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自战争爆发以来,大商一败再败,尤其是北境,漠北大军长驱直入,带给大商极大的压力。大商,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人心和士气。
西南王,在大商最需要胜利的时刻,终于为大商拿下了一场胜利。
“天剑若叶,名不虚传。”
皇宫,寿安殿。
商皇听过西南边境传来的详细战报,阴鸷的眸中闪过一抹流光。
本来,他以为天剑最多只是拖延住青灯佛,没想到,天剑若叶,竟是正面重伤了那尊人间之佛。
当真是意外之喜。
如此一来,大商西南边境,得以短暂喘息了。
李家,总算有用了一次。
商皇看着眼前棋局,脸上露出思考之色。
如今,还有一件事,也需要尽快解决。
军饷!
打仗,就必须军饷。
大商,多年来,各地灾害不断,又逢寒冬大潮,百姓收成锐减,税收也跟着大打折扣。
国库,已经不如当年那般充盈。
虽然现在还勉强能够坚持,但是,撑不了太久。
大商多线开战,几乎半个大商都在打仗,需要的军饷何其庞大,再坚实的底子也扛不住,必须想个办法解决。
增加税收,或许能够短暂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后遗症也是显而易见的。
税收过重,百姓对朝廷的不满便会加剧,甚至有可能酿成民乱。
这样的事,历朝历代并不少见。
得不偿失。
军饷之事,必须要另想它法。
商皇手中捏着黑子,目光注视着棋盘,神色越来越凝重。
棋盘上,黑子包围中,白子岌岌可危,而白子,正是一个“李”字。
动,还是不动!
商皇手持黑子,眸中有着犹豫之色。
动李家,毫无疑问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军饷难题,但是,后患同样无穷。
这些年来,不论地方还是朝廷,和李家有着利益牵扯的人,越来越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动李家,阻力必定极大。
而且,李家本身,就是一股庞大的势力,单单明面上,和李家有着牵扯的高手就不在少数,暗地里,李家又隐藏着怎样力量,无人可知。
朝廷查了这么多年,依旧一无所获,可见,李家情报网之精密。
朝廷要动李家,非是易事。
恐怕,他这边刚有一点念头,李家那里就已经收到风声。
若不能以雷霆之势摧毁李家,李家必定不会坐以待毙。
鱼死虽然未必网破,却也足以让大商陷入大麻烦。
如今大商外患频发,不能再有内乱。
想到这里,商皇右手紧攥,将手中黑子捏碎,没有落下。
李家,还不能动。
只是,不动李家,军饷的问题,要怎样解决呢?
长孙家、商盟、尹氏钱庄,背后的掌权者都是一方权贵,在大商朝的势力根深蒂固,和朝廷的牵扯也十分紧密,想让他们拿出银子,同样不容易。
而且,他们的财力,和李家相比,相差甚多,动了,不如不动。
难啊!
商皇目光再次看向眼前棋盘上的“李”字,眸中流光点点闪过。
李园。
东院。
李子夜搬着小板凳坐下,手中端着一盘西瓜。
然后,一边看热闹,一边当吃瓜群众。
今年天寒,西瓜都不甜了。
前方,白忘语一人一剑,独对三十六天罡高手,不到半个时辰,又一次所有人全都放倒。
不过。
三十六天罡高手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从最开始的不到一刻钟,到现在能撑半个时辰,成长速度,十分惊人。
这主要是小红帽的功劳。
毕竟,小红帽有着儒首千年的武学经验和见识,一眼便能看出三十六人的缺点和不足,稍加指点,便能让三十六位青衣受益匪浅。
半个时辰后。
白忘语走出天罡伏仙阵。
“坐。”
李子夜拍了拍身边的小板凳,咧嘴笑道,“吃块西瓜,解解渴。”
“嗯。”
白忘语点头,就真的坐在一旁,拿起一块西瓜啃了起来。
若让儒门的弟子们看到,他们的大师兄如此不顾形象地当众吃瓜,估计下巴都能惊的掉下来。
“西南王城传来战报,天剑前辈,重创了青灯佛。”
李子夜心情美滋滋地说道,“那老和尚,也不怎么样呀,名不符其实啊。”
虽说,天剑前辈也受创不轻,好在及时被西南王救下,性命无碍。
“天剑,的确创造了奇迹。”
白忘语平静道,“五境绝巅,顶上现三花,只可惜,凝而不实,高于五境,未破五境,就只差那么半步而已。”
“不可惜。”
李子夜笑道,“打退了那老和尚,又保住了性命,这已是最好的结果,想来,即便那老和尚有照世青灯这样的至宝,想要完全恢复,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大商,总算能喘口气。”
白忘语听过身边少年的话,轻轻一叹,道,“这场战争,本就不应该,寒冬都要来了,人间各国还在互相消耗,待寒冬降临,哪还有力量去对抗寒冬。”
“道理,你我都懂,那些兴兵之人同样也懂,可惜,资源分配不均,就会有战争。”
李子夜神色平和道,“站在漠北的立场,若我是漠北八部的大君,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族民冻死,战争,没有绝对正义的一方,一切,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
“李兄的眼界和胸怀,永远如此宽广。”白忘语轻声道。
“宽广个屁。”
李子夜没好气道,“那是没有威胁到我李家,若是有人敢抢我李家的大米,我一定砍死他!”
话声刚落。
李子夜心口,没来由地一阵剧烈的悸动。
如此突然,毫无征兆。
李子夜神色一怔,目光下意识看向北方。
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大商都城,北城门外。
一位身着浅蓝长裙的女子走来,径直入城。
容貌平凡的女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不论衣着还是长相,都和正常的大商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太学宫,东院。
女子方才入城,木屋中,天书便有了示警。
一页翻开,残破的古卷上,映照着女子的面容。
“竟是来了大商都城。”
孔丘随意扫了一眼天书,苍老的脸上露出一抹讶异之色。
这丫头,胆子可真够大的。
不怕死在天命之下吗?
第500章
拜儒首大商北境。
战马奔腾,狂沙弥漫。
漠北八部三路大军长驱直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快要打到了大商的腹地。
对于这种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大商明显缺乏应对的经验。
千百年来,大商依靠城池之坚,疆域固若金汤,无人可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漠北八部找到攻城的办法后,大商才会变得如此的狼狈。
不思进取,便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漠北找到了攻破大商城池的办法,而大商,却迟迟找不到应对漠北铁骑的策略。
经验和战术的差距,一场场溃败,无人可挡。
漠北大军兵分三路,大商三位武王,不得已也分兵阻拦。
西边,由赤松、呼延、贺兰三族的西路大军,半个月来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西北边境所有抵抗。
而负责阻拦漠北西路大军的黑水军,总是慢上那么一步。
漠北西路大军只有六万人,相较而言,大商这边,单单黑水军就有七万,加上地方的守军,总共能有十余万人,数量方面,要超过漠北许多。
然而,战争,从来不是数量占优就能取胜。
漠北八部的三路大军,全都能骑善射的铁骑,在平原上的战斗力,远在步兵之上。
步兵,若不能让骑兵慢下来,而是一直追着马跑,那么,永远都不可能打赢。
这同样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大商,至今还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
挖陷阱、绊马索等类似的手段,终究只是投机取巧,作用有限,很容易被破解,根本无法左右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胜负。
不论何时,投机取巧的手段,都非是正途,或许能短暂起效,却是难以真正影响一场战争的走势。
大商,缺少的还是正面和漠北铁骑抗衡的办法。
徐州城。
漠北西路大军猛烈攻城。
整个徐州城死伤极其惨重,守城的三万将士几乎已全部战死。
城破,已不可避免。
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当漠北大军刚刚破开徐州城的城门时,黑水军又一次迟迟赶至。
大战,不可避免,一触即发。
漠北铁骑冲入城中,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黑水军和残留的守军将士节节抵抗,依托重盾和弓箭,勉强延缓漠北铁骑的冲击。
可惜,黑水军的重盾兵数量并不多,又怎么挡得下数以万计的漠北铁骑。
“大君!”
城中,一名漠北探子骑马赶至,禀告道,“已查明,援兵的确是大商的黑水军。”
赤松晴闻言,嘴角露出一抹玩味之色,说道,“本君若是没有记错,大商朝的那位大皇子也在黑水军中。”
“不错。”
一旁,贺兰大君点头道,“说起来,大商的大皇子,此前还是一个残废,没想到,如今竟是已经率兵打仗了。”
“人在哪里,本君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大商的大皇子。”
赤松晴看着眼前的探子,开口问道。
“在南城门。”
探子恭敬应道。
“南城门?”
赤松晴皮笑肉不笑道,“这是要准备逃了?还真是符合中原人贪生怕死的性格。”
说完,赤松晴没有再多耽搁,勒马准备去追。
“赤松大君!”
后方,贺兰大君喝道,“不要冲动,那大皇子身边的九幽王不好对付!”
“本君,也不好对付!”
赤松晴的声音传来,人与快马已经一骑绝尘而去。
南城门。
黑水军在漠北铁骑的冲击下节节败退,因为徐州城已经失守,九幽王和慕渊也不打算再停留,准备先行撤退。
“大殿下,走了!”
城门口,九幽王看了一眼一旁的大皇子,说道。
“嗯。”
慕渊点头,勒马准备离开。
殊不料。
就在这时。
远方,一骑冲破重重阻碍,急速奔来。
“你们,走不了!”
战马上,一道身影纵身而起,迅雷之势,手持银枪刺向准备离开的大皇子。
“小心!”
九幽王见状,神色一变,立刻纵身冲上前,双手并合,硬挡银色长枪。
“轰隆!”
银色长枪如龙破城,势沉如山,九幽王身影落地,脚下连退数步,勉强挡下枪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