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宁晚听他提起墨泽,脸色神色也淡淡的:“也许吧。”这三个孩子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都长的很好,没有因为那几年苛待而走上歪路。
这也是她最感谢他的地方,曾经他在世的时候那么宠爱她,就连去世后都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护着她。
卫国公张了张口,原想劝她别太难过,也许人还没死。
可想起去挖坟的人还没回来,就没有多说,反正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差这几天。
刘举人村。
国公府的暗卫日夜兼程的赶到了乡下,只见太子殿下的坟被埋在一座矮山上。
这里是村里逝去人的埋骨之地,平时来的人就少,眼下正值夜黑风高,更是没有其他人出现。
“头,就是这个坟。”
“咱们真的要挖吗?这可是太子殿下的坟啊……”
挖皇家的坟要是被知道,可是要被诛九族的。
带头的暗卫瞪了他一眼:“胡说什么,这明明是个普通村民宋敏幸的坟!”
谁知道他是来挖太子殿下的坟的?他们国公府不背这个黑锅!
其他侍卫:“……!”
高还是他们头高!
连理由都想好了!
真不愧是国公大人千挑万选出来的头!
“快动手挖吧,小心点,别挖伤殿下的尸骨了!”
他知道宋家在村里穷的很,也不知道七年前有多穷。
万一殿下穷的连棺材都没有,岂不是很容易一铲子下去就铲到尸骨了?
其他侍卫一听,手下的动作也都小心了一些。
侍卫们一个一个心无旁骛的挖坟,带头的暗卫则后退了一步,恭恭敬敬的喃喃道:
“打扰殿下清修了,还望殿下不要生气,我们只是代国公大人来跟您串串门。”
“要是您生气了,记得去找国公大人,他一定很期待能跟您在梦里相见!”
众侍卫:“……”
手里的铲子都差点抓不稳!
好想把这话告诉给会国公爷啊!
众人合力刨了一会儿,有侍卫突然道:“有棺材!”
铲到硬木头了。
带头暗卫连忙过去看看,这棺木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看来太子殿下在乡下生活的时候也是存了不少银子。
就是可惜,都拿来买棺材了。
“接着挖!”
侍卫们齐心协力,很快就将棺材挖了出来。
带头暗卫又朝棺材的方向拜了拜:“得罪了殿下,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众侍卫:“……”
是这样没错!
带头暗卫跪下拜完后,这才恭恭敬敬的道:“开棺。”
话声一落,棺材被众人合力推开,暗卫往里一看,一个个大惊失色。
“头,是空棺!”
“!!!”
带头暗卫提着这么多天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国公爷一直坚信殿下没有死,现在发现棺材是空的,恐怕基本能判定他还活着了。
否则没有谁会费那么大力气,去偷走一个死人的尸体。
“真是太好了,快把棺材合好,八百里加急准备传信回国公府!”
国公爷知道这个消息肯定很高兴!
天知道国公爷这些年有多惦记太子殿下。
众侍卫们也都开心的将坟给复原,就连坟包的大小都跟原来一模一样。
坟头草也依然高高的耸立在那。
填坟的众侍卫心里都有一样的信念,那个优秀的太子殿下还活着,十分让人期待他的归来!
京城。
承彦从那天从军营回来以后,整个人都斗志满满,身上仿佛比从前多了些坚定。
有了卫国公的发话,他便时常去找武将军,武将军也不断给他换不同的精兵对练。
一时之间,军营里对这位小公子的身份来历好奇不已。
即使有人查到了说是伯爵府的外孙,可他们看一向傲的目中无人的卫国公对这孩子这么关切的样子,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宁晚不过十几日再看他,便觉得老二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身上看起来比以前更有力量感了。
而且他的身量好像也又拔高了一些。
宁晚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年龄的孩子长的就是快啊,等过完年我们承彦就九岁了,”
宋承彦正提着紫金枪跑进家门,看着娘对着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即开心的应道:“娘,您看,承彦是不是又结实了?”
说完,他举起胳膊给宁晚看看他变硬的肌肉,眸子里都是笑意。
宁晚象征性的捏了捏:“确实是结实了,承彦长高了也长结实了。”
“我这段时间的饭量也增加了很多,能吃则诚的两份那么多!”
承彦接着炫耀,让娘知道他现在很好很好,这样娘才不会担心他。
现在家里有银子了,他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明明饿着却还撒谎说吃的好撑了。
现在的娘很喜欢他们吃的饱饱的,他们也不会再编什么谎言。
宁晚开玩笑道:“才比他多两倍啊,宁则诚可是很挑食的。”
小基数的两倍可没多少。
宋承彦解释道:“则诚现在不怎么挑食了,林将军给我们留的功课比以前更重,则诚累极了胃口就会很好,他现在也能吃很多。”
林将军不知道怎么回事,在被卫国公气走的那天后,突然一改之前的风格,对他们更严厉了些。
他倒还好,就是宁则诚被操练的惨叫连天。
现在见了林将军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好想逃。
宁晚点头:“多吃是福,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才能长得快!”
宋承彦又问:“娘,我听大舅母说,您准备开书馆了?需要承彦去给您帮忙吗?”
大哥帮娘在藏书阁借话本子的事,早就在南院传开了。
他也没想到娘竟然看个话本子,都能看出赚银子的门路,真是厉害。
第173章
将太子殿下写进书里
“不用啦,书馆的事娘已经操办起来了,娘请了十几个写书的先生,现在正在试稿,如果能过稿,就会跟他们签长期契约。”
她想过要不要自己写,但是她也就是看的多一些,真让自己写未必有写书先生的好文笔。
所以她就先选了个宅斗类型,将现代里那些打脸爽文、养娃带崽的常见人设等,都跟先生们说了一遍。
她并没有管具体的剧情进展,只大概敲定了每本书的人设和主线以后,中间就让他们自己发挥了。
毕竟写是件需要有灵感的事情,不好将人框的太死,同一种套路交给十个先生,也能写出来十个不同的故事。
宋承彦点点头:“那等先生们写好书,就直接开始卖吗?”
他记得书馆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都是让人自己挑选的,要想开个全是自己人写出来的书的书馆,书量要求还是很大的。
娘这个生意只怕是个要花时间才能做成的营生。
不过他看娘这么兴奋,可能也不会多在意这个时间,反正他们现在也不像以前那么缺银子了,只当娘的长期爱好也行。
宁晚点头:“对,谁写的好不好,全部交给市场来检验,只要读者不买账,谁夸出花来也不好使。”
《霸道国公的野蛮夫人》那本书就确实写的不错,要是拿到现代里,也能有不错的成绩。
不过这样也好,市场被它带起来,只要看话本子的人多,其他书就有出头的机会。
她还是很看好这个副业的。
“现在还只是十个夫子,若是效果好,娘可以继续扩大。”
到时候她可就是古代最大出版社的老板了,仔细一想有点爽!
宋承彦也特别给面子的赞道:“娘真厉害!”
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通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让家里赚到了这么多银子,还开了两家大酒楼,真的让他很意外!
宁晚听着未来少年名将的彩虹屁,得意的尾巴都快要翘到天上去了。
唉,她都当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经夸,一夸就想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宋承彦突然想起来道:“对了娘,大哥说过几日北院要进行月考,要我跟您说一声,这几日他就不回家住了。”
宁晚歪着头问道:“月考?”
书院竟然还有月考,她还以为古代最多一学期考一次试呢,怪她没咋看过科举文,走到现在全靠蒙。
宋承彦点头:“这是大哥进北院后第一次参加全院考试,之前北院的第一一直是沈睿,自从上次大哥打败沈睿,大家都很期待这次的月考成绩。”
“娘,若是大哥能考上北院的第一,那可真是在护国书院声名大振了!”
宋承彦提起老大就很亢奋,他和承苑一直都觉得大哥很厉害,眼下见大哥越走越高,他们都激动不已。
倒是娘还是那么淡定,好像大哥的优秀都在她预料中一样,开心是开心,就是没那么多讶异。
宁晚赞道:“你们大哥肯定能拿第一的,这点考试都是小意思。”
老大那个妖孽可是连案首都拿了,区区一个北院第一,还不是轻轻松松。
不过听承彦说起名声大噪,她倒是想起南院那群喊着承煜表哥的表弟们了。
那些好歹也都是官二代,一口一个表哥叫的可真亲切。
“对了,你们南院那边没有人去找你大哥吧?”
宁晚想起那天有人说要回家找长辈帮忙,要认老大为师的事情,不知道老大有没有受影响。
“娘是说拜师的事吗?”
宋承彦也想起来了:“找是找过,不过大哥都拒绝了,后来那些人还想纠缠,被翁院长全部撵回去了。”
翁院长平时在承苑面前都是温和慈祥的,没想到一遇到事情脸一板,竟吓得那些大人一个个话都没多说,逃一样的回家了。
宁晚被他说的笑出声了,翁院长可真是越来越刚了,没想到退隐江湖那么多,一回来就这么给力。
母子两人聊了一会儿以后,承彦就进屋帮娘烧火准备做饭。
来京城这么久以后,他都很少帮娘烧火了。
现在家里有银子了,娘买了很多劈好的柴,平时做饭自己一个人就能做好。
但是宋承彦想多陪陪娘,就在厨房一边烧火一边陪娘说话,逗得宁晚一直笑。
宁晚将做好的饭菜盛出来以后,随意的问道:“承彦,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
“喜欢啊,现在我们三个都书读,我还能学武,咱家也有了伯爵府的亲人,我也多了卫国公这个义父,这样的好日子,承彦以前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以前他在村里的时候,每天就想着多打些猎物回去,能让娘和小弟能吃饱饭就好了,哪里会想那么多。
没想到才几个月过去,他们家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梦里都不会有的美好生活,怎么会不满意呢。
宁晚张了张口,本来想问问他想不想爹,但是见他说的这么开心的样子,还是没问出口。
孩子们都适应了没有父亲的日子,他们现在过得也很好,似乎那个太子殿下已经跟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一样,再也没有什么交集。
等吃过饭,时间还有点早,宋承彦回到房间开始练习写字。
他虽然以习武为主,但是也不能做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所以在读书上他也很努力的在追进度。
倒是宁晚,回到房间后,坐在桌子旁,将纸墨铺开。
等她意识到自己写了什么以后,突然发现她竟然将墨泽的人设列出来了。
少年清冷话少,考虑事情面面俱到,像一座巍峨的大山一样,沉默着将所有爱意都藏在了细枝末节里。
宁晚没列他的身份,她考虑了下觉得墨泽的身份太敏感,不好写宫斗这类的,但是列出他的人设以后,她突然想起另一种题材挺适合他的。
清冷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官大人,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
宁晚将这个灵感记下了,由于她时不时想起墨泽,心里总是酸酸涩涩的,倒不如直接写个话本子出来。
让他以另一种方式,陪着她。
第174章
卫国公亲自去开寒玉棺
将军冢。
大燕国最神圣的埋骨之地,只葬历代名将。
七年前,死神将军自尽后,尸身置于寒玉棺内,被运送了回京后就葬在了这里。
寒玉棺内。
黑衣男人清冷的面容,在冰霜的掩盖下更加冷了几分,此刻他正安静的躺在里面,身上只着一件单衣,身形在冰冷的棺内略显单薄。
黑衣男人脸上带了半面铁甲一样的面具,将他的容貌遮了大半,冰冷的唇毫无血色,脸上还有些细微的冰晶。
两名士兵又抱着一盒药物走了进来,在偌大的将军冢内,尤其突兀。
“真是倒霉催的,本以为将军冢是个闲职,谁知道进来还要天天给一具尸体灌药,人都死透了,灌药就能复活吗?”
“嘘,这可不是药,而是穿肠毒药,上次我不小心撒了一瓶在地上,死了一地的老鼠,那死状都十分凄惨!”
士兵听他一说忍不住打了寒颤,颤抖的指着棺木里毫无生气的冰冷尸体道:“这是谁这么狠,对一具尸体还要下毒。”
还连着下了七年!
他们在这里守了七年,给这具尸体灌了七年的毒药。
这是什么天杀的恶毒任务,那棺里的将军可别来找他啊!
“谁知道呢,咱们按上面命令办事就行了,快点,今天这是第三针,后面等三更后还有一针呢。”
士兵们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管子,将前面的针头刺进了尸身,直到将里面的毒药水全部推完,这才将针拔了出来。
“还观察吗?他这七年可没一点反应,不管是肤色还是气色,连个发黑发紫都没有,完全一副死透的样子。”
日复一日的这样,实在让人没有耐心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