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章

    想到这里,钱大寒对娘家人也有了一丝怨恨,如果不是他们贪得无厌,拿走了她和钱朵朵的私房钱,她又怎么会如此紧张?他们拿走就拿走了,还不好好保管,在路上全都被偷了,白白好了那个贼人,好了贼人也罢,他们丢了钱还要她来填补,真是气死她了。

    也恨叶木不念旧情,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对她动手,还把她说得那么不堪,让她以后怎么在他面前抬得起头来?

    “你不知道?对男方什么都不了解,你敢带人去相亲?”叶木冷笑着说。

    “我真的不知道,王大宁只说男孩子长得高高大大,还是干部,父母也全都是干部,孩子还是家里的独子,我觉得条件不错便同意相看了。”钱大寒辩解说。

    “我还不知道你,为了你的钱朵朵,恨不得把叶荞论斤卖了,你是看人家出的彩礼多吧,行了,你也别狡辩了,这次算你幸运,王家的事爆得很及时,如果再晚点,你们的阴谋诡计得逞了,不但叶荞讨不了好,我们这一家子也讨不了好。”早就看透了她的叶木不再理会钱大寒的狡辩。

    “叶荞以后不会回云峰机械厂了,她不回来碍你的眼,你也不要去找她,让她过自己的日子,不然,休怪我对你不客气。”叶木再一次警告她。

    “她的婚事我们也不管吗?”钱大寒不死心的问,王家出事后,她又托了不少人给叶荞寻摸合适的对象,只不过知道他们家情况的人都不敢沾边,只有她的两个姐妹愿意帮忙。

    “你没有生她,也没有养她,因为你,她差点冻饿而死,你有什么资格干涉她的婚姻?”叶木嘲讽的看着她。

    “不管怎么样,我都是她的长辈吧?她的婚事怎么可以不经过我?”钱大寒不满的说,不经过她,她怎么收彩礼,没有叶荞的彩礼,她拿什么给朵朵办嫁妆,拿什么去补贴娘家?

    “领袖都说了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叶荞的婚事由她自己做主。”叶木凉凉的看了她一眼,好像能看透她内心的一切。

    “那彩礼和嫁妆呢?”钱大寒不甘心的问。

    “彩礼她自己收,嫁妆也由她自己准备。”叶木淡淡的说,心里却想他是不是也要存点钱,到时候给叶荞办点嫁妆?

    “知道了。”钱大寒虽然不甘心,但也不敢不答应。

    叶家齐和叶家康回来听说她妈妈上次给叶荞找的人家是王家,叶荞还差点被她用计嫁过去,吓得浑身发抖:要是她成功了,他们已经去西北劳改了,哪里还有未来?

    “哥哥,我们的妈妈怎么这么恶毒?”站在门口,叶家康牙齿都打颤,“二姐虽然不是她生的,但也是爸爸的女儿,而且她已经出去单过了,又不妨碍她什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对她?”

    第89章

    就是见不得她好

    “她就是看不得二姐过得好。”叶家齐冷冷的说,他二姐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她的事,她先是在厂里散布谣言,说她是私生女,是野种,又想方设法的要把她嫁去那样的人家,嫁给一个又疯又傻的暴力狂,要毁了她一辈子,真真是狼心狗肺。

    “哥哥,我们以后怎么办?”叶家康害怕的问。

    “我们以后不能事事都听她的,要明辨是非。”叶家齐看着他说。

    “可是她是大人,又是妈妈,不听她的话会挨打的。”叶家康茫然的说,他们家里,爸爸不打人,但是他妈妈打起来从来不留手。

    “有事就找爸爸和哥哥,我们不会让你受委屈的。”叶家齐叹了口气说,看来要跟爸爸好好谈谈,让他多关注点家里的事才行。

    “知道了,哥哥,你也一样。”叶家康点点头。

    叶荞不知道叶木回去后对钱大寒动了手,也不知道钱大寒在她的两个儿子心里留下了恶毒的印象,她在院子里转了几圈,看到院子里有不少蚊子,便回屋进了空间。

    时间从指尖滑过,转眼间就到了星期天,叶荞吃了早饭,就背着挎包出门了:她先去菜店,她看到买肉的柜台还有肉,就去买了一斤五花肉,一根排骨,又去旁边的蔬菜柜台买了一把空心菜和半斤四季豆。

    然后再去百货大楼,买了一台缝纫机,外面没有送货的三轮车,百货大楼也不货提供送服务,叶荞只好自己扛回了家。

    回到家里,叶荞把缝纫机安装好后放在卧室大衣柜的外侧,她打量了一下,不错,既不占地方,采光也不错,至于裁衣服,家里没有专门的案板,就只能在书桌上裁了:反正她不经常做衣服,书桌又比较宽大,凑合着用还是可以的。

    缝纫机买回来了,也算了了一件事,她趁着气温还没有升上来去了后院。

    这几天,她已经把后院那块地分成了几块,分别种了小葱、大蒜、小白菜、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芹菜等,还给几棵桂花树和蜡梅树松了土,施了肥和浇了水。

    与此同时,她也没有忘记前院的几棵树,为了让它们活得更好,来年能吃到又脆又嫩的香椿芽和酸酸甜甜的橘子,浇水的时候她还加了一点灵泉水。

    种下来种子都没有发芽,这让叶荞有失望,但也在情理之中:为了不让人发现端倪,她虽然在泡种的水里加了灵泉,但很少很少,除了增加发芽率,其他的作用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她看到泥土还比较湿润,知道不需要浇水,只是四处看了看就回屋了。

    屋里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叶荞觉得有点热,便进了空间,她先去书房练了一个小时的字,然后再看医书,练习针灸,又拿出纸笔写。

    对于这辈子的处女作,她还是很用心的,不仅写了大纲,还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都做了细细的梳理,因为情节已经了然于心,她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也不错,所以写的时候十分顺畅。

    唯一让她不适应的就是要用手写,不仅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速度,也让她的手腕酸痛不已:这时,她才理解爬格子的前辈是多么的辛苦。

    她花了两个小时写了六千多字,才放下笔,把稿纸整齐的码好收进抽屉里,才去厨房做午饭。

    她煮了一锅大米饭,再去河里捞了条鲤鱼来做了个红烧鲤鱼,去储藏室拿了块卤猪肝切成片用油辣椒拌了,再用买回来的排骨炖了个萝卜,两菜一汤,吃得她满嘴流油。

    吃了饭,去山脚下把蘑菇采了,又去草地那边把蛋捡了算是消食,然后再去洗漱午睡。

    午睡起来,她先去书房写了两千字,然后去做鞋底:夏天快要结束了,冬天还会久吗?她该准备冬鞋了。

    她把昨天买的碎布全部拿了出来,把准备用来做鞋面和灯芯绒和做头花的的确良、薄棉布全部挑了出来,其他的全部放进一个筛子里,去厨房拿了点面粉打了点糊糊,才回到客厅开始粘鞋底。

    她挑选的布料比较大,又比较厚实,做起来比较快,晚饭之前她就粘好了六双鞋底:她给自己和陆向北分别粘了三双鞋底。

    她打算给自己做一双单鞋,一双棉鞋和一双拖鞋,给陆向北做两双单鞋和一双拖鞋,至于棉鞋就算了,他一个男子汉,在这里最低温度只有零下四、五度的情况下,用不着。

    接下来就是做鞋面,她把从碎布里选出来的几块蓝色灯芯绒布料给自己做单鞋,又去储藏室找了两块颜色不同的毛料给陆向北做单鞋,用天蓝色和16灰色的毛线分别给自己和陆向北勾了拖鞋的鞋面,最后选了一块兔皮给自己做棉鞋鞋面。

    把鞋面做好后,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她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发现已经七点多了,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很快就要天黑了,她连忙起身去厨房做饭。

    她先淘米煮饭,再去做菜,中午的红烧鲤鱼和排骨萝卜汤还有不少,她只去地里摘了一条苦瓜和几个青辣椒,做了个青椒炒苦瓜。

    匆匆的吃了饭她就出了空间,把堂屋的灯打开,在前院转了几圈消食,便回了堂屋,坐在沙发上,从空间储藏室里拿出了两个山竹。

    吃了山竹,她又从空间里拿出那本《数理化自学丛书》中的代数,看了起来,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就过去了两个小时,她才起身关灯进空间。

    进入空间后,叶荞先去割稻子:水田里的稻子昨天就熟了,只不过她发现时已经太晚了,所以就没有动。

    她站在田埂上,把精神力分成两股,一股化为一只大手,一股化为一把镰刀,大手抓住禾苗,镰刀就刷刷的割了起来,她割了三亩稻子,精神力几近枯竭,才把割下来的稻子挑去木屋前的坝子上晾晒。

    再回练功室练习《锻神诀》,恢复精神力后又去收割了三亩稻子,再回练功室练习《锻神诀》,恢复了精神力再去洗澡休息。

    第90章

    做女人太难了

    “叶荞,发工资了,我们去领工资。”第二天是发工资的日子,一上班,林悦就过来拉叶荞,说要去隔壁的工资组领工资。

    “那么着急干什么?工资在那里又不会跑。”叶荞笑着说。

    “钱嘛,当然要早点领回来了,再说了,待会车间的人来了,就要排队了。”林悦拉着她往隔壁而去。

    “叶会计,林会计,你们够积极的啊。”发工资的出纳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好像叫汪晓,看到她们便笑着说。

    “领工资不积极,思想有问题。”林悦笑着说。

    “有道理。”汪晓一边拿出工资表让她们签名,一边笑着说。

    两个人签了字,分别从汪晓手里接过信封,把里面的钱拿出来,对着工资单当面点清,对汪晓表示了感谢,便离开了。

    叶荞上个月是十五号之后才来上班的,只发了半个月的工资,加上她还没有转正,每个月只有二十二块钱的工资,半个月就只有十一块钱,一张大团结,一张块票,一张工业票,她扫一眼就看明白了。

    林悦也只有二十七块钱的工资和两张工业票,也是扫一眼的事。

    “叶荞,你这就领到工资了?”叶荞在走廊里碰到了联袂而来的秦兰和周睛。

    “嗯,你们快点过去吧,不然等大部队来了,他们就忙不赢了。”叶荞催她们快点进去。

    “嗯,我们中午食堂见。”两个人对她点点头,便快步走进了工资组。

    “叶荞,她们是宣传科的吧?”林悦好奇的问。

    “嗯,她们都是宣传科的,也是我的室友。”叶荞点点头。

    “听说她们都是隔壁纺织厂的子弟,你什么时候介绍我认识一下?”

    “我们中午一起吃饭,你可以一起。”叶荞知道她为什么要认识秦兰她们,无非就是托她们买点瑕疵布料,这是无伤大雅的事,也就没有拒绝。

    “我得回家吃饭。”林悦摇摇头,她妈妈也是服装厂的,家就在服装厂的家属区,所以工资除了每月留几块钱零用,其他的全部要上交。

    “那就只能以后找机会了。”

    “等有机会你就介绍我们认识,我想多认识几个朋友,不然,到了节假日都没有人一起逛街。”林悦苦恼的说。

    她老家是外地的,去年爸爸是从部队转业,分在了市公安局,他们一家子才跟着过来,一过来她就进了厂,每天家里和家属区两点一线,根本没有时间交朋友。

    “科里不是有好几个女同胞吗?你怎么不找她们逛街?”叶荞好奇的问,财务科的女同志算是比较多的,每个组都有女同志,他们成本组除了陈修和孙辉,其他人都是女同志。

    “人家都结婚了,家里有一摊子事,哪来的时间和我逛街闲聊。”林悦扫了几个同事一眼,摇摇头说。

    “我们上要侍候老人,下要侍候孩子,确实不能像小姑娘一样玩乐了。”洪红笑着说。

    “你家孩子还小,过两年,把孩子送去育红班就好了。”叶荞知道洪红家里有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正是磨人的时候。

    “过两年又有新的孩子降生了,只会更忙了,女人,只要结了婚,就没完没有了了,所以,你们两个还是趁着没结婚好好玩两年吧。”胡梦然插言说,她是这里年纪最大的,已经有了四个孩子,所以是最有发言权的。

    “如果可以不结婚多好。”叶荞这时才想这个时代不是后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最多两个孩子,而是讲究多子多福,会一个接着一个的生,直到不能生为止。

    “不结婚?老了谁照顾你?”胡梦然惊讶的看着叶荞,她想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就少生点,只生一到两个孩子,我们现在有工作,老了也有退休工资,只要有人端茶倒水就可以了,这样我们的负担轻,家里的经济条件好,孩子们生活环境也会好很多。”叶荞本想说以后住养老院,但想想现在的环境,还是转换了口气。

    “生一到两个,要是男孩子还好,要是女孩子的话,嫁到别人家去了,哪还有空来管娘家?”胡梦然反驳。

    “哎,做女人太难了,不仅要工作,还要带孩子做家务事。”洪红叹了口气。

    “要是碰到难缠的公婆更是难上加难。”林悦也发出了感叹。

    “我说,你们怎么还不去领工资?”陈修走进来看到她们在讨论得飞起,连忙打断说。

    “去,这就去。”胡梦然和洪红都站了起来,往工资组走去。

    叶荞则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天的事比较少,但做完也十一点多了,她想着这个月的粮油票还没有领,便去了后勤领粮油票:因为会计也算是技术岗,她领了三十斤粮票。

    其中细粮和粗粮各一半,另外还有三两油票、三两肉票、一张鱼票、半斤副食品票、半斤鸡蛋票和一张肥皂票,想到上个月买的餐票还有不少,她就没有餐票,反正餐票随时都可以过来买。

    从后勤回来,已经快要下班了,叶荞和正在摸鱼的林悦说了几句话,把办公桌上整理好,听到下班铃响了就大步出了门。

    “叶荞,这边。”她走到楼梯口,就听到了秦兰的喊声,抬起头,就看到秦兰和周晴已经小跑着下了楼。

    “慢点,要是滚下来了就有你们好受的。”叶荞劝道。

    “不会,我们已经习惯了。”秦兰跑过来拉着叶荞的手往下跑,“慢了,食堂就只剩菜汤了。”

    三个人手拉着手跑去了食堂,然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找了三个最短的队伍排在后面。

    “也不知道今天有什么菜?”秦兰踮起脚尖往窗口看,可惜她的身高不支持,看了半天也只能看到一个个后脑勺。

    “别看了,待会轮到你就知道了。”叶荞看到她这样蛮辛苦的,便劝说道。

    “也是,就是看到了也吃不到,心里更不好受。”周睛也点头表示赞同。

    她们跑得快,排得比较靠前,不一会就轮到她们。

    叶荞要了一份青辣椒炒回锅肉,一份煮土豆片和二两米饭。

    第91章

    回家吃饭

    青椒炒回锅肉和煮土豆片看起来不少,但青椒炒回锅肉里面,除了少少的几片五花肉,余下的全部都是青辣椒,青辣椒还煮烂了,都没眼看了,煮土豆片里更是连一点油花都没有,米饭里也有一多半是红薯米。

    “回锅肉那么少,应该叫回锅肉炒青椒才对。”秦兰也打了回锅肉,但看到里面只有少少几块肉时不满的嘟囔了两声。

    “别说了。”周睛生怕引起食堂师傅的注意,以后给她们穿小鞋,便拉着秦兰走了。

    叶荞也跟了上去,和她们一起找了个桌子坐了下来。

    “这食堂的生活越来越差了,睛,你说我们以后中午也回家吃饭怎么样?”秦兰用勺子一边戳着饭盒里的饭,一边和秦兰商量。

    “中午回去的话时间有点紧,午睡时间会缩短很多,你熬得住吗?”周睛也不想吃食堂。

    “要不,我们买一辆自行车?”秦兰小声说的,纺织厂的家属区在纺织厂后面,她们回家不是穿过服装厂的厂区,从家属区的侧门回家,就是要穿过纺织厂的厂区,不管从哪边走,都需要二十分钟左右,但骑车的话只要几分钟就够了。

    “我没有自行车票。”周睛也想买自行车,她有钱,但没有票。

    “我有票,但没有钱,要不,我们合伙买一辆车?以后一起骑车上下班?”秦兰试探着问,这时她有点后悔以前只顾买衣服,不但花光了家里的布票,还花了不少钱,不然,她现在就可以买自行车了。

    “可以,你那张票按市价算,买车的钱我们二一添作五,一人出一半,以后哪个要退出,就按车子当时的价值分钱。”周睛想了想便同意了。

    “我们下午就去买车。”秦兰高兴的点点头。

    “好。”

    “你们以后中午不在食堂吃饭了,是不是也不会在宿舍里午休了?”叶荞问道。

    “回来午睡。”秦兰和周睛异口同声的回答。

    “你们中午不在食堂吃饭,我以后也回去煮饭吃。”叶荞也想了想说,她回去就不用吃红薯米了,菜也是,她想吃什么都可以做来吃。

    “你吃了饭就回来午睡,不然,我们以后就没有时间聊天了。”秦兰提出自己的要求。

    “行。”叶荞看到那双期盼的眼睛,想着如果自己一直不出现在宿舍里,厂里很可能会把宿舍收回去,所以就答应了。

    “太好了,以后我们还可以开卧谈会。”秦兰看到她答应了,高兴得连连点头。

    “叶荞,我可以坐这里吗?”这时何英端着饭盒走了过来。

    “英子,过来坐。”叶荞拍了拍旁边的位置,随后又给她们做了介绍,“英子,这两位是我的室友,宣传科的秦兰和周睛,秦兰,周睛,这是我的朋友,设计科的何英。”

    “我是秦兰,何英同志,你好。”

    “我是周睛,何英同志,你好。”

    “我是何英,秦兰同志好,周睛同志好。”

    “叶荞,没想到你在厂里还有朋友,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秦兰笑着说。

    “我和何英都是云峰机械厂的子弟,很早以前就认识了,后来又成为了朋友,她也是上半年才进厂的,之所以没有跟你们说,是我进厂后没有见过她。”叶荞解释说。

    “嗯嗯,这怪不得荞荞,这些日子去乡下跟一个老婆婆学习刺绣了,所以一直没有见面。”何英也点头附和。

    “原来如此。”周睛理解的点点头。

    四个人边吃边聊,很快就把饭菜都吃完了,她们一起去洗饭盒,又一起回了宿舍

    何英住在九栋,和她们在楼下就分开了。

    叶荞她们回到自己的宿舍,稍事洗漱后就爬上了床。

    “叶荞,你买了缝纫机吗?”秦兰问道。

    “买了,昨天上午买的。”

    “明天下午我们去买衣服,到了星期天再去你家修改衣服。”秦兰高兴的说,“去你那边远吗?”

    “不远,就在车站新村十六号,距离厂门口大约一公里,走路十分钟左右。”

    “车站新村十六号,我们记住了,到时候我们自己去。”周睛把叶荞家的门牌号码记在心里。

    “行,你们自己去的话什么时候都可以,反正我整天都在家里。”叶荞点点头。

    第二天下午,秦兰和周睛按照约定来财务科找叶荞。

    叶荞跟陈修说了声就和她们一起去了仓库。

    “杨姐,我们来选几套衣服。”周睛和仓库保管很熟,走过去亲热的打招呼。

    “行,你们自己进去挑。”杨小华笑着对她们点点头。

    “杨姐,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叶荞,财务科成本组的会计,我们的室友。”

    “杨姐好,以后要麻烦你了。”叶荞跟她问好。

    “叶会计好,以后想要买衣服就过来。”杨小华也笑着对她说。

    “以后还请多关照。”

    寒暄过后,她们就进了仓库。

    “秦兰,你也来买衣服?这天莫不是下红雨了?”她们在认真挑选衣服的时候,一个刺耳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想买就买,与你何干?”秦兰瞪了她一眼,然后继续挑衣服。

    “你不是嫌弃这边的衣服有瑕疵吗?怎么又来买衣服了?是不是手里没钱了,只能委屈自己穿带瑕疵的衣服了?”那个女孩子不依不饶的说。

    “张小眉,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是我的事,用不着你多嘴多舌。”

    “小眉,你不是来买衣服吗?快点去挑吧,不然,别人把你喜欢的都挑走了,难得后悔。”周睛淡淡的说。

    “哼,出尔反尔的混蛋。”张小眉冷哼一声就去选衣服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