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李子夜闻言,下意识抬起头,擦了擦嘴角。“哪有口水,骗人。”
李子夜看到眼前人似笑非笑的样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脖子一扭,不理会这个讨厌的女人,继续查看他的宝物。
“小子夜,你说,我们和儒门突然联姻,会不会引起朝廷的不满。”红烛说出心中的担忧,问道。
“当然会。”
李子夜一边清点宝物,一边说道,“那也没办法,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幼微姐嫁给宣武王世子之类的纨绔弟子吧,今天,我们打发了一个宣武王世子,明天就可能会来一个九幽王世子,这种事,若不彻底解决,终究是防不胜防。”
说话间,李子夜又拿起一株接近药王级别的大药,直接塞嘴里咬了一口,然后,苦的整张脸都扭曲了起来。
一旁,红烛见状,面露无语。
这家伙,还真是什么都敢吃。
也不怕毒死!
“小子夜,若是朝廷因为李家和儒门联姻之事,开始对李家下手,要如何应对?”红烛继续问道。
“暂时还无需太过担心。”
李子夜一边啃着大药,一边说道,“李家和儒门联姻,虽然会引起朝廷的不满,不过,碍于儒门的存在,即便朝廷想对付李家,也要好好考虑一下,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针对李家的大动作,至于那些暗箭,李家还挡得住。”
说到这里,李子夜眸子深处,也闪过了一抹凝色。
儒首保佑,四皇子参与夺嫡后,能快些将朝廷的注意力转移走。
不然,李家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与此同时,都城。
儒门上李园提亲的消息很快传开,各方势力皆震惊不已。
此事,太突然了。
太学宫,东院。
孔丘静立木屋前,看着皇宫方向,心中轻轻一叹。
树欲静而风不止。
寒冬将至,妖物也要再临,人族自身,却还在不断内耗。
看来,那小家伙说的不错,寒冬降临,最可怕的不是寒冷和黑暗,而是,人心!
“儒首。”
就在这时,法儒快步走入小院,沉声道,“陛下,来了。”
小院外。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迈步走来,后面的老者,手持古剑,气息内敛,隐约透出的锋芒,让人浑身发寒。
皇室,剑供奉,入五境的大修行者,极少出手,实力深不可测。
而在剑供奉身前。
是一位中年男子,身着常服,目光冷冽,看似平凡无奇,却是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压迫感。
大商帝王,亲临儒门太学宫,一会儒门之首!
第422章
帝王心太学宫,东院。
商皇亲至,面见儒门之首。
“陛下,屋中请。”
孔丘看着眼前的大商帝王,客气道。
“在外面等候。”
商皇神色淡漠地说了一句,旋即迈步走进了屋中。
后方,剑供奉恭敬一礼,安静地站在木屋外等待。
一旁,法儒同样静立院中,没有进去。
“法儒,这才半年不见,你竟是沦落到如此境地。”
剑供奉看了一眼旁边修为尽失的儒门法儒,语气平淡道,“我很好奇,你们在漠北,究竟遇到了什么,以你的实力,怎会沦落至此?”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法儒神色平静道,“我那点微薄修为,在真正的强者面前,不值一提。”
“五境之上吗?”
剑供奉眸子微眯,道,“难道,极夜世界中,有五境之上的存在?”
法儒沉默,没有回答。
剑供奉见状,心中多少猜到了什么,也没有再多问,转过话题,道,“陛下这次真的动怒了,儒门,做了一个最错误的选择。”
“儒门,以仁德教化万民,此仁,亦人!”
法儒目光注视着前方的木屋,轻声道,“以人为本,方是儒门之道。”
“儒门之道,却非帝王之道。”
剑供奉沉声道,“儒门在大商,便要遵守大商的规矩。”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法儒平静道,“儒门,不会强迫弟子做不愿做的事,同样,弟子之愿,便是儒门之愿。”
“儒门这样天真的想法,是说服不了陛下的!”剑供奉语气沉重道。
“陛下,是仁德之君,会理解的。”法儒轻声道。
两人说话间。
木屋内。
商皇、儒首,两人摆下棋局,一言不语地对弈。
商皇少有的执起黑子,先落一子。
黑子先行,这是规矩,棋力弱者,持黑子,这也是规矩。
商皇主动执黑子,并非示弱,而是,先礼后兵。
对面,儒首拿起白子,在黑子旁边落下。
一颗颗棋子,渐渐摆上棋盘,整个棋盘上的局势,也变得紧张起来。
两人的棋风,相差极大,比起黑子的咄咄逼人,白子,明显颇多忍让。
棋盘上,棋子越来越多,冲突亦越来越激烈。
很快,终局将至,商皇开口,神色冷漠道,“儒首,你老了。”
“人都会老,陛下也一样。”
孔丘语气平静地回答道。
“朕是天子,朕的儿子们也都是人中龙凤,但是,儒门,只有一个儒首。”
商皇冷笑道,“儒首若老,千年儒门,将失扛鼎之人!”
“儒门弟子,终会青出于蓝。”孔丘神色坚定道。
“儒门千年,唯有儒首一人,破了五境。”
商皇淡淡道,“儒首,又何必自欺欺人,青出于蓝,终究难以胜于蓝!”
“寒冬将至,九州大变就在眼前,不久之后,会有很多人,能踏出这一步。”
孔丘神色平和道,“儒门,没有了老朽,还会有新的儒首,此事,陛下大可不必担心。”
商皇闻言,眸子一眯,道,“儒首说的这个人,是白忘语?”
“是!”
孔丘也没有遮遮掩掩,如实道,“忘语是儒门这一代最出色的弟子,由他承接儒门,老朽,很放心。”
“儒首就这么有信心,白忘语,能扛起儒门的未来?”
商皇冷声道,“儒门若失儒首,一个白忘语,震慑不住天下儒生。”
“忘语,会超越老朽。”
孔丘平静道,“儒门,在他的带领下,也会迎来新的篇章。”
“这是儒门的推算,还是期望?”商皇眸中冷意闪过,质问道。
“既是推算,也是期望。”孔丘应道。
“儒首,说谎了。”
商皇冷冷一笑,道,“寒冬到来,极夜笼罩九州,纵然儒首,也看不穿那个时候的人间,何来推算。”
“寒冬,终将退去。”
孔丘正色道,“老朽虽看不穿黑夜中的人间,却能看到黑夜尽头的光明,那微弱的光明中,儒门,大商,还有整个天下,都将迎来新生。”
“新生?”
商皇闻言,眸子再次眯起,道,“儒首觉得,现在的大商,不好吗?”
“历史总在进步。”
孔丘平静道,“如今的大商,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不好,不过,未来的大商,必然会更好。”
“呵。”
商皇冷笑一声,目光移过,看着身前的棋局,继续道,“未来,太过虚妄,现实是,这一局,儒首快要输了。”
“陛下,难道从未想过,去尝试信任别人吗?”
孔丘看着棋盘上不利于的局面,手中白子再次落下,道,“不论大商子民,还是儒门弟子,其实越是出色,对于大商千年基业而言,越是好事。”
“朕,可以有容人之量,但是,朕也有自己的底线。”
商皇手中的黑子落下,话中有话道,“这大商,必须是朕的大商,而不是处处受制于人,儒首是万世之师,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绝对的权力,并不一定是好事。”
孔丘认真道,“即便是在朝廷,陛下同样需要考虑满朝文武的意见,就是因为有制衡存在,大商才会平稳地传承千年,一旦权力失衡,千年大商,很可能会毁于一旦,九州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
“他们不是朕!”
商皇冷声道,“如儒首所说,寒冬将至,九州大变就在眼前,唯有绝对的权力,方才能镇压一切变数。”
“陛下难道想用杀戮,来镇压乱世吗?”孔丘皱眉道。
“有何不可。”
商皇神色冷漠道,“不破不立,这不也是儒首想要看到的吗?”
“寒冬降临,的确会有流血牺牲,但是,牺牲和杀戮,并不相同。”
孔丘正色道,“请陛下三思。”
“儒首,你老了!”
商皇目光冷下,警告道,“妇人之仁,在乱世中,毫无意义,朕今日来,就是想告诉儒首,不论儒门,还是李家,身在大商,便要遵守大商的游戏规则,这一次,碍于儒首的情面,朕可以容忍,但是,下不为例!”
说完,商皇将手中的黑子落于棋盘上,旋即起身朝着木屋外走去。
“陛下。”
木屋前,剑供奉、法儒看到商皇走出,恭敬行礼道。
“我们走。”
商皇淡淡说了一句,迈步离开了小院。
剑供奉快步跟上,一同离去。
后方,木屋内。
孔丘看着眼前的棋局,苍老的眸子中闪过一抹凝色。
帝王心,当真深不可测!
第423章
弓来了“儒首。”
东院,商皇和剑供奉离开后,法儒走入木屋中,看着眼前神色凝重的儒首,关心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陛下,在警告儒门,像忘语和李家长女联姻这样的事,不许再有下一次。”孔丘回答道。
“儒门并非大商的附庸,皇室的手,伸得越来越长了。”法儒沉声道。
“当今的陛下,对于权力的欲望,远超历代帝王。”
孔丘将棋盘的棋子一颗颗捏起,放回棋盒中,平静道,“老朽活着,陛下,还不会动儒门,一旦老朽不在,儒门,必将成为陛下第一个清除的目标。”
“儒门,绝不会任人宰割。”法儒眸中冷意闪过,应道。
“不急。”
孔丘将两个棋盒盖上,道,“老朽还不能这么快死,那些小家伙尚且需要成长的时间,对了,忘语的伤势如何了?”
“已能正常行走,不过,若要完全恢复,还要很久,忘语此前就有伤在身,如今再次受伤,恢复起来,并不容易。”
说到这里,法儒语气微顿,继续道,“好在儒门不缺丹药,李家也送来了许多疗伤的大药,忘语的伤势,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便好。”
孔丘点头道,“这些孩子,关系到人间的未来,不论如何,我们都要给他们争取到足够的成长时间。”
“忘语心思重,尤其是这次从瀛洲回来后,更是心事重重,做事也变得冲动起来,反倒是李家那小子,整天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让人安心不少。”法儒无奈道。
“见识的差距,导致心境的不同。”
孔丘平静道,“李家小子两世为人,见多识广,心志坚定,这方面,忘语还是差了不少。”
“到现在,我还是很难相信,李家小子竟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法儒苦笑道,“以前,还觉得他思维跳脱,是性格问题,没想到,他的种种不正常,才是最正常的事情。”
“就是因为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所以,我们才需要他的见识。”
孔丘起身,目光看向北方,说道,“那小家伙,肯定还有所保留,只是碍于朝廷,不愿说出。”
法儒闻言,点了点头,道,“儒首说的不错,朝廷,对李家已经显露敌意,这一点,李家小子比谁都清楚,有所保留,情有可原。”
“陛下,逼得太紧了。”
孔丘轻叹道,“李家,并没有不臣之心,李家小子至今不肯入仕,便是不想加重陛下的猜忌,可惜,如今看来,不论李家怎么做,陛下的猜忌,都不会减少半分。”
“此次去瀛洲,忘语说,李家二子身边出现了一位四境绝巅的年轻人,实力,不在陈教习之下。”
法儒凝声道,“可见,李家这些年,暗中网罗了不少高手,应该就是在提防朝廷。”
“李家姐弟三人,二子李庆之,天赋惊人,却是一直默默无闻,显而易见,李家最开始的打算,便是让李家二子和三子,一人在明,一人在暗。”
孔丘平静道,“而李子夜,身为嫡子,很难不引人注意,加上天赋有限,行于暗处,作用不大,所以,李家二子,是隐于暗处最好的选择。”
“就是不知道,李家隐藏在暗处的实力,究竟有多强。”法儒轻声道。
“富可敌国,又有心经营,李家藏于暗处的力量,不会弱于任何宗门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