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好。"两小拉着叶家齐坐到垫子上,认真的教他怎么玩积木和拼图。叶家齐陪着两小玩了半个多小时的拼图,等两小玩累了,就抱着他们坐在沙发上陪着四位老人说话。
叶家齐的口才很好,知识面也很丰富,特别是在机械方面,看了不少他爸放在家里的专业书籍,理论知识很扎实,两位老爷子说什么他都能接得上话,很得他们的喜欢,楚老爷子更是连连称赞,说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相信只要他一如既往的努力,以后肯定有出息。
两位老太太本来就对这个温润如玉的少年很有好感,看到他不仅能给两位老爷子带来欢乐,对两个小外甥也是真心喜爱,对他的喜爱又多了几分,中午更是亲自拟了菜单,做了一桌丰盛的席面招待他。
下午,叶荞和叶家齐带着礼物去拜访了陆向南,请他以后关照一二,陆向北和叶荞在过年的时候就跟他提过此事,现在叶荞又带着他上了门,叶家齐看上去又是个乖巧懂事的样子,对她的要求自然没有不应的理。
陆向南把自己的单位和电话号码给了叶家齐:“家齐,你是荞荞的兄弟,我们也是实在亲戚,我们陆家在这边还有几分薄面,遇到了难事就打电话给我。”
“谢谢陆二哥,我也会努力学习,本份做人,绝对不打着陆家的牌子行事,给陆家抹黑。”叶家齐也表态说。
“我们相信你是个好孩子。”陆向南点点头。
“二哥,二嫂,我们走了。”叶荞看到时间不早了,就提出了告辞。
“四弟妹,你们哪天的车?买车票了吗?”刘华想到他们这两天就要走了,便问道。
“我们后天走,已经买好车票,二哥,二嫂,以后有时间再回来看你们,你们要是有机会,也可以去东海看看,我们包吃包住。”
“好,有机会一定去。”刘华笑着点点头。
“我们走了,再见。”
“我去送你们。”陆向南换上鞋子和他们一起出了门。
“二哥,不用送。”
“我送你们到门口。”
“陆二哥,弟妹,你们这是要去哪里?还有,这位是?”他们走到楼下,就碰到了去找陆向南的温家成。
“温三哥,这是我弟弟叶家齐,家齐,这是你姐夫的发小温三哥,跟你陆二哥在一个单位工作。”叶荞给他们相互介绍说。
“温三哥好,我是叶家齐。”叶家齐礼貌的问好。
“家齐是吧,你好,听说你考上了华清,真了不起,以后有什么事就找你温三哥。”温家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那家齐就在这里先谢谢温三哥了。”叶家齐笑着说。
“行,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温家成把办公室的电话告诉了叶家齐。
“温三哥,我们走了,以后有时间再回来看你们。”
“好,我预祝你们一路顺风。”温家成知道她是要回东海了,“以后争取多回来看看。”
“我们会的,你们要是有机会,也去东海走走,现在交通那么方便,一个星期就可以来回。”
“好,有时间我和你们二哥一起去。”温家成笑着点点头。
温家成和陆向南一起把他们送到大门口,看着他们上了车才回去。
“姐姐,那位温三哥是谁呀?”坐到车上,叶家齐小声问叶荞。
“他叫温家成,跟你姐夫几兄弟一起长大的发小,跟你姐夫几兄弟的关系都不错,如果陆二哥不方便,你也可以找他,当然,如果是他们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你还可以找你姐夫的爸爸妈妈和几位爷爷奶奶。”叶荞小声说。
“我知道了,姐姐放心,我不会有事的。”叶家齐点点头。
他们回到楚家的时候,陆爸和陆妈也回来了。
“陆伯伯,陆伯母,你们好。”叶家齐连忙跟他们问好。
“家齐好,恭喜你考上了华清大学,这是我和你陆伯伯给你的红包。”陆妈拿了个红包塞到他手里。
“谢谢陆伯伯和陆伯母。”叶家齐看到叶荞点了头就接过了红包。
“不客气,好好学习,学好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陆爸微笑着说。
心想叶木的情商不高,智商却很高,不但自己成绩斐然,一双儿女也考上了一流的大学,听说他的小儿子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也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孙子有没有遗传叶家的智商。
“陆伯父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叶家齐连忙表态说。
“家齐,过来坐,你又不是你陆伯伯的手下,也不是跟他汇报工作,没必要站着说话。”陆妈拉着他坐到自己身边。
“家齐,你以后学什么专业?”陆爸也坐到旁边问道。
“我对机械比较感兴趣,所以打算学习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叶家齐微笑着说。
“我们家齐看来是打算子承父业咯。”陆妈笑着说。
“我以前在家里没什么事就看我爸的书,看着看着就有兴趣了。”叶家齐不好意思的说。
“子承父业也不错,你爸为国家的军工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希望你能青出于蓝。”陆爸满意的点头。
他听向北说过,叶荞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学会基础的汽车维修,说明他们一家子在机械方面的天赋不错,叶家齐又对这方面有兴趣,只要他好好努力,不走歪路,以后不会差。
第335章
回到东海
“这是我自己努力的方向,也是我爸的希望。”叶家齐含笑着点点头。
“很好,如果有什么困难就告诉陆伯母,能帮忙的我们一定帮。”陆妈点点头,年轻人,有奋斗目标总是好的。
不一会,几个老人也参与到了他们的聊天之中,连两小也认认真真的看着他们说话,偶尔也会插上几句话,直到快十点了才各自回房洗漱休息。
叶荞母子三个先把叶家齐送去客房,告诉他怎么使用卫浴设施。
叶家齐得知这边二十四小时有热水和供暖,连呼太方便了:“不愧是干部大院,果真方便。”
“所以说想要活得更好,就要努力。”叶荞点点头,“你带了换洗衣服吗?要不要洗个澡?”
“要,我带了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叶家齐连连点头,他怀着侥幸的心理带了一套内衣内裤和秋衣秋裤,没想到这大院不仅集中供暖,还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真是太方便了,他一定要好好洗个澡,这样明天就不用去学校的澡堂子里洗澡了。
“那你先洗澡,但一定要等头发干了再睡,还有打开热水笼头后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有热水,你不要心急。”叶荞交代说。
“知道了,这种天气,管子里的水肯定是冷的,想要热水,肯定要把管子里的水放完。”叶家齐点点头,表示他明白了。
“那我们回房了,你早点洗澡早点休息。”
“好。”
叶家齐在楚家盘桓到第二天下午,叶荞才带着两小跟着车送他去了学校。
“姐姐,你们明天就走了,我也不能去送你们,你们在路上千万要小心,我也预祝你们一路顺风。”下了车后,叶家齐眼泪汪汪的看着叶荞。
“我们有两个大人,可以轮流休息,没事的,你自己不仅要好好学习,也要劳逸结合,更要保护好自己,有事就找陆二哥,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委屈了自己。”叶荞交代说。
“我知道的,姐姐放心。”叶家齐点点头,随后又抱起了两小,“大宝,二宝,你们要乖乖的,在火车上不要乱跑,也不要吃别人给的东西······”
“大舅舅,我们都会乖乖的,不会让妈妈操心的。”两小也点头保证。
“大舅舅相信你们。”叶家齐亲了亲他们表示鼓励。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大宝,二宝,和大舅舅说再见。”叶荞接过两小,和叶家齐告别。
“姐姐,大宝,二宝,再见。”
第二天下午,叶荞带着两小和李小梅(陆老太太给她找的保姆)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在车上待了两天一夜才到达东海车站。
“爸爸,爸爸。”他们一下车,两小就对着那个绿色的身影挥了挥手,并且大声喊着“爸爸”。
“你们两个人还真是眼尖。”叶荞顺着他们的视线果然看到了陆向北,不由得笑了笑。
“宝宝,你们在车上乖不乖?”陆向北大步走过来,抱着两小亲了亲,“有没有想爸爸?”
“我们想了爸爸了,在车上也乖乖的。”两小异口同声的说。
“你们真是爸爸妈妈的乖宝宝。”陆向北又亲了亲他们,才把他们放下来,提上行李,又招呼叶荞和李小梅,“荞荞,李姐,我们回家。”
“嗯,我们回家。”叶荞一手牵起一个孩子,招呼李小梅一起往外走。
他们走到停车场,陆向北打开车门让他们上车,自己也坐上了驾驶位:“荞荞,我们是在东海吃午饭还是去明源镇吃午饭?”
叶荞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十二点了,便说道:“时间不早了,孩子们都饿了,我们吃了饭再回去吧。”
“行,我们先去国营饭店。”陆向北点点头,启动车子往国营饭店而去。
十分钟后,他们的车子就停在火车站附近的国营饭店门口,下车后,陆向北先进去点菜,叶荞和李小梅带着孩子们跟在后面。
这时还没有到饭点,店里没有几个人,他们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
“荞荞,你们见到家齐了吗?”陆向北问道。
“见到了,前天我去车站接的他,陪着他报了到,又接他回了家,他在家里住了一晚,昨天下午我们才送他回学校。”叶荞点点头。
“大舅舅很喜欢我们,陪我们玩了很久。”听到爸爸在问大舅舅,大宝也插言说。
“那你们喜不喜欢大舅舅?”陆向北问道。
“喜欢,大舅舅很好。”二宝点点头。
“三号,三号的饭菜好了,过来端菜。”陆向北还想说点什么,窗口的服务员喊了起来,他只得起身去端饭菜。
李小梅也很有眼力见的跟了上去。
“大煮干丝,红烧狮子头,平桥豆腐,不错。”叶荞很满意陆向北点的菜。
“夫人满意就好。”陆向北拿了两只饭碗,给两小分了一碗饭,又给他们一人夹了一个狮子头,用筷子夹成小块,以方便他们吃。
“李姐,这些都是淮扬菜里的名菜,你别客气。”叶荞招呼李小梅吃菜。
“我知道,你们不用管我。”李小梅点点头,现在她已经成了陆家的保姆,她自然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做自己该做的事,至于吃,她也会参照表姐的意见,不争不抢,但也不会过份客气。
“李姐,你既然跟着我们过来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你要是过份客气,吃亏的就是你自己。”叶荞笑着说。
“荞荞,你放心,我不会让自己吃亏的。”李小梅也笑着说,同时夹了一筷子大煮干丝,“这是豆腐丝?东海人的生活真是精致,做个干豆腐还要切成丝。”
“这是东海的特色菜大煮干丝。”叶荞笑着点点头,“文丝豆腐更精致,要把水豆腐切成细丝。”
他们一边聊东海的特色菜一边吃饭,很快就把饭菜都吃完了。
“大宝,二宝,你们吃饱了没有?”叶荞一边用手帕给两小擦脸,一边问道。
“吃饱了,妈妈,我们是不是要回去了?是不是很快就可以见到小威哥哥,小武哥哥和瑞瑞弟弟他们了?”
第336章
给你们一个较好的环境是我们应该做的
“嗯,我们很快就可以回去了,到了下午就可以见到你的哥哥弟弟了。”叶荞点点头,给他们擦干净后就牵着他们的手上了车。
回到部队已经一点多了,陆向北带着两小去洗漱,叶荞则先给李小梅安排住处。
“李姐,在部队的时候,你就住这个房间。”叶荞把她带到次卧,打开柜子让她自己铺床:陆向北很勤快,早就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她只要铺床就行。
“我知道了,荞荞,你也去洗漱休息吧。”李小梅对这边的环境很满意。
“我先走了,整理好后也睡一觉,今天下午退潮,到时候我带你去赶海。”叶荞跟她点点头就走了。
这时陆向北父子三个已经洗漱好了,叶荞去厨房打了一桶热水去了卫生间,闪身进入空间,去浴室痛痛快快洗了个澡,用大毛巾把头发包好,穿上秋衣秋裤就出了空间。
她走进卧室时两小已经身在婴儿床上呼呼大睡了,陆向北拿出吹风机:“荞荞,坐到这边来,我给你吹头发。”
“嗯。”叶荞坐到床上,盖上被子,让陆向北给她吹头发,“向北,你们去东海那边看过吗?种的菜和果树长得怎么样了?”
“去看过了,该收拾的都收拾了,该添置的也都添置了,地里的菜和果树都长得很好,只是我们都没有时间进山,没有找到花种,所以,你们想要种的花还没有。”陆向北跟她做了详细的汇报。
“不错,辛苦你们了。”叶荞笑着点点头。
“不辛苦,给你们一个较好的环境,是我们应该做的。”陆向北笑着说,“头发已经干了,休息吧。”
叶荞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确实已经干了,便躺了下去。
陆向北收好吹风机,脱掉外衣,掀开被子上了床,伸手把叶荞抱进怀里,低头亲了下去:“荞荞,我想你了。”
“向北,你别乱来。”叶荞想着两个孩子就睡在旁边,推了推他,阻止他进一步的行动。
“我知道,你休息吧。”陆向北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只得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让她睡觉。
叶荞很快就进入了香甜的梦乡,再次睁开眼睛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陆向北早就去上班了,李小梅和两小也起床了,已经去隔壁找梁瑞辉玩了。
叶荞想着很快就要退潮了,一个翻身就起了床,以最快的速度梳洗好后就去了对面。
“荞荞,你休息好了?”对面没有关门,她一出门,和李小梅、何英坐在沙发上看着孩子们玩的周睛就看到了她。
“休息好了,你们去赶海吗?”叶荞问道。
“去,你去吗?”何英点点头。
“去,我们现在就去准备。”叶荞点点头,同时喊两小和李小梅回家做准备。
“我们要怎么准备?”回到家里,李小梅问道。
“海边的风有点大,你穿厚实一点,再穿上雨靴,拿上桶子、火钳和沙铲就行。”
叶荞把自己一双旧雨靴拿给了她,然后给大宝他们穿上大衣,换上小靴子,戴上手套,自己也穿上厚棉衣,换上雨靴,拿着桶子等工具就带着他们出发了。
周睛和何英已经背着孩子,提着桶子和沙铲在那里等着了。
大家一起浩浩荡荡的下了楼,走出了家属院,朝前面的沙滩上走去。
这时已经开始退潮了,不少军嫂带着孩子已经在沙滩上寻找海货,大宝和二宝提着他们的小桶子和小铲子朝沙滩跑去。
“大宝,二宝,你们慢点跑,小心把牙齿摔掉了。”叶荞喊道。
“妈妈,我们会小心的,妈妈,我们去赶海了。”兄弟两个大声回答,他们好久没有吃海鲜了,今天一定要多捡点回去。
“他们真能干,这么小就知道去赶海。”李小梅笑着说。
“环境使然,知道赶海能找到好吃的。”叶荞笑着说,然后就教李小梅怎么赶海以及一些赶海的注意事项。
“妈妈,大螃蟹,快来抓大螃蟹。”她们才说完没多久,就听到了大宝的喊声,叶荞只得快步走了过去,帮他把那只花蟹抓进桶里。
“妈妈,这里有条鱼。”二宝又喊了起来。
叶荞准备过去帮他抓鱼,李小梅拦住了她:“荞荞,你在这里陪大宝,我去二宝那边,这样不用跑来跑去了。”
“好。”叶荞点点头,看着她过去后,就继续埋头找海鲜。
李小梅走到二宝身边,看到一个小水坑里有一条尺把长的鱼,弯腰把那条鱼抓了起来放进二宝的桶子里。
“二宝,这是什么鱼呀?”李小梅问道。
“阿姨,这是黑鲷鱼,很好吃的。”二宝认真的说。
“二宝真棒。”李小梅对他比了个大拇指。
“阿姨,你看看这气孔,挖开就能找到里面的蛤蜊,气孔大的里面还有螃蟹。”二宝一边挖气扎,一边给李小梅解释。
李小梅一边听二宝说话,一边根据他的讲解挖蛤蜊、花甲和螃蟹,还不时附和几句,让二宝更加兴奋。
叶荞看着那个话唠儿子笑着摇了摇头,她的运气不错,连接挖到了好几只青蟹和两只梭子蟹,抓了一条海鲈鱼,她站起来把精神力铺开往礁石群那边探去。
她跟之前一样,先把水坑里的鱼虾蟹收进空间小海里,再去礁石上把鲍鱼、生蚝等都撬下来收进空间的小海里,然后再把精神力探向滩涂和滩涂那边的沙滩,把里面的鱼虾蟹都收了,才把精神力收回来,继续弯腰寻找海货。
“李姐,大宝,二宝,快要涨潮了,准备回去了。”叶荞看到快要涨潮了,便招呼李小梅和两小一起去跟何英他们会合。
“英子,睛睛,看样子你们的收获都不错。”叶荞看到她们两个人的桶子都快满了,便笑着说。
“今天运气好,不仅抓到了好几只大青蟹,还抓到了两条鱼。”何英笑着说,平时这沙滩上很少有鱼,今天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有不少鱼留在了沙滩上,不少人都抓到了鱼。
“我也是,还捡了几个大海螺。”周睛也附和说,“荞荞,你们呢?”
“我们也不错,走,我们回家。”
第337章
精神力的新功能
“荞荞,我们今天吃什么菜?”回到家里,李小梅把桶子里的海货按叶荞的指示倒进盆子里,看到时间不早了又主动去做饭。
“李姐,煮饭的时候要分成两半,我们的饭是一半大米一半红薯米,两小吃大米饭。”这时,叶荞才发现家里有外人是多么的不方便,在这个还有很多人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情况下,他们家餐餐吃大米饭,如果传出去了,还不知道要带来多大的祸事。
无奈之下,她只能一只锅子里煮两种饭:两小还只有一岁多,很多同龄的孩子还没有断奶,给他们吃点大米饭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她也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她可不想以后天天吃红薯米饭,这东西的口感实在是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