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3章

    可大的项目,都不是他们这种纯个人能拿下来的,不是国企来,就是港岛那边的企业来,他们很难分到一杯羹,除非是外聘人员。

    不过外聘都知道,脏活累活最多,也是最辛苦的,而钱是最少的。

    姚玉和祝乐生都不是很想要这样。

    具体如何,能不能虎口夺食,抢到资源,那都是各凭本事了。

    姚玉觉得要拉一个人入伙,这个人需要给一定的资源,最好的便是本地人,这样来,他们至少能开拓深市,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束手无措,毕竟都是外来人,各方各面都不如人家。

    不过这不是立马就能办成的事情,继续考察是最重要的。

    挂断了电话后。

    祝穗岁在羊城待了三日,在这个过程里,她还找了隆叔,让隆叔帮忙拿了一批货。

    隆叔赚了个中介钱,还挺丰厚,看着祝穗岁的目光,越发的慈爱了起来。

    财神爷啊。

    能不和蔼么。

    祝穗岁拿的货,就是现在深市最好卖的,便宜的衣服裤子,便宜的鞋子,便宜的日用品,一共拿了五千的货,只要等祝乐辰一到,就能进深市卖了。

    第423章

    海岸村

    祝乐辰和罗一剪千里迢迢,总算是到了羊城。

    刚到地方。

    就看到了祝穗岁和吴温柔,就在最外面等着他们。

    瞧见两人。

    祝乐辰和罗一剪赶紧上前。

    祝乐辰有些意外,“穗穗,你们怎么还没有去找大哥。”

    本来就是分头行动。

    祝乐辰虽然对深市也有点好奇向往,不过想着还是把手里的生意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看到祝穗岁和吴温柔在这,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不免紧张了起来。

    祝穗岁解释道:“我是特意来等你的,二哥,我就想问你,愿不愿意去深市赚一笔钱?”

    “深市?”祝乐辰怔了一下。

    他不懂祝穗岁的意思,可想了想后,他还是点头道:“穗穗,你直接说,二哥相信你。”

    全国第一的脑子,他要是不相信的话,还能相信谁的。

    而祝穗岁的战绩,更是百分百的。

    这说明自己妹子的眼光,那是一绝。

    祝穗岁把二人直接带到了招待所里,等一打开门,祝乐辰入目的便是整个屋子满满当当。

    他张了张口,“这……”

    “我跟大哥通了电话,现在去偷偷溜去深市做生意的人很多,那边的发展很快,只要有人的地方,衣服和日用品都是畅销的,我觉得你们可以短时间内在那边摆摊,把这一批货给销了。”祝穗岁解释了一句。

    祝乐辰拧起眉头,“这也太多了,真的能卖的出去么,我们又怎么进去呢。”

    这都是祝乐辰没有考虑过的。

    可显然,祝穗岁的胆子要比他大得多。

    祝穗岁只是微微一笑,“很简单,从铁网进去,至于这些东西,趁着夜色搬几趟过去,大哥那边有地方能放,你们只要在那边卖就行了。”

    这绝对是能迅速赚钱的。

    五千块钱的东西,利润就控制在一半的样子。

    听起来好像不多,但是在那边,做的就是量大管饱,不需要质量,只需要数量,薄利多销。

    祝乐辰还想要说,这么多东西,还不知道要卖到什么时候,可看祝穗岁的样子,又把这个话给吞了下去。

    说干就干。

    除了罗一剪年纪比较大,其他人都是年轻人,熬夜也不算是什么。

    罗一剪不想拖后腿,自然道:“我不用休息,赚钱要紧。”

    于是四个人,趁着夜色,用隆叔那边租来的车,直接把货给送到了铁网那边。

    到了地方。

    祝乐辰一看,才发现有个洞特别的明显,完全能钻进一个人。

    “看来不止是我们这么干,这都已经成常态了。”

    祝穗岁笑了笑,“现在通行证还算是好办,等以后人越来越多,我估计通行证只会越来越难办,你们先去深市探探路,说不准这里的生意,你们感兴趣呢。”

    就算是现在的通行证好办,那也得靠人脉,有些人嫌麻烦,特别是羊城的倒爷,本来底子就没那么干净,索性就往这边跑。

    危险是危险。

    不过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严格起来,估计还得要个一两年。

    最先吃螃蟹的人,肯定能多赚点,到时候人脉路子资源都有了,比后来者要赚钱容易。

    几人把东西搬了进去。

    祝穗岁和吴温柔有通行证,直接第二天进去就行了。

    她把祝乐生的地址给了祝乐辰,让他到时候找祝乐生,等明日她们再集合。

    七月底。

    祝穗岁和吴温柔,到了第二天九点钟的样子,终于踩在了深市的大地上。

    不过是一网之隔。

    可发展却是全然不同。

    临近的部分,已经开始建设起来了,要知道这里原先只不过是个小渔村,是被划分成了开发区之后,才开始建设的。

    这才一年多吧。

    已经搞得有声有色了。

    不少地方还在施工,走来走去的都是人。

    祝穗岁听到了很多种方言,这里是真的热闹啊。

    等到以后,会更加的热闹。

    现在只是刚开始罢了。

    这样的地方,祝穗岁怎么舍得不赚钱。

    靠古玩赚钱是赚钱,也赚的很快,不过等到以后环境就没有那么好了,她还是要多发展几条路子,条条通罗马嘛。

    鸡蛋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除了自己挣钱,她也想把身边的人都拉扯起来,大家一起富裕,关系才能尽可能的长久。

    要不然条件相差越来越大,想法都会变了。

    到时候关系又如何维持呢。

    对吴温柔,祝穗岁也是如此。

    虽然对方比自己年纪大,但她把人当妹妹看,有钱赚肯定也要带着她,总不能让她当自己一辈子的保镖吧。

    祝穗岁走马观花,这里的发展比起羊城来说,除了建设的地方多,黄土地荒芜的比较多,其他的建设都很好,公交车都很多班次。

    她拿着地址,带着吴温柔,一路到了祝乐生给的地址。

    这里是一处平房,到处都是这样的平房,看样子是新建没多久的,估计就是来这里做生意的老板,特意建造的,然后对外出租。

    看着这里。

    祝穗岁眯起眸子。

    都是钞票啊。

    就等着祝乐生给自己的消息了。

    刚这么想着。

    不远处就有一男人站着,正在朝着自己招手。

    祝穗岁一看,正是自己大哥。

    她赶紧和吴温柔跑了过去。

    凑近了才发现,祝乐生看起来还挺不修边幅的,衣角有点乱,头发也是乱糟糟的,穿着一双拖鞋,多了几分痞气。

    不过看到祝穗岁的时候,祝乐生笑了起来,还是依旧的英俊。

    “穗宝,我都想来接你,可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过来,问你二哥,他才想起来自己忘了问,这里除了我,现在又没有人,要是走开了,我就怕你到了这里找不到人,只好在这等着你。”

    祝穗岁奇怪,“二哥呢,他去哪了?”

    说起祝乐辰,祝乐辰便是无奈,“昨天那么一大批货搬过来,他和罗师傅还是轮流走过来的,也是亏得他胆子大,后来我托了姚大哥,找了一辆车,才把货给搬过来,等天一亮,他就去小商品市场那边摆摊去了。”

    这一晚上还真够折腾的。

    祝穗岁一听这么着急,也是哭笑不得。

    估计是急着把自己这批货的钱,给赚回来。

    祝乐辰也不是第一次摆摊了,更何况还有罗一剪在,祝穗岁倒也不是很担心。

    她道:“大哥,我让你看的地方,你看了没?”

    祝乐生点头,“看了,不过你好端端的让我去看村子干什么,你说的海岸村,周边都在发展,那村子里的人家有两百户,你让我问的自留地,也问过了一共有十万平方米样子,不过你问这些是干什么呢?”

    光是问这些信息,祝乐生就费了点劲,给人送东西又花钱的,才撬开了村子里人的嘴。

    第424章

    买地

    祝穗岁也没瞒着祝乐生。

    她道:“大哥,这还是你提醒我的,你前两日和我说,深市现在的租房很紧缺,每年这里的人口都在增长,来打工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最缺的是不是就是房子了。”

    房地产这个,祝穗岁并没有考虑。

    手里的资金玩不转。

    买地的钱可以谈,其他的东西呢,要是真的去建一套能卖的,需要的资质人脉资金就太大了。

    目前来说,祝穗岁不考虑。

    她又不是谢温纶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少爷,随随便便就是几千万来玩。

    手里的十几万,她只能想办法,去做到如何翻倍了。

    到深市,总得做点和建筑有关的。

    一直到跟祝乐生打电话的时候,她才被祝乐生的话给提醒了。

    吃穿住用。

    能赚大头的,不是穿就是住。

    其他的也能挣钱,不过都是辛苦钱。

    祝乐生听了祝穗岁的话,迟疑的开口:“你的意思是,就是我说的那样,做中介,去谈海岸村村民的房子,然后出租出去?”

    那个他考虑过,能赚钱,不过是小钱,而且不太稳定。

    容易有后顾之忧。

    比如村民不愿意了,或者不高兴了,跟租户产生矛盾,这些都影响。

    而且如果是这样的话,祝乐生觉得,祝穗岁没必要特意来说,有点不符合自己妹妹的人设。

    他也是昨晚上,从祝乐辰的嘴里得知,自己的妹妹竟然考了全国第一。

    这让祝乐生激动的一晚上都没睡。

    这形象才如此的邋遢。

    连下巴都是青胡茬。

    随后。

    他就看到祝穗岁摇了摇头,随后一笑,“大哥,这点小盈利,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不够塞牙,如今大的工程生意,肯定都是几家大企业在竞争,不行还有港企,你们现在连资质都没有,手里也没有磨合好的建筑队,怎么可能抢得到,顶多下面分点肉汤,那也不需要姚玉和你投入多少,这样做起来太辛苦了,我想姚玉积累到如今的财富,绝对不是想要来挣这点小钱的,可要怎么打开市场,这是你们现在一直在思考的对么?”

    祝乐生多了几分感慨,“对,你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姚大哥想的是找个当地人合作,这样能拿到一些小工程。”

    “这个思路是对的,不过我的建议是,直接找海岸村的村长谈,村子里的人都很团结,村长的话,就有绝对权威性的,不一定要谈合作,只要让他们卖地给我们就行了。”祝穗岁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海岸村是最先划分到发展区域的村,也是吃到第一批拆迁福利的人。

    他们每个人都拿到了拆迁款,日子确实好过了不少,整个村子还有十万平方米的自留地在。

    这些人尝到了卖地的甜头,怕是恨不得把自家的地,全都给卖出去。

    政府买地的价格不会很高,祝穗岁要想买地,只要高于价格,肯定有人心动。

    牵头的人就是村长。

    一听买地。

    祝乐生有些惊讶,不过他脑子一转,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下一秒。

    整个人都激动兴奋了起来,他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只要有了地,我们就能在地上建楼,出租给那些工人。”

    “没错,房间不用做大,就做单间,东西都给配备齐全,比起他们现在找地方租的,绝对要有隐私,而且离建筑地还近,四周围都在发展建设,他们去工地也方便。”祝穗岁对于深市的关注不少,前世的时候有听说过。

    还有人在深市投资房产,然后发财了。

    深市是绝对值得投资的。

    在城中村里买一栋楼的,直接出租出去,每年回来的租金都不少了。

    当包租婆简直就是轻轻松松。

    这是稳定的收入。

    而地是自己的。

    现在最好是要快,等到以后想要把房子卖出去,还是说做别的,这都是可以的。

    但凡晚一点,其他人就会捷足先登了。

    地就这么点,自然是要先下手为强。

    因为这个地理位置好,是深市目前的重点发展地段,也是之后的市中心位置。

    靠近港口,就跟港岛隔岸相望。

    祝穗岁甚至想,十万平方米要是能吃下两万平方米以上,只要是连通的,资金足够多的情况下,还能直接造个小区出来卖。

    这是将来的黄金地段。

    祝乐生看着眼前的妹妹,浑身的血液都在翻涌。

    他无法言喻此刻的心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