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7章

    莲花微微一笑,兜了一大圈子,终于要亮家伙了:“但是嘛,小林子你那么笨,为何一点儿书都不读?这合适么?”

    小林子摇了摇头:“不合适……”

    可是他,他又听小吉哥的话去数石子的……

    莲花绕到他身边,赞许道:“不错,觉悟性很好,我跟你讲,你望风王敏不好,脑瓜子不好使,就是读书读得少了,瞧见我拿给你的诗集没有?”

    说着指了指小林子手里拿的诗集。

    小林子低头看看,似懂非懂,主子这是要他……

    莲花拍拍小林子的肩膀,充满正气地道:“没错了,你要将这本诗集全背下来,要一字不差的,所谓读书明理知天下,这是主子对你的期许与教化!”

    说完她又感觉太为难人了,不大好意思,便补了一句:“若有不会的你来找我,我来教你。”

    小林子挠了挠头,“哦”了一声,总感觉很奇怪,闹不明白要他背诗跟先头天下太平有什么关系,可顺着听下来又觉得主子说得有道理。

    其他人恍然大悟,紧随其后也:“哦……”

    嗐,绕这么大弯子,原来是想让小林子背诗啊,不过总感觉好像漏了点什么。

    如反应快点的小吉子,就明白漏了什么,主子扯了一张大皮,说了一通大道理,最后让小林子背诗,那跟第二道防线有什么干系,在万岁爷来时,小林子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去提醒主子啊?

    要不他随便给支个招?

    其实万岁爷也怕主子知晓他知晓了,所以小林子无论说什么都是无所谓的,万岁爷肯定会配合。

    不等他下定决心,莲花清了清嗓子,极力控制着脸上想要偷笑的表情,又开口道:“好了,问题解决了,往后万岁爷来时,小林子你就大声背诗,从第一首开始背起,得了得了,你先回去背第一首,争取今日万岁爷来时能背出一首来。任重而道远,主子的大事就靠你提醒了,去吧去吧。”

    说着就把人往外赶。

    “是。”小林子拿着诗集,懵懵懂懂地往外走。

    背诗?应当是不难的,虽然他搞不懂主子为何说了那么多,可他知道他要做什么,一是要将这本诗经全背下来,二是以后万岁爷来就背。

    目送小林子离去的身影,莲花感觉通体舒泰,无比完美,哈哈!

    没错了,她想到的好点子,就是让小林子背诗提醒她!

    咳咳,她最近不是在学诗么,万岁爷来时候,让小林子背诗多好哇,主意大大的好!

    万岁爷听到小林子念诗,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这是提醒她的暗语的,更多的是以为在她的带领之下,苍澜院读书风气浓重,她带动了小林子在勤奋读书呢。

    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法子,既提醒了她万岁爷来了,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又让万岁爷觉得她在用功,哈哈,太妙了!

    她都忍不住佩服自己了,怎么这么聪明。

    只是这件事里,最大的难处,那便是要让小林子背诗……

    在莲花看来,读书背书是顶顶难的事,这本《诗经》是万岁爷送她的,她背了好久都背不下来,背得她好生难受,还很容易忘记。

    第340章

    学渣与学霸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故而她绕了一圈,晓之以大义,让小林子觉得背诗这一件事,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不排斥这件事,能心甘情愿。

    当然,她也可以命令小林子去背,可她是个好主子,深知背书的痛,所以她要打消小林子的抵触,若是不抵触,或者说喜欢这件事,应当背着会容易一些吧。

    搞定了这件事,莲花觉得神清气爽,转过身来,就见好几双眼睛盯着她,脸上表情精彩纷呈。

    齐嬷嬷神情带着一丝好笑,一双眼睛似看透了一般。

    胖丫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不过背一整本诗经有点多了……

    小吉子很是无言,不忍直视的表情,主子这才能真是浪费了,就为了诓一个小林子,太大材小用了啊……

    小青刚识字,深知背书有多难,她迟疑地开口道:“主子……”

    话未说完,被小吉子一把拉住,抢先开口:“主子英明!”

    这对那呆子应当不是什么大事,主子她是以己度人了……

    “哈哈,一般一般,也没那么英明……”莲花干笑了两下,刚讹了人,还不大好意思,又不自在的咳了咳,干巴巴地道:“咳咳,那个,多读书确实是好事。”

    “主子所言甚是……”众人表示认同,主子连万岁爷都抬出来溜达几圈了,能不认同么?

    莲花又讪讪笑了两下,觉得实在过意不去,背一整本诗经好似太难为人了,于是对小青道:“小青,你将这碟糕给小林子送去,让他多补补。”

    “哎。”小青走过去,将糕端起来准备走。

    莲花又把人喊住道:“若是……若是太难,那便算了。”她再想想其他法子。

    小青“是”一声,往外走,正要走出门口。

    莲花突然想起了什么:“哎呀,那诗集是万岁爷送我的,让小林子别弄脏弄坏了。”

    好险,差些忘嘱咐了,若是弄坏了,她得心疼死呢。

    就这么来来回回嘱咐了好几句,莲花总算放心了。

    这件事便这么敲定了。

    莲花已经想好了,要是小林子不行,那便不强求,大不了再想主意就是了,于是稍稍升起的负罪感立时烟消云散。

    她欢快地跑去和齐嬷嬷撒娇,被齐嬷嬷一通提醒,又开始苦兮兮地做针线去了……

    午歇过后,莲花坐在绣凳上,开始专心致志缝制衣裳,齐嬷嬷说按她这个速度,几日后就可以完成了。

    她决定等做好后,就跟齐嬷嬷学一学,给送万岁爷的里衣上缝一朵简单的小莲花,专属于她的印记。

    只要想到万岁爷穿上她做的衣裳,她心里就甜滋滋的,真是迫不及待呢。

    抱着这种信念,她做得十分认真,这回都没有走神,让齐嬷嬷感觉很是稀奇,心中不住赞许,小闺女要认真起来,那针线活儿的水准还是很不错的,看得出有名师指点过的痕迹。

    莲花这一认真,那叫一个全神贯注,连小林子什么时候晃跶进来的也没发现。

    认真起来的速度比先前不知快了多少倍,齐嬷嬷欣慰,孺子可教也,小闺女这针线还是有救的。

    担心做太久累着她,齐嬷嬷让人将下午的茶点端了进来,提醒她该歇息了。

    莲花这才停下手,哎呀,针线好久不曾做得如此顺畅了,这感觉真好。

    她放下针线,站起来美滋滋地伸了个懒腰,舒坦啊!

    笑吟吟地走向桌子,她边走边期待,不知今日午歇茶点准备的什么。

    先前的红豆羹就十分美味,不过做法很麻烦,得先将红豆煮一个时辰,再捞出豆子碾碎,用筛子筛掉豆皮子,留下红豆肉,再细细磨碎,添些糯米粉加上糖、水一起重新煮,煮的过程要一直搅拌防止糊了。

    这般做出来的红豆羹绵软丝滑、香浓可口,真真令她回味无穷,吃一盅心满意足。

    她走到桌边坐下,眼角的余光忽然看到一个此时不该出现的人。

    她扭过头去惊讶道:“小林子?!呀,你不去背诗,在这杵着做什么?”

    莲花惊奇了,这小太监平日挺听话的呀,怎么今儿个不听话了,难道是她没说清楚么?

    小林子带了点腼腆的笑:“奴才都背好了。”

    莲花瞪大杏仁眼:“第一首这就背好了?”

    小林子点点头。

    “都记住了?”

    小林子又点点头。

    “那你背一遍给我听。”莲花不大相信,就这么点功夫,人都没来请教她,也没提出有何疑问,咋就背好了?

    先生眼中的差生是无法理解的,她背一首得磨磨唧唧才能背好,背前首先得把面生的字给学了才可,背着时候还得问是什么意思,总之没那么顺畅。

    “是。”小林子应了一声,便开始背起《关雎》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莲花觉得小林子背得很是那么回事,便摇头晃脑听起来,边听边喃喃自语低声跟着背,等听完,嗯,拢共八十个字,一字不差,跟她背的差不多。

    哎呀,这小太监背诗有天赋啊。

    莲花眼睛一亮,很好,这开端不错,意想不到的顺利,如此甚好甚好。

    她很满意,忍不住赞许了几句,惹得小林子笑出两个虎牙来。

    小青有些崇拜地看着小林子,她方才悄悄问过小林子了,他真的很厉害的。

    小吉子在一旁微笑看着,越听笑容越深,主子好像误会了什么,若待会知道,只怕下巴都要惊掉,真是有些期待。

    他碰了碰小林子,指了指小林子手上一直捧着的诗集。

    小林子想起来了,他是来还诗集的。

    将一直捧在手里的《诗经》双手递上,他道:“主子,您的,奴才没弄坏也没有弄脏,方才小吉哥不让奴才打搅您,所以现在才还您。”

    莲花接过这本诗集,翻了翻,确实没脏没坏,可是:“还我做什么,你接着背呀,不要自满,第一首背好了那还不够,还得背接下来的呢。”

    否则来来回回都是这首,万岁爷会怀疑的。

    她将诗集重新递给小林子,可是小林子摆了摆手不肯接,说道:“主子,奴才都背完了,用不着了。”

    第341章

    过目不忘

    “啊?!”莲花觉得自己听错了,她准备再给一次机会小林子:“你重新再说一次!”

    这小太监,说什么大话呢,不能刚夸两句就上天啊,不像话,一点都不曾学到她的谦虚!

    “哦。”小林子挠挠头,不知道为啥要重复一遍,乖乖道:“主子,奴才都背完了,用不着了。”

    齐嬷嬷抬起眼皮,诧异地看了一眼这小太监,这本诗集也不薄,这么快就背完了?

    她原以为这小太监是因为老实,性子纯良才被皇帝选送到莲花身边,原来还有这才能?

    莲花霍然起身,震惊出声:“你说什么?都背完了?”

    啊?怎么可能!都背完了,比她还厉害?!!!

    小林子有些不安地点了点头,他背完了主子反应怎么那么大,不是主子让他背完的吗?

    莲花眼睛一眨不眨瞅着他,再三确认:“你没有说大话?”

    看得小林子头皮发麻,声儿低了下去:“没有的。”

    小吉子在一旁看热闹看得贼爽,看热闹不嫌事大,趁机插一句嘴道:“主子,您可以给这呆子抽背啊,随意翻几首让他背,不就知道了?”

    莲花醒悟过来,忍下震惊之色:“哦哦哦,对对对,抽背。”

    抽背是最好的检验法子,她拿着诗集翻起来,翻开几页,正要抽查。

    又停手,想了想对小林子道:“小林子,苍澜院的规矩你晓得的,只背了第一首我不怪你,但不可以对主子撒谎哦,否则藤条伺候,再与你最后一次机会,你确定背完这本诗集了么?”

    小吉子顿时有些心虚地垂下头,主子这话仿佛说他一般……

    小林子咽了咽口水,脑子里开始疯狂地想,他没有遗漏吧,忍不住迅速地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想了一遍,想了一会儿,确定没有遗漏,遂肯定地点了点头。

    莲花眯了眯杏仁眼,心想是牛皮总会吹破的,便不再犹豫,开始瞎翻起来:“第七页,《兔罝》~”

    小林子拿到题目,立即背起来:“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一刻不曾停顿,背得极其流利。

    莲花不敢相信,又往后翻了几页,喊小林子背,小林子又立即背了出来。

    她还是不信邪,从头到尾,再从尾到头随机翻了好多页,却一点也没有难倒小林子,每一首都背得很顺畅,生僻字也没有放过。

    她张大嘴巴,像不认识小林子了一般,满脑子都是“天纵奇才,怎像个笨蛋”?

    她是不是错怪小林子了,他是大智若愚,不是笨……

    莲花彻底呆愣住了,自言自语道:“这是怎么办到的?”

    背诗多难啊,还一本书从头背到尾,还只用了一上午,这在她读书生涯里,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小林子挠挠头:“主子,奴才也不知晓,看一眼就记住了,忘不了。”

    莲花顿时呆若木鸡,大受震撼,心灵受到了不小冲击,若是她也能这般,那小时候便不用挨先生打那么多下手心了……

    天呐,就算她不能像小林子这般,那有小林子这样的同窗也好呀,先生出题要背书,她是不是就乘一乘这东风……

    莲花脑子里念头纷飞。

    齐嬷嬷目光落在小林子身上,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确认了这小太监有过目不忘之能。

    她想不通,皇帝怎么会将这样的人才放在小闺女身边,是不是有些糟蹋了?

    莫非这其中有什么深意?

    她是百思不得其解。

    莲花愣了好久才醒过神来,醒过神来后十分激动,踱着步在殿中走来走去,不肯消停。

    最后一拍掌,封小林子为苍澜院第一诗人,从此是她的御用诗库,大力赞扬他脑子原来不笨,还挺好使的。

    又洋洋得意的觉得她是小林子的伯乐,挖掘了他背诗的才能。

    恰巧此时皇帝派人来传话,说今日晚膳回来用。

    莲花双眼放光,正愁有劲儿没地使呢!

    傍晚,皇帝大步流星朝着苍澜院走来。

    将近走到大门,便看到小吉子朝着他开始行礼:“万岁爷吉祥。”

    皇帝停步:“起来吧,她派你来的?”

    “是。”

    皇帝感到很好笑,心里了然,他的小妃嫔又背着他偷偷在备礼了,也不知他的小妃嫔这是准备望风到多久。

    他一挥手:“去报信吧。”

    “是,万岁爷。”小吉子欲言又止了一瞬,退后几步,转身就跑。

    还是不说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他暗暗摇头,他的主子哟,可真是爱玩,尤其爱与万岁爷玩,而万岁爷也真疼爱主子,肯配合着主子一起玩,这可是后宫里谁都羡慕不来的福分。

    如今他出去办事,谁见了他不叫一声“吉公公”或“吉哥”,再也无人敢瞧低他了。

    便是华庆殿以前瞧低他的人,现下也得客客气气的,这都是托了主子的福,托了万岁爷的福。

    这样的日子让他感到很满足,很是庆幸自己不像有些人那般势利眼,在当初主子落魄时候依旧不离不弃。

    不过他可不能大意了,更要提高警惕,主子身处漩涡之中,虽有万岁爷将苍澜院护得密不透风的,可事儿从未曾少过,并不像表面那般风平浪静。

    每日主子入口的膳食,进院的东西,事无巨细由齐嬷嬷把关着,他亲眼所见,进院的食材或旁的物件裹夹着不该有的东西,被齐嬷嬷的火眼金睛一一挑了出来。

    他还撞见过,有在外头鬼鬼祟祟的人,被万岁爷暗中守着的人押走了。

    争斗从未停止过,只是万岁爷和齐嬷嬷齐力将这些挡在了外头罢了。

    万事都怕大意,他更该留心。

    他隐隐感觉宫中往后事不会少,华庆殿那位视主子为眼中钉,若不倒台,真令人寝食难安……

    等了一会儿,皇帝觉得差不多了,才重新开始走。

    边走边思索着如今的局面,薛平那边无大的异动,只截获了一封信。

    这老狐狸还是很谨慎的,十分沉得住气,私兵之事这么多年,一点儿马脚也不曾露。

    第342章

    背情诗

    的确不好查,曹德那边已经安排了人全数出动,将薛平和心腹日夜盯着,去最可能之处找,至今却未曾有什么有用的信息,藏得真够严实的。

    若是一直查不到,这缓兵之计就得拖下去了,一时半会儿真不好动。

    旁的事,他已经做好安排,只待查出所在,便可秘密遣人以疾风之势剿了,那时便是沈明正名之时,也是薛平清算之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