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一群山民大声附和,虽然吃食不是很多,但是只要略微节约一些?,至少不会饿死。况且山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除了冬天,寻找食物还是很容易的。
山里唯一的缺点就是缺盐、缺布料、缺铁了,每个月中总要下山去官府的地盘交换一些?盐铁布料,被?奸商盘剥。
一个山民叹气道:“其实我有些?想?念那些?奸商了,虽然价格贵,但是总能够买到。”
一群山民点头,悲愤极了,自从黄国人到了交州之后?,先是抓了一大批山民去交趾,而后?又杀了一大批彪悍对抗黄国的山民。
最?后?竟然在交州采取什么“集体农庄制度”,取消了商贸,一切物品由官府管理。
这就断了躲在山林深处的山民们换取盐铁衣服的源头。
衣服能够用?树叶代替,铁制农具能够用?木头凑合,盐就麻烦了。
一个山民t?慢慢地道:“附近好几个寨子都有人下山去买盐,然后?再也没有回来。”
一群山民更悲伤了,他们的山寨中也有人一去不复回。
一个山民握紧了拳头,被?官府抓住的人是他的三?弟,家里最?聪明最?能干的三?弟!
他哽咽着道:“三?弟一直很会设陷阱抓野兔子,每过一两个月就能抓住一只。”
三?弟不在了,他再也不曾抓住过兔子,不曾吃到过兔肉,真是悲伤无比。
,尽在晋江文学城
一个山民道:“我们寨子里没有盐了,几十里外的王家寨与我们关系不错,不如去问问他们还有没有盐。”
一群山民点头,只能去试试看。
,尽在晋江文学城
王家寨在几十里外的深山中,只是山路曲折,张家寨的人走了三?天才到了王家寨。
几个张家寨的人望着王家寨的大门,努力酝酿情绪,盐巴如今对哪个山寨而言都珍贵无比,每一粒盐巴上都有着山民的鲜血,必须用?最?深情的语言才能打动王家寨的人卖给他们一些?。
又走近了一些?,却听见王家寨中喧闹极了。
有男子大声叫嚷着:“把粮食都带上!”
有女子叫着:“不要乱跑!回来!”
有小孩的欢快叫嚷声。
有乱七八糟搬运物品的声音。
几个张家寨的人小心翼翼地靠近,从木栅栏的缝隙中望去,却见王家寨的人仿佛正在搬家,所有人都在打包物品。
张家寨的人叫嚷着:“王寨主!王寨主!我们是张家寨的!”
王寨主笑着招呼:“你们来得正好,若是再晚一天,你们就看不到我们了。”
张家寨的人小心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王寨主大声道:“我们要去县城!”
四周无数王家寨的人大声道:“没错,我们要去县城!”
张家寨的人看着一脸兴奋的王家寨的人,只觉今日见了鬼了,一直坚决反对官府,不愿意缴税,不愿意被?官府管辖,一心一意躲在山里的王家寨怎么向官府投降了?
王寨主大声道:“你们不知道,现?在官府的……”
他转头问道:“那什么?”
一个年轻人大声道:“集体农庄!”
王寨主大笑道:“对,官府的集体农庄可好了!包吃,包住,包房子,包衣服,包家具!”
“虽然现?在只是野菜馒头,但是听说荆州早已开始吃馕饼了。”
“不过交州的农庄也能每十日吃到肉!”
一群王家寨的山民欢喜地笑着。
张家寨的人惊疑不定,问道:“谁告诉你的?”
王寨主指着先前的年轻人,大声道:“我儿子!”
他欢喜地笑:“我儿子去年下山去换盐,然后?就被?官府抓了,我以为我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不想?这小子竟然回来了!还胖了些?!”
王寨主欢喜地笑着,道:“别人说的话,我信不过,我儿子的话我还能信不过?”
“他说集体农庄比山民的日子好,那一定是比山民的日子好!”
一群王家寨的山民用?力点头,少寨主都愿意去集体农庄种地,大家伙儿凭什么不能去集体农庄?难道比少寨主还要金贵吗?
张家寨的人盯着少寨主的眼睛,真心怀疑这家伙被?官府夺了心智,问道:“集体农庄真的这么好?”
少寨主大声道:“此刻还是一般而已。”
他认真地道:“每日三?碗野菜糊糊,六个野菜馒头,我们在山里省着点吃,也是能够吃到的。”
张家寨的人与无数王家寨的人一齐点头。
山里不需要缴税,只要肯勤快些?种地和挖野菜,六个野菜馒头的生活还是有的。
少寨主继续道:“每十日有肉吃,也不算太?了不起?,山里野鸡野兔子总能抓到一些?的,虽然不是每十日有肉吃,但也不至于为了这点肉馋的不行。”
众人再次一齐点头。
那少寨主大声道:“可是,未来呢?”
他环顾四周的人,大声地再次重复道:“我们的未来呢?”
“山里能够种地的地方都种了粮食了,山里的野兽只有这么多,山里的野菜也只有这么多,我们能够吃的东西只有这么多。”
“如今人少,我们每天还能有六个野菜馒头,等添了几口人,是不是只有五个野菜馒头了,若是再添几口人,是不是只有四个野菜馒头了?”
少寨主大声道:“若是遇到了灾荒年景呢?是不是就只能吃草根吃树皮了?”
众人一齐点头,越是在山中待了久的人越是惶恐。
山中是真的看天吃饭,一旦老天爷不给面子,连个求助的人都找不到。
少寨主大声道:“以前我们的祖先逃到山里,是因为朝廷不给百姓活路,缴了税赋就会饿死,不交税赋就会被?抓了打死。”
“如今黄国不需要百姓缴纳税赋,却会提供足够的粮食,我们为什么还要躲在山里?”
他看着四周王家寨的人,虽然已经说服了他们,但是他愿意一遍又一遍地说服他们,直到所有人都过上了集体农庄的社员的好日子。
他大声道:“黄国朝廷说,只要仓库里粮食多了,就会给百姓吃馕饼,我本?来是不信的。”
“官字两个口,我怎么信得过?”
张家寨的人用?力点头,这句话说出?了所有山民的心里话。
少寨主大声道:“可是我在集体农庄待了半年多,亲眼看到黄国官府给集体农庄的百姓建房子,给百姓安置新家具,给百姓一年六身衣服。”
“黄国官府是真的在让百姓过好日子,我相信他们不会骗人。”
一群王家寨的人用?力点头,自古以来谁给百姓房子家具和衣服了?
黄国朝廷只怕是真心为百姓考虑了。
少寨主大声道:“若是黄国朝廷不守信用?,也无妨。”
“我们以前可以逃到山里,难道以后?就不能逃到山里吗?”
“若是黄国朝廷不守信用?,我们大不了再逃回山里就是。”
一群王家寨的人用?力点头,有退路的事情为什么不试试看?
张家寨的人看着兴奋的王家寨的人,只觉这群人疯了,如此鲁莽和冲动,迟早全部死光光。
……
交州府衙。
袁谦与一群官员认真核对数据,人人严肃无比。
交趾郡、扶南、马来群岛的稻米都大丰收,仓库里多得放不下,多余的部分尽数送到了交州,而这些?粮食的总数量竟然足够整个交州百姓一年的口粮。
交州官员早就知道新开拓的疆域个个都是大粮仓,以及粮食向本?土运输的计划,但是看到这庞大的粮食数量依然忍不住震惊。
袁谦笑道:“看来不需要中原地区向交州运粮了。”
一群官员一齐点头,神情渐渐变得严肃。
袁谦厉声道:“既然交州不种粮食也可以有饭吃,那么,交州所有山区的集体农庄尽数全力开始种甘蔗!”
一群官员眼神中满是坚毅,重重点头。
胡轻侯早就下令交州和扬州南部地区开始种甘蔗,但是推进的速度并不快。
不论是交州官府还是百姓都心存抵触。
甘蔗能够当饭吃吗?
官府说只要种甘蔗,粮食会从其他地方调集过来,真的会这么做吗?
不论袁谦和府衙的官员如何宣传,地方的官员和集体农庄的管事、百姓就是磨磨蹭蹭,不敢大力推广种甘蔗。
哪怕朝廷发?公文,甘蔗可以种在山地中,不会影响黍米的种植,依然没有几个集体农庄愿意大力种甘蔗。
甘蔗可以种山地是真的好,不抢占良田,但是,种甘蔗需要人力啊!
山地种甘蔗更是无法借用?蒸汽机拖拉机的神奇力量,实打实的必须靠人力种植甘蔗。
一个壮劳力去种了甘蔗,岂不是就少了一个壮劳力种粮食?
基层集体农庄顾虑重重,怎么都不敢大面积种甘蔗。
袁谦眼中精光四射,厉声道:“袁某其实可以用?雷霆手?段,谁不种甘蔗就砍了谁的。”
“但是,这交州新附,民心不稳,陛下率军南征,交州是后?勤重地,袁某不敢冒险激化局面。”
一群府衙官员重重点头,若是交州百姓因为朝廷强行推广种甘蔗而造反,切断了胡轻侯的补给,当真是人人会被?诛灭九族的。
袁谦声音冰凉,道:“如今陛下南征告捷,战事停歇,印度半岛的重心是农业和安抚民心,再无内忧外患。”
“袁某难道还怕交州百姓造反吗?”
“来人,传府衙命令!”
“交州各地集体农庄必须全力种植甘蔗,每个集体农庄都有种植面积指标,但凡不能完成者,斩当地县令全家,斩农庄管事全家,农庄社员十抽一杀,三?抽一挖矿!”
袁谦杀气四溢:“袁某隐忍许久,真以为袁某不会杀人?袁某可是亲手?屠了鲁国几十万人的!”
交州袁州牧的命令飞快地传到了交州各地,无数县令和农庄管事脸色惨白?。
某t?县县令看着一群农庄管事,叹气道:“袁州牧是个讲理的人啊,再顽抗只怕就要全家被?杀了。”
换成本?朝其他州牧早就对阳奉阴违的各地基层展开大屠杀了,袁谦能够体谅百姓对粮食安全的惶恐,能够等到朝廷的粮食运到了交州,这才严厉种甘蔗,已经是极其的温和了。
一群农庄管事点头:“是。”
众人散去,路上,一个农庄管事低声道:“可惜了上好良田。”
交州山区有一块良田是何等的不容易啊,既然用?来种甘蔗?简直疯了。
另一个农庄管事眼睛发?绿,厉声道:“朝廷将天下各州当做一盘棋,有的地方种粮食,有的地方种甘蔗,这没错。”
“各有所长?嘛,我们交州北面各郡多有山地,确实不怎么产粮食,交给中原种粮食,我们交州山区种甘蔗,各司其职。”
“可是,粮食不在自己的手?里种出?来,我怎么都不放心!”
一群农庄管事用?力点头,千百年来深入骨髓的对粮食、对饥荒的恐惧令他们哪怕明知道朝廷运了一年的口粮到仓库,绝没有饥饿的危险,依然深深感觉到了不安。
一个农庄管事慢慢地道:“难道你要拿全家的人头违抗朝廷的命令?朝廷真会杀你全家的!”
那眼睛绿油油的农庄管事厉声道:“我绝不敢违抗朝廷的命令,但是……”
他眼睛冒出?了绿光,道:“……但是,袁州牧的命令是种植甘蔗的田亩数和产量数,没有说不能种粮食啊!”
“我已经想?好了!”
“农庄的良田继续种粮食,而附近的山地尽数开垦种甘蔗!”
良田的甘蔗产量和质量一定比山地好,但是产量不够可以数量弥补!
朝廷规定只要种一千亩甘蔗,我就开垦两千亩山地种甘蔗,就不信如此还不能弥补产量的不足。
至于山地的甘蔗质量不如良田……
朝廷又没规定甘蔗质量?关我P事!
那眼睛绿油油的农庄管事厉声道:“老子要让集体农庄所有人发?挥百分之两百的力量!”
一群农庄管事咬牙握拳:“好,就这样?干!”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这叫做两全其美,“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亲手?种粮食实在是太?可怕了,哪怕将农庄的社员往死里用?,也决不能毁了良田种甘蔗!
集体农庄的社员们听了朝廷的命令,以及农庄管事的计划,人人勃然大怒:“什么叫做‘往死里用?’?这不还没死吗?必须又种粮食又种甘蔗!”
种甘蔗会有什么好处是以后?的事情,眼前决不能为了甘蔗而不种粮食!
一群农庄社员挽袖子,大声吆喝着:“都把吃奶的力气用?出?来,粮食和甘蔗两头都不能耽误了!哪怕熬夜通宵、哪怕尿血都不能停手?!”
工业文明竟然搞不定原始文明!
大海中,
有几十艘船缓缓靠近朱崖洲。
岸上,一望无际的甘蔗地里,好些百姓正在松土施肥浇水。
一个百姓偶尔抬头看到了船只,带着满足,
笑道:“又运粮食来?了?这才什么时候啊。”
其余百姓转头看着大海中的粮食船只,
有人?笑道:“仓库都快装不下?了。”
众人?一齐笑着,
满是幸福。
老实,
种甘蔗比种地还要辛苦。
甘蔗叶子坚硬锋利,容易划伤人?手;砍甘蔗比看稻子费力十几倍。
甘蔗种下?后只要不挖断了根就可以任其长两?三年,
看似很省力气,
其实两?三年后甘蔗的根会有虫害,必须挖出根系,
重新种植,然而这甘蔗根极其难以挖掘和清理。
种甘蔗比种粮食辛苦多了!
但朱崖洲的百姓们脸上的笑容比以前?种粮食的时候多得多了。
朱崖洲可用?的耕地少得可怜,
产粮就少,
人?口这才?会一直上不去,如今种甘蔗了,朱崖洲的粮食全部靠其他州郡支持,
朱崖洲的百姓竟然吃得更多更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