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2章

    莲花拿着针线,一针一线专心地绣着,闻言头也不抬随口说道:“很好呀,能吃能干活儿,一个顶外头三个呢。”

    打架定然厉害的,她有信心。

    齐嬷嬷默了默,这不是她要的答案,她这么问,是想了解莲花心中对几个奴才的看法,重在品性才能方面,也存了考校之意,考校莲花在用人御下方面的才能。

    用人御下之道,在于有识人之明,用人之度,驱人之威,容人之怀,服人以德,这其中第一点,便是有识人之明。

    齐嬷嬷欲言又止,她这第一点就想看看莲花的识人之能如何,奈何完全没得到自己想知道的。

    莲花可不知道齐嬷嬷在想什么,她绣着绣着,将问题又过了一遍脑子,觉得方才答的有些随意了,会埋没三人的才华,于是停手抬起头来。

    齐嬷嬷见状,以为莲花终于理解到她问的重点了,不由得老怀欣慰,鼓励的看着她。

    莲花清了清嗓子,咬着唇组织组织话语,郑重地道:“他们三人嘛,小青是苍澜院第一壮士,扛一麻袋苞米轻轻松松,扛一个张总管也是小菜一碟;小林子是苍澜院第一诗人,一本诗集交予他,保管很快就背出来了,而小吉子嘛……咦,我还没给过他称号么?”

    齐嬷嬷一股希冀提上来顿时又泄了下去,唉,这些才能全是小闺女自己封的,小闺女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虽是这么想,但莲花的话还是逗笑了她,她顺着那话,想到张庆被扛、小林子背诗的那些画面,摇头失笑,小闺女这里日日都有点新奇事,看着就舒心开怀,啥事都不必烦一般。

    第413章

    升官?

    齐嬷嬷又无奈又好笑,是她太过委婉了,不直白些说,小闺女哪知道她想说什么。

    这么想着,齐嬷嬷重新说道:“闺女儿,院子里的奴才,他们的品级都差不离,没带头的人,这样下去不妥,你想是不是?”

    怕自己说的不明显,又谆谆善诱地补了一句:“是不是该提拔提拔了?”

    莲花正在纠结给小吉子起个什么称号才行,这小太监又油滑又皮痒的,不好起啊。

    闻言一愣:“啊?奶奶,您说的是要给他们升官吗?”

    齐嬷嬷颔首,她就是这个意思,小闺女理解到了,这就好办了,可以顺着她的引导往下走了。

    莲花将针扎到绣布里头,瞪大眼睛:“奶奶,我可以吗?”

    她能给他们升官?这合规矩吗?宫里的奴才不是都要经过贵妃娘娘的手给升官吗?

    齐嬷嬷含笑着道:“可以,你是苍澜院的主子,院里缺管事的奴才,你将心中名单报上去便好。”

    其余的事就不必小闺女操心。

    莲花顿时激动起来,直接道:“太好了,那就将他们三人都升一升吧。”

    齐嬷嬷:“……”

    她说的是提拔一个,而小闺女想三个都提拔了?

    看齐嬷嬷的表情,莲花稍稍冷静了些,试探性的问:“奶奶,不可以三人都升么?”

    齐嬷嬷无奈道:“只能先提拔一个。”

    一升一下升了三人,并非好事,太过招摇。

    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妃嫔身边的奴才数目和品级都是有数的,更何况涉及谁管谁的问题,像华英殿的明镜,是整个华英殿的掌侍姑姑,管着徐德妃下头所有的太监和宫女的分工职责,层级分明,这样才不会乱,才更好管。

    若是都提拔了,总得有个品级高低,还是得有个领头的,否则谁管谁,往后底下产生了分歧,引起了内斗,岂不乱套了,这并非提拔的初衷。

    而且一下子将人提拔道太高品级也不好,让人容易迷失,资历不够也压不住阵,也因得来太容易,反而让人不懂珍惜,不知感恩,并非御下之道。

    先升一个比较好,其余的等以后慢慢升也不迟。

    莲花顿时纠结起来:“这样啊,那……那……”

    她有些不好抉择啊,三个人各有所长,升哪个不升哪个都难。

    她想了想,确认道:“奶奶,是想让我提拔一个管事的么?”

    齐嬷嬷点头:“苍澜院缺个管事的领头奴才,短时看没什么问题,可长远看并非好事。”

    “哦……”莲花明白了看来只能升一个了,既然如此:“那就提小吉子上来吧。”

    莲花一脸的可惜遗憾,遗憾不能三个都升,她想三个都升呢。

    齐嬷嬷忽略她脸上的表情,直接问道:“这是为何?”

    她想看看小闺女是怎么想的,是随心所欲选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选的。

    莲花摸摸绣了一小角的小莲花,感觉有模有样的,不假思索地道:“这第一个嘛,他年纪最大,长幼有序,升他最好。”

    “什么?”齐嬷嬷万万没想到,竟是如此儿戏的一个理由,她没想到长幼有序还能这么用而且这提拔的第一个由头,竟然是因为年纪大,而不是因为其他?

    她忽然头疼起来,小闺女哟,怎么办才好,这往后底下的奴才越来越多可怎么办啊,仅凭喜好行事,那怎么能成。

    罢了,她还是多操些心吧,等往后这宫里头牛鬼蛇神清理得差不多了,自然也就没那么多事了,到时候小闺女想如何便如何,只要不祸害,呸,什么祸害,是只要不耽搁旁的就成。

    这头齐嬷嬷在暗暗头疼,她已经对下头的话不抱希望了。

    莲花这头,听齐嬷嬷的话似乎不明白她的意思,想了想似乎说的太简单了,便将心中想法仔细解释:“奶奶,小吉子年纪大点懂的多,升他好,而且小青和小林子就很听小吉子的话,管事嘛,当然首先要管得住事呀,能不能让别人听话很重要。”

    齐嬷嬷恍然大悟,原来小闺女不是不懂,而是方才没说清楚。

    她忍不住露出慈爱的笑容,心头不由得涌现一股希冀,她就知晓小闺女是聪慧的,人又怎么会笨,平日里只是想得少单纯罢了,不是不懂。

    方才她想岔了。

    她对莲花点了点头,目光里满是赞许的笑意,问道:“这第二个呢?”

    齐嬷嬷这次赞许的目光明显与以往的不同,让莲花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她脸有些热的接着道:“这,这第二个嘛,那便是合适。”

    她不过想什么就说什么,齐嬷嬷似乎很欣赏一般,哎呀。

    “怎么合适了?”齐嬷嬷看向莲花的目光,不由得更加赞许。

    的确,在她看来,三人里头怎么都是冯吉最合适,只是怎么个合适法,她依旧想听听莲花怎么说。

    莲花的脸更加烫了,她忍不住羞涩起来,将针线放下,起身避开:“哎呀,奶奶,您别这么瞧我,我怕我说不好嘛。”

    齐嬷嬷的目光,仿佛她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一样,让她感觉很不好意思,忽然就羞涩了。

    平日里,她和万岁爷学的那脸皮子也厚得很,对夸赞从来都是照单全收的,只是这回齐嬷嬷的目光包含的意味很认真,跟平日里玩闹是不同的,着实让她很不好意思了。

    齐嬷嬷慈爱地笑起来,顺着道:“好好好,奶奶不瞧你,你说便是。”

    说着背过身去,笑容满面。

    这可真是个女娃娃啊,脸皮薄得很,真赞许时候就受不住了,实在太招人疼了,连她这个老婆子都忍不住满心的怜爱。

    莲花偷眼瞧去,见齐嬷嬷的确不看她了,小小地吐了吐舌头,摸了摸脸,感觉凉了些。

    她清清嗓子,学着万岁爷攥着拳放唇边咳了咳,慎重地道:“奶奶,就像我方才说的,他们各有才能,擅长的不相同罢了,没有好坏之分,可若是要挑一个出来管事嘛,那定是要各方面都平衡的,尤其是脑袋瓜子聪明处事周全的,而小吉子就是这样的人,所以选他最合适。”

    第414章

    得人心

    齐嬷嬷笑容越来越深,小闺女还知道要平衡呢,这话没错,的确是她要的答案,小闺女都懂,不错不错。

    这事对莲花来说,十分慎重,她话未止,还是接着说:“奶奶,与我而言,我想将他们都提拔了,因他们在我位卑之时不离不弃,待我真心忠诚,我私心里想将他们都升高了,这样他们出去,就不会轻易被欺负,他们代表了苍澜院,也代表了我,我不能让他们在外头受委屈,而升了品级便能让他们多一些保障,往后外头的人遇到他们,也会多掂量一二。”

    她声音里带了一些惆怅,她还记得以前她还是采女还是小答应时,宫里的其他人对她和她底下的人有多么的不屑,连奴才都能欺负她和她的人,而她只能带着他们一起隐忍。

    小林子来得最晚,没受过,可小青和小吉子是实实在在受过的。

    她记得第一次见李美人时,她得很严厉地训小青,让小青好好跪着别多话,就怕小青不懂惹来灾祸,而她护不住她。

    她也记得小吉子的脸被打得多肿,肿得像猪头一般,后头靠万岁爷的势,她才报回去。

    她内心里很想自己变强一些的,这样就不必让万岁爷时时护着那么累,她自己就能反击回去,爷平日里那么多事,她希望爷能轻松点的。

    而她的人,她依旧希望如此,自己强比什么都好,他们总有外出办事的时候,她又无法时时瞧着,不知道他们要受多少委屈,而他们品级上去了,那就不必看别人的脸色。

    齐嬷嬷转过身来,看着眼前的女娃,明白了她为什么想将三人都提升品级了。

    枉费她这老婆子活了一大把年纪,还不如一个女娃娃想到明白看得透彻,在她计较功利得失之时,小闺女却想的是怎么护着她的人,这点她自愧不如。

    她想起了那次,她刚来,小闺女就能不顾危险去护着她,将那长虫打死,还担心吓着她,要安抚她。

    她终于是想明白了,为何冯吉三人对小闺女死心塌地的,这不止是小闺女平日里待人真诚没有架子那般简单,更是因为他们信任小闺女,知道他们的主子会护着他们,让他们能够放心依靠,能够踏实依靠。

    这样又怎么能不让他们忠心呢?

    得人心,比任何一种御下之术都要好。

    她心头感慨不止,起身走过去,拍了拍莲花的手,安慰道:“好孩子,从今往后,没人能欺负得了你们,也没人敢低瞧你们。你想提拔他们不是不可,别急,一个个慢慢来更好,听奶奶的,嗯?”

    莲花忍不住喜笑颜开,齐嬷嬷的话,她听懂了呢。

    她眉眼弯弯一把抱住齐嬷嬷,跟齐嬷嬷撒娇:“知道了,奶奶,您真好,什么都懂什么都厉害呢,真的好喜欢您,最喜欢您了。”

    惹得齐嬷嬷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

    刚下朝带着御医回来的皇帝就不大高兴了,这小白眼狼,最喜欢齐嬷嬷,那他呢?

    小吉子几人被支开了不在,齐嬷嬷谈论提拔哪个奴才的事,不好让这几人去听。

    所以皇帝回来时,只看到齐嬷嬷那个胖乎乎的丫头守着门,似乎叫胖丫?

    却没往常看见他就大声背诗的小太监,他察觉有些反常,当即制止住那胖丫头,走近门口就听到这小白眼狼说最喜欢齐嬷嬷的话。

    虽然知道这小白眼狼嘴里的甜言蜜语一套一套的,甜起来要命,但却没想到对齐嬷嬷也这么甜,比对他还甜,甜得他都要吃醋了。

    听着这一老一少腻歪,皇帝心里悠悠叹了口气,罢了,正事要紧。

    他在门口大声地咳了咳,以此提醒两人,他回来了。

    莲花听到声音,放开齐嬷嬷,先是一喜,后又是一惊,瞧着自己这摊东西,慌不择言地道:“万岁爷,您回来啦?那个,那个今日外头日头正好,您先晒晒太阳呀。”

    说着手忙脚乱的收拾起来。

    皇帝怕里头的人太急了,便在门外高声应道:“外头的日头的确不错,晒晒也好,朕等下再进去。”

    说着背过身去,对着身后的人挥挥手,身后的人了然的退后几步,在外头等着。

    内室里的莲花,大大的松了口气,好险,差那么一哆嗦就将衣裳做好了,若是这时候让万岁爷发现了,那就太可惜了,太白费心机了。

    她忘了想为啥万岁爷这时候回来,也不记得为啥听不到小林子大声背诗的提示声了,全忙着收拾自己的手脚了。

    齐嬷嬷看莲花又犯糊涂了,强忍着想笑出声的冲动,由着人欲盖弥彰。

    她从内室里走出来,笑着对着门口的皇帝无声地行了个礼,往外走了几步,本想走,却看到了偏殿外等着的两个御医:太医署院正与那个炭头——黄医丞。

    她这才想起来,今日是请平安脉的日子,可怎么皇帝也跟着回了?还有太医署院正也来了。

    她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当即决定不走了,让胖丫将支开的那三人叫回来,尤其把小吉子喊来,燕窝的事还没办,得趁机检查,顺便再将那个叫夏柳的宫女支开。

    皇帝看齐嬷嬷冷静的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又听内室里传来窸窸窣窣忙乱的声音,两边反差极大,不由得失笑。

    就是因今日是循着惯例来请平安脉的日子,所以他回来了,提前让人截住了黄祖德,又请了太医院正,准备了准备。

    尽管知道因由,黄医丞说他父亲觉得应无大碍,他却还是放心不下,依旧想让两人好好诊断一下他的小妃嫔,看看她有没有大碍。

    若无大碍,他才能彻底放心的将她的族婶安排进宫,去见她,免得出问题。

    他最怕的那便是,见到族婶,万一他的小妃嫔想起了什么呢,那就糟了。

    族叔族婶那边,他已经派人去嘱咐过,按着从前他们说的欠了很多债的说法与囡囡,其他概说不知就好。

    莲花身上的事,皇帝并没有和齐嬷嬷说,怕齐嬷嬷担心。

    第415章

    两个御医

    那么大年纪的老人家,操心了一辈子,现下还是轻松些,别让人忧心为好。

    便是此时被齐嬷嬷觉察出不对,他也并不担心,回头只说多个人多一层保证便好。

    莲花在里头,终于藏好了关键之物,心头放松,不由得喜滋滋地出来迎接皇帝。

    见到皇帝,她笑眯眯的走过去,娇俏地问道:“万岁爷是刚下朝么?怎么回来了呀?”

    好早啊,身上很重的朝服都还在,算算时辰像刚下朝的样子。

    无论何时,瞧见万岁爷穿朝服,她都觉得十分的好看,身上的气质与往常很不一般,自带一股威仪。

    皇帝捏捏她的脸:“嗯,刚下朝,朕想着今日是把平安脉的日子,便回来了,同你一起。”

    莲花笑容顿时凝固住了,她忙抓住皇帝的手,伸头瞧向他的身后,视线越过齐嬷嬷,才发现那黑黑的炭头背着个药箱低着头站在偏殿外。

    她心里咯噔一下,最怕瞧见这炭头了,凶巴巴的,又爱吓唬人。

    只是又到请平安脉的日子了吗?不是离上回没多久吗,怎么又到了?

    这回万岁爷也回来了,那铁定是赖不掉了……

    她视线略过黄祖德,忽然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慈眉善目老伯伯,头发花白,也背着药箱的?

    她呆住了,脑袋慢慢转回去,满脑子问号地看向皇帝,眼神在询问怎么会有两个御医。

    皇帝瞧着她呆呆愣愣的模样,很是可爱,呆愣中还有一丝抗拒与惊慌,不由得爱怜地摸摸她柔软的头发,解释道:“朕今日也该请平安脉了。”

    “哦,这样呢……”莲花大松了一口气,以为她怎么了,要劳动两个御医瞧,吓死她了。

    能让两个御医瞧的,定然是大事,一个断不准,还要另一个断,她想的明白着呢。

    幸好幸好呢,那老伯伯是给万岁爷请平安脉的,不是给她,真是吓着她了。

    她拍拍胸口,嗔皇帝一眼,嘴巴鼓鼓的:“爷怎不早说嘛,我以为都是瞧我的呢。”

    嗯……他的小妃嫔还挺敏锐,只是现下万万不能让她那般想,否则能哭出来不可,那事儿就大了。

    还得想想办法,取迂回之策。

    皇帝牵着她走进去,不动声色地道:“是朕的错,今日正好是朕请平安脉的日子,便想着与你一道,也可陪陪你与齐嬷嬷。”

    说着回头看了一眼,牵着莲花到一个角落站着,将她护在里面。

    张庆意会,立即带着人进入厅里,开始搬凳子安排起来,座次安排地十分有讲究,按着先头演练的,定要马到功成。

    莲花注意力都留在了皇帝身上,听这么说感到十分新鲜十分好奇:“爷,您也要请平安脉的么?”

    她还从未见过呢。

    万岁爷身体强壮,又不像她有身孕,也要请的啊?

    哦是,她记起来了,以前就听说过,万岁爷龙体事关国家大事,需要好好保重,所以不管有事没事都需要请平安脉,只是听闻而已,却从未见过的。

    皇帝心中正思忖着等会怎么样让她毫无觉察的,让太医院正也给她把脉,闻言失笑:“嗯,朕也要请,齐嬷嬷也得请,都得请,所谓平安脉不过是请个平安,让人安心罢了,缺不得,并非身体有疾才请。”

    莲花理解的点点头,万岁爷和她一样,也要请呢。

    一想到这个,她感觉有些高兴,嘴角微微翘起,往日很抗拒的事,忽然也没那么抗拒了。

    万岁爷要陪着她呢,特地回来陪着她呢,那她还怕什么的。

    和万岁爷一起诊脉,她的感受是不一样,心里感觉踏实很多,不知为何。

    对于齐嬷嬷,在她心里她是一个保护者的角色,她得护着齐嬷嬷。

    往日与齐嬷嬷一起诊脉,那黑炭头总要说几句奶奶不好的,什么脾胃弱,什么吃食上要注意,仿佛下一句就要让齐嬷嬷吃药一般,听得她心惊肉跳的,暗暗为奶奶忧心。

    等忧心完齐嬷嬷,轮到她诊脉了,她还得忧心她自己那份,总是十分不好受的,见黑炭头张嘴要说话,她就害怕,总怕炭头说出她五帖变十帖的话来。

    所以不怪她与方嫔一起说炭头坏话的,实在是她在炭头面前只能捏着鼻子忍着。

    可如今万岁爷也一起诊脉呢,爷和她一边的,有什么爷都替她想着,让她安心得很。

    想通了,她心里开怀起来,眉眼弯弯的笑起来:“万岁爷,那咱们就一起请平安脉吧。”

    说着摇了摇皇帝的手,笑得甜甜的。

    惹得皇帝心头都有些不忍了,囡囡是如此的信任他,他满脑子想的却是要如何骗她上钩,咳……

    他一遇到他的小妃嫔,这定力就不够足,需得不断劝解自己,这是为了她好,不得已而为之才下得去手。

    皇帝面色不显,依旧含笑地回答她:“嗯,与你一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