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8章

    陆大姑:“买甜玉米,种甜玉米的人家距离咱家有点儿远,但是玉米特别好吃,比咱们平时种的好吃。”

    梁春宜知道陆大姑说的什么玉米,闻言道:“那大姑你多买点儿,家里还有辆自行车你骑着,家用的钱你知道在哪里,随便拿。”

    陆大姑:“行,我知道了。你和乐宝快走吧,一会儿天热了。”

    从这里骑自行车到华大家属院,要骑一个半小时,坐公交也差不多的时间,甚至因为等车,用的时间更长。因为公交车走走停停,还要绕路。

    “乐宝,沉不沉?”

    梁春宜坐后面,早上的天还没有很热,风吹着,虽然风不冷,可也很舒服。

    乐宝:“妈,就你这体重,平时我负重跑都比这重,放心吧,带你轻轻松松。”

    梁春宜:“等你到你姥姥家里,你姥姥姥爷肯定会说你分配的地方远。”

    乐宝:“妈,别说我姥姥姥爷,你肯定也觉得远。”

    梁春宜:“我说远有用吗?你也不会改变志向。”

    乐宝嘿嘿笑了两声。

    梁春宜:“你和你哥哥,你们想做什么,只要不是危害社会的事,我和你们爸爸都支持你们。但有一点儿,你们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乐宝:“妈妈,我知道。”

    梁春宜的妈妈已经退休了,不过又被学校返聘了,一周带的课很少,也没有再带学生。

    她爸爸一直在学校做研究项目,所以他忙一些,今天也没有在家里。

    林书墨:“我去叫你爸,他天天要住在学校了。你和乐宝今天都过来了,他不回来也要回来。”

    梁春宜:“如果我爸忙就算了。”

    林书墨:“他忙啥,有他学生呢,研究室离了他还能转。”

    说着她便出了门,等到她回来,不仅带着梁文正,还有梁文正的一个同事。

    第321章,邢仁凯

    梁春宜也见过这个同事,姓邢,和梁文正在华大关系比较好,两人的经历也很相似。

    之前那十几年,都是被人举报,去农场劳动。

    而且分的还都是西北的农场,不过两人的农场不在一起,邢仁凯比梁文正受的苦更多,因为没人照顾他。

    而且邢仁凯在刚被下农场时,他妻子就和他划清了关系,带着孩子改嫁了。

    邢仁凯被平反后,他的老婆孩子知道他被补偿了一大笔工资,都来找过他。

    不过都被邢仁凯赶了出去,他老婆孩子在外面骂他冷心冷肺,活该孤独终老的命。

    但是邢仁凯依旧没有和她们和解,自己在学校里过自己的日子,也就和梁文正走得近点儿。

    因为在西北农场,梁文正帮过他不止一次,如果没有梁文正,他可能都活不下来。

    “邢叔叔,你这是怎么了?”

    梁春宜看到邢仁凯被梁文正扶着一瘸一拐地进来,赶紧走上前扶住他。

    梁文正说:“老邢这是老毛病了,之前在农场他腿受过伤,挨过冻,就是那会儿落下的病根,现在他每到快下雨的时候,腿就疼得受不了。”

    梁春宜蹲下来,对邢仁凯说:“邢叔叔,我帮你看看。”

    梁文正:“我就是带他来找你看的。之前和他说过多少次让他找你去看病,就是不听,死倔着。”

    邢仁凯:“我那会儿不疼。”

    梁文正:“还嘴硬呢,现在是谁疼得走不了路?”

    梁春宜捋开邢仁凯的裤腿,他的左小腿膝盖严重变形了,这是典型的老寒腿,还有风湿。

    另外一只右腿虽然没有左腿严重,但症状也不轻。

    梁春宜又给邢仁凯把脉,看着他神色严肃地说:“邢叔叔,你的腿得好好治了,不然再等等,你这两条腿都会废了,天天疼得受不住,不仅仅是阴雨天,冬天还会更严重。”

    邢仁凯摆手:“我这老胳膊老腿……”

    他话还没说完,梁文正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你是觉得自己一个人了,就想把自己折磨死?那也得痛痛快快地死,疼死你是觉得自己太能忍了?春宜,别管他说的啥,该咋治就咋治。”

    邢仁凯皱眉想说些什么,梁春宜开口说:“邢叔叔,我爸爸也是想你好。而且你的腿治疗只是花费的时间长,对我来说并不算特别难治。我也不想看到邢叔叔你受罪,你就听我爸爸还有我的话,好好治吧。您不要总觉得您就是一个人,我也是您的小辈啊。”

    梁文正:“听到了没,我女儿就是你女儿,别整天一副不想活的样子。”

    旁边乐宝也喊道:“邢爷爷,您就拿我和哥哥当您孙女孙子,我们有空了会经常去看您的。”

    梁春宜:“邢叔叔,今天我先给你扎针,药明天我抓了带过来,让罗嫂熬好,你在我爸家里喝吧。”

    梁文正:“行,就这样决定了,别觉得麻烦,以后说不定我家小辈儿还有麻烦你的地方呢。”

    邢仁凯觉得眼眶有点热,低下头“嗯”了一声。

    第322章,拉投资

    梁春宜给邢仁凯扎好针,他在客房里休息,等时间到了拔针。

    她自己便出来和梁文正林书墨说话。

    说自己最近的困境,想让他们出个主意。

    “医院和学校不太一样,但是你的研究室,你的话语权得重。如果你申请医院的项目,首先医院得有刚好符合你研究方向的,其次,你申请过之后,你有没有全权话语权,这是比较重要的。对了,你们医院申请项目简单吗?”

    梁春宜脸上露出为难:“我太年轻了,项目申请我也不知道医院会怎么想。因为之前申请的,都是医院的大拿。”

    梁文正:“你也不是没有成绩,你研究出了不少新药,医院应该会同意。”

    梁春宜:“如果自己拉投资呢?”

    梁文正:“那就需要自己跑了,看你能不能靠自己本事拉回来。但是不管是自己拉投资,还是申请医院支持,你研究出来的成果收益,一定提前划分好比例,免得到时候扯皮,不仅影响你做研究,还影响你的声誉。”

    梁春宜:“爸,我知道了。我先试着申请下医院的项目,医院不行我再跑投资吧。”

    主要现在梁春宜也不知道找谁投资,她认识的有钱人不多。

    *

    梁春宜在医院申请项目并不顺利,她是军医院,里面大拿很多,她有本事,但是和她一样有本事,资历又老的更多。

    项目就那些,她得排队。

    梁春宜等不及排了,等排到她,那个时间不知道够她研究多少药了。

    她果断决定已经去拉投资。

    现在改革开放了好几年,有人已经富了,只是她认识富人,富人不认识她。

    梁春宜回家和父母说这些烦恼的事,梁文正:“你还记得叶珩吗?”

    梁春宜:“记得,我给他家老爷子治过病。”

    梁文正:“还有骆珏,他们几个的圈子比较厉害,像骆珏的好友李正,开的那个会所就很挣钱。骆珏自己也开了建筑公司,我听他家老爷子说挣了不少。这些人,你不是都认识,可以找他们问问投资的事。”

    梁春宜又问了梁文正一些关于他们几个做的生意,虽然没有做医药研究方面的,但是梁春宜觉得,拉投资嘛,就是要厚着脸皮试试。

    她直接约了骆珏和叶珩,这两个人她都帮过他们本人或者家人治过病,听她说有事找他们,没有犹豫便同意了见面。

    还是在李正的会所。

    梁春宜先到的,李正直接上来迎接:“春宜姐,稀客啊。你家卖的那个香,就没有想过扩大产量?真的太少了,而且越来越少。”

    梁春宜对他笑笑:“没办法,我只有一个人,我还要忙其他的事,卖香不是我的主业。”

    李正似真似假地抱怨:“春宜姐,你真是有钱都不会赚。”

    梁春宜:“谁说的,我还是想挣钱的,只不过我想挣的,不是制香的钱。”

    李正眼睛亮了:“春宜姐,你是不是又研究出来了什么好东西?咱们的关系,可不能瞒着我啊。”

    第323章,投资

    能投资的人越多越好,毕竟谁不知道,研究医药就是个烧钱的项目,但研究出来,挣得也多。

    虽说梁春宜有外挂,但是在这个世界重新寻找药材去适配药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见李正对她研究的东西感兴趣,她立马笑着说:“正好,我今天要和叶珩、骆珏谈这个事情,你要不要听听?”

    李正一听,一把拉开凳子直接坐下:“那当然要听了,春宜姐你的本事我还是信的。”

    说着倒了杯茶推到梁春宜面前,忍不住提前打探道:“春宜姐,你是新研究出来了什么?”

    梁春宜喝着茶,不紧不慢道:“等人到齐了我会说的。”

    没多久,叶珩和骆珏一前一后进入包厢,看到里面已经坐着等着的梁春宜和李正,两人对视一眼,走过去坐下。

    “春宜姐,上午好。”骆珏笑着和她打招呼。

    叶珩:“梁医生好久不见。”

    梁春宜站起来:“你们好,确实是好久不见了。”

    几人坐下,梁春宜提起茶壶正要给两人倒茶,骆珏伸手把茶壶接过来,将茶倒好。

    “咱们都是熟人,我也不绕圈子,直接和你们说吧。我今天请你们过来,确实有点事想请你们帮忙。”

    骆珏刚喝口茶,闻言马上把茶杯放下,看着梁春宜说:“春宜姐,咱们的关系,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你需要我帮什么忙直接说就好,不用特意请我过来吃饭的。”

    梁春宜把菜单递给他:“这不是小忙,所以这顿饭还是要请的。”

    骆珏把菜单给叶珩,叶珩拿着菜单说:“梁医生,你救了我爷爷,我们叶家就欠你一个人情。不管什么忙,只要不违背原则,我都会帮忙。”

    梁春宜:“我救人是我的职责,你们这种想法可不行。我的忙,你们听完之后能帮就帮,没办法帮就直说,我不是挟恩求报的人。”

    接着,梁春宜便把自己写好的项目申请书分给几人看。

    “我准备自己建一个研究室研究新药。你们也知道,我是有这个能力的,而且我之前也研究出来不少治病疗效好的药,现在很多人买。原本我觉得我一个人自己慢慢研究也行。但是我觉得现在我一个人研究太慢了,我需要团队,需要更多人帮忙。”

    梁春宜喝口水润润嗓子继续说:“研究医药非常烧钱,前期看不到收益。不过只要新药研究出来,你们也知道利润会有多大。所以你们好好看看我的项目书,认为值得投资,咱们就商定细节签合同,认为不值得投资,也不勉强。”

    骆珏项目书都没有看完,直接合上就说:“春宜姐你要多少钱,我投资。”

    李正没说话,认真看着项目书,眼里带着迟疑和思考,很明显在考虑要不要投资。

    而叶珩低着头,一页一页把项目书看完,这才抬头看向梁春宜,直接问道:“如果我们投资,这个利益的分成,能变吗?”

    梁春宜:“可以,这得看你们投资的钱。”

    第324章,签合同

    三人都同意要投资,梁春宜看着他们,再问一次:“你们考虑好了吗?”

    骆珏笑着点头:“春宜姐,考虑好了。”

    叶珩“嗯”一声。

    李正看他俩这样,也赶紧点头,生怕自己被落下了。

    梁春宜:“好,那我们就找律师来起草合同吧,今天就签好合同。研究室在哪里我已经看好了地方,资金一到账我就能开始购买设备招人做研究。”

    骆珏:“我公司有一直合作的律师,我来叫吧。”

    叶珩:“可以。”

    梁春宜和李正没有意见。

    等律师过来的时候,四人点菜吃饭,梁春宜已经解决了最难的投资问题,吃得很香。

    李正虽说相信梁春宜的能力,但研究医药,还是有点儿没底。

    他一直问梁春宜关于新项目研究的问题。

    梁春宜边吃着边用他能理解的话跟他解释,当然,让骆珏和叶珩也能听懂。

    李正听完梁春宜的话后,对这个投资有了些信心。他觉得梁春宜很自信,也很有计划,加上之前她研究出来的好药,他相信他的投资不会打水漂,能挣钱。

    吃过饭,律师也到了,还拿着已经起草好的合同。

    梁春宜出技术也出资金,因此她占股最多,40%,其余三人各20%。

    因为他们出的资金都比她多,而且后续也是他们多出钱,因此这个20%给出去并不亏。

    之后如果资金不够还有人加入,股份还会有变化。

    合同里面最重要的一条是梁春宜占有绝对的话语权,也就是所有研究项目都是她说了算。

    其他投资的股东只拿分成,对研究室的所有事情都不能插手。

    这个骆珏叶珩李正都没有意见,他们对医药不懂,门外汉插手干什么,只会把项目搞黄。

    确认合同没问题后,四人都签上字,合同生效。

    梁春宜笑着和几人握手:“合作愉快,各位投资人,资金什么时候到账啊?”

    叶珩:“你什么时候需要?”

    骆珏:“三天内,我需要调现金流。”

    李正:“我也三天内吧。”

    叶珩看两人一眼,改口:“明天。”

    梁春宜笑得格外开心:“那谢谢几位大方的投资人了。所有资金的去向,我会找会计做好账的,欢迎随时来检查。”

    梁春宜没有和他们继续多待,拿着合同,心情极好地离开了会所。

    接下来的时间,她要开始忙了,她的新事业,马上要开始了!

    想想梁春宜就坐不住,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做弄潮儿呢。

    虽说她做的不是最风口的产业,但是只要她成功了,她造福的是无数人,这怎么能不让人激动呢?

    梁春宜一回到家就开始找场地,招人。

    而李正的会所,梁春宜离开后,骆珏几人仍旧坐着喝茶。

    李正虽说签了合同,但他是跟着叶珩骆珏走的,第一次投资没涉足的产业,还是有些慌。

    “骆珏,你说我要不要和春宜姐商量商量,把她研制的香发扬光大?”

    这个市场已经打开了,虽说只是在上流社会,但挣钱毋庸置疑的。

    第325章,继续找人

    骆珏:“你可以试试,但春宜姐可能不会同意。”

    梁春宜确实没有同意,她的香确实有很多好的功效,但那是因为她的香用的原材料好。

    她和李正说:“香的方子我给你,你也做不出来我做的效果,因为这香有些用料,只有我自己种出来的植物才能有作用。如果你想使香做出来有现在的效果,除非原材料全部或者核心的自己种,种法我会教给你。”

    李正:“听着确实有点麻烦,但并不难。我在郊区可以买块儿地。”

    梁春宜听得一脸麻木:这群有钱人,想做事可真简单啊。

    梁春宜:“可以。除了京城的郊区,其实云省、川省、湘省、贵省这些地方的气候,也非常适合种药材,如果你想扩大生产,可以考虑在这些地方种。”

    李正点头,眼睛亮得不行:“这么说,春宜姐是同意和我合作了?”

    梁春宜:“可以合作。不过提前说好,我只负责前期药材种植的教学还有香的方子,后续的管理和售出售后,都得你来。”

    李正:“没问题!”

    就梁春宜的香,他相信,等生产出来,绝对还是像现在一样,供不应求。

    梁春宜:“那咱们商量下细节,签合同吧。”

    她自己也有私心,如果李正买下大片地种药材,有她的指导和帮忙,种出来的药材不仅可以用来做香,还可以用来给她做研究,甚至以后制药。

    药效更好,而且研究也会更顺利,一箭双雕的事,多美。

    因此梁春宜签完合同,就催促着李正赶紧买地种药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