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2章

    秦瑶来到儿童房这边,小声嘱咐他们一会儿起了去老宅找饭吃,便跟刘季拿着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走了。

    181

    意外来客

    天还早呢,老宅院里已经站满人。

    张氏难得大方一回儿,把蜡烛拿出来点了灯笼给院里忙活的大家伙照亮。

    秦瑶夫妇俩一到,东西刚放下,就被抓壮丁。

    周嫂子她们喊秦瑶拿菜刀过去切菜,刘季也被刘老汉拉走,拿出红纸裁的礼簿,让他和刘肥负责记礼。

    刘季负责记,刘肥负责收礼,两人两看相厌,正好互相监督。

    秦瑶看了都得道声:绝!

    “我切肉吧。”秦瑶拿起自家的菜刀,在掌上转了一圈,将一条猪肉拉到案板上,提刀“哐哐”一顿剁!

    “切块还是切片?”秦瑶边切边问,干起活来十分利索。

    周嫂子愣了一下,才颤着声说:“要、要肉沫,一会儿做丸子。”

    肉片哪儿够这么多人吃的,所以就用肉沫和蔬菜捏成肉丸子炖汤,一桌一盆。

    大家伙一年到头也难得沾点肉腥儿,有这一盆肉汤就很满足了。

    秦瑶点点头,看来这肉丸子还是主菜。

    一把刀嫌慢,又提一把菜刀,两只手上下挥舞,整个备菜区全是哐哐的剁肉声。

    又因为这声音过于密集,听得旁人牙都酸了。

    两刻钟的功夫,别人要剁上一两个时辰的肉沫,全部被秦瑶一个人给剁完了,而且切得很细很绵,一看就是好肉沫。

    周嫂子等人围了过来,齐齐冲秦瑶竖起大拇指。

    秦瑶自信心极度膨胀,菜刀一挥,“切菜的活儿就交给我,你们负责洗,洗好递给我,我来切!”

    众人乐了,无不答应。

    堂屋里的刘季守着礼簿,但这会儿没人来,他还闲着,坐在那嗑花生,看见厨房门口的热闹,啧啧两声,暗道:原来这也是个显眼包。

    天亮了,今天这日子果然好,难得一见的太阳升了起来。

    喜茶已经熬好,村里人忙完家里的活,渐渐聚拢过来,老人、小孩,来了一波又一波。

    刘肥每接一个礼,就唱喝一声,一直喊到快中午,该来的人都来了,这才能歇一歇嗓子。

    刘季的活就轻松多了,只管写就是。

    村长和族长都围坐在刘季身前的礼薄桌上,稀奇的看他一笔一划记礼,像是在看一个刚刚学会写字的孩童,满眼慈爱。

    难得见到他这般认真正经的样子,村长和族长时不时就会给予爱的鼓励,夸他字写得真好、真棒。

    在这一声声赞扬中,很难不迷失自我。

    刘季越写越上头,最后把多余红纸一铺,提起笔‘龙飞凤舞’秀了一把,写了个大大的福字。

    秦瑶端着菜盆路过,瞄了一眼,狗刨似的,真是为难村长族长这两个老人家,还昧着良心夸他。

    张氏和刘仲一上午都在招呼来客,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张氏让厨房开始炒菜,通知宾客就坐,准备开席。

    何氏掌勺,邱氏在房里带娃招呼娘家人,秦瑶看了一圈,新奇发现,还得她这半个主人家来招呼别人干活摆桌椅碗筷。

    所幸水磨厂老板不是白当的,村里大半妇女都乐意听她差遣。

    秦瑶叫来几个得闲的妇人,安排她们摆桌椅碗筷,做完这些,趁着等菜的功夫,终于得空去见一见今天的小主角。

    大毛今天精神头格外好,吃饱了就醒着,可能知道大家伙都是来看他的,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到处看,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点什么。

    金花今天最开心了,外婆和舅舅舅妈都来了,还有表哥表姐们,吃的喝的拿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表哥表姐还乐意带她玩新游戏,不像是金宝和二郎,从来都嫌弃她们这些小的跟着。

    四娘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来了,一直跟在堂姐身边混吃混喝。

    看见秦瑶进来看小宝宝,惊喜的冲过来,要秦瑶看她的兜,“阿娘!给你吃酥糖。”

    秦瑶低头一看,小小的兜子被炸酥糖和花生塞得鼓鼓的,战绩相当不错。

    秦瑶意思意思从那兜兜里拿了一颗炸酥糖,刚放进嘴里还没尝出味道,四娘就期待追问:

    “好吃吗?好吃吧,表姐说这糖只有她们镇上才有得卖。”

    秦瑶嗯嗯点头,敷衍回复,“好吃。”

    小姑娘嘿嘿一笑,听见金花表姐在外头喊她,立马撒丫子冲了出去。

    秦瑶无奈嘱咐:“别跑远,快开席了!”

    “知道,就在门口,大哥他们都在。”四娘回头乖乖应。

    看见秦瑶挥手,这才跟着金花的表姐跑出去。

    秦瑶来到床边,逗了逗还不知道反应的大毛,顺便跟着邱氏认识了她的娘家人。

    一群人围过来打听她各种信息,秦瑶怕了,赶紧找个理由,火速溜了出来。

    菜快熟了,何氏招呼大家伙过去端菜。

    秦瑶刚要动身,大门外意外停下一辆牛车,一个精神奕奕的老妇人和一对二十七八的夫妇从车上下来,冲门口一群孩子试探着喊了声:“大郎?二郎?”

    张氏以为是远客赶到,叫上刘仲赶忙迎了出来。

    而后,两人神色齐齐一变。

    刘仲扭头朝堂屋大喊一声:“老三你快来!”

    刘季一脸莫名的走到门口,见到门外三人,脸色也是一变。

    他强忍震惊和慌乱,看向张氏和刘仲。

    二人也同时看向他,三人眼里都是震惊:谁把他们请来的?

    还是张氏反应较快,表情僵了一瞬很快又挤出一个惊喜的笑脸,“老亲家来啦?快快请进!”

    只是那笑容太过勉强,对方一看就看出来了她的尴尬和吃惊。

    刘季回过神来,先对那老妇人客气叫了声岳母,而后又冲那对年轻夫妻客气道:

    “大哥、大嫂,几年不见,你们现在可好?哥儿姐儿们现在都长大了吧?你们来得正好,正要开席呢,快进来吧。”

    莫大哥和莫大嫂点点头,扶母亲进院。

    刘季也伸手过来扶,莫老太太冲他冷哼一声,“刘老三,有了新妇忘了旧人,你如今可真是发达了啊。”

    说完他,转头看向院外那几个孩子,态度和蔼不少。

    “大郎二郎,领着你弟弟妹妹过来,让他们认认舅舅舅母。”

    大郎二郎领着迷茫的龙凤胎来到莫老太太身前,“姥姥、大舅、大舅母。”

    站在廊下的秦瑶眨了眨眼,来的竟然是刘季前妻莫氏的母亲和大哥大嫂。

    182

    菜量管够

    莫家来了三个身份特殊的客人,大家反应都有点奇怪,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开席。

    刘季叫上大郎四个孩子,同刘柏一起,陪着莫家人坐一桌。

    秦瑶和帮厨的人们先把菜都上齐,而后一起坐在角落一桌里。

    村长、族长有意想叫她到主桌去,但看了看莫家那三人,欲言又止,言止又欲,最后还是由她去了。

    莫老太太用可怜的眼神看着四个外孙,特别是年纪尚小,从未见过母亲的龙凤胎,肉菜刚端上来,立马眼疾手快的给三郎和四娘一人舀了一碗肉丸子汤。

    大郎二郎看看爹,父子三人对视一眼,屁股下面长了针似的,坐立难安。

    打从领了莫家人进门后,刘季就不敢跟秦瑶有眼神上的任何触碰,垂着眼皮,思绪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任凭莫老太太各种阴阳怪气,一句也没听进去。

    莫老太太看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本就看他不顺眼,心中更加郁闷。

    莫大哥和莫大嫂倒是挺关心大郎和二郎,问了许多兄弟两平常的生活日常。

    比如家里吃些什么,盖的什么,有没有被后娘揍之类的。

    前头的还好回答,后面这一问,把兄弟俩惊得一激灵,赶紧朝角落那桌看了一眼,见秦瑶埋头干饭并没有听见,这才暗舒一口气,齐齐冲舅舅舅母摇了摇头,说他们没被后娘揍。

    可莫大哥莫大嫂却不信,因为刚刚兄弟二人打的那一激灵,还有下意识看向秦瑶的反应,让二人以为,他们是因为惧怕后娘所以不敢说真话,对二人越发同情。

    莫大嫂摸了摸两人的肩膀,“可怜见的,怎这么瘦了?可是平常没能吃饱饭?”

    二郎“哈?”的反问了一声,“舅母家顿顿都能吃饱饭吗?”

    这乡下人家,谁家是能顿顿吃饱的啊?

    不过他们家确实顿顿都能吃饱。

    莫大嫂尴尬的抽了抽嘴角,不作答,因为她们家也只有丰收时节,才能敞开了肚皮吃饱。

    三郎诚实的伸出三根手指头,“我们一天吃三顿呢!”可骄傲了。

    莫大哥看向刘季,试探道:“听人说,你家里开了个作坊,挺能赚钱,你还回县城书院读书去了,原先我还不太信,看来是真的?”

    刘季艰难点了点头,怕莫家人误会,立马解释:

    “作坊是真的,我回书院读书也是真的,但那作坊是瑶娘办起来的,书院也是她送我去的。”

    怕三人不能理解透彻,刘季两手一拢,做出一副瓜怂样儿,“我、我就是个吃软饭的。”

    所以千万别打他家银钱的注意,要钱他一文没有!

    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刘季可不信莫家人是为了看外甥才来的,要来头几个年头早来了。

    可惜,头几年一次也没见他们出现过,大郎和二郎是一碗米都没吃过他舅家的。

    再往前数,孩子们亲娘还在时,娘家人来,哪次不是莫氏倒打发东西回去的?

    他从前纵然对不起莫氏,可真比起莫家人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刘季用狐疑的目光瞅着对面三人,看得莫大哥火大,“谁要你说这些了?又不是为了你的银子来的,我就知道你这团烂泥糊不上墙,就是可怜了我那妹子,去得早,如今这好日子是半点都没享着!”

    莫大嫂突然低头问大郎:“给你娘晾饭了没有?别光顾着自己吃啊,你娘还没吃上呢,要我说你们这几个孩子爹和娘现在都有了,怎么规矩上一点没人教?”

    大郎被说得一怔,吃饭前先晾一晾去世的长辈再动筷,这个规矩他是知道的。

    可是,这是人家的宴席啊?

    但见莫老太太也看了过来,一口肉都没来得及放进嘴里的大郎忙把筷子放下,下桌去找了碗来,单独盛一碗肉汤搁在桌上晾着。

    莫老太太这才满意了,但眼里的悲色更浓,“我可怜的女儿,可怜的外孙,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刘季一个头两个大,怕别人都看过来,忙招呼道:“动筷吧动筷吧,再不吃就凉了。”

    莫家三人这才不再追忆莫氏。

    二郎和大郎心底也松口气,总算是吃上一口肉丸子了。

    四娘端着碗,不乐意在这吃,她要去找阿娘。

    呲溜一下滑下长条凳,哒哒哒跑到角落那桌。

    “阿娘,我要和你一块儿吃。”小姑娘睁着大眼,期待道。

    秦瑶嘴里含着一大口肉汤,点点头,空出一只手,单手把她提到身旁的空位上。

    四娘立马笑开了花,指着桌上夹不到的菜撒娇,“阿娘,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还有还有旁边那个萝卜丝......”

    秦瑶一边顾着自己吃,一边给她都夹碗里,两不耽误。

    小姑娘塞满了自己的碗,心满意足,乖乖坐在位子上拿筷子自己大口大口吃,也不发出声音,看起来小小一只,可把同桌的周嫂子等妇人看得爱死了。

    一转头,看见自家那几个站在桌沿边,死活不肯老实坐下,非要玩一会儿吃一口的调皮蛋,气得牙痒痒。

    周嫂子爱怜的看着四娘,艳羡道:“四娘这规矩真好啊。”

    秦瑶嗯嗯应了一下,继续干饭。

    不过这好规矩也不是自然就学会的,如果没有家长坚持不懈的纠正和引导,正是调皮年纪的小孩哪能坐得住呢。

    周嫂子是眼看着刘家这四个娃娃变得越来越喜人的,知道秦瑶在这其中的苦劳,往莫家那边看一眼,怕秦瑶多想了,拍拍她的手臂无声安慰,表示她们挺她。

    哪里就像莫老太太和莫家大哥大嫂说的那样了?

    不过她算是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说后娘不好当了,你管教得严了吧,人家说你对孩子不好。

    不管教吧,又说你没良心,就看不得继子女好过。

    反正怎样都有他们说的,后娘做什么都是错。

    感觉到手臂上的触碰,秦瑶从饭碗里抬起头来,眼神询问周嫂子有什么事吗?

    对上这样一双透彻的黑瞳,周嫂子安慰的话卡在了嗓子里。

    “算了,你多吃点,菜都是你切,今天你干的活最多了,你该多吃点。”

    秦瑶冲周嫂子挑了挑眉,“你们也吃,菜量管够。”

    怎会不够呢?

    知道她的胃口,何氏特意给她们这桌盛了别人两倍的菜量。

    183

    你全家都遭天谴

    正席吃完,酒足饭饱的村民们纷纷家去歇息了,下午开席再来吃。

    秦瑶也吃得非常满足,吃饱就牵着四娘,光明正大出门去散步消食,收拾碗筷这些活通通不干。

    当然,除非她主动,要不然刘家村的人也没有谁敢喊她干活。

    莫老太太和莫大嫂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这个新来的女子,悠哉悠哉离开现场,本想找她说几句话,敲打敲打的机会愣是找不到。

    倒是刘季,看见秦瑶离开,反倒长舒一口气。

    这下秦瑶走了,他就可以全力发挥啦!

    邱氏房里,请了王婆婆过来给孩子洗三礼,天冷,众人都关了门围在烧了炭火,暖烘烘的房中观礼。

    刘季看堂屋空下来,把莫家三人领到这边坐下,开口就问:

    “大哥大嫂,你们什么时候回?路挺远的,早回去不走夜路。”

    莫老太太眉头一皱,“刘老三你这就急着赶我老婆子走了?我来看看我外孙,你怕什么?怕我们找你家那小媳妇麻烦?”

    刘季瞠目,冲老太太竖了个大拇指,“还是您老厉害,这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说秦瑶是小媳妇的,她凶起来只怕你们全都顶不住!”

    “怎么?”莫大嫂来劲了,她从进刘家大门开始就在蓄力,终于找到了机会,立马大声喊道:

    “一个新来的小媳妇她凭什么这么厉害?我这好好的几个外甥都被她欺负成什么样了?今天我们过来就是来给我家小妹讨公道的,她这尸骨未寒啊,你们就合起伙来这般欺负她的孩子?”

    此话一出,满院皆惊。

    大郎、二郎、三郎目瞪口呆的看着舅妈,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话,让她对阿娘生了这样的误解,心里有些愧疚。

    幸好,秦瑶已经出门去了,正月里的小山村,也有一番萧瑟之美。

    至于老宅院里的闹腾,关她什么事?

    对不起莫氏的又不是她,刘季嘛,是他活该!

    就这样,老宅里吵吵闹闹,秦瑶牵着四娘,在田野里愉快玩耍了一下午。

    不过等她回到老宅发现莫家三人居然还在时,忍不住冲刘季皱起了眉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