖房子的活计,下面人的孝敬自然少不了。

    也充盈了自己的荷包。

    而因为哥哥们帮忙干活了,太子还能光明正大的送东西,说感谢你们分担什么的。

    也算是收买的十分高杆了。

    于是齐怿修是真的很满意。

    他肯定不能有了一个太子,就对其他皇子都不管不顾了。

    这样就好。

    当然了,皇子有好的,就有不好的。

    贞充仪的死,真的叫九皇子彻底改变。

    这倒也正常,亲生母亲被父亲赐死了,作为儿子,他也真的想不到自己母亲先做错事这一点。

    说来容易,作为当事人,记住的只能是仇恨。

    这一点,沈初柳一早就吩咐过齐琰,叫他小心。

    只是九皇子毕竟还小,跟前又跟着很多人。想做什么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是这一年来,九皇子是越来越阴郁,时不时就因为小事责打奴婢们。

    瑞庆宫里的奴婢们都很怕他。

    十皇子这样的弱势小皇子也怕他。

    说起来,十皇子也是惨。

    旁人都有依靠,就算是八皇子,如今也是皇后的儿子了,自然更受重视,就算是之前,也有六哥护着的。

    十一皇子是丽德妃的儿子,上头还有亲哥哥,也不受委屈。

    十二皇子有宁妃。

    反正说来说去,就十皇子小可怜一个。

    钱婕妤自打沉寂,就再没起来过了。

    当然了,自打降位,皇帝也没在理过她了。

    所以,九皇子阴郁之后,对十皇子是十分的不友好。关键这俩人住得近。

    十皇子真是愁死了。

    十皇子这个小可怜小时候因为钱婕妤,倒也有过那么点短暂的野心,不过自打住出来就知道日子难过了。

    他之前听是六哥做太子,还心里欢呼呢。

    至少六哥不欺负人啊。

    真要是九哥,他可真是要想法子找个封地过日子去了。

    第674章

    东宫

    可如今,被九哥成日里阴测测的看着,他还是想去封地。

    于是,惨兮兮的十皇子只好去抱大腿,太子不敢抱,那就抱八皇子的。

    八皇子嘛,反正你只要不欺负他,陪他玩耍他都是欢迎的。

    齐琰虽然如今事多忙碌了,不过既然老八基本上跟着他长大的,他就会分出几分心神注意他。

    于是,玉漏汇报说这些时候,十皇子都跟着八皇子的时候,他自然要问一句:“为什么?”

    “奴才看,也是图个庇护。八殿下如今不同过去了。十殿下总是躲着九殿下的。”玉漏道。

    齐琰嗤笑出声:“没出息的,行吧,没什么坏心思就好。”

    齐琰可还隐约记得一点钱氏当初的咋咋呼呼呢,不过被收拾几次就不行了。

    她不行,她儿子也是不行。

    十皇子跟八皇子跟得紧,心里也想过,万一太子不愿意,他就再想法子。

    既然太子没说,他就当是默认了,于是小心翼翼的跟八皇子成日里玩在一处。

    八皇子也不是不念书,只是他毕竟反应慢,是跟不上兄弟们的进度的,不过他伴读也有肩负起教导他的责任。

    所以八皇子勉强也是个小读书人。

    如今,十皇子也教他,他更高兴了。

    齐琰要去东宫看看,就顺带将两个弟弟捎带上了。

    东宫虽然是在皇宫里,但是令对外开门。

    有南门一处,东门一处。

    东门便是东宫正门的所在。

    这里自然雕梁画栋不必说。

    因大懿朝皇宫占地面积本就很广,整个御花园往鹿鸣湖的后头这一片建筑群里,西面是北宫苑,住的是失宠的人,和先帝那时候生育过子嗣,或者有特殊旨意不必去承安寺的人。

    以及,以前大懿朝的宫女们是完全不能出宫的,进来就要熬到死。

    这一点上,不得不说,沈初柳开了先河。

    如今宫中虽然还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主子们跟前的宫女到了二十大几岁,还是有机会出去的。

    比如说,之前的安氏跟前的宫女们哭诉主子不为她们想什么的,这虽然是托词,可人总要攀比的。

    伺候人家的,到了岁数能出去嫁人了,怎么伺候你就不行?

    这一来,出去的自然多了。

    并且,皇后也有那么一回,直接做主叫放出去了几百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