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9章

    他抬头朝秦瑶这看了过来,瞥见一身白色宽荡中衣,头发慵懒盘起的秦瑶,原本微垂,用余光盯着书的眼睛瞬间睁大。

    三郎伸出小手,牵起秦瑶一个手指,把她领到堂屋里来。

    叫人的任务一完成,立马跑到哥哥和妹妹的队伍里,兄妹四人排成一排,神神秘秘的挡着什么东西。

    “什么情况?”秦瑶狐疑的看了刘季一眼。

    刘季摇头,他也懵着呢。

    四娘“咳咳!”重重咳了两声,提醒阿爹阿娘注意他们四个。

    秦瑶和刘季配合的看过去,微微弯腰,看看兄妹几个到底要干什么。

    大郎开口说:“阿爹、瑶姨,虽然你们要离开一个月,但家里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会看好牛喂饱鸡,水磨坊要是出了问题我们就找刘木匠,还有我和二郎、三郎、四娘都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做了一大堆的铺垫后,大郎终于说到正题,“那个,我们给你们做个东西,是你们路上用得着的。”

    说完,眼神立马移开看向别处,耳朵都红了,很不好意思的样子,完全不敢对上秦瑶和刘季惊喜的目光。

    二郎拍拍四娘背着的手,四娘上前两步,把一直藏在身后的两双鞋垫拿了出来,

    “阿娘,这个是你的,阿爹,这个是你的。”

    飞快的把两双鞋垫分给爹娘,四娘马上躲到大哥二哥身后去,又骄傲又害羞的说:

    “是金花姐姐教我做的,但没做好。”

    特别提醒,“我还绣了阿爹阿娘你们的名字在上面!”

    秦瑶和刘季低头看着手上这双四娘不说是鞋垫就完全看不出是鞋垫的鞋垫,果然在垫子中央发现了一团不一样颜色的绣线。

    秦瑶那边勉强能看出来是一个瑶。

    刘季那边就完全是一股乱线团。

    如果四娘不说,他们根本不会看到,只以为是纠缠的线头。

    看看手上的鞋垫,又看看眼前满眼不舍,但又懂事的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兄妹四人,秦瑶心里涌出一股莫名的酸涩。

    她压下心中涌动,惊喜的问:“你们哪里来的布做鞋垫?”

    三郎指着二郎说:“二哥攒的零花钱。”

    四娘补充,“大哥帮我做了一点点。”

    要不然光靠她自己,根本做不出来两双鞋垫。

    大郎也指向三郎,“是小弟画的图样,也不知道你们喜欢不喜欢......”

    “爹很喜欢!”

    寂静的夜里,刘季一声吼,把大郎兄妹四个震得浑身都抖了一下。

    反应过来是阿爹发出的声音,又齐齐吁出一口气,有点开心。

    刘季把这双看不出是鞋垫的鞋垫紧紧摁在心口,一副感动得无以复加的欣慰神情,“吾儿果真是长大了!”

    秦瑶也笑着说:“谢谢你们的礼物,阿娘很喜欢。”

    四娘嘻嘻一笑,特别自豪,她就知道,阿爹阿娘一定会很喜欢哒!

    三郎去把爹娘的鞋拎了过来,要他们垫起来,马上就穿。

    气氛如此温馨,秦瑶当然不会打破。

    一把摁住嘴上说很喜欢,但其实并不想试穿鞋垫的刘季,由着兄妹四个帮她们把鞋垫垫在鞋里。

    秦瑶冲刘季那一挑眉,刘季挤出慈父般的笑容,穿上鞋走了两圈。

    “阿爹,是不是很好穿啊?”四娘期待的问。

    刘季反问:“四娘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四娘瞪了阿爹一眼,“当然是真话!”

    刘季心说,真话就是一点也不好穿并且还有点硌脚。

    但在秦瑶温柔的注视下,开口却是:“舒服!好穿!”

    兄妹四人又看向秦瑶,得到一个大大的赞,满足的笑了起来。

    可笑着笑着,一想到爹娘即将离开一个月,脑袋不受控制的耷拉下来,有些失落。

    秦瑶和刘季顿时升起一股强烈的罪恶感。

    夫妇两对视一眼,那要不就……都走?

    220姑祖母去世了

    “都走?!”

    因为太过惊喜,又不敢相信,兄妹四个声调都比平时高八度,差点刺破刘季的耳膜。

    他赶紧捂住耳朵,缓和片刻,看向拿主意的秦瑶。

    反正不是他花钱,而且家里孩子们都去,说不准他还能跟四个儿女兜里拿点零花钱用用。

    “都去,就这么决定了!”秦瑶说。

    得到这个肯定的答复,龙凤胎开心的扑到了阿娘怀里,抱着她的胳膊一直问:“真的吗?是真的吗?阿娘不许骗人!”

    秦瑶反复说了三遍是真的,两个小家伙这才相信,被幸福击中,在堂屋里疯跑发泄无处安放的激动。

    本来夜深就要睡了的,这下子谁也睡不着。

    大郎和二郎关心的问:“学堂怎么办?”

    秦瑶说:“请假就行了。”

    二郎和大郎对视一眼,可以这样请假吗?先生会不会不允许啊?

    秦瑶拍胸脯跟他们保证绝对没问题,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因为想要跟父母出门旅游而向老师撒过谎呢?

    “那会不会花很多银子?”二郎有点担心,他们这么多人出远门,路上吃喝拉撒都是钱,等到了府城,还得住店,那就更多了。

    在花钱这件事上,秦瑶向来是该花花,该省省,示意他们别担心,好好准备自己的行李去吧。

    除了田地囤粮这些家底,她手里还有六十多两银子,一趟府城旅行而已,根本花不完!

    古话说得好,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

    去府城这样的机会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既然已经决定,哪怕有点一时冲动,但既已经答应下来,秦瑶就不会再反悔。

    夫妇俩把激动的四个小孩赶回房间后,秦瑶和刘季两个大人留了下来,你看我,我看你。

    孩子们是高兴了,但大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增加了。

    刘季问:“家里的牛谁喂?”

    秦瑶无奈说:“只能拜托老宅那边了。”

    还有水磨坊,也得跟张氏和刘老汉说一声,让他们别忘了来取钱。

    取到的钱,都归老宅,一个月也有二百多文收入,算是抵了牛的看管费吧。

    刘季有点意见,“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啊,兄弟之间帮帮忙不用给钱。”

    秦瑶嗤他:“你不要脸我还要。”

    刘季垂下眼皮趁她不注意撇了撇嘴,喏喏道:“好端端的又骂人干什么......”

    秦瑶没管他,指着院里那几只鸡,养了一年多了,个头已经很大。

    刘季想起鸡汤的味美,舔了舔嘴角,试探道:“要不杀来吃了?留下来还得找人喂它们,怪麻烦的。”

    秦瑶瞅他一眼,爽快应:“行!”

    “不过这几只鸡三郎和四娘挺宝贝的,要不要先跟他们吱一声?”刘季突然又问。

    他是真怕龙凤胎到时候哭天喊地的,吵得家里不得安宁。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不想破坏自己好不容易才在孩子们心里建立起来的慈父形象。

    秦瑶觉得有道理,毕竟龙凤胎把那几只鸡当成宠物来养的,问一问比较好。

    递给刘季一个‘你想得还蛮周到的嘛'的欣慰眼神,站起身,摆摆手,各自回房睡去。

    次日一大早,夫妇二人把三郎和四娘叫到跟前,询问他们对杀鸡的意见。

    四娘眼睛唰的一亮,“阿娘阿娘,我想喝鸡汤,还要一只鸡腿!”想想都要流口水啦。

    三郎嘟着嘴,有点不情愿的样子,但也没反对。

    结果就是晚上众人聚餐吃鸡时,小家伙一边连干两碗浓郁鸡汤,一边流着眼泪说:“好烫,但好香啊~”

    四只鸡全杀了,一家人根本吃不完,秦瑶把老宅众人叫来一起吃,顺便把自己一家六口要出门远行的事说了出来。

    刘老汉到嘴的鸡汤差点一口喷出来,好不容易忍着烫咽下,立马追问:

    “大郎二郎三郎四娘都去府城?这到底是去科考还是去玩的?”

    秦瑶笑着示意刘老汉先坐下,“主线任务当然是科考,游玩只是顺带。”

    “已经决定了?”刘老汉问。

    一家六口齐齐点头。

    刘季道:“明早我们就去族学帮他们四个同夫子告假。”

    “这可是一个月,夫子能答应?”刘柏很好奇刘季要用什么理由。

    刘季神秘一笑,“这个我和娘子自有安排。”

    晚饭吃完,看着欢喜的大郎兄妹四个,老宅众人还是不太能理解刘季和秦瑶这对夫妻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们两难道就一点也不心疼银子吗?

    都说穷家富路,这在路上怎么省也得花费一二两银子吧?还没算上到了府城,那一宿一二百文的房费,三四两就去了。

    最后再算上一家六口的吃喝,八两银子是绝对要花出去的。

    八两啊!何氏和邱氏想到都要倒吸一口凉气的程度。

    原先她们觉得秦瑶脑子清醒,知道省钱。

    现在看来,她们对她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临行前,秦瑶和刘季跟着孩子们来到丁氏族学,秦瑶去三郎四娘那边,刘季去大郎二郎那边。

    丁夫子问:“何故要请这么长的假?”

    刘季一脸悲伤,先叹了一口气,又给大郎和二郎使了个眼色,兄弟两会意,立马把头垂下,做出悲痛状。

    刘季摸一把眼角,“孩子的姑祖母去世了,自小她老人家就对我们极好,所以这次姑祖母出殡奔丧,我们必须要去,不但要去,还要让两个孩子为他们姑祖母守到头七,以表孝意,还望夫子允假,好让孩子们送姑祖母最后一程......”

    儒生最重孝道,丁夫子闻言,不但允了假,还嘱咐兄弟俩一定要多为姑祖母守灵几日。

    多说了两个与孝有关的典故后,丁夫子顺利放行。

    秦瑶那边,成夫子也问出同样的疑问:“可是家中出了什么大事?”

    对四娘和三郎这两个学生,成夫子挺看重的,如果不是必要的,他不希望他们请假耽误了学业。

    却没想到,秦瑶双手递上一封从府城寄来的信,信上内容和刘季在丁夫子面前说的一模一样。

    成夫子脸色一变,本有些责怪的神情,立马露出几分客气的同情。

    他把信还给秦瑶,对龙凤胎道:“去吧,不过即便悲伤也不要忘记温习功课。”

    被阿爹嘱咐千万不能笑,一定要哭丧着脸的龙凤胎听见成夫子这话,差点绷不住内心的欢喜。

    幸好秦瑶及时上前一步挡住他们俩,冲成夫子重重一拜,“给先生添麻烦了!”

    龙凤胎嘴角控制不住上扬的幅度这才没有暴露出来。

    金宝目睹全程,回家就把三叔和三婶在书院里的所作所为说了出来。

    言语间,颇为羡慕三郎四娘能有这样开明的爹娘。

    听完金宝描述的老宅众人,陷入诡异的沉默。

    221

    断无迷路的可能

    “你有亲姑母吗?”

    金石镇前往开阳县的官道上,刘利坐在自家的马车车辕上,好奇的问前头那辆马车上赶车的刘季。

    两家人今早出发,在乡下小路上走了一个多时辰,这会儿终于走到宽阔平坦的官道上。

    从出发开始,大郎兄妹四个就特别兴奋,毕竟是平生第一次出远门。

    一会儿钻出车窗这看那看,一会儿爬到车门边,问七问八,开心都快要溢满出来了。

    但一到金石镇,怕被夫子发现这不是去奔丧的,又都缩紧脖子躲在车厢里,捂着嘴不敢发声。

    刘利和他家赶车的长工大壮一直跟着秦瑶家马车走在后头,看了一路,行到此处,见大郎兄妹四人这般躲着,实在是没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村里与刘家老宅那边相熟的,大半都已知晓秦瑶夫妇二人此次府试特意带上家中四个孩子,还帮他们都请了假,把村里孩子们都羡慕哭了。

    而这个请假的理由,也不负众望的让人大跌眼镜。

    说是姑母死了,也不知道刘家姑母要是知晓,是否会被这不肖子孙气死。

    刘季赶着马车,吹着风,身旁坐着擦刀的娘子,气氛正好。

    他哼着不知道是哪个乡里的奇怪调子,听见刘利在后头的问话,转头贱兮兮的回了他两个字:

    “你猜!”

    刘利切了一声,他才不猜。

    今日出发天气很好,一路上艳阳高照,道路两侧一直有山林树木遮挡,气温也不算太热,是个适合出行的好日子。

    行到中午,两家人从开阳县路过,驶上前往府城方向的大道。

    从这起,就彻底离开了开阳县地界。

    此行三百余里,出发前秦瑶就做好了计划,日行六十里路。

    这个里程也不算辛苦,早上可以多睡会儿再出发,基本太阳落山前都能到达驿站,避免走夜路。

    加上一路上她们还带着四个小孩,能走大路绝不走小路。

    这一路上预留的时间是很充足的。

    她们一行人四月三十号出发,理论上五月五号前能抵达府城,十号才考试,还有五天时间用来准备。

    倘若遇到意外,顶多耽搁一两天,也还来得及。

    不过往年也有倒霉的,路上迷路,等到科考结束都还没能赶到考场,只能遗憾等待下一场。

    当然,有秦瑶在,迷路是不可能的。

    她出发之前去找了伍掌柜,问清楚了路线,再三确定过细节,连哪条路上有山泉水可以取用都标记了出来,断无迷路的可能。

    先前在书局那买来的指路图和店主手抄版路程图,秦瑶回到家之后自己又在这两者之上,重新绘制了两份更加详细明了的地图。

    她拿一份,刘利拿一份,两边互相对照着来,就算遇到相似岔路口,也不会走错。

    原本知道秦瑶一家子都要前往府城时,刘利内心是极大反对的。

    碍于两家关系还不错,他也不好意思提意见。

    但出发前,秦瑶把这张地图递来给他之后,刘利内心的不安就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