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章

    王桂兰擦了擦眼泪,“其实这孩子仁义着呢,谁对他好他都记着,我们家开这个面馆当时没钱就是他借给我们的。”

    “他家隔壁那个孤寡老太太之前帮过他,他到现在都经常去给人家劈柴拉煤的。”

    “他看着冷,实际上心里热着呢,你对他好一分他能还你十分。就是这些年被伤的太深了,越来越不相信人,也不愿意接触人。”

    时欣然默默听着,王桂兰说的这些有听说过的,有没听说过的。

    “那他再没有其他亲人了吗?比如说姥姥姥爷和爷奶。”

    王桂兰冷笑一下,“那些算哪门子亲人?他爸出事以后厂里就给办了病退,他那个岗位就算腾出来了,厂里也同意将来孩子大了顶上。结果他奶奶就迫不及待地让他小叔上了。说等着小骞长大工作包在他们身上。在领导面前拍着胸脯保证以后小骞就交给他们了。”

    “那时候小骞那么小,又拖着个瘫痪的老爸,厂领导想着都是亲人,他叔叔顶了他爸的班怎么也会照顾他们。结果啊,工作有了,帮忙就不好说了。”

    “他叔来做了两天样子,一会儿嫌拉了,一会嫌尿了。还不如个孩子照顾的好。他的大爷和爷奶更是看一眼就走。这些年也几乎不走动了。”

    “他姥姥那边更别提了,自从两口子离婚就算彻底断了。”

    这些人现在是断了,但是时欣然知道,在上一次谭云骞的葬礼上,这些人包括他妈和他弟弟几家人为了争遗产大打出手。

    那时候谭云骞已经有了自已的事业,混得还不错,留下了至少百万的遗产。

    葬礼被这群人闹得乌烟瘴气的,难看至极。

    王桂兰拉着时欣然的手拍了拍,“姑娘,我和你说这些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告诉你小骞不是坏人,别看他总是凶巴巴的,其实很好相处,你要是喜欢他就多点耐心,他肯定会对你好的。要是不喜欢……你就别去招惹他,这孩子伤不起了……”

    时欣然将另一只手搭在她手上,“婶我知道了,今天咱俩说的话就别和他说了。”

    王桂兰点着头,“我明白。”

    她哽咽着,“我也希望有个好姑娘去喜欢他,爱他……这孩子值得的……”

    第6章

    相爱相杀吧

    王桂兰太希望有个姑娘能让谭云骞收收心了。

    她知道这孩子打架不要命,那一定是他觉得活够了,日子没什么盼头。

    要是有个姑娘牵着他的心能不好好活着吗?

    之所以愿意和时欣然说这些,她感觉谭云骞对这个姑娘是不一样的。

    他经常来店里,从来不和女顾客搭讪,也不说话。

    上次有个姑娘长得也挺漂亮的,从台阶上摔下去就离他不远,他连眼皮都没抬。

    但是今天不但提醒姑娘竿子要倒了,还跑过去帮忙。

    在她看来这就是不同。

    时欣然拎着拌菜从面馆出来。

    谭云骞很缺爱,但是就和一匹受伤的小狼一样拒绝别人示好。

    如果爱他能让他好好活着,那她就爱他!

    如果他顽抗到底……她决定把他的腿打断养他一辈子,不死就行!

    就这么定了,相爱相杀吧!

    再重来一次她得疯魔了,每一次死都是真实经历的,太特么疼了!

    时欣然回到家收拾了一下屋子,明天家里会有客人到访。

    客人是原主姥姥的亲哥哥,王昌连。

    也是省军区退休的老首长。

    老人家来的时候带着自已的大儿子王海生。

    他们都在省城居住。

    王昌连今年69岁,看起来身子骨很硬朗,说话也中气十足。

    但是时欣然知道,老爷子年轻时受过不少伤,现在年龄大了毛病都找上来了。

    只是军人的坚毅刻在骨子里,病痛从不在人前显露。

    时欣然沏了一壶茶,给两个人倒上。

    王昌连坐在椅子上看着时欣然,语气温和,“然然,跟大舅姥爷走吧?你大舅妈把房间都给你收拾好了。”

    大舅妈就是王海生的妻子。

    王海生点着头,“对,然然,就剩你一个姑娘家住在这我们也不放心。”

    这一幕之前上演过好几次了。

    第一次拒绝的时候没什么负担,随着后来接触越多就有了感情。

    拒绝起来也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

    “大舅姥爷,大舅,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暂时还不想离开这里。我也二十多岁了,能照顾好自已。”

    王昌连一脸的不赞同,“在我们眼里你就是个孩子,现在江城这边就剩下一个不靠谱的小姨,有点事你连找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王海生点头,“是啊,然然,去了省城有你舅姥爷给还有大舅和二舅,你大姨和二姨,人多着呢。”

    时欣然深吸一口气,“大舅姥爷,我不去了,我想留在江城。”

    当初原主父母去世以后,王海生夫妻提出过要收养原主,被原主的姥姥姥爷拒绝了。

    理由是他们还年轻,自已能照顾,女儿女婿都不在了,孩子留在他们身边也是个念想。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就是王海生也结婚了,家里那时已经有三个孩子,原主姥姥怕孩子去了受欺负。

    一脉相传的兄弟子妹之间都不敢轻易相信,更何况还隔着一脉。

    按照时欣然的意愿也是不愿意去别人家住的。

    寄人篱下的日子她在现代过得够够的。

    在现代她有父母也相当于没有。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她就是那个多余的。

    各自再婚又再育。

    她像是被踢皮球一样父母家来回住。

    偶尔被踢到姥姥家,还被嫌弃耽误打麻将,被舅舅一家指桑骂槐。

    小小的她为了吃口饭就学会了看脸色,为了不被嫌弃只能强迫自已要做个乖乖女。

    后来她才明白无论多乖也是不被喜欢的那个。

    终于熬到十八岁考上大学住校了才算安生。

    王海生夫妻两个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在一起生活难免磕磕碰碰,偶尔当亲戚走动一下还好,长期生活还是算了吧。

    她还是顾着她的“命”要紧。

    无论两个人怎么说,时欣然还是坚持留在江城。

    王昌连最后叹口气,“你呀,这个倔劲也不知道随了谁。”

    “听说你小姨昨天过来,还被你打了?”

    时欣然知道肯定是陈玉芬给他打电话哭诉来着。

    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受委屈了,才意识到娘家的重要性,想找大舅姥爷给做主。

    时欣然点头承认,“她该打,要不是姥姥生病时她来闹,姥姥也不会那么快走。这么多年姥姥就跟没这个女儿一样,年节从来不看望老人,现在想要房子凭什么给她?”

    王昌连一拍桌子站起来,“什么?!你姥姥是她气死的?!”

    “是,姥姥那时候病的还没那么严重,她三天两头来闹,非要让姥姥把房子过给她,姥姥气得心脏病犯了,就走了。姥爷也是她气病的,姥爷走了以后姥姥本来就难受,她还总来闹。”

    “葬礼那天人太多,我也没和你们说。”

    葬礼是原主办的,原主就是个乖乖女,性格也很软,葬礼上太伤心了,完全忘了说这件事。

    王昌连气得脸色铁青,用力捶了一下桌子,“混帐!畜牲!”

    “昨天晚上她给我打电话哭哭啼啼的,我想着今天过来看看她,不管怎么说她也管我叫一声大舅,是她的娘家人,她受欺负了给她撑个腰,现在看来完全是她活该!”

    “当初就为了那么个混蛋男人爸妈都不要了!现在让她自已受着吧!”

    王昌连真的怒了,这些年陈玉芬倒是偶尔给他打个电话,多数都是哭穷或者求办事。

    他看在自已亲妹妹的面子上多有照拂,对这个外甥女有时也狠不下心,现在觉得就该让她自生自灭。

    时欣然接着火上浇油,“她和您联系都比和姥姥联系的多,因为您能帮她解决困难。”

    这都是事实。

    陈玉芬嫌弃自已爸妈没太大的本事,一直巴结着大舅。

    毕竟大舅是大领导,而且不在江城,对这边的事情也了解的不那么清楚。

    原主姥姥从来不和大哥说女儿的不是。

    大女儿不在了,她也是希望小女儿好的。

    王昌连气得眼睛都红了,这个外甥女真不能要了。

    “然然,你有事就给我打电话,给你大舅打也行,记着,我们永远是你的娘家人,至于你那个小姨,就当她死了!她再敢来闹你就报警,我一会儿去街道派出所打个招呼!”

    王昌连摸摸她的头,语气放的轻柔,“受委屈了一定别怕麻烦我们。”

    第7章

    好父母都是别人的

    时欣然红着眼睛点点头,“我知道了,大舅姥爷。”

    不管重来多少回,大舅姥爷一家的亲情还是让她心里暖暖的。

    王昌连收敛了一下情绪坐下,“工作的事你是怎么打算的?之前分配的那个要是不喜欢,我给你找人调一下。”

    时欣然摇摇头,“大舅姥爷,我不想去了,我想……做摄影师……”

    原主学得是会计专业,分到纺织厂里做出纳员,是别人求不到的好单位,江城最大的几个厂矿之一。

    但她是个对数字不敏感的人,看见数字多了就头疼。

    她还是想做回老本行,她不想挑战新事物,也不追求大富大贵,只求一份安稳。

    时欣然点点头,“我之前找师傅学了,我挺喜欢摄影的。”

    “那你要进国营照相馆?还是报社?”

    “我想……自已开个照相馆。”

    “自已开照相馆?”

    现在是八十年代中期,能进国营单位还是很多人的梦想,个体户虽然赚钱多,但还是被多数人看不起。

    王昌连皱着眉头,看了她一眼,不是很赞同的表情,想说什么还是忍住了,“你要是喜欢先试着干吧,不行再回去上班。”

    他的想法是现在妹妹家就剩这么一个独苗苗了,得宠着。

    至于陈玉芬家的孩子连同陈玉芬已经在他这里除名了。

    孩子想闯荡一下就由着她。

    到时候碰壁了再给她找工作,怎么也会给她安排的好好的。

    时欣然笑着说了声,“谢谢大舅姥爷!”

    王昌连看着她无奈地叹口气,“还有什么困难不?开照相馆需要多少钱?”

    “大舅姥爷,缺钱到时候我会和您说的。”

    王昌连点头,“行,缺多少到时候我给你想办法。”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儿,临走时,王昌连留下一个信封,里面有五百块钱。

    时欣然送他们到了门口,门口停着一辆军用吉普,从省城开过来的。

    王昌连上车和他摆摆手,“我去趟派出所,从那就直接回去了。”

    “好,大舅姥爷,大舅,你们慢点!”

    他们走了没多久,就有个年轻的公安骑着自行车过来找时欣然。

    告诉她自已叫小王,是这一片的片警,有事就去派出所找他。

    向阳派出所所长是王昌连的老部下,有事肯定帮忙。

    父子俩直接回了省城,也不去陈玉芬那了。

    没了王昌连的撑腰,陈玉芬这段时间肯定很难熬。

    时欣然是不吐不快,把该说的话说了,至于后期王昌连要怎么做她也不会干预。

    对于她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亲人。

    单纯的恋爱脑也就算了,毕竟没伤害到别人,别人也没法说什么。

    原主姥姥去世时已经心寒了,让陈玉芬别出现在她的葬礼上。

    当天她还是跑来了,嚎啕大哭,跪地不起,也许是意识到自已爹妈都没了,也许是因为老妈到死都没把房子给她。

    至于后没后悔就不知道了。

    时欣然将王昌连给的钱存到银行。

    回到家她又从炕琴柜里掏出一个存折,里面有六百块钱。

    这是原主姥姥留给陈玉芬的。

    老太太最后的存款有一千两百多,在给原主过户房子的时候就将这笔钱一分为二。

    一份给原主,一份给陈玉芬。

    告诉原主,如果将来有一天陈玉芬离婚了,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把这笔钱给她当过河钱。

    如果她还是和夫家纠缠不清就不给她,给了她这笔钱也留不下。

    老人都已经算计到女儿的将来不会好。

    即使再心寒也为她做了打算。

    时欣然将存折都收好。

    好父母都是别人的。

    如果她有这么好的父母一定好好爱他们。

    都说父母看人很准,不让嫁的人千万不要嫁。

    时欣然把存折藏的很仔细,前几次穿过来的时候没经验,家里还被盗过。

    长得漂亮的独居姑娘,很容易就被地痞流氓盯上。

    时常有人在半夜敲窗子吓唬她,甚至跳院子。

    惊心动魄的。

    她去报了警,派出所那边每晚巡逻的人都会过来看一眼,情况才好些。

    后来房子卖掉,租房住的时候也都是找那种和房东在一个院子里的。

    这两年一直在严-打期间,社会治安好了不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