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们听到了什么?宁泼皮叫这个看起来像夫子的老人叫院长?
居安学堂的院长?!!!
他们齐齐看向了宁晚,眼里都是不可置信。
这宁泼皮前几天说的竟然是真的!
不仅如此,她还把居安学堂的院长给请来了!这世界玄幻了吗!
宁晚注意到家门口好多围观的人,笑呵呵的跟他们打招呼:“嘿嘿,你们好呀~”
村民们整群人都不好了,一个个尴尬的打完招呼以后,一溜烟就都跑了。
院长没有多在意,上前笑着说道:“听说承煜中了秀才,老夫特来沾一沾大燕国最小案首的喜气。”
“嗐!院长您客气啦,早知道您想见承煜,我就直接带他去学堂接承苑了,还让你又跑一趟,怪不好意思的。”
宁晚自来熟,跟院长也不过见过一次,熟悉的却好像认识了好久一样。
院长阅历深,见过的人千千万万,对宁晚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异样,客套的摆摆手。
“快请进吧,承煜还在读书,我这就去叫他出来。”
宁晚让承苑去找屋里叫老大后,就去厨房找了个大碗,给院长倒了碗白开水。
她家里饭都吃的了上顿没下顿,更不可能有茶叶这类的东西。
白开水也还行吧,干净又卫生!
院长看了看她这寒酸的茅草屋,只想到了一个词,寒门贵子。
怕是这样艰苦环境里的孩子,才更珍惜读书的不易,也更努力的往上走。
宋承煜听到院长特意来了一趟有些意外,他走进堂屋给院长行了个礼。
院长一见他,笑的更是开心了。
宋承煜一身长袍干净利落,虽然年纪不大,身上却有一种常人不多见的稳重。
若说他是京城哪家的公子他都相信,这气度真不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
原本听老友说宋承煜只十岁,如今真正见了真人,发现还真是这么小!
院长连连惊叹:“没想到你才这么大就能考中了秀才,还是案首,真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啊!”
宋承煜客气道:“院长赞誉了,承煜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一旁的宁晚默默在心里补刀:你要是运气好,也就不会每次都站错队了……
院长知道他是客气,转头又看着承苑说:“承苑也是个聪明的孩子,虽然识字的时间有点晚了,但若肯努力,将来也定不输你大哥。”
宋承苑刚读了一周的书,好多课都听不懂,幸好有院长私下跟他讲,不然他恐怕永远也跟不上进度。
他不知道自己资质怎么样,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能学多少是多少,至于超过大哥应该很难了,毕竟大哥太厉害了,他望尘莫及……
宁晚看着承苑呆呆的,忙给打着圆场:“院长这么看好承苑,那承苑之后可得好好读书了,到时候再考出一个案首来,给院长长长脸!”
宁晚开始给院长画大饼了。
这就跟间接拍马屁一样,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大饼,但这种话说出来谁都喜欢听。
院长一听这话果然绷不住了:“哈哈哈,你说的对,那就这么定了,承苑要预定下一个案首!”
承苑更呆了,人生目标突然就被院长和娘定好了。
院长跟宁晚聊了一会儿承苑以后,又看向了承煜:“其实老夫这次来,是有事想跟你说。”
宋承煜也猜到了院长来肯定有事,就是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值得他专门跑一趟。
“愿闻其详。”
院长突然变的严肃,一看就是要说正事,宁晚也赶紧坐直了身板。
“我听秦墨说,你准备拜陈举人为师?”
宋承煜点点头:“之前是有这个打算,不过已经放弃了,我目前并不想拜师。”
“哦?”院长道:“我听秦墨说陈举人邀请了你多次,你准备这次回来就答应呢。原本我是想来劝阻你的,想来这下也不用了。”
“劝阻?”宋承煜看了宁晚一眼,狐疑道:“这陈举人有什么不好吗?”
乡试每三年一次,中举者少之又少,两个县里都不一定有一人,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而中举者可以直接当县官,直接就是举人大老爷。
人人都想中举,都想当官。
唯独陈举人性格孤高,不远入朝为官,只想专注于研究农业。
宋承煜也正是欣赏他的能力和品行才想拜师,而且最重要的是陈举人不为官,他进京城后还有选择站队的机会。
然而院长此时却告诉他:“陈举人并非不想为官,而是不能为官,他得罪了三皇子,这辈子都不可能入朝为官了。”
“什么?”
“什么?”
两道声音齐齐传来,宋承煜和宁晚面色严峻。
第37章
灭村是三皇子党干的
宋承煜没想到陈举人一个还没当过官的人,竟然已经得罪了皇家的人!
这若是不知情的拜了他,岂不是将来一进京就会被三皇子党的人难为?
宋承煜仔细一想,身上竟然吓出一身冷汗。
皇子本就金尊玉贵,当今天子又未册立太子,哪位皇子都不是轻易能得罪的!
宁晚早知道陈举人的事,她惊讶的是陈举人得罪的竟然是三皇子。
三皇子她知道啊,是书里老大的政敌!
也是三皇子党烧死了他们全村的人,也灭了她们全家!
不过这样一想也是,老大若按书里的进展得罪了三皇子,那将来肯定会跟三皇子党的仇恨越来越深,最后就是那个结果……
宁晚突然吓出一身冷汗,虽然她看书的时候没仔细看是哪个皇子跟哪个,但至少记住了陈举人这个人,否则老大真的又要走前世的老路。
院长见他们惊讶也不意外,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那陈举人太能隐瞒了,我猜他收承煜为徒,八成是看中承煜的资质,希望承煜将来出息后,好拉他一把。”
宁晚愤怒的开口:“这样做根本就是利用承煜,若承煜没有拉动他,反而被他害死呢?这个陈举人,真是无耻!”
宁晚越想越气,恨不得把陈举人拉出来打一顿,这种人可真是太自私了!
宋承煜也黑着脸,显然是没想到他如今刚考上秀才,就已经开始有人在打他的主意了。
院长见他俩生气,又叹了口气:“既然你已经决定不拜他为师了,那就没事了,以后再遇到这人离他远一点就好了,这种人还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
宋承煜重重的点点头,又朝院长拜了拜:“多谢院长提点。”
“唉,没事没事,我这也是听京城里的朋友说的,谁知道还能有这一茬事,总之你小心点就好了。”
宋承煜恭敬道:“是。”
院长又想起一事:“对了还有一事,过几天京城里可能会来一位小贵人。”
宋承煜:“小……贵人?”
院长笑笑:“是啊,你现在出名了,整个大燕国都知道出了一位十岁的案首,京城里有贵人想来见见你。”
宋承煜沉默不语,这种京城里的人来找他,无非就两件事:
一:不服他,想要找他麻烦;
二:拉拢他,逼他提前站队。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一件令人很烦的事情。
宋承煜苦恼的想着,早知道考试的时候少答几道题了。
院长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三皇子与你年纪相仿,更是当今天子最喜欢的儿子,若他也知道了你,说不定会招你当他的陪读。”
若能当三皇子的陪读,那不管将来科举考的成绩如何,也定然会在三皇子面前有一席之地。
宋承煜皱着眉头:“我只是个小秀才,就连下一阶段的乡试考举人都只是在省城,并不会到京城,三皇子应该不会注意到我。”
院长摇摇头,不以为然,承煜大概不知道他那个成绩在京城引起了多么大的轰动。
“我要说的事情说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我再派人来接承苑。”
宁晚忙起身送他:“辛苦院长啦,专门来跑一趟。”
院长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送了。
等院长走出家门以后,宋承煜的脸直接黑透了。
屋里的气压低的快让人喘不过气来了,宁晚都忍不住咳了几声。
院长这炸弹一下子扔太多了,只怕老大这会儿心里也是乱的很。
她以为站队这事要等会试、殿试的时候才会开始,没想到竟因为老大的出色成绩,提前引起了京城里的关注。
这样一来,老大从现在开始就要很小心的走每一步了,否则一步错了,全村都跟着完蛋。
半晌,宋承煜突然开口:“娘,您的梦可真准。”
宁晚:“……”
谁知道这么巧,院长竟然还亲自来告诉她实情,书里也没这剧情啊!
难道是因为她改变了承苑的人生,让他拜了院长,才有了今天院长来的劝告?
“额,是啊……”
宁晚尴尬的笑笑,试图搪塞过去,哪知老大并未深究,说完这句便进了里屋。
等到晌午做饭时,见老大还在写什么东西,看起来像是封信。
“娘,吃过午饭我出去一趟。”
宁晚好奇的问他:“寄信?”
宋承煜应道:“嗯。”
“寄给谁呀?”宁晚很好奇。
老大一直没出去过,就去县里考了一次试,怎么感觉好像结识了很多人?
这神神秘秘的搞得她很好奇。
宁晚想起了地里的西瓜,难道也是京城里的人给他的?
老大会不会已经搭上京城那边的人了?
然而宋承煜并没有告诉她,只是简单的回了句:“一个朋友。”
宁晚翻了个白眼,瞒吧你,早晚还得让我知道!
午饭后,宋承煜上街去送信,承彦外出打猎还没回来。
宁晚只好独自带着承苑下田给黄瓜浇水去了。
小承苑乖巧的很,积极的要帮娘拿东西,宁晚看着他的小身板,当然没舍得使唤他,自己提着水桶就去了。
给黄瓜浇水后,她还特别贴心的鼓励了一下:“你们好好长啊!”
争取早点结出黄瓜,她好收获!
最后她又给其他瓜儿们浇了水,除了西瓜。
旁边的吴婶见她特意跳过每个西瓜坑,好奇的问道:“你那些都种的什么呀?咋都不浇水,不怕旱死吗?”
宁晚道:“这是西瓜,承煜从县里带回来的,西瓜出苗期最怕涝,等后期再给它多浇水。”
幸好她小时候跟院长妈妈在村里种过地,对种田知识慢慢想起来了一点,这都快二十年过去了,突然让她来种田,她一时真没想起来咋种的。
至于原主的记忆更是为零,啥也不会干的废材一个。
吴婶稀奇了:“只听过东瓜南瓜,现在竟然又出来西瓜了,还是县里的好东西多啊,咱这都没听过。”
吴婶也不识字,以为冬瓜就是东南西北的东,这西瓜一听就像是它们的兄弟。
宁晚但笑不语,“是啊,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也不知道种出来是啥味。”
一旁听着的承苑眼里也很稀奇,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西瓜,等晚上回去一定要好好问问大哥。
结果等晚上一问,宁晚就露馅了。
宋承煜狐疑的问道:“娘,您怎么知道西瓜出苗期怕涝?”
第38章
以后要像大哥一样厉害
她怎么知道西瓜早期怕涝?
宁晚也想学着老大的样子,随便敷衍他一句:一个朋友说的!
但是她不敢,她怕被老大锤。
不过好在她聪明,很快就想好了说辞!
宁晚颇为怀念的说:“其实娘小时候见过西瓜。”
宁晚摸到了精髓,谁先出手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这样主动出击开始忽悠,给老大打蒙圈!
仨儿子果然震惊了:“???”
娘啥时候见过西瓜了?
大燕国都没有西瓜啊!
宁晚脸上装的很伤感:“你们的外祖母,带娘下过地,也种过西瓜。”
宋承煜终于忍不住问道:“娘,外祖母是哪里人?”
这西瓜是从西域传来的,而娘说小时候种过,难道娘和外祖母是从西域来的?
承彦承苑也很好奇。
娘从来没有提过外祖母,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一直以为娘是孤儿。
以前娘脾气不好,没人敢问什么,没想到现在娘竟然主动提了。
宁晚也知道原主无父无母,但不知道原主来自哪里,又怎么跟承煜爹在一起的。书里的主角是三个儿子,她一个开局就挂了的老母亲并没让作者费多少笔墨交代。
承煜爹死了,这也就意味着再也没有知道她来历……
那她就可以——
随!意!编!
突然新灵感爆棚的宁晚开始一本正经的编:“其实你们猜的不错,娘是西域来的,为了讨生活才逃到大燕国,后来被你们爹救了。”
“娘小时候见过很多大燕国没有的东西,也知道很多非大燕国的知识。”
意思以后解释不通的事情,都是因为娘来自西域!
宁晚解释完以后,还故作成熟的叹了口气:“过去太多年了,有些事也忘记了一些,也并非都记的全。”
言外之意就是不要考我,答不上来可能是因为时间长了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