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3章

    众人见此,再也不克制,各自拿起栗子尝起来,小的三个不太会咬壳,就连壳一块儿咬进嘴里,先把粉糯的肉吃了,再吐出壳来。

    何氏觉得,任何东西,只要放足了油,就没有不好吃的,何况这还是自己亲手炒出来的栗子呢?

    吃了一口,确实又香又甜,一个接一个。

    张氏好笑的看着大家伙幸福的模样,把沙子里的栗子全部盛出来,筛掉沙子,用竹篮装起来想叫大家伙拿进屋去吃。

    可屋里吃的感觉哪有在院里好,一个都没挪动,就围在炉子边,一个接着一个吃不停。

    张氏看了,也只得随他们去,进屋找一块儿草垫子盖在竹篮上,免得热气一会儿就散了。

    金花连吃七八个,才想起来要去叫金宝,和龙凤胎一起,一人揣满一兜炒栗子,这才出门。

    “又显摆去了,你看着吧,没一会儿就空着兜子回来。”邱氏无奈的冲秦瑶苦笑。

    秦瑶一脸无所谓,小孩子也有社交需求嘛,“多着呢,我家里还有半盆,吃完咱们再炒一锅。”

    手臂酸痛的张氏和何氏顿时打了个寒颤。

    何氏心直口快,没好气道:“你可别!赶明儿我抡不起大勺耽误了厂里大家伙吃饭,你别怪我!”

    161

    都是孝子

    秦瑶好笑的挑了下眉,“大嫂我逗你呢,回头我自己炒,炒好了让大郎给你们送点来。”

    何氏气笑了,抬手作势要打她,手刚抬起来,秦瑶身子一侧就轻松躲开。

    邱氏吃着栗子,难得看见何氏吃瘪,嘴角忍不住上扬。

    “唉~”张氏无奈摇头,都老大不小了,还跟小孩子似的闹腾。

    院里气氛正好,一阵疾跑声传来,秦瑶耳尖一动,偏头朝门外看去。

    二郎和金宝一脸焦急的冲了进来。

    “三婶婶,他们、他们......”金宝跑得太急,一口气愣是说不出来。

    秦瑶神情一冷,看向二郎。

    二郎深吸一口气稳住气息,急声说:“他们回来了!还拉了三张席子!”

    “谁?”秦瑶不解。

    金宝可算喘过来,大声喊:“村里男人们都回来了!”

    听见这话,院内众人齐齐一惊。

    二郎又一次重复三张席子,喊秦瑶快去看看,因为他没有在站着的人里看见自家刘季。

    张氏脸色瞬间一变,见秦瑶还愣着,忙催促:“瑶娘,你快去看看。”

    秦瑶一口吃掉掌心里剥好的糖炒栗子,如风一般冲了出去。

    距离她最近的大郎瞥见一抹笑,在那张脸上一闪而过,心头无由来一紧。

    二郎赶忙抓着大哥就去追秦瑶的身影,不过她跑得太快,一眨眼的功夫人就冲到村口。

    村里人大多正在赶来的路上,二郎和金宝正巧在水车厂附近的荒田里玩耍,这才第一时间发现回来的男人们。

    水车厂里的人全部跟了过来,众人围在那三张卷起来的草席前,迟迟不上前。

    去时民夫四十五人,还时只有民夫三十五人和三张草席,他们先从边关到紫荆府,而后在路上互相遇到,结伴归乡。

    这其中,有人和同村人分到一组,便将对方尸首背了回来。

    水车厂内的女工人们,忙着去找自家的丈夫、儿子、兄弟,找到的,喜极而泣。

    没找到的,都站在那三张草席前。

    已经是死了许久的尸体,就算现在天气严寒,也早发生了变化,散发出一阵阵奇怪的气味儿。

    没有人敢去掀草席,都在等着村里的族长村长等人过来。

    秦瑶第一个冲到草席前,在众人惊呼声中,面不改色掀开了三张草席。

    随后赶来的张氏等人,吓得背过身去。

    大郎也把二郎和跑回来的龙凤胎一把抓到身后,用身体挡住他们的视线。

    小少年这才强撑起胆量,朝那三具尸体的溃烂的面部一一扫去。

    没见到熟悉的面孔,不由得大松一口气。

    不过掀开席子的秦瑶神色却很是失望。

    从地里赶来的刘老汉不经意撇了秦瑶一眼,心里十分纳闷。

    死的人不是老三她咋还不高兴了?

    难道是因为担心老三还落在后面?

    “啊!”的一声绝望惨叫响起,有人认出了自家的男人,悲痛欲绝,差点晕倒过去。

    三具尸体,依次被认领。

    但连尸体都没认到的村长,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他家孙儿刘琪也没回来,是路上耽搁了,还是出了意外,连家乡都回不来?

    他不敢多想,看到同样失落的刘老汉一家,走上前来问秦瑶:

    “还有七人未归,我家刘琪也没回来,我想去县城打听打听,你们可要一道?”

    衙门里他还是认识几个人的,如果有民夫死亡,名单会传过来。

    如果名单上没有刘琪和刘季的名字,那说明他们可能还在回来的路上。

    刘老汉和张氏齐齐看向秦瑶,张氏拍拍她的肩膀,小声说:“去吧,大郎四个留在老宅有我们照看,去一趟心安。”

    眼看着老三家越来越好,秦瑶又是个能干的,人又大气,跟妯娌也处得好,大家是真不忍心看她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

    秦瑶又看了眼那三具尸体,一点和刘季相似的地方都没有,心里想,这死人堆里怎么就没有刘季那废物呢?

    “去吧,我去牵马。”秦瑶点点头,还是去衙门看一眼名单的好。

    秦瑶回家牵马时,大郎领着弟弟妹妹跟了过来,兄妹四个眼巴巴的望着她。

    四娘难得有了忧愁,“阿娘,为什么村里人会死啊?”

    阿娘先前说过,民夫只是去帮边关将士们送粮而已,粮食送到,人就回来了,兴许还能赶上过年呢。

    怎么有人的爹就死了呢?

    秦瑶脚步一顿,回头看向身后这四个小家伙,招招手,四娘小跑两步来到她跟前,仰头迷茫的看着她。

    秦瑶柔声道:“路上不好走,可能是不小心摔倒了,又或者是生了病。”

    这话也就骗骗四娘这样的小孩,大郎和二郎垂下眼帘,心情复杂。

    到底那人还是他们的亲生父亲,他们讨厌他,但从没想过让他死在那遥远的边关。

    可这一切怪不得任何人,只能怪他们爹自己作死。

    二郎紧了紧拳头,倘若阿爹真的回不来,那他明年会买很多纸钱烧给他的!

    听说阎王殿里的小鬼也是看人下菜,他多给爹烧些纸钱,让他好打点牛头马面,来世投个好人家,别再当混子。

    大郎似乎能读懂弟弟的心声,小声咬牙在二郎耳畔说:“你可真孝啊。”

    二郎有些恼怒的低吼:“他骗走了咱们辛辛苦苦赚的所有铜板!”

    亏他还记得给爹烧纸钱,已经算仁至义尽了。

    三郎迷茫的看看两位哥哥,又看看不知道在担忧什么,但就是很忧心的妹妹,有点不好意思的走到马厩前,小小声说:

    “阿娘,我想吃糖葫芦。”

    大郎瞠目,又是一个大孝子!

    秦瑶原本郁闷的心情,瞬间阴雨转晴,笑着颔首,“好。”

    又问余下三个,“你们要不要?”

    大郎想起酸酸甜甜的糖葫芦,艰难的咽了口口水,“那、那还是要吧。”

    总不能让瑶姨白进城一趟。

    秦瑶嘱咐四人好好待在老宅等自己回来,翻身上马,边朝村口奔去。

    村长已经召集另外五户,一家派了一个代表,坐上村长家的牛车,一行人心情沉重的前往县城。

    162

    死亡名单

    哦,秦瑶不算。

    她心情一点也不沉重,因为她刚刚想开了。

    这个时候还没回来的民夫,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已经无了,还是不知道被埋在什么地方的那种。

    更有甚者,都没有埋,而是烂在某处,被野兽啃食得只剩几根白骨。

    刘琪高大又能干,这个年轻人秦瑶是很喜欢的。

    但人死不能复生,只能安慰的拍拍老村长肩膀,节哀。

    村长一脸懵,“秦娘子,你好像一点也不担心你家刘季啊?”

    老人家突然想起来,当时征调民夫时,秦瑶是全村唯一一个,主动过来填写名字的人。

    其他人,要么是他催促,要么就是一脸无奈,根本不想去服徭役。

    秦瑶还要在村里混呢,哪能背上一个谋杀亲夫的嫌疑?

    立马解释:“担心啊,可担心也没用,我不过是自己安慰自己往好的方向去想罢了。”

    村长的疑虑这才打消,叹息道:“你也是个苦命人。”

    秦瑶暗暗挑了挑眉,她哪里苦命了?

    自从放弃刘季这废物,她现在是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吃嘛嘛香,一顿能干五碗饭,一觉睡到天大亮!

    如果还能不种地当个地主婆的话,人生就圆满咯。

    秦瑶骑马在前,村长和众人乘坐牛车在后,几人从中午走到傍晚,赶在落日前进了开阳县县城。

    上次来,秦瑶还觉得人少了不热闹。

    这次进城,可能是回来的人多了,感觉很不一样。

    具体哪里不一样,应该是哭哭笑笑的声音多了起来。

    回来了的,自然是笑。

    回不来的,全部聚在衙门大门口,等着死亡名单贴出来。

    村长把五个村民安排在一家茶馆里,招呼上秦瑶,两人一起去了县衙隔壁的小院。

    一个青年官差打开门,放两人进门,随后立马将门关上。

    官差认得秦瑶,惊讶唤了声秦娘子。

    倒是秦瑶记忆里完全没有这个人的影子,有些狐疑的望着对方,“您是?”

    官差苦笑一声,说他叫周正,先前跟随秦瑶一起去过鱼化山剿匪。

    秦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但其实根本不记得。

    周正不在意这些细节,知道村长过来是为了什么,请两人进屋坐下,倒了两杯热茶,这才说:

    “刘琪那小子我安排在上官烈手下,这可是个老将了,经验充足武艺高强,从前跟随他的运粮队基本都能化险为夷,所以人应该还在路上。”

    “况且我这也并没有收到刘琪的名字,姨父你别担心,没准过几日那小子就回来了。”

    秦瑶听见这一声姨父,心道原来村长还有个在衙门当差的侄儿啊。

    周正又看向秦瑶,“秦娘子家中也有人去了运粮队?”

    秦瑶颔首,看了村长一眼,见村长示意她大胆问,便道:“我相公叫刘季,也和运粮队一块儿走了,但现在并没有回来。”

    “咦?”周正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想了一会儿,惊道:“巧了,这人我见过的,是不是长得特别俊的一个书生,年纪稍小我一些?”

    秦瑶诧异看向他,点了点头,“对,脸长挺好。”

    周正立马就冲秦瑶露出一个你放心的表情,“跟刘琪在一队呢,都在上官烈手下,没准两人结伴一块儿回来,还在路上。”

    还有一件事周正没说。

    那就是他之所以把人安排到上官烈手下,是因为自己拿了人家五文钱的好处费。

    拿钱办事嘛,又都是刘家村里的人,当然要照应一二。

    “我倒是没想到,他是秦娘子你的相公。”周正比秦瑶还吃惊,他以为秦瑶这样的剿匪女英雄,应该配个比她更强悍的男人才压得住。

    谁想到,她相公居然是个柔弱书生。

    村长又问了其他五人的消息,周正神色一沉,“名单上有,咱们刘家村的我特意看过,正好八个人名。”

    村长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怎么告诉那五家这个噩耗。

    但知道孙子可能没事,心里到底还是松了半口气,请求周正在衙门里帮自己多留意,要是在城里见到回来的刘琪,或者是名单上出现,第一时间告诉他。

    周正安抚道:“姨父你多想了,刘琪那小子人高马大的,肯定没事。”

    “你就回去等着吧,过几日人就回来了!”

    又冲秦瑶浅浅一笑,示意她也别忧心,他觉得刘季那人看面相很机敏,大概率死不了。

    他不说这后面一句还罢了,说了后面这一句,秦瑶整个人都不太好。

    村长两人只当她忧心,满眼同情。

    从周正家离开,天已经完全黑下来。

    周正本来要留二人在自家休息一晚,因为茶馆里还待着五个村民,村长拒绝了。

    秦瑶跟着村长,两人神色凝重的回到茶馆,还没开口,五人就已经从他两的神色中得到答案,一个个低下头,沉默着红了眼眶。

    城门已关,今日赶不回去了,秦瑶把人带到范掌柜家的酒楼,开了个大通铺和两间单人房。

    五个村民睡通铺,她和村长各一个单人间。

    村民们表示等回村就把房费给秦瑶,秦瑶摆摆手,算了,今天她请客。

    都是一个村的,他们家里的妻子和儿子都在她水车厂做工,作为老板,该大方的时候秦瑶绝不含糊。

    于是几人道了谢,又囫囵吃了点东西垫肚子,便心情低落的回房休息了。

    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村长心里也不好受,加上现在还没有刘琪任何消息,和秦瑶一起坐在大堂角落里,硬要找她分析刘琪、刘季二人此时大概走到何处。

    这不分析还没什么,一分析起来,秦瑶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刘季大概率没死。

    他走时准备充分,御寒衣物带了、厚底鞋也带了,蓑衣斗笠都没落下。

    如果不出意外,从开阳县到玄月关这一路都不会有事。

    唯一有可能让他丧命的地方,就是玄月关外。

    刘季这人武功没有,智商却在线,他顺走了她的匕首,如果只是躲藏防守,被敌军捅死的概率最多百分之五十。

    还有一个让秦瑶无比头疼的点,刘季这家伙闪避技能在她的日日捶打之下,已经练得炉火纯青。

    163

    迷路三人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