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章

    包裹被拆开,梁春宜看到那一堆堆好东西,忍不住眼睛瞪得溜圆。

    各种各样的葡萄干、大得能占据她一个手掌心的杏干、还有风干的牛肉、羊肉、甚至梁春宜还看到不少西北特产的名贵药材。

    最让梁春宜震惊的,包裹里面居然还有动物的皮毛。

    “这……你爸妈是不是寄的东西有点多?”

    梁春宜对陆长州说。

    她觉得自己就送过去一封信,寄了几块腊肉和这边的一些干菌菇,礼太轻了。

    她现在脑子里就在转,公婆寄来这么多东西,她下次要寄什么才能不辜负他们这份心意。

    “咦,这里面有两件小衣服,还有虎头鞋虎头帽子,这手艺真好,绣得老虎活灵活现的。”

    看到熟悉的针法,梁春宜怔住了,手忍不住伸过去抚摸衣服上的小老虎,鼻子发酸:“这是我妈做的,只有我妈会把老虎的眼睛绣得那么灵动。”

    第

    25

    章,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做好了

    梁春宜能想象到,她妈妈在农场里,是怎样东躲西藏地把衣服和鞋子绣好的。

    她们白天要干活,肯定是晚上挑灯干的。

    布料很可能是向公婆买的,她爸妈是很有自尊的人,张嘴求人对他们来说很难,直接开口和别人要东西更是不可能的。

    陆长州也拿起了虎头鞋,看着上面栩栩如生的小老虎,神色复杂。

    “辛苦妈妈了。”

    他抬手给梁春宜擦了擦眼泪,问她:“今年过年我争取请下来假,咱们带着吉宝和乐宝回趟西北。”

    梁春宜“唰”下抬起来,眼里露出惊喜:“你可不许哄我。”

    “不会。”

    陆大姑也十分高兴,她来这里照顾梁春宜从生孩子到现在,也很久没回西北了。

    过年虽然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梁春宜对接下来的日子觉得很有盼头了。

    *

    此时已经进入十二月份,天越来越冷,外面下起了小雨,一阵的阴寒。

    梁春宜去看了看她晾在杂物间窗下的橘酿葛根粉。

    前几天是晴天,趁着天气好,她耗费很大的功夫,把橘酿葛根粉做好了。

    在太阳底下晾晒后,便放在杂物间的窗户边,有阳光的时候可以继续晒晒。

    这边盛产橘柑,十月十一月份,正是橘子采摘的季节,现在还有生长的晚橘能摘,因此在村里就能换到新鲜又便宜的橘子。

    橘子不缺,但葛根变成粉就缩水太大了,那么一大筐葛根,最后也只做了一簸箕葛根粉,根本不够分。

    梁春宜还想上山一趟,结果就下雨了。

    她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想着自己写的信,已经过去快一周了,不知道能不能寄到西北。

    信里还有她和陆长州两个宝宝的照片。

    想到她爸妈爷奶看到照片高兴的模样,梁春宜就忍不住心情很好。

    她现在过得很好,她希望爸爸妈妈也能过得很好。

    雨天没有事,梁春宜在杂物间站了会儿,看看橘酿葛根粉的情况,就回屋继续做两个孩子的风铃。

    风铃做得慢不是她拖延,是因为一开始材料不全。

    后来陆长州去县城拿照片的时候,给她带回来小半麻袋碎玻璃,她才开始磨玻璃,穿风铃。

    这也非常耗费时间,因为没有趁手的工具,她只能慢慢磨。

    陆长州训练回来也会帮她一起磨。

    正做着风铃,忽然门从外面被推开,带着一身风雨的陆长州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迅速关上堂屋门,避免外面的雨水扫进来,就这么一会儿,他脚下已经湿了一小片。

    梁春宜皱眉,拿着干毛巾走过去:“冬天这么冷,你怎么把自己淋成这样,你的雨衣呢?你的伞呢?”

    她把毛巾递给他:“快擦擦,赶紧换身干净衣服,别生病了!你别仗着自己年轻就不重视身体,等到老了你就知道了。”

    陆长州被她唠叨着,一点厌烦没有,看她为自己忙碌着找衣服,准备给他熬姜糖茶,他身体很凉,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热水有两个暖壶,梁春宜给他提到浴室,让他快点用热水冲一下换干的衣服。

    然后她就着急跑出去熬姜糖茶了。

    厨房和住的房子连着,中间有个小门,可以不用从雨里过。

    陆大姑也从屋里出来了,本来她想去熬姜茶。

    不过看到梁春宜为陆长州忙活,陆长州也很高兴的样子,她关心了陆长州几句,就进屋继续看孩子了。

    陆长州虽然表情不多,但陆大姑多了解他,他心情好的时候,从他眼里能看出来。

    陆大姑坐在吉宝乐宝的小床前,给他们盖了盖被子,满脸笑容地高兴说:“现在你们爸妈才像个夫妻样,真好,你们真是一对带来福运的龙凤胎。”

    吉宝和乐宝“呼呼”睡得很香,什么福运的龙凤胎,听不到听不到,睡觉最重要!

    陆长州洗澡快,他出来,梁春宜刚好端着满满一碗姜糖茶慢慢进来。

    看到他,梁春宜一脸有救了的模样叫他:“好烫!好烫!你快来端走啊!”

    陆长州正擦着头,闻言手上的毛巾瞬间落在了肩膀上,速度非常快地跨了两步,到她面前端过了她手里的碗。

    梁春宜看看自己的手指,微微有点红,不太疼,应该一会儿就好,她小心吹了吹。

    陆长州把碗放在桌子上,转头有些严肃地看向梁春宜:“下次盛热汤热水,别盛这么满。”

    梁春宜知道陆长州为她好,可是她为他用心熬出来姜糖茶,他第一句话就是教训她,她心里控制不住涌上委屈。

    “盛太满了就别自己端,叫我去端,我不怕烫。”

    陆长州的下一句,又神奇地让梁春宜心里的委屈消失了。

    “知道了。你快趁热喝了,喝了才有效。”

    陆长州其实不爱喝姜糖茶,姜味太冲,他更喜欢喝纯红糖水。

    不过这是梁春宜给他熬的。

    陆长州没一点勉强地大口大口喝完,喝完还说:“很好喝。”

    “锅里还有。”

    “一碗就够了。对了,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做好了。”

    第26章,陆长州送的东西

    “什么东西?”

    梁春宜不记得她和陆长州要过东西。

    陆长州走到门口,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因为淋了雨,上面还带着水渍。

    “这些不是你想要的吗?”

    “药锄!药臼!”

    还有专门用来找药的铁棍,甚至还有个可以放在桌子上的小磨盘。

    梁春宜惊喜地看着那些东西,又看向陆长州:“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些的?”

    有些工具梁春宜并没有在陆长州面前说过,他居然也帮她做了。

    “上次上山的时候,你说工具不趁手。我想你可能需要,正好遇到了就买了。”

    陆长州嘴上说的简单,不过梁春宜知道,现在铁质用具多么难买。

    而且每样都这么合她心意,他一定花了很多心思。

    “谢谢!我很喜欢!我也有要给你的,我做的橘酿葛根粉可以喝了,你要不要尝一下?”

    陆长州点头:“好。”

    梁春宜欢喜地把陆长州送给她的东西收进杂物间,里面堆放了很多药材,相当于梁春宜的工作间了。

    橘酿葛根粉只要里面的粉干了就可以喝了。如果想晾晒更久也可以。

    梁春宜拿了三个橘酿葛根粉出来,在陆长州有些好奇的目光下,先用凉水化开,再用热水冲泡搅和,最后呈淡黄色的透明糊状。

    梁春宜把碗递给陆长州:“尝尝?”脸上带着些小骄傲。

    她觉得自己做得橘酿葛根粉还是蛮成功的。

    陆长州接过碗,舀了一勺倒进嘴里,入口带着淡淡的植物甘甜,还有橘子的香味,口感丰富绵长,很好吃。

    陆长州又舀了一勺。

    梁春宜看他的眉眼舒展,就知道他喜欢这个味道,心里的自豪感更多了。

    她喜欢做药食,更喜欢她做的药食被其他人喜欢。

    梁春宜没有问陆长州吃着如何,心情很好地把另外两个也沏出来,给陆大姑送去一碗,她端着另外一碗,和陆长州一起坐在客厅吃。

    “你说我把这些葛根粉寄给爸妈怎么样?他们会爱吃吗?”

    “你爸妈吗?”陆长州看向她:“可以,我让妈送过去。”

    “不是,都送,你爸妈那里也送。”

    陆长州:“那家里的葛根粉不够。”

    “再做嘛,反正我在家除了看孩子也没其他事,山上还有那么多葛根没有挖回来。”

    梁春宜语气轻松地说:“等雨天过后,我就上山。”

    陆长州看向梁春宜,皱了下眉。

    梁春宜虽然比较从前丰腴了些,但也只有胸,其他地方在陆长州看来都是纤弱的。

    “刚下完雨山上滑,你等我下次休息,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山上我都熟悉了,我自己可以去,你忙你的吧。”

    梁春宜摆手拒绝,按以前说,陆长州没有杂事干扰,可以全身心投入训练工作中,他会非常高兴。

    可是现在,梁春宜这样说,他心里却并没有高兴的感觉,还有隐隐的失落。

    只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点头:“好,有需要叫我。”

    梁春宜晚上借着灯光摆弄陆长州给她带回来的挖药工具,越看越喜欢。

    陆长州对她这样好,梁春宜心里想着,她有没有能帮上他的地方。

    比如空间里的关于机械武器的书?

    可是陆长州这么聪明,她应该用什么合适的理由拿出来呢?

    当然也不是都拿出来完,而是拿最符合现在世界科技发展,适合现在的。

    第27章,西北农场,陆长州皱眉

    距离楚州很远的西北,陆长州他爹他娘收到了他和梁春宜写的信。

    陆长州他爹陆大龙是跟着领导人一起打的革命,要不是他想建设大西北,他就和其他战友一样留在京城了。

    因此在军区,他职位很高,家也是一幢独栋二层小楼。

    陆大龙拿着信提着包裹,龙行虎步进屋,把包裹往地上一放,姿态狂放不羁地坐在沙发上,朝厨房大喊。

    “媳妇!媳妇!快下来,长州和他媳妇来信了!”

    “哎呀!”罗素英喜笑颜开地从厨房跑出来:“信呢?在哪里呢?”

    “这……”

    陆大龙刚举起来,就被罗素英一手抢过去:“我看看。”

    “让我也看看啊。”陆大龙着急地凑过去头。

    他长得十分魁梧,声音听着也五大三粗,看起来很不好惹。

    但在罗素英面前,就像老虎被拔了胡须,媳妇说啥就是啥,信被抢过去也就自己凑过去看,根本不敢再去抢。

    罗素英同样着急,电话里听说陆长州这次寄过来了他们的全家福,还有两个宝宝单独的照片。

    她和陆大龙就一直期待着了,今天终于等到了!

    刚打开信,往下倒了下,两张相片先滑了出来。

    罗素英眼疾手快地接住,一看,便笑得见眉不见眼:“哎呦,这就是我那两个大乖孙,真好看,看着就是活泼有力的。”

    陆大龙在旁边急的跳脚了,也不敢上手抢:“媳妇,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一个人看也没意思,罗素英拿着照片和他说:“这是大的叫吉宝,这是小的叫乐宝,听着这名就让人开心,还是儿媳妇会取名。而且你看,怕我们不知道谁是谁,还专门在下面写了名字,一看就是春宜的主意,长州才没有这么细心呢。”

    陆大龙看着照片上两个大胖孩子,就跟观音画上的福娃娃一样,搓着手心里直痒痒:“就可惜不在咱俩身边,不然咱俩一人抱一个,多美!”

    罗素英十分赞同地点点头。

    两人又看着一家四口的全家福,罗素英细心地发现,梁春宜脸上的笑容和之前结婚时拍的不一样,看起来很自然,也很幸福。

    她戳戳陆大龙:“看春宜和长州,他们是不是感情更好了?”

    陆大龙:“都结婚那么久了,肯定越过越好!”

    罗素英想想也是。

    两人又赶紧看信。

    信的内容多是梁春宜写的,陆长州只写了一张纸,一句话——家里一切都好。

    梁春宜则写了吉宝和乐宝从出生到现在的变化,还写了她对她们的思念,她特别感谢她们。

    又用隐晦的话语问问她父母亲人的具体情况。

    看到这里,罗素英叹口气,陆大龙浓黑的眉毛也皱了起来。

    “唉!”罗素英摸着照片说:“想到春宜她们一家人,我心里就难受。你说这世道怎么了,明明对国家有贡献的好人,非下放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别乱说!”陆大龙突然严肃了语气:“国家自然有国家的道理!”

    罗素英也知道形势,不再说话,只能看着自己两个乖孙让自己心情更好。

    陆大龙拆开包裹,里面的东西果然分成了两份,有一份明显是更合适农场那边用的。

    “春宜也是不容易。”

    陆大龙把给农场那边的东西拿出来,和罗素英说:“那边肯定也想看看春宜现在的日子,看看吉宝乐宝,咱们现在就过去。”

    罗素英把照片往信封里一装,站起来:“走!”

    西北冬天是干不了活的,太冷了,而且土地被冻得很硬,人力开凿太费力。

    但是农场的冬天除了种地,还有各种各样的活,这里有养猪场、有榨油的作坊、有食堂、开荒队、挖渠队等等。

    冬天农场也有人去开荒、挖渠,农场这么多人,肯定不能白白歇这么久,歇这么久,吃饭都是问题。

    农场的坏分子,当然是干最苦最累的活,去开荒。

    就算陆大龙夫妻俩和从部队退下来这里当农场长的战友打了招呼,希望能暗地里照顾一下。

    不过也只是保证这些人不平白无故受欺负,活还是要干,太优待了农场长就会有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