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章

    13第1章

    封后圣旨

    景元七年四月二十八,一道封后圣旨,震惊朝野。

    当今皇上登基七年,中宫之位一直空悬,四年来众大臣不断上请立后,然多次遭皇上无视。

    三日前,众大臣纷纷跪在宣政殿上请旨立后,大有一种皇上不立后众大臣就长跪不起的架势,皇上忍着怒气只能答应立后之事再考虑三日便给答复。

    三日后,礼部尚书携封后圣旨至定国公府,内务府也随同圣旨一起送上皇家聘礼,那队伍望不到头。

    京都百姓还未从昨日定国公府小女儿及笄的热闹盛况中回过神来,今日皇家这浩大阵势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大厅里,定国公府众人跪拜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七年以来,中宫后位一直空悬,众大臣多次上书立后,然朕忙于国事未能及时回复。今众大臣再次请旨立后,朕感念众臣体恤之心,替朕操心皇家家事,是以了了众臣心意。朕闻陆氏幼女陆芷鸢,乃定国公陆淮序之女也,钟祥世族,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兹仰遵慈谕,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婚期定于六月初六,钦此!”

    礼部尚书宣读完圣旨,定国公府一家人好一会儿都没有反应过来。

    “咳咳......”礼部尚书轻轻地咳嗽了两声,提醒还在跪拜的众人。

    陆芷鸢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看了眼边上跪着的爹爹和娘亲,只见他们也同样才缓过神来,但圣旨肯定是要接的。

    就是这圣旨里的内容写的怪里怪气的,无论怎么听都觉得皇上立她为后是逼不得已的样子。

    陆芷鸢接过圣旨谢恩:“臣女接旨,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她站起身,礼部尚书对陆芷鸢行了一礼,他身边的礼部侍郎将金册金宝献上。

    陆芷鸢双手拿在手中,众人对她行君臣之礼,“臣等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金安。”

    她独自立于众人之中,跟前黑压压的行礼之人,她还处在懵懂之中。

    然而陆芷鸢心下苦恼,让她当中宫皇后,也不知她有没有福气享受这泼天的富贵。

    不说皇上立后是逼不得已,就她这样简单的头脑在宫里真的可以站稳脚吗?她虽然不聪明,但胜在有自知之明。

    接着便是内务府将皇家聘礼一一搬入府中,几乎堆满了整个院子。

    定国公陆淮序含笑道:“辛苦大人了。”

    礼部尚书忙道不敢,皇上迟迟未立后,这定国公幼女昨天才办及笄礼,今日就下旨封后,很难不让他多想,今后定国公府的地位只会更高。定国公示意身边的人打赏,来传旨的众人接过了赏赐纷纷拜谢。

    礼部尚书也不敢多礼,朝着几人拱手道:“下官还有公务在身,就此告辞。”

    定国公扯着笑点头,“大人慢走。”

    送走了礼部官员和内务府众人,大厅内的气氛顿时有些安静。

    陆母看着陆芷鸢欲言又止,最终只能暗暗叹了一口气,轻声对小女儿道:“鸢鸢,刚刚你也忙了好一会了,你先回自已的院子休息一下。”

    “好的娘亲,那女儿先回去了。”陆芷鸢声音轻柔如风,乖巧的应了一声,便转身往自已的院子走去。

    陆芷鸢一走,陆母抬眸看向自已的夫君和儿子问道:“皇上怎会注意到鸢鸢?”

    她更想问的是,怎么会让她的小女儿当皇后?

    陆淮序也一头雾水,将目光放在下首第一位的儿子身上,“为什么?”

    “......”陆易琛无辜的看向两人,“儿子也不知道啊。”

    陆淮序冷哼一声,“你以前是皇上的陪读,后来皇上登基,你也入了大理寺,如今已是大理寺卿,皇上跟你的关系只近没远,你会不清楚?”

    陆母闻言,顿时揪着儿子的手不放,“是不是你在皇上面前说了些什么?”

    “我没有,皇上的心思最是难以捉摸,即使我以前是皇上的陪读,但这七年毕竟君臣有别,我哪敢在皇上面前放肆啊?”陆易琛委屈反驳,不敢甩开自家母亲的手,只得忍着疼。

    听着儿子的话,陆淮序和陆母也疑惑了,他们的小女儿不比二女儿那般才华名声在外,因小女儿不喜那些无聊的场合也没有多大的耐心坐着听人拉家常叙旧,所以去各府参宴小女儿都不会跟着去,这些年来见过她小女儿的人几乎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就是昨日在及笄礼上也只是走完形式便匆匆回了自已的院子。

    她从小被娇宠着长大,琴棋书画,规矩礼仪全由着她自由发挥,对她并没有要求,即使偶有淘气的时候溜出府去玩耍,也是女扮男装没有暴露她定国公府三小姐的身份。

    皇上又怎会注意到她这个小女儿?

    “还有,皇上的立后圣旨为什么写的那般迫于无奈?”

    陆淮序和陆易琛面面相觑,一时都没有开口说话。

    陆母打量着自已的夫君,最后将目光放在了陆易琛的身上,陆易琛望着上首坐着沉思的父亲,想到那天在宣政殿的事情,开口道:“前日,众大臣在宣政殿内下跪请皇上立后,皇上不开口回应众臣所请就长跪不起,大臣们这一做法有些逼迫...”

    臣逼君,那可是大忌啊!

    陆易琛及时止住了后面的话,但陆母明白他后面的意思。

    见母亲明白但依然一副不理解的样子,陆易琛虚了一眼父亲,“皇上本就不想朝臣干涉皇家立后之事,皇上觉得立后是家事,偏偏众臣过段时间便忘记了这回事,然后又重提立后事宜,前日在宣政殿上,父亲也跟着一起下跪掺和。”

    这下,陆母理解了,为什么会立她的小女儿为后,原来是自已的夫君拎不清啊!

    “这...”陆淮序皱眉,说话底气不足,“立后之事又不是第一次提及,跟这有什么关系?”

    陆易琛说:“怎么没有关系?皇上圣旨上不是明晃晃的写着,众大臣多次上书立后,然朕忙于国事未能及时回复。今众大臣再次请旨立后,朕感念众臣体恤之心,替朕操心皇家家事,是以了了众臣心意,这话的意思不就是说皇上是逼于无奈才下旨立后的。”

    皇上这圣旨上说的明明白白,他立后是众臣所请,他只想忙于国事,不想众臣过多关注他后宫之事,今日立后也是了了大臣们的心愿,希望以后不要再关注皇家的家事,好好为朝廷效力,做一位为国为民的好臣子。

    第2章

    学着端庄淑睿

    陆淮序闻言,心里“咯噔”了一下。

    想起前日在宣政殿上,南宫毅带头重提立后之事,接着便乌泱泱的跪了满地请旨立后之人,尤其是武官这边,全跪了,就他一人独自站着殿前,顿时觉得自已不合群。

    又见皇上坐在御座之上久久未开口,一直皱眉深思,当时想着多他一个请旨的也无妨。

    于是也上前跪道:“臣附议。”

    “朕考虑三日,再给诸位爱卿答复。”

    陆淮序话音刚落,就听到御座之上传来比往,他也忍着。

    他那宝贝小女儿可如何是好?

    夕照院内

    女子身穿月白色海棠织锦襦裙,躺在凉亭的贵妃榻上,正盖着帕子沐浴暖阳,一副悠闲的样子,微风袭来,腰间的飘带缓缓而动。

    如今事已成定局,今日接旨的时候看爹爹和哥哥满脸惊讶的表情她就知道,立后之事也让他们措不及防。

    不是她看不起自已,而是知道自已有几斤几两,就她这点手段,普通人家的后宅有定国公府撑腰她还能应付着些,但宫里那种地方,她可能要回娘亲肚子里重新再造才能好好活着。

    也不怪爹娘和哥哥要关起门来避开她商量,大概是怕伤了她的心吧。

    “唉~”想到这里,陆芷鸢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盖在脸上的丝帕轻轻晃动,“不知道爹娘会不会后悔把我养成这个性子?”

    身边立着身穿浅绿色衣裳的听琴,一脸担忧的问:“小小姐,立后之事真的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

    “要是有回旋的余地,爹爹如今就不会在家里发愁了,而是已经进宫去了。”

    陆芷鸢拿掉盖在脸上的帕子,露出那张精致漂亮的鹅蛋脸,眼睛黑黑圆圆的,就像一个亮晶晶的琉璃珠。

    听琴抿着唇,一时也不知怎么安慰自家小姐,她家小姐无论是身份还是容貌要当皇后绝对是当得的,就是小姐这心思单纯的样子,要是入了宫...

    连国公爷都没有办法,她一个小丫环更是没办法了。

    陆芷鸢直起半个身子,微微抬眸,冲听琴眨眨眼,“听琴,你就不要唉声叹气了,咱们乐观一点,乐观会带来好运的。”

    陆芷鸢倒是个乐天派,皇上的旨意谁敢违抗,既然改变不了什么,那就只能接受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大不了谨小慎微,要真是着了谁的道,只能怪自已命该如此了。

    “可是,小姐,那可是皇宫啊,直面天子和太后的地方,皇宫规矩礼仪严苛,不比府中,一不小心冲撞了天子,就......”听琴拿手抹了抹脖子,表情甚是严肃,一点都没有陆芷鸢脸上的轻松。

    她家小姐在府中有国公和夫人宠着,就是犯了错撒撒娇也就过去了,还偶尔女扮男装溜出府去玩,要不是有世子打掩护,国公和夫人早就关小姐禁闭了,毕竟七年前小姐溜出去玩就被关了一个月的禁闭。

    “而且,小小姐,奴婢听闻皇上无心后宫,今立您为后还是逼不得已,那小姐您往后的路岂不是更艰难。”

    陆芷鸢看着一脸愁容的听琴,那能怎么办呢?她也知道自已是被大臣们逼着皇上娶的皇后啊。

    就算如此,她也不能天天以泪洗面吧,或者去闹什么的吧?这样只会更加激怒皇上,到时候不说她自已能不能活的问题了,就是定国公府都会被连累。

    陆芷鸢沉默了一会,微微歪着脑袋,嘴角扯着不存在的笑:“那咱们就在人前学着二姐姐那样端庄淑睿,温婉可人,规矩礼仪让人挑不到我们的错处就行,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

    她二姐姐的学识、礼仪可以说是京都闺阁女子的典范了,她虽然不能学到十成十,能学个五六成就足以在后宫中保命了吧。

    况且她是进宫当皇后的,宫里除了皇上和太后之外,其她人位分都在她之下,只要她不出错,小心点别着了道,活着应该不难。

    定国公府一家人倒是都想一块去了。

    最低要求,只要陆芷鸢进宫能好好活着就行。

    第3章

    蓄谋已久

    御书房

    礼部尚书恭敬的立于殿中,将定国公府的情况一一向御座上的人禀告。他也不知皇上为何要他事无巨细的说来,尤其是皇后接到圣旨时的反应。

    沈君樾在听到陆芷鸢愣住了时候,嘴角轻微地勾了勾,他想,她定是觉得不可思议吧。

    又在听到她蹙眉时,沈君樾也跟着蹙眉,心里更是多了一丝忐忑。

    终于在听到她乖乖巧巧的接了圣旨,沈君樾才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抹显而易见的笑容。

    “朕去年就吩咐过礼部和内务府做好大婚所需一应准备,一个月后朕和皇后的大婚必须要隆重举行。”

    礼部尚书恭敬道:“皇上放心,臣和内务府早就准备妥当,六月初六帝后大婚定是空前盛况,不会委屈了皇后娘娘。”

    “如此,甚好!”沈君樾满意点头,朝他挥挥手。

    “臣告退。”

    等礼部尚书离开,候在一旁的太监总管赵全心下讶异,他在皇上身边伺候十几年,从来没有看到皇上像今日这般表露自已的情绪。

    皇上今日的高兴全写在脸上,他一直都知道皇上心里住着人,没成想竟是定国公的小女儿。

    一小太监从外头进来,弯着身子道:“启禀皇上,大理寺卿在御书房外求见。”

    沈君樾眯了眯眼,自然知道陆易琛来的目的,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宣。”

    陆易琛入殿,他径自走了过去撩起长袍单膝跪地,朝御座之人跪拜:“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沈君樾抬头望向他,起身往茶座走去,“过来坐。”

    “谢皇上。”

    沈君樾说的随意,语气和寻常一般,倒是让陆易琛心里更加纳闷了,难道是他多想了。

    陆易琛端起茶喝了一口,他心里装着事,并没有注意到沈君越已经看了他许久。

    沈君樾放下茶杯,故作不懂地问:“易琛,你怎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两人自小一起长大,虽是君臣,但也是朋友。

    陆易琛自知自已走神了,收敛思绪,“皇上应该早就见过微臣的小妹吧?”

    虽然是问句,但陆易琛可以肯定他们是见过的。

    但奇怪的是,他从来未曾听小妹提起过皇上,进宫之前也有旁敲侧击过,小妹依旧懵懂。

    沈君樾脑海里想起七年前在定国公府的那个夏天,彼时,父皇故去,他刚登基,正是朝廷内忧外患之时,只有定国公府是他可以完全信任之人。

    他独自坐在定国公府的后花园,陆芷鸢捧着两朵盛开地荷花突然闯入他的视线,比夏天的太阳还要炙热,她的笑比荷花还耀眼。

    软软糯糯的问:“你为何不开心?是因为没人陪你玩吗?”

    “这个荷花给你,我特意给你摘的,你别不开心了,我陪你玩。”她仰起头朝他笑,他不接她递来的荷花也不尴尬,就这样一直举着。

    见她双手隐隐在发抖,沈君樾才淡淡地拿了过来,随手放在一旁。即便如此她也不生气,还扬起更加灿烂的笑容。

    也不知她是从哪里回来的,一身华贵的衣裙沾染了许多灰尘,脸上更是跟个小花猫一般,一点都不像世家小姐该有的样子。

    他在定国公府住了五天,每天她都带着荷花来找他说话,每天都会分享她开心的事情,小嘴巴拉巴拉地说个不停,一向喜欢安静的他,当时也不会觉得她吵,她也不要求他开口回应,只要看到他脸上放松的神情她就开心地继续说。

    当时就觉得她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孩子,一个被爹娘宠爱着长大的孩子,竟然也懂得察言观色。

    后来见他终于开口说话了,她便提出要带他出府去玩,其实哪里是带他出去玩,明明是她自已出不去才这样说的。

    沈君樾神色不变,淡淡抬眸,说:“自然见过,之前在宫宴上见过她两次,你是朕的陪读,还时常在你口中听到些许关于她的事情,所以对你的家人自然多关注了一些。”

    陆易琛有一瞬间的怔愣,呃,这么说确实是他的错了。

    沈君樾没在开口,等着让陆易琛自已消化。

    定国公府不会想把女儿嫁入宫中,哪怕是皇后之位,他们也不想女儿入宫。

    所以他只能自已一步步谋求,然而这些在没有娶到她之前,他不能让定国公府的任何人察觉到,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定国公陆淮序算是他的恩师,他的兵法便是定国公亲自传授的,父皇七年前突然故去,朝堂局势紧张,是定国公全力支持他,稳固朝堂上下那些有不轨之心的人,他才得以坐稳皇位,要是定国公不同意把女儿嫁给他,他于公于私都不能强娶,所以只能自已私下谋求。

    陆易琛狐疑的看着皇上,这话听起来确实没有任何不妥的地方,但他总感觉哪里不对。

    “为什么是臣的妹妹?”他还是问出心中的疑问,也在做最后的争取。

    沈君樾拿起茶杯的手一顿,明白他话的意思,那天请旨立后的人那么多,为何偏偏是定国公府?

    他那天之所以迟迟没开口,跟他们耗在宣政殿上,就是等着定国公开口,定国公开口了,等他的封后圣旨一下,定国公也无法来他面前说什么。

    只要定国公不来找他,一切就好办多了。

    “定国公府的女儿入主中宫身份自然合适,朕知道定国公府忠心耿耿,关键时刻总是替朕分忧,朕的皇后自然应该是朕信任之人,这样才能让朕在前朝无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是,定国公也有意让女儿入宫,朕明白定国公的一片忠心。”沈君樾说的很是诚恳,还特地强调是你们定国公府有意让女儿入宫,也从侧面阻断了陆易琛接下来要说的话。

    陆易琛心里轻叹了声,皇上话里话外都是定国公府在为君分忧,把他们定国公府夸上天上去了,要是再说什么,岂不是自个打脸。

    如今路都被堵了,他还怎么开口?

    “皇上,微臣的小妹被家里宠坏了,规矩礼仪怕是......”

    “易琛放心,无论如何,朕都会护她在宫中一世无恙。”沈君樾先一步开口,语气认真,许下承诺。

    陆易琛知道入了宫的女子没有什么幸福可言,既然改变不了什么,他也只求自已的妹妹能在宫中安然无恙,今日进宫的本意也是如此。

    “微臣多谢皇上。”

    陆易琛松了口气,他和皇上自小算是一起长大的,自然知道皇上许下了承诺便会做到。

    听到陆易琛松口,沈君樾勾唇,狭长的眼眸微扬,漆黑幽深的眼底藏着似有若无的笑意。

    第4章

    凤仪入主

    夕阳西下,凤仪宫进进出出的内侍和宫女,一趟又一趟的往里面搬珍贵摆件和物品。

    以淑妃为首的三妃两嫔,都聚在凤仪宫不远处看着那浩大的声势。

    一时之间,五个人没有一人开口说话,就这样沉默地看着。

    她们五人进宫两年了,每每都要绕到这凤仪宫瞧瞧,这凤仪宫谁不想住进去?今日,反而便宜了个外人,她们内心愤恨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惠妃终于开口了,但语气酸溜溜地:“这下,凤仪宫是真的要住人了。”

    皇后已定,象征着后宫最让人向往的凤仪宫也有主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被落空,惠妃心里简直要气死了。

    “两年前,也就是我们进宫那一年,这凤仪宫就已经翻新过一次了,原以为这凤仪宫的主人会是我们之中的一个,没成想,都不是。”瑶妃瞥了惠妃和淑妃一眼,她们三人争来斗去,最后那个位置都没有落到她们任何一人身上,她倒是有那么些许的安慰。

    皇后这个位置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总比落在一个跟自已斗两年相互看不顺眼的人来的更舒坦一点。

    一旁的安嫔静静地听着她们说话,这凤仪宫年前又翻修过一次,当时,三妃还为此斗的不可开交,最后还是太后出面,她们才收敛了起来。没成想,过了五个月,却等来立那定国公府的小女儿为后,三人白忙活了一场,此时都压着火呢。

    姜嫔冷哼一声,嘲讽道:“入住了凤仪宫又如何?立她为后又如何?没有帝王的恩宠就是皇后之尊也不算什么,陆芷鸢也不过是前朝大臣把皇上逼急了不得已才下旨立后的人选,本质上来说,她和我们进宫时并没有什么区别。”

    皇上十六岁登基,以先皇故去要守孝三年为由,后宫一直未立后封妃,大臣们就是再着急也拿皇上这个理由没办法,毕竟谁敢劝皇上不遵守礼孝呢?

    以至于皇上三年守孝期一满,群臣纷纷上书劝谏皇上立后封妃,为皇家绵延子嗣。皇上对此兴致缺缺,君臣之间又周旋了两年,皇上迫不得已才一下点了五人入宫,至此,前朝大臣才消停了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