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0章

    “一群自称巫师的神秘人,数量极少,却统治着西北以外的世界。他们内部似乎有着一整套炼金体系与法术体系,不过他们的统治比较松散,不像壁垒联盟里如此集权,”胡说回答。

    李神坛挂了电话,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挺想去见识这所谓的巫师有什么能耐的。

    三天之后,大部分生病的涟族人都奇迹般康复起来,除了每天醉醺醺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后遗症了。

    从这时候开始,涟族人看李神坛的目光才出现了真正的变化,路上见面都会主动以尊敬的态度与他打招呼,这让李神坛非常受用。

    如今,他唯独担忧的是,涟漪恐怕又要想办法对他用赤蛊了……

    ……

    感谢鸭哥独领风骚、taiwuwux、蛤蜊撸呀三位同学成为本书新盟,感谢老板们,老板们大气!

    第1045章

    大兴西北2.0

    就在李神坛辛辛苦苦想办法拐着涟族人一起大兴西北的时候,西北144号壁垒里突然扯起了上百条红色的横幅。

    “交够壁垒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一人种地,全家不饿!”

    这种显眼的横幅出现在壁垒的大街小巷,壁垒外的集镇上也不例外。

    不仅仅是横幅,王越息还组织行政中心数百名员工走上街头,在壁垒数十处人流较多的地方摆好了小桌子,桌子上放的全是宣传单页。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吸引了无数的居民与流民前来围观,询问到底怎么承包农田。

    工作人员们面对任何问题,都对答如流,详细解答所有人的所有困惑。

    在此之前,王越息对他们进行了长达十多天的岗前培训,要求他们务必以最好的态度来面对居民,并且绝对不能出现人家问什么,自己却不知道的情况。

    事实上,大家比任小粟他们想象中还要热情一些。

    然而问题来了,壁垒人终究是习惯了城市里的舒适生活,谁会愿意弃家舍业的跑外面种地呢?

    虽然大家咨询的热情,可真说要让他们种地去,大家就笑着摆摆手离开了,纯属看热闹耽误时间的。

    而外面的流民虽然也有一些,可相对于整个西北待开荒的地带来说,这些流民数量远远不够。

    这时候任小粟理解,为什么王氏要突然阴孔氏、周氏一手,将这两家财团的流民都给吸引到那里去,原来人口对于一个势力的发展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承包制的政策对于流民的吸引力极大,在宣发的第一周里,几乎有一大半的流民都签了承包协议,可这些人数对于他们要开垦的荒地来说,还是不够。

    而且王富贵也破天荒的找到任小粟诉苦,他是西北商会会长,代表整个商会发声也理所应当。

    王富贵坐在任小粟的小院里说道:“少帅啊,首先我肯定知道保证西北农田是一条红线,谁都不能碰,这毕竟关系到西北的经济命脉。可是现在大批流民都跑去种地了,我们这西北商会的货物装卸、打包包装、物流运输等等基础岗位,全都出现了人力短缺的情况。这事要是不严重,我也绝不会来找你说这个事情,而是现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商贸的正常运转了,有些工人知道我们缺人,当场给自己涨了三倍的工资……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只是希望少帅你想想办法。”

    任小粟陷入沉思,治理壁垒这种事情绝不像以前打架那么简单了,以前是你把敌人弄死就好了,非常纯粹。

    而现在,你的所有决定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商贸也是如今西北很重要的产业了,没有西北商会,也不会有144号壁垒如今的繁荣,也就没有144号壁垒如此充裕的财政收支。

    所以,人口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王越息考虑问题比较长远,他在任小粟提出承包制的时候就提到过人口问题,并建议壁垒给予居民生育补贴,并且减少居民在子女教育上支出的费用。

    任小粟同意王越息的这些建议,并让他尽快推出相关政策,可问题是你再怎么鼓励大家生育,大家也没法直接给你生出个十八岁、能干活的大胖小子吧……

    只能说,这个政策实在太长远了,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

    不过,任小粟也并不是逃避问题的人,他没有再和王富贵、王越息等人商讨此事的对策,而是直接找来了大忽悠,开始商量大兴西北的配套计划。

    找王越息和王富贵,那商量的都是正经对策,找大忽悠,那就明显是要想点不正经的对策了。

    大忽悠到了任小粟的小院里,客客气气的笑道:“少帅找我来,有什么事情吗?”

    任小粟开门见山的问道:“哪里能弄来几千上万人一起大兴西北?”

    大忽悠愣了一下:“这么多?”

    大忽悠心中寻思,自己以前也就拐一两个人来大兴西北,这少帅一出手就是不一样啊,开口就是要拐上万人……

    这大兴西北的事业,看样子是要升级换代了,马上就进入2.0的时代!

    可问题在于,自己上哪弄这么多人去?

    任小粟见大忽悠面色为难,便忽然说道:“你这边最近一直有在接收中原的情报吧,周氏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大忽悠说道:“火种如今已经连最后一座壁垒都弃守了,全都逃到了北方与草原接壤的地带,孔氏只剩下一座海边的壁垒,但看样子不出半个月就会被王氏占领,大量的难民向南方逃逸过去,但周氏自己也乱,很多工厂开始罢工,难民吃不上饭,流民也吃不上饭,很惨的。”

    任小粟认真说道:“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杀了周氏的首脑造成的吗?这都是我的错……”

    “额,虽然这是直接原因,但少帅你也不用自责,”大忽悠说道:“毕竟周氏自己的管理就比较混乱,现在这么多人吃不上饭,跟他们急着内斗、不理民生也有关系。”

    大忽悠是觉得,人都杀了,也没必要为此自责嘛。再说了,周氏自己做了错事接受惩罚,本身也就是咎由自取。

    说实话,大忽悠最近发现任小粟接手壁垒后,越来越仁慈,他有点担心任小粟走上另一个极端。

    毕竟义不从商,慈不掌兵,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未必能带领西北生存于这乱世。

    大忽悠想到这里,便想要劝劝自家少帅,千万别有这妇人之仁,对待敌人就应该无所不用其极才对。

    结果却听任小粟面带悲悯的说道:“那不行,这些难民和流民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确实和我有些关系。你看,我杀了他们的首脑,导致他们如此悲惨,那我作为补偿,接他们来西北吃饱穿暖,是不是理所应当。”

    大忽悠愕然:“少帅,你无耻的样子真是很符合大兴西北的核心思想。”

    “那就这么决定了,”任小粟说道:“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怎么把他们带到西北来!”

    ……

    晚上还有两章

    另外,李神坛这边的故事毕竟只是支线,所以不能占用太长的篇幅,如果各位还有兴趣看,以后会以番外的形式写一写

    第1046章

    少帅仁义

    说实话,任小粟和王越息他们讨论大兴西北的政策,总觉得有些别扭。

    不是说他不想让西北兴盛繁荣起来,也不是说王越息他们讲的东西他不懂,相反,他也挺懂的。

    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和王越息那些正经人混在一起,他就觉得有点施展不开手脚,总觉正正经经按部就班的实施计划,并不符合他的性格。

    现在跟大忽悠合谋的时候,他就觉得身心舒畅了,这才是大兴西北计划本来应该有的模样嘛!

    “首先这些人是必须拐回来的,”任小粟说道:“你也知道,那些人在中原忍饥挨饿,现在还好一些,还有树皮什么的可以啃,但那是数以十万计的难民与流民,说不定总数都已经超过百万了,就算是啃树皮啃树根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想到他们马上就要因为我饿死,我心里很悲痛啊!”

    大忽悠赶忙说道:“少帅仁义,没想到少帅不仅文韬武略,竟然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我仔细想了想,咱们绝不能让这些人就这么饿死!”

    俩人相视一眼,然后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而且,”大忽悠话锋一转:“不光是周氏那边的难民与流民可以大兴西北!”

    任小粟眼睛一亮:“还有谁?”

    “少帅你忘记我刚才说的话了吗,火种的一些残部刚刚逃离到北方与草原接壤的地方,他们的领袖已经被王氏实施了斩首计划,如今正是群龙无首的情况,”大忽悠说道:“那群人傲气的很,谁也不服,不管到了谁的地盘上,谁收容他们都要头疼无比,但咱们西北,偏偏就有一个在火种能服众的人……”

    大忽悠说的就是P5092!

    要知道当初长城北线一战,P5092获得了大部分前线将领、将士的尊重与敬佩,只是火种一根筋的非要追责。

    结果就是P5092为了顾全大局,直接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罪名离开,这不光是大义之举,还对火种各个部队的将领有大恩。

    如果是其他人去收服火种残部,估摸着那些火种将士就算成了残兵败将,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傲气不肯接受招安,但P5092去,那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任小粟一拍脑门:“就是啊,还有那么多火种将士在北边忍饥挨饿呢,这事要是让P5092知道了,恐怕也不忍心吧。那些将士可是为了中原流过血的,他们说要中原火种存续而战的时候,我都有些动容呢,这谁忍心让他们忍饥挨饿?我这就找人把P5092喊来。”

    说完,任小粟和大忽悠俩人相视一眼,然后又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待到P5092来了以后,任小粟直接交代:“是这样的,我需要你走一趟中原北方,召集你的旧部与战友一起来大兴西北。”

    这时候,大忽悠又补充了一下那些火种将士们的现状。

    果然,P5092听完便面露不忍,任小粟很清楚,这货冷静归冷静,但还是挺看重情义的。

    只是P5092疑惑道:“可是按照大忽悠所说,火种将士还有一万多人,他们怎么越过王氏来西北呢?”

    “这个你不用担心,”任小粟说道:“我这里手书一封,你直接随着西北商会的商队去草原,到那里后你把信件交给草原上的那位大汗,他会安排牛、马来运送将士们。到时候你们不要从中原过,从北方草原绕到回西北!”

    大忽悠眼前一亮,少帅这朋友遍天下就是好啊,寻常人想带领一万多将士绕道北方草原,不光要担心粮食,恐怕还要担心被草原游牧民族袭击,可现在不同了,草原那位少年雄主跟少帅亲弟弟似的,这下不仅没人袭击,还有牛马驼运……

    P5092听了这话,认真的对任小粟微微鞠了一躬:“谢谢少帅还能记得那些在长城并肩作战的战友们。”

    任小粟和蔼笑道:“他们守护中原的义举让人感动至深,我怎么可能忘呢,快去吧!”

    P5092离开了,大忽悠开始盘算起来:“这下,144号壁垒扩军的事情都解决了,从壁垒内征兵应该有三千人数,到时候火种这残兵一来,我们这里的军队规模瞬间达到2万,而且火种那边战斗里极强,一个个身体素质比咱们的尖兵都厉害。这要是成了少帅你的班底,这西北可就真的没人能跟你争什么了。”

    任小粟客气的摆摆手:“咳咳,低调低调。”

    俩人探讨大兴西北2.0计划的时候,并没有其他人旁听,一开始杨小槿还听着,结果她看到这俩人的做派,直接翻了个白眼去买菜了……

    如今整个西北已经扩军到13万兵力,而任小粟他们这边眼看就要成型的2万大军明摆着将成为整个西北军里兵力最强的建制。

    军饷的话,144号壁垒的商贸税收就足够了,粮食的话就让周迎雪多种土豆,再从庆氏买一批,只要撑过今年,待到大家开荒后,明年肯定能跟上供应。

    至于军械,大忽悠也表示这事不用担心,只要成军,司令那边自然会给配上的,西北缺粮,但从来不缺军备。

    在此之前,西北为了在乱世中存活,工业与农业的结构确实有些畸形,但现在这畸形马上就能完成结构调整了。

    如今,他们需要思考的难题,就是如何将周氏那边的难民给带回来。

    “周氏和王氏恐怕不会坐视咱们西北就这么把人带走,”大忽悠说到:“咱们知道人口的重要性,王圣知也同样知道,现在从周氏来西北是必须经过王氏的,不然就要走崇山峻岭,难民肯定吃不了这个苦,而且,怎么让他们跟咱们走呢?”

    很多人会因为人工智能而忽略了王圣知的谋略,要知道他早些年就能把周氏玩的团团转,61号壁垒那一手策略更是给孔氏、周氏气的牙痒痒。

    这种身居幕后的大谋士,怎么可能坐视西北从周氏挖人?要知道王圣知早就把周氏视作囊中之物了啊。

    任小粟想了想说道:“不用担心,我亲自去一趟中原!”

    ……

    晚点还有一章

    第1047章

    拐

    任小粟这一趟去中原,没打算跟人打架,所以也就没带那么多人。

    而且如今中原是王氏和周氏的地盘,他们西北人去执行大兴西北的计划,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不过,大忽悠还是不放心,死皮赖脸的非要跟着一起去中原。

    用大忽悠的话说,他是负责整个西北外勤的人,有他跟着,少帅也好第一时间获得情报嘛。

    其实慢慢的大家也都发现了,或许少帅跟王富贵这样的老人感情更深,但在西北政务上,少帅身旁的二号人物绝对是大忽悠没跑了。

    一方面是大忽悠确实很有能力,例如王蕴、季子昂这样突然来大兴西北的人物也都是他挖来的,情报工作更是稳中有序。

    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大忽悠实在太会拍马屁了,而且这么大年纪的人了,拍起少帅马屁来脸都没打算要的,抱大腿抱的实在太紧!

    离开之前,任小粟与王越息开了个小会,王越息问任小粟此去中原是为何,如今西北需要有人来主持大局啊。

    于是任小粟就回答,说是去解决人口问题。

    这回答当时就把王越息给说愣住了,在他们看来人口问题如今只能用时间来解决,从今年开始鼓励生育,十五年、十八年后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口。

    至于其他引进人才的方法,不是他们不敢想,是确实实现不了,王氏死死的卡着通往西北的路口,根本不会让西北有这个机会。

    可是,王越息现在看着任小粟轻松的模样,忽然发现对方已经胸有成竹。

    ……

    此时周氏各个壁垒外聚集着大量的难民与流民,数量超乎所有人想象。

    其实任小粟与大忽悠也有些误会周氏,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周氏不作为,内部斗争混乱,才导致流民和难民忍饥挨饿。

    可实际上,不是周氏不想管,而是实在管不了!

    北方孔氏与火种合计四十多座壁垒,如今已经是十室四空,这近乎一半的人数全都南逃,有些死在了路上,可大部分人还是顺利的抵达了周氏。

    这个人数,绝对不是周氏所能承受的。

    在此之前,王氏建立61号壁垒吸纳流民,导致周氏许多工厂停工,农田荒废,所以周氏本身也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这就让他们更加无法顾及难民的死活了。

    有时候周氏的人都在想,王氏是否在宣布61号壁垒吸纳流民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一环套着一环策略了。

    这不是神话王圣知的谋略能力,而是大家与王圣知打了十多年的交道,以前王圣知就用了七年时间布局养蚕业,骗大量流民逃进山里养蚕,让周边财团恶心的不行。

    期间,还有粮食策略,商业策略,不计其数。

    外表上看去,王氏、孔氏、周氏在中原核心地带三足鼎立,可其实王氏才是财力、实力最雄厚的那一个,不然也无法支撑他全民兵役的政策。

    这是与庆缜截然不同的手段,庆缜更擅长军事上的未雨绸缪,而王圣知则最擅长从民生、工业、农业、商业上进行布局。

    两人性格完全不同,但无疑都是对手最头疼的存在。

    任小粟在周氏69号壁垒外面默默的看着那些难民,原本他是兴冲冲的过来拐人,结果当他真看到难民经历的一切,也真的有些不忍心了。

    难民们在壁垒外面扎起了窝棚,以此来遮风避雨,他们每天只能从周氏手里领一碗稀粥,稀到看不见米粒的粥。

    壁垒周围的树全都变成光秃秃的模样了,树皮不见了,只剩下白花花的树干。树叶也不见了,仿佛春天从未到来,满目依旧是冬天时的凋零景象。

    一些难民带着麻木的表情躺在自己窝棚里,身旁的孩子哭着喊饿,可大人却无能为力,附近能吃的东西已经被全部吃完,有些人甚至吃错了东西当场中毒身亡。

    这样一幅景象,宛如人间炼狱。

    任小粟认真说道:“大兴西北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大忽悠郑重的点点头。

    “其实王圣知有能力阻止这一切发生的,”大忽悠说道:“据我得到的情报,他原本可以快速施行安抚政策,这样一来难民就不会南逃这么多,可事实上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坐视难民来到南方,摧毁掉周氏的一切物质基础。周氏养不活这么多的人,平民马上就要变成乱民,届时周氏部队光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工厂和农田,就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这样一来,等到王氏想要南下的时候,周氏就已经变的千疮百孔了。”

    不过大忽悠转念叹息道:“我们也没有立场去怪王圣知,财团之争本就是你死我活之争,换了西北当初面对宗氏,也会无所不用其极的。”

    “嗯,”任小粟说道:“与其责怪王圣知,不如赶紧带大家一起去大兴西北,蒸汽列车总共有1196个座位,但如果全都是站着的话,装下五千人也没什么问题。按照蒸汽列车的时速来看,我们只需要23个小时就能抵达西北了。”

    蒸汽列车,这就是任小粟要亲自走一趟中原的原因!

    换了别人,想从王氏眼皮子底下带走这么多难民无异于痴人说梦,毕竟这些难民本就是王氏计划中的一环。

    但任小粟就不一样了,他有着这个废土时代里最高效的运输工具……

    当大忽悠说起拐人的难题时,任小粟就已经确定了这个计划,毕竟王从阳都可以从事快递押运业务,他跑跑运输也是情理之中。

    “可咱们该怎么让这些难民相信我们呢?”大忽悠惆怅道:“他们恐怕并不愿意跟我们走吧?”

    却见任小粟诡异的笑了笑:“都饿成这个样子了,给口吃的他们就会愿意跟你走。”

    说着,任小粟竟是从收纳空间里取出了一枚宛如足球般的土豆来:“咱们原定昨天就抵达这里的,但我故意拖了一天的出发时间,就是为了让周迎雪给我准备充足的土豆。有这些土豆在手里,你还怕这些饿到啃树皮的难民不跟你走?”

    ……

    大家

    第1048章

    大兴西北进行时

    “少帅,我听张司令提起过,他说你以前就生活在集镇上,日子过的很苦,是吗?”大忽悠打量着壁垒外的难民说道。

    他们并没有直接去给这些难民送土豆,而是行走于上万难民之中,观察着这些人的饥饿状况。

    此时,难民们一个个骨瘦如柴,说明他们的身体已经消耗完了体内的肝糖原,连脂肪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有些临时窝棚里恶臭扑鼻,里面的人不知道何时已经死去,还有的人正捂着胃部疼痛难忍,这要么是吃了什么生硬的东西破坏了肠胃,要么就是胃部已经溃疡甚至穿孔。

    任小粟回答道:“我当时在113号集镇的时候日子确实很苦,但也没有苦到这种地步,因为我一直在那个环境里,所以跟别人学到了一些寻找食物的本事,不至于饿死。而这些壁垒人初逢大难,自己也没什么野外生存的本领,很可能来不及适应环境就暴毙了。”

    大忽悠乐呵呵笑道:“司令说你当时很苦,他还说曾经亲眼看到你把挖矿换来的窝头给弟弟吃,然后自己到窝棚外面偷偷嚼树根,不让弟弟看见。”

    任小粟听到这话也陷入回忆,那时候他恐怕都还不会打猎呢,只能跟大人一起下煤矿干活,可他年纪小力气小,干活赚来的窝头也只够一个人吃。

    不过他笑了笑回应道:“说起来那时候确实苦,可回想起来,总觉得那是我这十多年里最快乐的时光之一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