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灭世欲:60。宋尽欢对灭世欲没有什么概念,不禁提出疑问道:“这个数值为什么这么高?”
“现在许清元刚上任不久,应该正是有着一腔热血,完成理想与抱负的时候啊。”
三斤也是第一次面对这东西,猜测道:“应该是以前经历太多。”
“再者,他上任前,女主唐秀雅为了接近他,特意雇了一批黑衣人前去夺取官印,为的就是在他落难时给与帮助。”
“然而黑衣人背后很有可能另有他人,下手过于狠辣,许清元要不是有点拳脚功夫,怕是难逃一死。”
“宿主,出了bug的男主,仕途大抵也不会那么顺遂,所以咱们不仅要清除他的灭世欲,也要尽可能地让他坚持往上爬。”
“根据偏离轨道的剧情,许清元有百分之五十的落草为寇的可能性。”
宿主还没开始做任务,三斤就觉得任务难度确实提升了。
宋尽欢有点紧张,可能是三斤一直肯定她能力,相信她一定行的原因,竟不觉得有何困难。
至于任务二中的江景淮,是这具身体江景汐的孪生哥哥。
兄妹俩原是东安县牛头山脚下的义庄里出世的棺生子,后由住在牛头山脚下西北方向的一个私塾先生收养。
那私塾先生是兄妹俩亲生父亲的故人,还是个饱读诗书的秀才。
后因家道中落,过于清贫,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考举,辗转成为东安县府的钱谷师爷,专门经办户籍、婚姻、土地、田赋四类事务。
江景淮因是棺生子,身上背着不祥之名,考举之路自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其伶俐聪敏深得私塾先生欢心,便教其读书识字,束发之年将其带在身侧做帮手。
过了两年出师后,将其举荐到安平县做钱谷师爷。
任职三个月,江景淮突然休假归来,不出七日被灭口。
这里是江景淮的房间,根据地道里的泥土,说明他早就知道有此一劫。
宋尽欢翻看手中沾满血迹的半块铜牌,上面只能勉强看清巡抚两字。
她眉头轻皱,不由得猜测其死亡原因与此有关联。
那么,是什么巡抚呢?
不久前,义父也因病去世,义父的死亡是否也有其他原因?
两者之间又有何关联?
宋尽欢收好半块铜牌,当务之急是将其安葬。
除了义桩接生江氏兄妹的看守人和义父外,没人知道江景汐的存在。
只因其是女子,若是背上棺生子之名,在本就对女子苛刻的世道,怕是要被外界的唾沫星子淹死。
为了保护她,江景淮一人承担一切,也心甘情愿。
可如今,疼爱她的义父与兄长双双去世,就算不是任务,宋尽欢也必须替兄任职,查出他们真正的死亡原因。
(最后提一次,宋尽欢那些有身份的寄体都是没有灵魂的躯体,她进入后才会激活。
作者的话:这种类型第一次写,担心把握不住,希望不会挨太多的骂。)
第647章
许县令的小师爷3宋尽欢在地道里待了两个多小时,期间上方几次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以及不停翻动坍塌之物的动静。
等彻底平静下来,天色已经蒙蒙亮。
宋尽欢又待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咬牙把江景淮背拖出地道。
随后在三斤的指引下,先是找到义桩看守人。
看守人对此事向来熟练,帮着宋尽欢把江景淮安葬。
是夜,宋尽欢一番着装后,在暗色的遮掩下,抄小道前往安平县。
日夜兼程,披星戴月。
三日后,安平县衙,东侧夫子院。
一面冠如玉的少年坐在书案边,其身前摆放着一叠的诉状,一支笔在上方勾勾圈圈。
正巧,一穿着灰白色长褂的男子,蓄着八角须从门前路过,看到敞开的门,不由得后退几步扒在门口。
“哟,江师爷什么时候回来的?”
宋尽欢闻声顿笔,待看清来人淡然一笑,“袁师爷早,昨日夜里到的。”
袁成阳不得不提的是,每次对上江师爷,都会因为对方的相貌而恍神。
实在是秀气。
他抬脚入门,将手中的食盒放在书案上,客气道:“此乃我家夫人今早蒸的包子,江师爷不妨试试?”
食盒盖子一打开,包子香就充满了整个书房。
宋尽欢咽了一下口水,“多谢袁师爷,正巧我还未用膳食,就拿两个。”
说完,毫不客气地拿了两个,还是热乎的呢。
袁成阳笑呵呵地合上盖子,好心提醒道:“你回来后,可有去见过许大人?”
宋尽欢咬着包子摇摇头,含糊道:“未曾。”
袁成阳:“你刚回来,得去见见才行,可别得罪了人都不知晓。”
宋尽欢诧异,“这也会得罪人?”
袁成阳叹气,压低声音道:“许大人来安平县的途中遭遇刺客,上任这几日里里外外都清理了一遍,不知革职了多少人。”
“衙门里办事的伙计们,个个人心惶惶,你也小心点。”
宋尽欢想起对方的灭世欲,心头一紧,“谢谢袁师爷提点,改日请你吃酒。”
袁成阳笑呵呵地摆摆手,“夫人若是知道了,会生气的。”
他说着又打开食盒,从里拿出两包子,骄傲道:“再给两个,我夫人的手艺确实不错。”
宋尽欢根本来不及拒绝,袁师爷便已转身离去。
宋尽欢只得笑着目送他离开,随即喝了两口茶,揉揉脖子,“三斤,特意压低声音说话,真是难受。”
三斤:“宿主加油!”
宋尽欢也就随口一说,江景淮休假期间,堆积了许多的公事。
宋尽欢本来也想先去许清元那儿报道,但思来想去,还是先把诉状给看了,然后带着需要处理的状子上门。
有些诉状上的内容,真是越看越气。
只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宋尽欢按照日期先后,带着一部分的状纸前往许清元的住处。
正堂,内室,屏风格挡。
“大人,安平县遇刺一事,与金三来之女金明珠有关。”
身着劲装的男子站在一旁,脸面低垂。
在其不远处的摇椅慢悠悠地晃动着。
第648章
许县令的小师爷4宽大的墨色衣袖垂挂,悬于地面半指之上,亦是不停地飘荡。
摇椅停住。
“金家?”
清冽的嗓音中带着一丝丝的疑惑,随即吩咐道:“查清楚,近日金家的动向。”
左七:“是!”
许清元抬手,“下去吧。”
下一秒,木窗“吱呀”一声。
内室中,只剩下许清元一人。
正巧,门外传来叩门声。
许清元直起身子,理好衣冠后才绕过屏风,冲着门道:“进。”
侍从这才有推门进来,俯身禀告:“大人,江师爷求见。”
许清元将江师爷在脑海里转了一圈,“可。”
侍从弓腰退出大门。
没过多久,许清元便看到一青衣少年郎,双手捧着状纸,目光清亮地走进来。
“许大人安,庸书几日前休假归乡,没成想却错过了您上任之日,实在不该,特来请罪。”
这套说辞,宋尽欢打了好几次草稿。
许清元的目光不动声色地将眼前的少年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过于弱不禁风。
“师爷事出有因,本大人也不是无理之人。”
他接过诉状,一边看一边抽出一张,递给宋尽欢道:“只是公务积压过多,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辛苦。”
“张家两个儿子分家,因分地面积而起争执,便去张家一趟,量一下地。”
宋尽欢接过,“是。”
许清元又拿出一张诉状,“刘家妻与妾同日进门,且都走正门,有宠妾灭妻之疑。”
“石氏田税、人头税催收,以及其女逃婚等,先处理。”
宋尽欢神情严肃,将他说的每个字一一记下,“大人放心,吃过午膳我就去。”
许清元不禁瞥了她一眼,将其余诉状放下,“下去吧。”
宋尽欢拱手:“是,大人告安。”
等她彻底走出正堂,心下才松了一口气。
相安无事。
没被刁难。
衙门有食堂,宋尽欢打了饭菜,刚坐下不久,袁师爷就过来了。
“我夫人刚才送了红烧肉过来,来,一起吃。”
他热情地把红烧肉推到宋尽欢面前,“江师爷太过瘦弱,多吃点肉,补补身体。”
宋尽欢难以拒绝的同时,心中暗生警惕,客气一笑道:“谢谢袁师爷。”
袁师爷拍拍她的肩膀,“身为你的前辈,多照顾你几分是应该的。”
宋尽欢所知的剧情以及印象中,江景淮与袁师爷的关系算不上亲近。
那一封封家书中,从未提及袁师爷。
袁师爷离开后,宋尽欢强忍住美食的诱惑,端起它走到一旁坐满八人的桌上,淡笑道:“袁师爷的红烧肉,大家都来尝尝。”
宋尽欢发话,捕快们不愿抚了她的面子。
一盘红烧肉,很快被分食。
角落里的小厮将这一幕记在心里,悄悄离开食堂。
宋尽欢吃了两大碗饭,才大摇大摆地离开食堂。
留下一桌的人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江师爷的饭量这么大?”
“听闻一大早便来处理事务了,估计是忙饿了。”
“江师爷小小年纪便如此敬业,我等待会去巡逻可不能松懈!”
“那是自然!自从许大人被行刺之后,谁敢浑水摸鱼!”
第649章
许县令的小师爷5“不提此事还好,一提,我都没有心思吃饭了。”
八人快速解决完午膳,随后整队,在城中四处巡逻。
宋尽欢则带了两个捕快,命他们拿上丈量土地的工具,前往张家。
随后又去刘家周遭,询问刘家的情况。
轮到石家,天色已经暗下来。
石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看到宋尽欢的到来,第一反应就是关门。
宋尽欢拍门无果,只好隔门喊道:“石大娘,我知道你家中难处,你先把门打开,我们当面好好聊聊。”
“若是一味逃避,衙门也只能依法办事。”
良久,老妇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可是家中无壮丁,老汉已逝,小儿自小不利于行,良田被夫兄侵占,老妇平日里靠洗衣服赚取一些铜钱,才得以勉强度日。”
“再无多余的银钱去交税。”
绝望中带着崩溃的泣声,传入宋尽欢以及她身后的两个捕快耳中。
宋尽欢鼻尖一酸,语气温和道:“石大娘,今日不是来催税的,我得了许大人命,前来了解百姓们的情况。”
“真的?”石大娘迟疑的声音从门后面传来。
宋尽欢斩钉截铁道:“当然!”
许清元也没让她今天必须把税给收了。
木门这才打开。
石大娘拘谨地站在门边,双手紧张地揪着衣摆。
宋尽欢的目光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柴火垒得不高,但码得整整齐齐。
水缸里的水也只有一半,院子里打扫的很干净。
可以看出,石大娘平日里爱干净,就像她身上满是补丁的衣服,虽然洗到发白,却保持着整洁。
几人在院子里的小石桌边坐下。
石大娘倒了三杯水。
宋尽欢笑眯眯道:“石大娘快坐,我们了解完情况就走。”
石大娘受宠若惊地摆摆手,“不不用,老妇站着就好。”
宋尽欢没再勉强,“您方才说,良田被侵占是怎么一回事?”
提起此事,石大娘有一大堆的苦要诉。
“老汉三年前去世,夫兄仗着家中无壮丁,便强行霸占良田,不仅如此,还将我女儿不顾我们的意愿,许配给牛家村村长的傻儿子。”
“江师爷,小翠逃婚也是逼不得已。”
宋尽欢眉头皱起,“为何不去衙门状告他?”
石大娘一下子就说不出话来了,沉默良久,语气也变得冷漠起来,“家中无人识字,状纸自然无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